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63塔吊附着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QTZ63(5510)塔吊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计划 (2)四、施工工艺技术 (4)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六、劳动力计划 (19)七、计算书及附图 (20)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岭村,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总建筑面积103413.14㎡,现拟建12栋16层建筑物,建筑高度均为52m,根据施工需要及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分别在C-2栋外侧20/B—C轴处,A—3栋外侧4/B-C轴处各安装一台QTZ63(5510)塔吊,塔吊的中心距20轴和4轴线均为4.4m,安装高度分别为:70m、77m。
在整个塔吊安装、拆除期间,由公司安全处、项目部全程监督安装、拆除.二、编制依据1、张家港市天运建筑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岭汇名轩”商住小区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简明结构吊装手册》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机械工程师常用规范选》6、《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7、GB5031—85《塔式起重机性能试验规范和要求》三、施工计划1、塔吊安、拆所需主要材料与设备计划: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⑴塔吊基础:2010年5月28日至6月12日完成;⑵塔机组装:2010年6月13日至6月21日完成(含第一道附墙);⑶标准节顶升:按照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统筹安排(含附墙的加设);⑷塔机拆卸:装饰装修、屋面工程工程全面完工后组织拆卸。
四、施工工艺技术(一)塔式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1.性能表2.重量表(二)塔吊安装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安装1.1安装前准备工作(1)清理现场,清除塔机安装区域的一切杂物,填平凹坑,以便汽车吊进场及拼装塔机各组件。
(2)工具准备.见机具表(3)装塔小组人员配备。
具有安装操作证的安装工人4~6人,电工1人,塔司1人,应熟悉本塔机的安装工艺。
(4)选择并架设塔机用电源,并注意电源容量,应满足塔机施工的要求。
qtz63塔吊施工方案

qtz63塔吊施工方案
地面上搭建基础:选址并清理地面,挖掘安装基础钢板。
基础完成后,将起重机的基座定位在基础钢板上。
开始组装起重机主要分为主、副臂和支腿。
安装副臂和主臂之前,首先要进行起重机的起升,将主臂组件用起重设备吊离地面,悬空放到指定位置。
再一起安装副臂的组件。
主臂和副臂组装完成后,进行支腿的安装。
将支腿组件一一拼接后,用施工吊车将支腿吊装至基座上的相应位置并固定。
随后用水平仪检查支腿的水平度,调整支腿至水平状态。
支腿固定完成后,开始搭建塔身。
根据起重机的要求进行塔身的安装,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安装时需要注意塔身和主臂以及辅助臂之间的对准度。
安装好塔身后,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
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站、液压缸等。
安装好液压系统后,进行液压管路的连接,确保各个液压设备之间的通路畅通。
最后进行电气系统的安装。
包括主机电气柜、电机、线缆等组件的安装。
连接好电气线缆后,进行电气系统的测试,确保各个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塔吊搭建完成后,进行起重机吊重测试,测试吊机的载荷能力和安全性能。
完成测试后,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确保起重机的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的步骤和工作流程,塔吊施工方案得以实施,确保了起重机的搭建安全和施工效率。
QTZ63塔吊施工方案

1.1 编制依据1.1.1 QTZ63 (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1.1.2《GB5144-2022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1.1.3《GB/T9462-1999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1.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2002。
1.1.5 国质检锅(2002) 296 号《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1.1.6 ZHDB 207063-2004 《塔式起重机试验导则》。
1.1.7 ZHDB 207201-2004 《螺栓施工工艺导则》。
1.1.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98)1.1.9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20221.1.10 《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22 版)》1.1.11 《国家优质工程审定与管理办法(2022 年修订稿)》1.1.12 《大型起重机械拆卸、安装、维修规定》1.1.13 国家质检总局 70 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1.1.14 国家质检总局 92 号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1.1.15 《建造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1.2.强制性条文1.2.1 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三大纪律及各项安全规程。
1.2.2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程序进行施工,作业前全体人员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参加作业人员熟悉作业环境和各类危(wei)险因素。
杜绝野蛮施工。
1.2.3 作业过程专人负责,专人指挥,指令信号清晰、响亮。
1.2.4 吊装、拼装区域拉设红白带,专人监护。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吊物下方人员不得逗遛。
揽风绳、链条葫芦、卸克严禁以小代大。
1.2.5 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工具有防坠绳,小型工具用工具包存放。
1.2.6 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者逗遛。
如穿主钩钢丝绳时,严禁在下方逗遛或者通过。
1.2.7 起重指挥人员应按照 GB5082 的规定进行指挥,采用对讲机指挥时,设立专用频道。
QTZ63格构式塔吊基础专项方案( 含计算书)

第六章:格构柱式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塔吊安装使用说明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
2.塔吊基础方案2.1塔吊布置及基础概况本工程使用六台中联QTZ63(5610)塔吊,具体位位置详附图;塔吊初次自由起升高度35m<h0<40m,足以避开周边已有建筑物;塔吊最终高度约50m、60m、110m、120m,配套相应附墙件(详见塔吊安装专项方案)。
其中2#、3#塔吊基础采用格构式基础,结合桩基;2#、3#塔吊设置4根塔吊专用的基础桩,有效桩长度必须保证12m,(遇到溶洞桩加长)直径800mm,桩端进入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述○32岩层1m。
格构柱采用L140×14角钢作为主材,进入桩内3m,详见相应图纸。
地面塔吊承台采用C40混凝土配筋,厚度1.2m,长×宽=3.5m×3.5m。
桩顶标高146.7m,承台底标高152.00m。
详见后附塔吊基础施工图纸。
2.2塔吊专用基础桩涉及土层参数(引自地质勘查报告)表一序号名称h i(m) q sik(kPa) q pk(kPa) ψsi ψp1 粘土○21 5 68 1.02 质粘土○22 2 38 1.03 强风化白云质灰岩○314 160 1.04 中风化白云质灰岩○32 8.2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值47.2Mpa表二序号土层厚度h i(m) 重度γi(kN/m3) 极限侧阻(kPa) 压缩模量E i(MPa)1 5 19 68 5.92 2 18.1 38 3.63 4 26.2 1604 8.2 26.5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标准47.2Mpa2.3格构柱、格构式塔吊基础施工要求1、格构柱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不小于450mm和1/3承台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5;本工程定为格构柱端锚入混凝土承台长度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QTZ63塔机按专项施工方案DOC

QTZ63塔机按专项施工方案DOC1.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建造多层高层办公楼和停车场。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效率,决定引入一台QTZ63塔机进行施工作业。
2.塔机选择2.1塔机型号选择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选择QTZ63塔机作为施工设备。
该型号塔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复杂工况。
2.2塔机配置参数-最大起重量:6吨-最大起重力矩:630kN·m-最大起升高度:130米-配重:3×2吨3.塔机基础施工3.1塔机基础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塔机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3.2基础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材料作为基础施工材料。
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4.塔机安装4.1塔机部件安装按照塔机安装图纸和说明书,进行塔机的各个部件的安装。
注意保持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确保塔机的稳定性。
4.2配重安装根据塔机的规格要求,进行配重的安装,确保配重的均衡分布,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5.塔机调试5.1电气系统调试对塔机的电气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个功能正常工作。
包括起重机构、回转机构、变频器、限位器等。
5.2安全装置调试对塔机的各种安全装置进行调试,包括风速计、高度限位器、倾斜限位器等。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停止施工。
5.3润滑油加注对塔机的各个润滑点进行注油,确保塔机运行平稳,减少运行噪音和摩擦。
6.塔机操作培训对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塔机操作培训,确保其熟悉塔机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7.施工作业7.1塔机的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塔机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稳定。
7.2塔机维护保养定期对塔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确保塔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7.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包括警示标志、禁止区域划定、安全教育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

中山市祈安苑二期及二期扩建工程 目录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塔吊概况 (1)三、塔吊基础选择 (1)四、塔吊的使用与管理 (2)五、塔吊基础 (3)六、QTZ63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 (4)中山市祈安苑二期及二期扩建工程1#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概况:本项目二期工程拟建设三栋二十六层住宅楼(编号分别为2栋、3栋及4栋),层高2.9m,首层层高5.1m,建筑总高度77.9m,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地上二~二十六层为塔式住宅,首层部分为架空廊、住宅大堂、商铺等;共提供60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廉租房,租赁型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各一栋。
二期扩建工程拟建设一栋二十五层住宅楼(编号为5栋)、二栋三十一层住宅楼(编号分别为6栋和7栋。
6栋和7栋含地下室)及一座门楼。
一栋二十五层住宅楼,层高2.9m,首层层高5.1m,建筑总高度75.0m,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地上二~二十五层为塔式住宅,首层部分为架空廊、住宅大堂等;共提供192套保障性住房;二栋三十一层住宅楼,层高2.9m,首层层高5.1m,建筑总高度92.4m,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地上二~三十一层为塔式住宅,首层部分为架空廊、住宅大堂、商铺等;共提供480套保障性住房;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兼停车库。
二、塔吊概况本工程施工时共设塔吊3台,布设位置和塔吊编号见平面布置图。
1#、2#、3#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63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35米,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20米,工作臂长50米,最大起重量4吨,额定起重力矩为65T.m,最大起重力矩为73T.m。
综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方案针对1#塔吊进行编制,塔吊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而2#、3#塔吊基础采用四桩台基础,另外编制。
三、塔吊基础选择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采用C35,QTZ63型塔吊基础底面为6000×6000的正方形。
塔吊安装位置详见下图铺设混凝土基础的地基应能承受0.2MPa的压力,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1#塔吊基础位于3-1砾质粘性土层,该层土质的承载力达0.26MPa,满足塔吊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且该土层也是建筑物基础所在土层,以该土层作塔吊基础的持力层,既能满足塔吊使用要求,也不会有基坑开挖时引起塔吊基础变形的问题。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

万科红郡西岸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浙江省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万科红郡西岸项目部二0一三年八月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施工图纸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浙江省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QTZ63(ZJ5510)、(5010)塔式起重机产品说明书及相关基础设计资料8、<<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13752-92)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0、《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等编制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等编制二、场地土工程地质特征因施工场地为农田、河塘及高土堆,现就完成的部分勘察点可知,在勘探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时代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场地内土层大致可分为7层,3个亚层兹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黄褐色,杂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建筑垃圾组成,为新近回填土,堆积时间2年以下,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层厚0.40~3.70m。
②粉质粘土:灰色、黄灰色,软~可塑,为次生土,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层厚变化较大,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建议fak=110Kpa。
③-1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状,夹粉土局部夹砂,稍密,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慢,稍有光泽;透镜体状分布,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局部含有大量腐植质;建议fak=80Kpa。
③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软塑,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慢,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局部含有大量腐植质;建议fak=60Kpa。
塔吊工程施工设计方案QTZ63

塔吊施工方案开元加州南区写字楼工程位于萧山市金城路与金鸡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51225M2,框架结构,地下室1层,地上24~30层。
本工程是由开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兴建,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中联环建设监理监理,中成建工集团承建。
施工现场布置两台塔吊QTZ63(详见施工平面图)。
一、塔吊基础设计1、计算依据《开元加州南区公寓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开元加州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QTZ63塔式起重机提供的《设计说明》2、土质条件分析根据《开元加州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地基土层分布依次为:1层:杂填土,黄灰色,灰褐色,饱和~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
上部为杂填土,含较多植物根基及腐殖质,其下以耕植土为主,该层全场区分布,厚度0.3-0.60m。
2层: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黄灰色,灰褐色,软塑,饱和,含氧化斑点及少量云母片,局部佳淤泥质粘土,黄色,流塑状,该层局部底部分布粘质粉土,灰色,呈稍密状。
该层俗称“硬壳层”,全场区分布,层厚0.9-3.8m。
2夹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
主要分布场地南部0.00-0.50m。
3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含少量有机腐殖质,含少量云母碎片,此层局部地带为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含较多有机腐殖质,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层厚7.80-11.60m。
5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含少量有机腐殖质及云母碎片,该层多处夹粘质粉土薄层,该层全场区分布,层厚14.50-18.30m。
6-1层:粉砂,青灰色,灰褐色,稍密,饱和具有一定的层理分布,局部夹软塑状粉质粘土,层厚一般5-15cm,局部地带达30-50cm。
含少量贝壳碎片及有机腐殖质。
该层土全场区分布,层厚0.00-5.50m。
6-2层:细砂,青灰色,中密,局部稍密,局部夹少量粉质粘土。
含少量有机腐殖质及贝壳碎片。
该层全场区分布,层厚0.50-6.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附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遵义华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在遵义县南白五里堡,总建筑面为90000M2,分A1、A2、B1、B2栋,A1、A2、B1、B2地下室一层,总高度98M建筑占地面积4000 M2,正负零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908.40M,采用框剪结构。
其中A1、A2共用一台塔吊,B1、B2共用一台塔吊。
二、塔吊介绍
本塔吊为“华夏”牌QTZ40,最大独立高度为28.3米,最大附着高度为120米,在工作高度达70米前,可采用二倍率或四倍率钢丝绳;当工作高度超过70米时,只能采用二倍率钢丝绳。
三、附着架的安装
1、附着式的结构布置与独立式相同,此时为提高塔机稳定性和刚度,在塔身全高内设置至少7道附着装置。
为此要求塔机中心线距建筑的距离为2.9米,附着装置之间的距离尺寸用户可根据施工情况自行调整,安装方法见图1-1。
在图1-1中,H1小于或等于21.3米,
H2=H3=H4=H5=H6小于或等于17.6米,H7小于或等于15米。
①、附着点的强度应满足塔机对建筑物的荷载,必要时应加配筋或提高砼标号。
②、附着筐尽量设置在塔身标准节接头处,附着架应箍紧塔身,附着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0°以内。
③、杆件对接部位要开30°坡口,其焊缝厚度应大于10mm,支座处的焊缝厚度应大于12mm。
④、附着杆件与墙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
⑤、锚固点以上的自由高度应控制在说明书规定高度之内。
⑥、附着后要有经纬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附着撑杆的长度及顶块来保证塔身垂直度(塔身轴线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最高锚固点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并作好记录。
四、附着架的拆除
1、用钢管、跳板在附着筐下搭设操作平台,搭设时应将平台支撑好。
2、依据建筑物搭设走道或设置其它辅助起吊装置。
3、用走道拆除时可直接将附墙支撑转移到建筑物内,再转移至地面。
4、采用其它辅助起吊装置拆卸时,应先用吊绳固定好靠建筑物端的撑杆,然后退掉靠建筑物端的撑杆销;再用绳将塔身端撑杆固定好,退掉销子后缓慢放下支撑杆,让辅助起吊装置受
力,用辅助起吊装置将支撑杆吊至地面。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拆除各支撑杆。
5、折除附着筐
将附着筐分解。
配合液压顶升机构,将爬升筐降至附着筐位置。
用8#铅丝,配合木楔,将附着筐固定在爬升筐下端。
注意:固定附着筐时不要影响降塔工作。
多次拆除,可继续将下一个附着筐固定在上一个附着筐上,随着降塔工作的进行,将附着筐降至拆塔高度,最后用作业吊车将附着筐吊下放至地面。
塔吊附着计算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取值q=0.1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500kN.m
计算结果: N w=68.394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
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91.96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0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0.54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44.82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4.85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76.25 kN
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8.29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0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52.45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43.90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0.00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2.75 kN
五、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 n≤f
其中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76.25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 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0号工字钢,查表可知A n=1430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76.25×
1000/1430=53.32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6N/mm2,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 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取N=91.96kN;杆2:取N=0.00kN;杆3:取N=60.54kN;
A 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0号工字钢,查表可知A n=1430mm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查表计算得,
杆1:取 =0.543,杆2:取=0.271 ,杆3:取 =0.543;
──杆件长细比,杆1:取 =102.479,杆2:取
=162.034,杆3:取=102.479。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118.52N/mm2。
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6N/mm2,满足要求!
六、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
预埋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
1.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
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
4.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径;l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C20为
1.5N/mm^2,C30为3.0N/mm^2);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5.预埋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少于4只,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七、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
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华南胜景二期项目部 201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