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附着安装方案

合集下载

塔吊附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塔吊附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塔吊附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塔式起重机在施工过程中的附着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目标确保塔吊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附着安全得以保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环境1. 塔吊操作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具备足够承载能力的基础。

2. 物料和人员运输道路:车辆和人员需要有合适的通道,确保安全,并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无关人员靠近工作区域。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项目施工单位需提供塔吊操作员的操作合格证明,并清楚确定责任。

2. 保证塔吊的机械性能良好,运行正常,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3. 确认场地的基础结构和地基地质的强度,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 建立责任清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清晰明确。

五、施工方案1. 确认塔吊操作位置:按照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塔吊布置的位置,并确保操作视野良好。

2. 安装固定设备:根据需要,在塔身上安装防倾斜装置、防风装置和限位器等设备,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填筑塔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场地上进行塔基的填筑和固定,确保塔吊基础牢固可靠。

4. 安装卷扬机构: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安装配套的卷扬机构,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5. 载荷悬挂:在塔吊的吊钩上进行上吊负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悬挂负载的安全可靠。

6. 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各项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7. 移位和拆除:在需要移位或拆除塔吊时,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顺利。

8. 完工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塔吊附着施工的任务完成,并做好相关文档和记录。

六、施工安全措施1. 塔吊相关人员应持证上岗,并进行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2.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安全警示内容。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挡、安全网等),保证无关人员无法进入施工区域。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

塔式起重机附着方案本工程使用的型塔机,为固定式。

塔机的基础上平面高度为-12﹒5米。

一﹑塔机位置:塔机的X-X轴线与建筑物的轴线相距米,塔机的Y-Y轴线与建筑物的轴线相距米。

其它尺寸见图。

二﹑塔身附着位置:建筑物高米,要求塔机的使用高度米,按该机使用说明书要求须安装两道附着。

塔吊初装高度为米,第一道附着完可顶升到米()。

第二道附着锚固完可顶升到米(),附着位置在塔身的第节标准节的中间横腹杆位置处。

1﹑立面位置:根据塔机塔身上的附着位置,确定塔机在建筑物上的附着高度分别为米(此高度为预留孔水平对称轴从结构正负零算起向上的推算高度,在预留孔洞时须进一步核实)。

2﹑水平位置:根据塔机附着撑杆水平布置形式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确定附着点,锚固点的水平位置如图三﹑附着支座和建筑物的联接:留孔式:附着支座与建筑物通过穿墙螺栓联接,螺栓长为500mm,其中光杆长度为180mm。

螺栓紧固螺母与建筑物接触面之间需加平垫,平垫尺寸为150X150mm,长度为12mm的A3钢。

建筑物预留孔由工地负责预留。

要求如下:每个锚固点及锚杆,在附着后应承受 KN 纵向推拉力及 KN倾向力。

因此工地须在制作预留孔之前做好结构的加强工作。

四、在塔机附着安装前,须由土建技术人员向安装公司提供锚固点的技术资料及满足承载力的书面材料并由土建技术主任工程师签字确认。

五、锚固安装完毕,应测量塔机垂直度。

锚点以下应小于2‰,锚点以上应小于4‰。

可通过调整锚杆调整塔机的垂直度。

锚杆与水平线夹角不得大于8度。

垂直度达到要求后,穿好各部销轴及开口销,紧固各部螺母并预留出安全扣距。

六、锚固验收合格后,预升塔机。

七、其他协商内容: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

塔吊附着方案

塔吊附着方案

附着安装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2、塔机平面布置图、建筑物立面图和各层结构施工图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2工程地点:1.4结构形式:框剪结构1.5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建筑层数地上主体30层,共4栋,框架剪力墙结构。

当塔机工作高度超过上表中的初始安装高度时,必须对塔机进行锚固(附着),附着后方可加节顶升。

三、附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附着安装条件1.1塔吊各部件制作完成,质量验收合格;1.2预埋件周围混凝土强度达到100%;2、安装前准备工作2.1使用单位准备工作2.1.1作业面防护:在附着下面1.2m处搭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搭设应符合国家规范。

2.1.3在安装时保证在塔机安装警戒范围内无闲人出入,不得有交叉作业现象存在。

2.1.4指定专人和出租单位进行接口,及时协调当天的施工问题。

2.1.5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三级配电箱,并距塔机中心不大于3m。

2.2施工技术准备工程部技术人员必须提前进行现场实地勘测,仔细地考虑在附着安拆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疑难问题及时同施工单位项目部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对策,确保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附着安装前塔机的检查、维护。

3、安装人员分工及组织机构该机构由现场负责人、安全员、操作司机、电工及塔机安装人员组成。

3.1人员安排及责任分工现场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保证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安装方案的审核工作。

安装负责人:负责安装全过程中的组织安排和协调,负责安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及安装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

安全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按照工地安全检查规定对安装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并负责协调工地的安全工作。

塔吊安拆、附着方案

塔吊安拆、附着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1立塔与拆塔安全操作说明 (1)2高强度螺栓 (1)2.1高强度螺栓的基本知识 (1)2.2安装前的检查 (1)2.3高强度螺栓在本塔机中的应用 (2)3销轴及开口销的安装 (3)3.1销轴代号 (3)3.2开口销的安装方法 (3)4塔机布局图 (4)5立塔 (5)5.1安装塔身节 (5)5.2安装爬升架 (6)5.3安装回转总成 (13)5.4安装塔顶 (19)5.5安装平衡臂总成 (21)5.6安装第一块3.3t平衡重 (27)5.7安装起重臂总成 (28)5.8安装其余平衡重 (38)5.9安装警示灯和风速仪 (39)5.10电缆走线布置 (40)5.11穿绕起升钢丝绳 (42)6接电源及试运转 (44)7冲顶防坠装置的使用说明及换倍率系统 (45)7.1冲顶防坠装置的使用 (45)7.2换倍率 (47)8塔机的顶升 (48)8.1顶升注意事项 (48)8.2顶升前的准备 (48)8.3顶升前的配平 (49)8.4顶升作业 (49)9塔机的附着 (52)9.1结构简述 (52)9.2撑杆伸缩原理 (53)9.3安装附着架 (53)9.4使用范围 (54)9.5最经济附着方案 (59)10拆塔 (61)10.1拆卸标准节 (62)10.2拆卸警示灯和风速仪 (63)10.3拆卸起升钢丝绳 (63)10.4拆卸平衡重,保留一块3 . 3 t的平衡重 (63)10.5拆卸起重臂总成 (63)10.6拆卸最后一块平衡重 (63)10.7拆卸平衡臂总成 (64)10.8拆卸塔顶 (64)10.9拆卸回转总成 (64)10.10拆卸爬升架和剩余塔身节 (64)10.11拆除压重和行走底架 (64)拆塔后注意事项 (64)塔吊安拆、附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本工程需安装5台TC6012型塔式起重机。

结合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分别在每个楼座布置一台塔吊,六台塔吊均采用独立式,其中5#、12#、13#、19#楼塔吊最大工作半径为45m,14#楼塔吊最大工作半径为40m,建筑物和材料堆场完全可以覆盖。

塔吊附墙安装工序流程

塔吊附墙安装工序流程

塔吊附墙安装工序流程
塔吊附墙安装工序流程如下:
1.在第一附着点1m处搭设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必须有栏杆,并围好安全网。

2.将所需的工具、螺栓、销轴吊到工作平台上。

3.将附着的U形框吊到附着点的位置,按规定的位置将套到塔身上,并用铁线固定牢靠。

4.用附着的另一个U形框吊到附着点位置并套到与塔身上,用螺栓将两块U形连接起来,调好附着框的水平度后,上紧螺栓,使其紧箍在塔身上。

5.依次将三根拉杆吊到附着点位置,用销轴将其与附着框铰接。

6.调整塔身垂直度,塔身侧向垂直度必须在2‰以内。

7.用电焊依次将三根拉杆的另一端用相应预埋板烧焊连接,焊好底面的焊缝后再加两块斜底铁板。

8.检查所有的连接销轴开口销是否牢固,连接螺栓是否上紧,焊缝是否符合要求。

9.将平台上的工具及剩余部件调到地面,附墙安装完毕。

塔吊安装附着施工方案

塔吊安装附着施工方案

塔吊安装附着施工方案一、引言塔吊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起重设备,它的安装附着施工方案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塔吊安装附着施工的相关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安装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帮助施工方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二、前期准备在进行塔吊安装附着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安装位置:根据建筑施工需要确定塔吊的安装位置,确保周围无遮挡物,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 施工平面准备:清理施工平面,确保平整、结实,以保证塔吊的稳固安装。

3. 检查设备完整性:确认塔吊各部件完好无损,必要时进行维修更换。

4. 确定附着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塔吊的附着方式,可以选择地脚螺栓固定、附墙夹固定等方式。

三、安装步骤1. 安装基础1.在地面上标出塔吊的安装位置,根据要求挖掘基础坑,保证基础深度和尺寸符合要求。

2.将基础筏板放入坑中,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基础验收。

3.安装地脚螺栓或附墙夹,确保基础与附着点牢固连接。

2. 安装塔身1.拆卸塔吊主体结构,依次安装塔身各部件,注意吊装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固。

2.通过螺栓等方式将各部件连接固定,确保塔身结构稳定可靠。

3. 安装头部1.安装塔吊的头部组件,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等,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正确紧固。

2.调整各部件位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头部结构的验收。

四、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严禁趴工、蹲工等行为。

2.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或更改结构。

3.注意检查塔吊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装质量。

4.安装完成后,进行塔吊的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结论塔吊安装附着施工方案是保障施工安全和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施工方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案,相信可以为塔吊安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减少安装施工中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塔吊附着固定安装方案

塔吊附着固定安装方案

塔吊附着固定安装方案
1、本工程主体已完工至六层进入7层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5层部位高度20.7米部位安装附着固定塔吊。

2、该工程主体在年月层主体工程完工,没有安装预埋件。

3、工程主体设计要求,没有柱,只有剪力墙200㎜厚,固定附着强度不够,应固定在15轴至18轴之间。

纵向A轴有梁400㎜×200毫米㎜,楼板设3个固定点楼板,厚为150㎜,砼强度等级C30。

4、附着钢管穿过阳台栏板,板厚80㎜,附着管直径∅133无缝钢管,长度5.4m二根,5.9 m一根。

5、附着固定点每个件设24个螺丝,四根。

固定钢板厚度16㎜,下面是10㎜厚度钢板,双层固定,符合使用要求。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得了解一下项目的具体情况。

这是一栋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200米,需要用到塔吊进行材料的垂直运输。

塔吊的附着高度为60米,需要依附在楼体上。

这样一来,我们就要确保塔吊的附着施工方案既能保证施工效率,又要确保安全。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在施工前,要对塔吊司机、信号工、维修工等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塔吊的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物资准备:提前准备好塔吊附着所需的材料,如预埋件、连接件、焊接材料等。

3.施工图纸:根据建筑图纸和塔吊说明书,绘制出塔吊附着施工图,明确附着位置、预埋件位置等。

三、施工流程1.预埋件施工:在楼体施工过程中,按照图纸要求预埋连接件。

预埋件要牢固,确保塔吊在附着时不会出现问题。

2.塔吊安装:待楼体施工到一定高度,开始安装塔吊。

安装时要注意塔吊的垂直度,确保塔吊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

3.塔吊附着:当塔吊高度达到60米时,开始进行附着施工。

将预埋件与塔吊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然后,用焊接方法将连接件与楼体焊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附着体系。

4.检查验收:在塔吊附着施工完成后,要对附着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焊接质量合格。

验收合格后,塔吊方可投入使用。

四、安全措施1.安全防护:在塔吊附着施工过程中,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定期检查:对塔吊的附着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3.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五、施工注意事项1.塔吊司机、信号工、维修工等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塔吊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井然。

六、施工进度安排1.预埋件施工:在楼体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预埋件施工。

2.塔吊安装:预计在楼体施工到10层时,开始安装塔吊。

3.塔吊附着:预计在楼体施工到60米时,开始进行塔吊附着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附着安装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国贸春天4#工程;工程建设地点:遂宁市安居区安居大道,黄娥大酒店对面;属于剪力墙结构;地上2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2.8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14188.36平方米。

本工程由遂宁国贸广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沈阳中鼎设计院设计,西南核工业勘察单位地质勘察,广夏监理公司监理,四川大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段明兴担任项目经理,舒万吉担任技术负责人。

第三节编制依据
本计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附着支座做法简图:
梁或墙
塔吊附着支座详图
塔吊附着支座钢板制作详图

或梁
塔吊调节螺母
调节螺母
调节螺母
塔吊附着安装示意图
第三节计算书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W0×μz×μs×βz= 0.300×1.170×1.580×0.700 =0.388 kN/m2;
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 0.300 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580 ;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W k×B×K s = 0.388×1.360×0.200 = 0.106 kN/m;
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388 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 1.360 m;
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
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06 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500.000 kN.m;
弯矩图
变形图
剪力图
计算结果: N w = 55.4354kN ;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
其中:
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 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361.15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00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00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0.00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330.20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25.82 kN;
2.2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着起重臂, 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 45, 135, 225, 315,M w = 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3.08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7.01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58.04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63.08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7.01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58.04 kN;
三、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σ= N / A n≤f
其中σ ---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N ---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 N =330.205 kN;
A 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 16号槽钢;
查表可知 A n =2515.00 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σ=330204.817/2515.00 =131.294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σ= N / φA n≤f
其中σ ---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 ---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 取N =361.154kN;
杆2: 取N =7.012kN;
杆3: 取N =58.035kN;
A 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 本工程选取的是 16号槽钢;
查表可知 A n = 2515.00 mm2。

λ --- 杆件长细比,杆1:取λ=49,杆2:取λ=67,杆3:取λ=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