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授课计划表

合集下载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大专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大专
4
4
4
大学英语
144
144
4
4
5
体育训练
72
8
64
2
2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24
40
4
专业基础课
7
电路基础
96
96
6
8
机械制图
64
64
4
9
计算机绘图(CAD)
40
20
20
4/0
10
计算机绘图(Protel)
40
20
20
0/4
11
模拟电子技术
80
64
16
4
12
C语言程序设计
72
48
24
4
13
数字电子技术
32
综合布线
60
60
2周
33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120
120
4周
34
电梯控制技术
90
90
3周
考 核
35
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论文
270
Hale Waihona Puke 2709周36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
450
450
15周
合计
平均周学时
26
28
28
30
30
30
总学时
2994
1228
1766
实践课占总学时59.0%
54
48
6
6
14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72
62
10
8
专业课
15
现代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系统
72
72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汇编)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汇编)

附件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学制、招生对象:全日制三年、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针对目前我国人才紧缺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领域,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物业管理公司、楼宇机电设备专业化服务公司、综合布线工程公司、消防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小区智能化等工程公司以及其它与楼宇机电设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维护及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以培养学生的感恩品德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本专业学生通过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能够具备和胜任以下岗位:主要岗位:从事数字信息化小区的策划与设计、技术服务支持及工程管理工作;从事智能楼宇项目管理工作;安防、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配套集成。

辅助岗位:智能楼宇的产品质量检验和销售;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①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文化其它科技文化知识。

②掌握一定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③掌握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基本知识与技术,包括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设备和软、硬件的维护与更新技术。

了解建筑原理、电工、电子、材料设备、传感器、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

④掌握计算机常用操作的运用及实施网络管理。

⑤掌握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安全、环保节能、消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⑥能够对楼宇智能化工程进行工程报价和编制招投标文件。

⑦了解建筑安装企业施工过程,具有建筑安装施工知识。

能力结构:①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

②本专业所必需设计制图运算和计算相应的基本技能。

③掌握现场布线、单片机与PLC、电梯维修与维护、现代楼宇、强电与弱电,建智能化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规划设计计算能力和阅读审核有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能力。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 7页)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 7页)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doc 7页)2006级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从事建筑电气技术、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技术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化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能从事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以及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与调试等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协调和创造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健全的体魄。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建筑施工企业、建筑设计单位、设备安装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部门的生产第一线,从事楼宇电气设备生产制造,安装施工、设计、监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2、知识结构(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见附表1)五、教学进程(略)六、总周数分配表教学环节理论教学考试军训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入学及毕业教育公益劳动毕业设计假期合计周数66 5 1 20 4 2 3 8 38 147七、实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表类序号实践教学学期周数备注别环节名称一二三四五六课程设计1 电气照明技术课设√ 12 供配电技术课设√ 13 建筑弱电系统课设√ 14 楼宇自动化课设√ 1 合计 4 4实习与实训1 工程测量实习√ 12 数字电路实训√ 13 电机拆装实训√ 14 模拟电路实训√ 15 微机原理实训√ 16 电工仪表实训√ 17 架空线路实训√ 18 电工工艺实训√ 19 电气设备实训√ 110 认识实习√ 111 配线实习√ 112 生产实习√9 合计 2 5 1 3 9 20毕业设计1 毕业设计√8 合计8 8 总计2 5 1 7 17 32八、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略)九、教学基本情况统计课堂教学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课程分类课程门数学时百分比公共基础课12 680 37.7%专业基础课10 575 31.9%专业课10 520 28.8%选修课 2 30 1.7%合计34 1805 100%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活动的比例实践教学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及上机等学时+集中实践教学周数×26 1119 时总学时课堂教学总学时+集中实践教学周数×26 2715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活动的比例(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 41%注: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劳动等教学环节,每周按26学时折算。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设计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设计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题目:从化校区电力系实验楼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设计者:单泽豪(110211108)专业:11建筑电气工程班级:11建筑电气工程(1)班组员:庄顺发、陈标、简俊健、单泽豪一、设计目的《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根据设计流程,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为从化校区电力系实验楼设计一个安全防范系统,该系统包括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要求:1、大楼入口通过感应卡进行身份认证,控制人员出入;实验楼各办公室和实验室入口通过密码开锁;2、对大楼出入口、楼道、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进行视频监控;3、大楼周界、出入口、重要的实验室有入侵报警;4、(大楼值班室和出入口之间可以进行可视对话),有手动开关,直接控制出入口的电控锁。

三、现场勘查与分析电力系实验楼三楼总面积为1692.3平方米,由平面图可以看出,楼层有7个房间,两个厕所,一男一女。

3道楼梯,其中有两道楼梯是有门的,而且是双开的。

每个房间前后分别有一道门,双开,每个房间面向走廊的那一面有两个窗。

其中302房间里面有一个小房间也有一个窗户面向走廊。

那么,我们要作安防的局域就有窗:15道;门;16道;每个房间需要安装一个摄像头。

4条走廊中有3条需要安装摄像头监控。

四、设计报告书1.总系统图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安全性、灵活性及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

采用多媒体监控技术,实现智能建筑的入侵报警和闭路电视监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动安全防范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由视频监控、入侵防盗报警、门禁系统。

具体方案就以这三个子系统设计为主。

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功能框图如图:安防系统各部分功能框图2.(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实时控制系统、监视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楼宇智能化技术》教学教案

《楼宇智能化技术》教学教案

模块一楼宇智能化基本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一楼宇智能化基本认识学习单元1 智能建筑基本概述一、智能建筑简介二、智能建筑功能和特点三、智能建筑产生的背景四、世界各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五、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学习单元2 智能小区基本概述一、智能小区简介二、智能小区建设原则三、智能小区功能和特点四、智能小区基本组成学习单元3 智能楼宇典型应用一、智能楼宇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二、智能楼宇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三、智能楼宇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学习单元4 智能楼宇发展趋势一、智能楼宇监控管理平台的集成化二、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楼宇的系统集成三、新能源与建筑节能的高度融合模块小结复习思考题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智能楼宇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了解智能小区的建设原则和基本组成。

掌握智能楼宇的技术基础;智能楼宇的典型应用;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楼宇智能化技术进行入门导学,可结合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特别是基本概念要重点强化,课堂上可适当增加体验环节。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智能建筑基本概述;智能小区基本概述;智能楼宇典型应用。

教学难点:智能建筑功能特点;智能小区建设原则;智能楼宇典型应用。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现场演示、教学仿真等手段进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接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教学板书;电子课件;录像插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一楼宇智能化基本认识课程引入:课程的专业地位,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的服务对象。

学习单元1 智能建筑基本概述一、智能建筑简介1.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是集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建筑群体。

2.智能建筑的起源智能建筑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洲哈特福德市,名为“都市大厦”,是由美国联合科技集团在1984年1月兴建的。

3.智能建筑的特征向人们提供具有高效、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幽雅环境。

2008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2008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

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智能建筑行业,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微机应用技术、电路分析、电子电路等文化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及基本的自动控制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和PLC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消防自动化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

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楼宇自动化、智能化的简单设计、安装施工及运用管理,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及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从事供配电和照明系统设计、安装、施工;从事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和消防自动化系统设计施工;从事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智能建筑、智能化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快适应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

三、培养规格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楼宇电气控制、PLC技术及应用、消防联动系统、安防系统、音像系统、组态软件技术、智能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变频器应用技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建筑工程管理等。

(一)知识结构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监测、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建筑音像系统等专业知识5.具有安全防范、自动消防、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等专业知识。

楼宇智能化教学计划(9-24)

楼宇智能化教学计划(9-24)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560404)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修业年限3年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三、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专业必须的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掌握楼宇电气工程、安防工程、楼宇自动化系统和楼宇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目标岗位(群)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检修、运行管理岗位;楼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检修、运行管理岗位;楼宇自控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检修、运行管理岗位;建筑供配电与电气照明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检修岗位。

3、拓展岗位(群)楼宇智能化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助理、安装工程监理、物业管理。

四、培养规格:技能、知识、态度的要求1、专业能力(1)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力;(2)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修能力;(3)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安装与使用能力;(4)楼宇设备监控的编程与调试能力;(5)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工程技术管理、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计划制定与实施能力;(6)智能建筑与智能小区的管理、运行与维护;2、方法能力(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4)终生学习的能力;(5)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执行能力;(6)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3、社会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2)沟通社交能力;(3)良好的职业态度;(4)团队协作能力;五、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一: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职业行动领域二: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职业行动领域三:楼宇智能化产品销售职业行动领域四: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助理六、学习领域课程描述1、基础学习领域学习领域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领域2:毛泽东思想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领域3: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领域4:英语2、专业学习领域学习领域1:电路与电工技术学习领域2:模拟电子技术学习领域3: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4:安装工程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5:建筑设备CAD学习领域6: PLC控制学习领域7:信息与网络系统学习领域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学习领域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学习领域10: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学习领域11:测量技术学习领域12:传感器与检测仪表工程应用学习领域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学习领域14: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3、职业能力拓展领域七、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实施八、学习情境框架介绍学习情境框架一览表九、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一)培养时间分配表(二)课程设臵及学时、学分比例(三)教学进程表2013级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十、支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条件、运行流程、教学规范等保障要求(一)专业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本专业应至少具备一名在本专业学术造诣较高,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1986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建筑电气工程技术1.前言1.1 课程定位楼宇智能化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

楼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具备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安装、管理与维护等实践能力。

楼宇智能化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注重实用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起重要作用,是专业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的桥梁,同时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建筑照明与供配电、电气消防技术等,后续课程有建筑电气专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

1.2 设计思路楼宇智能化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案模式,积极探索教案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按照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智能楼宇各子系统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工程。

工程编排是以任务工程形式对每个子系统从工作原理、设备组成等知识进行讲解,进行系统的施工图识读设计、设备安装等技能操作,力求同实际工程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工程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工程的课时数。

2.课程目标2.1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相关技术,熟悉智能楼宇各子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要求学生具有对智能楼宇系统的分析能力;具有智能楼宇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典型智能楼宇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矩阵机的调试
8
课后习题
15
14
矩阵机的调试
8
课后习题
16
15
硬盘录像机的使用
8
课后习题
17
16
WEB使用
8
课后习题
18
17
高速球的控制
8
课后习题
19
18
高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控制
8
课后习题
20
19
四画面切换
8
复习考试
21
20
复习
8
复习考试
实习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
星期
课题(项目)名称
课时
工艺理论教学
实践操作
课时
附表四:
江苏省职业学校
课程授课计划表
(2012 — 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楼宇智能化
课程类别大专
专业应用电子
授课班级11D09
授课教师翟甘
学校海门中专
教学大纲(教学
纲要)制定部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系统
本课程本学期
教学时数
184
周学
时数
8
本学期教学周数
23
本课程
总时数
184









理论教学
8
编制说明:
1、主要教学内容:
1.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
2.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
3.防盗报警及周边防范子系统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根据接线图准确的完成接线
2.让学生能独立调试整套系统
3、学生学习现状:
1.楼宇对学生基本功要求很高,学生基本功较差。
8
课后习题
4
4
室外主机调试及使用
8
课后习题
6
5
多功能室内分机调试及使用
8
课后习题
7
6
多功能室内分机调试及使用
8
课后习题
8
7
管理中心机调试及使用
8
课后习题
9
8
上位机软件使用
8
课后习题
10
9
上位机软件使用
8
课后习题
11
10
期中考试
8
复习考试
12
11
视频系统接线
8
课后习题
13
12
视频系统接线
8
课后习题
14
2.比较重视动手操作,对理论不感兴趣。
实践教学
152
习题课
8
复习
8
考核
4
机动
4
审批(核)人
教务(系、部、办)主任
教研组长
制表日期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
顺序
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验)
学时数
课内外作业
备注
1
1
对讲系统接线
8
课后习题
2
2
对讲系统接线
8
课后习题
3
3
室外主机调试及使用
实习图纸、器材工量具准备
内容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