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分表(教育科研机构类)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

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4.07.16•【字号】津卫中[2014]312号•【施行日期】2014.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津卫中〔2014〕312号)各区县卫生局、市局各直属单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各有关单位:为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继承与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2011年我市开展了首批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通过基地建设,丰富了我市中医药文化展示与普及的形式和内容,突出了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动了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
其中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津门医粹-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两家基地入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加强我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我局研究制定了《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和《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落实。
请申报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单位根据文件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请2011年我市确定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附件1)提交基地评估材料,以上材料请于8月31日前交到市卫生局中医处。
联系人:马杰;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4号;邮编:300070。
2014年7月16日附件1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1.天津市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乐家老铺药酒工坊”(即药酒文化博物馆)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津门医粹-中医药文化博物馆”3.天津市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达仁堂中药文化展览馆”4.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附件2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为使大众广泛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天津市卫生局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办新发〔2011〕38号),制定本办法。
中医操作评分表【范本模板】

中医及康复治疗操作评分表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3、耳穴压豆操作评分标准4、穴位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5、中药沐足(手)法操作评分标准6、穴位敷贴(天灸)7、推拿捏脊8、穴位放血9、夹板固定10、中药外敷11、艾灸12、结肠透析13、中药灌肠14、部位推拿手法操作评分标准(康复治疗部)15、言语功能评定表(康复治疗部)16、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康复治疗部)17、截瘫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部)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拔火罐禁忌证(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
(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拔火罐的适宜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
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臀、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
保持治疗室内空气通畅,环境舒适。
2. 施针时尽量嘱患者卧位进行,进针时手法宜稳、轻、快、准,克服患者的畏惧心理。
3。
让患者了解并说明进行针刺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反应。
二、处理:如发生晕针时,先将所施针数尽快拔出,嘱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并注意防寒保暖,安慰患者,根据晕针时的严重程度作如下处理:1.出现轻微晕针,表现为头晕、心悸、汗出、视物模糊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口服50%葡萄糖适量,并于百会、足三里处施于艾灸。
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考评标准

3
2、未开展单病种限价扣3分,每少1病种扣1.5分,收费不合理酌情扣分。
3、建立鼓励二、三级中医医疗机构有关在职及退休中医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服务的制度。
2
3、无建立鼓励在职及退休中医人员兼职的有关制度扣2分,未聘用以上人员扣1分。
3、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在职教育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实际工作能力,每5年参加进修学习时间6个月以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到每年25分以上。
4
3、抽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记录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修时间每少1个月扣1分,每人每少10学分扣1分。
三、
科室设置与功能
(15分)
11
实地检查基本设施配备情况,物品每少一件扣0.5分。
七、
中医
服务
(26分)
1、在门诊、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社区的党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30%以上,中医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0%以上。
6
1、抽查门诊、住院病历,未运用中医药理论开展工作扣2分,现场提问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回答不出扣2分,回答不完整每处扣1分。中医门诊量及业务收入达不到要求者每降低5%扣1分,扣完为止。
3、门诊病历、处方及各类登记书写规范,处方合格率和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5%以上,做到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有记录。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到位。
8
3、抽查近1个月的处方和门诊病历,合格率每降低1%扣0.5分;门诊登记、处方、发票和出诊记录,每少1项扣1分,记录不全每面扣0.5分;未建立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扣2分,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
中医技能考核评分表

中医技能考核评分表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备患者体位舒适合理,皮肤清洁干燥。
术者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酒精棉球,先擦拭罐口。
再点燃火罐内氧气,迅速放置于患者所选穴位上。
定罐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情况。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mi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
取下火罐后,用血管钳夹住罐口,将火罐倒置入废物瓶中。
擦拭患者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烫伤等不适情况。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操作1、拔火罐的适应症后提问2、拔火罐的禁忌症3、拔火罐的注意事项选穴正确,能正确描述穴位位置、作用(至少3至5个穴选穴位)。
技能熟练操作熟练,手法轻巧,动作协调。
总分xxxxxxxx拔火罐的适应症是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用于疼痛、肌肉疲劳、感冒等症状的护理干预,并起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在选穴时需要正确描述穴位位置和作用,至少选择3至5个穴位。
拔火罐的禁忌症是患有出血性疾病、高热、心脏病、贫血、孕妇等情况下不宜使用。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特点,评估正确并全面,皮肤需要清洁干燥,火罐需要迅速放置于患者所选穴位上,治疗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
在取下火罐后,需要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情况,清理用物并归还原处,最后洗手。
拔罐操作规范在进行拔罐操作前,应确保患者舒适,保暖,施罐部位暴露。
同时,应仔细观察施术部位,检查罐口有无损坏,并使用适当湿度的酒精棉球。
点燃明火后,应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操。
拔罐时,应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力为40流强。
安全熄火后,点燃的明火顺风向向上吹灭。
在拔罐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
留罐时间为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同时注意保暖。
起罐时,应正确使用左手轻压罐口皮肤,右手握罐倾斜。
拔罐完毕后,应合理安排体位。
在整理过程中,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并洗手。
火罐处理应符合要求。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分表(遗址遗迹类)

1. 有与本基地相关的典故、传说、事迹,展现中医药主题突出,社会影响力大; 相关介绍、展品、图片、标志、标牌等内容表述规范和准确,得 8-10 分。 2. 有与本基地相关的典故、传说、事迹,展现中医药主题较突出,有一定 社会影响力;相关展品、图片、标志、标牌等内容表述较规范和准确,得 4-7 分。 3. 有与本基地相关的典故、传说、事迹,但中医药主题不突出,社会影响力有 限;相关展品、图片、标志、标牌等内容表述不够规范和准确,得 0-3 分。
(三)新媒体 (5 分)
建有介绍本基地的中医药文化网站、微 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内容科学准确、专 人维护,内容更新间隔应小于 1 个月。
1. 建有介绍本基地的中医药文化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中医药文化载 体,并有专人维护,得 2 分。缺乏专人维护扣 1 分; 2. 网站、微博或公众号内容每月更新,且内容科学准确,得 3 分。内容不 够科学规范扣 2-3 分,未做到每月更新扣 3 分。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配备不少于 4 名的专职人员,并建立长 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 24 人 以上。
有继续教育制度,基地工作人员每年业 务培训时间不少于 40 学时。
1. 配备专职人员达到相应标准(4 名以上)得 2 分,少于 4 名扣 1 分,未 配备专职人员本项不得分; 2. 建有长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 24 人以上,得 2 分;未 建立志愿者队伍扣 1 分;志愿者队伍少于 24 人扣 1 分。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年接待参观人数不少于 8 万人次。
在市级以上大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 动期间能对公众开放。
有完善的说明牌、解说牌、导览牌,标识标牌内容准确而规范,得 4 分; 标识标牌不完善扣 1 分,内容不准确、不规范扣 2 分。
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

2.中医药课题占研究总课题比例
不少于80%
查阅近三年科研课题目录等
相关资料。低于50%,不得 分;每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 扣1分
10
3.近三年,获省部级或以上中医 临床科研成果奖不少于2项。
查阅科研成果证书。无相关 成果,不得分;缺一项,扣 5分
10
(七)临床教学(30分)
1.具有承担中医大学本科以上的 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力
查阅近三年的相关文件和传 达、执行记录。无相关记录, 不得分;记录不完全,扣2
分
5
2.制定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的 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加以落实
查阅医院近五年的中长期规 划、年度计划和总结等相关 资料。无相关资料,不得分; 缺一项,扣2分
10
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符合《中医 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能反 映有关中医医疗信息,为医院保持 中医药特色的决策提供依据
室平均水平
查阅上年度相关统计资料。 未达到要求,每一科室扣2 分
10
评价考核要点
主要内容
检查评价方法
应得分
实得分
扣分理由
(五)充分、合理应用中医诊疗 技术和中药(65分)
1.开展中医诊疗技术达到22种以 上
提供本年度诊疗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以各省医疗服务
收费标准确定的项目为准)。
低于10项不得分;每少1项
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
一、管理部分:300分
评价考核要点
主要内容
检查评价方法
应得分
实得分
扣分理由
(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 医药政策,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 院方向。制定保持和发挥中医特 色工作规划,在年度计划中加以 落实(25分)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 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 药条例》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 法规情况
中医科临床医疗绩效考核评分表

中医科临床医疗绩效考核评分表1. 患者满意度(25分)- 医技操作(10分):评估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是否满足患者需求。
- 沟通及态度(10分):评估医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是否友善、耐心,并能解答患者的问题。
- 疗效及复发率(5分):评估医生的治疗效果,包括疾病缓解、康复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率。
2. 诊疗流程管理(20分)- 诊疗规范(10分):评估医生是否按照中医临床指南进行科学的诊疗,包括病历记录、辩证施治和用药规范。
- 检查及诊断(5分):评估医生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 用药合理性(5分):评估医生是否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
3. 治疗效果评估(25分)- 症状改善(10分):评估治疗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
- 体征改善(10分):评估治疗后患者体征的改善情况。
- 检验指标改善(5分):评估治疗后患者相关检验指标是否改善。
4. 学术研究及质量管理(15分)- 学术研究水平(10分):评估医生参与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情况。
- 质量管理(5分):评估医生在医疗服务中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5. 病房管理(15分)- 医疗安全(5分):评估医生在病房管理中的医疗安全意识和措施。
- 床位利用率(5分):评估医生对病房床位的合理利用情况。
- 住院时间(5分):评估医生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6. 门诊量及排班情况(10分)- 门诊量(5分):评估医生的门诊量,包括日均门诊量和门诊人次。
- 排班情况(5分):评估医生的出诊排班情况,是否合理安排,满足患者需求。
评分表总分:100分。
202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标准

2.2.1管理规定
制定本基地住培管理措施并认真贯彻
查看文献及有关资料,访谈培训对象,理解贯彻状况
有且贯彻,得10分
无,不得分
10
2.2.2招收规定
制定本基地住培招收措施,不限制本科学历报名
有且贯彻,得10分
无,不得分
10
2.2.3经费管理措施
制定本基地住培经费管理措施,并认真贯彻
查看文献及有关资料,访谈有关管理人员,理解贯彻状况
有,并贯彻,得10分;无,不得分
10
2.3.3带教活动考核
将科室负责人、教学秘书和带教医师旳带教活动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均贯彻,得满分;有1项未贯彻,扣10分
20
2.3.4晋升鼓励
将带教工作成效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钩
贯彻,得满分;
未贯彻,不得分
20
2.4招收工作
(30分)
2.4.1招收与容量
招收人数和核定容量匹配
10
三、培训质量(500分)
3.1师资培训
(30分)
3.1.1院级培训
制定实行师资培训制度,所有带教医师必须通过培训
查看培训资料、培训名单和证书
培训率为100%,得满分
培训率≥90%,得10分
培训率<90%,不得分
20
3.1.2省级及以上培训
每个培训科室均有1名以上带教医师通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
查看培训名单、证书,核查专业覆盖率
4.3培训对象补助
(50分)
4.3.1社会招收对象补助
面向社会招收旳培训对象生活补助原则与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相似,根据培训基地考核规定发放
查看财务部门提供本年度待遇发放流水单,抽查3~5名培训对象收入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13—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四)场地面 积(5 分) 二. 场地建 设(15 分) (五)展品数 量(10 分)
(六)开放天 数(6 分) 三.开放接 待(10 分) (七)接待人 次(4 分)
四 . 经 费 投 (八)投入与 入(8 分) 使用(8 分)
五.工作队 (九)人员配 伍(12 分) 备(12 分)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十)大型宣 教 活 动 ( 10 分)
(十一)专题 宣教活动(7 分) 六.宣传教 育(30 分) (十二)新媒 体(2 分)
(十三)社会 宣教(6 分)
(十四)创新 宣传渠道(5 分)
评分标准
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大型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活动和当地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每 年开展 2 次以上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14—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机构内的标本馆、陈列馆、报告厅、种 1. 机 构 内 相 关 实 训 基 地 和 实 验 基 地 场 所 面 积 达 到 相 应 标 准
植园、实习实训基地等展教场所面积原 (8000m2/420m2)以上得 3 分,小于相应标准扣 2 分,小于相应标准的 1/2
则上不少于 4000m2;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不含)扣 4 分;
一.内涵建 (二)文化产
设(25 分) 品(10 分)
具有与本基地相关、制作精良的中医药 文化产品,如科普读物、画册、音像制 品、导游材料及中医药创意产品等。
及中医药创意产品等,每件产品得 1 分,最高不超过 4 分; 2. 产品内容表述规范、准确,得 2 分; 3. 产品设计精美,每件产品得 1 分,最高不超过 4 分。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1. 年接待人数 4000(含)人次以上,得 4 分;
2. 年接待人数 3000(含)- 4000 人次,得 3 分;
年接待参观人数不少于 4000 人次。
3. 年接待人数 2000(含)-3000 人次,得 2 分;
4. 年接待人数 1000(含)-2000 人次,得 1 分。
5. 年接待人数不足 1000 人次,不得分。
1. 有稳定持续的经费投入并纳入单位预算,得 4 分;
有稳定持续的经费,确保中医药文化宣 2. 投入经费能充分保证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正常开展,得 4 分;不能充
传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分保证扣 2-4 分。 备注:无经费投入本项不得分。(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工艺中心、技术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展 2. 配备有开展宣教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得 2 分,未配备扣 2 分;
教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少于 480m2。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可供观众演示、互动、体验等互动项目 的展品数量不少于总展品的 30%。定期 更新、补充展品,展品总完好率保持在 90%以上。
1. 展品定期更新、补充,总完好率保持在 90%及以上得 6 分,80(含)-90% 得 4 分,70%(含)-80%得 2 分,低于 70%扣 6 分; 2. 互动项目展品比例达 30%及以上得 4 分;20%(含)-30%得 2 分,10% (含)-20%得 1 分,不足 10%扣 4 分。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1. 配备专职人员达到相应标准(2 名以上)得 6 分,少于 2 名扣 4 分,未 配备不少于 2 名的专职人员,并建立长 配备专职人员本项不得分;
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 12 人 2. 建有长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 12 人以上,得 6 分;未
以上。
建立志愿者队伍扣 6 分;志愿者队伍少于 12 人扣 4 分。 (以上 2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以上 3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1. 建有介绍本基地的中医药文化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中医药文化
(三)新媒体 (5 分)
建有介绍本基地的中医药文化网站、微 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内容科学准确、专 人维护,内容更新间隔应小于 1 个月。
载体,并有专人维护,得 2 分。缺乏专人维护扣 1 分; 2. 网站、微博或公众号内容每月更新,且内容科学准确,得 3 分。内容 不够科学规范扣 2-3 分,未做到每月更新扣 3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实训基地开放天数达到相应标准(90 天)得 3 分,开放天数少于 90 天
实训基地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90 天,实验
大于 60 天(含)扣 1 分,小于 60 天扣 2 分; 2. 实验基地开放天数达到相应标准(30 天)得 3 分,开放天数少于 30 天
基地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30 天。
大于 15 天(含)扣 1 分,小于 15 天扣 2 分。
评分细则 1. 参加市级以上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参加 1 次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1 分; 2. 参加当地重大宣传教育活动,参加 1 次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1 分; 3. 每年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2 次(含)以上得 8 分,开展 1 次得 4 分, 未开展扣 8 分。 (以上 3 项相加为本项得分) 1. 每年开展 5 次以上专题宣教活动,活动针对社会热点,能满足公众需 求,创新新明显,特色鲜明,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化,得 6-7 分; 2. 每年开展 3-4 次专题宣教活动,活动针对社会热点,能满足公众需求, 有一定新意和特色,讲究一定实效,形式较多样,得 3-5 分; 3. 每年开展 1-2 次专题宣教活动,活动未针对或针对一定社会热点,基本 满足公众需求,缺乏新意和特色,实效不明显,形式较单一,得 0-2 分。
附件 4-3
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分表(教育科研机构类)
基地建设单位:
评审时间
专家签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得分
1. 中医药特色明显,展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相关展品、图片、标志、
中医药特色明显、展示内容丰富、形式 标牌等内容表述规范、准确,得 8-10 分;
(一)文化主 新颖,相关展品、图片、标志、标牌等 2. 中医药特色较明显,展示内容较丰富、形式较新颖,相关展品、图片、
题(10 分) 所涉及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中医历史 标志、标牌等内容表述较规范、准确,得 4-7 分;
人物及事件内容,表述规范、准确。 3. 中医药特色不明显,展示内容、形式单一,相关展品、图片、标志、
标牌等内容表述不规范、欠准确,得 0-3 分。
1. 有与本基地相关、制作精良的科普读物、画册、音像制品、导游材料
针对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结合本单位 特色,每年开展 4 次以上有新意、特色 明显、讲究实效、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 教育活动。
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中医药文化宣 传教育活动。 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 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 制度,经常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 乡村、进校园等社会化宣传教育活动。 拓宽创新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 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每年在区 县级以上媒体公开报道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工作信息 1 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