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拥挤和踩踏

合集下载

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三篇)

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三篇)

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一、事件背景拥挤踩踏事件是指在人员密集场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群拥挤、迅速蔓延并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况。

由于人员众多、空间狭小,拥挤踩踏事件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因此,制定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目标应急预案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根据拥挤踩踏事件的特点和经验教训,制定以下预案以应对拥挤踩踏事件。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案启动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的方式可以是巡逻民警或安保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进行报告上级,也可以是目击者进行报警。

接到报警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2. 现场控制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包括限制人员进入现场、疏散现场人员、建立封锁线等。

同时,应迅速与现场负责人联系,获取现场情况以及人员分布情况,协助现场负责人有序疏导人员。

3. 快速通道建立在拥挤踩踏事件中,人群的迅速疏散是关键。

为此,在现场应急处置时,应设立快速通道,指引人员有序疏散。

该通道应指明疏散方向、距离以及疏散的出口位置,并由工作人员全程引导疏散过程。

4. 疏散组织为了保证人员能够快速而有序地疏散,应当在现场设立疏散组织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指挥疏散工作。

该部门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置经验和救援技能,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和指挥。

5. 伤员救助由于拥挤踩踏事件造成的伤亡较多,应当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救治。

救治点应提前设置,并配置足够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对于伤势较轻的人员,可在现场进行简单处理后送往医院;对于伤势较重的人员,则应派出专业救护车进行转运。

6. 应急通信在应对拥挤踩踏事件时,通信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应配置专业的应急通信设备,确保现场指挥中心与各个部门之间的通信畅通。

同时,应建立起与周边医院、警察局等相关机构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获取支持和资源。

应对拥挤和踩踏课件

应对拥挤和踩踏课件

05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拥挤和踩踏事件
案例一
某大型购物中心发生踩踏事件。
案例二
某音乐节现场发生拥挤事故。
案例三
某旅游景区发生游客拥挤踩踏事件。
分析事件原因,总结教训
原因一
安全措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 控和管理。
原因二
现场应急处置不当,指挥协调不 力。
原因三
游客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 护能力。
教训三
加强游客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自 我保护意识。
教训二
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指 挥协调。
教训一
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完善应急 预案。
提出改进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措施一
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监 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 决安全隐患。
措施二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 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
措施三
加强游客安全宣传教育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03
社会影响
大规模的拥挤和踩踏事件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 稳定。
02 拥挤和踩踏的预防措施
安全意识培养
01
02
03
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 持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了 解拥挤和踩踏事件的风险 ,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
接受安全教育,了解拥挤 和踩踏事件的危害,掌握 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提 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应对拥挤和踩踏的技巧
保持冷静
在拥挤和踩踏事件发生时 ,保持冷静和镇定,不要 惊慌失措,尽量稳定自己 的情绪。
掌握防护姿势
学习并掌握防护姿势,如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膝盖 微屈等,以降低被推倒或 踩踏的风险。
避免推搡
在拥挤的地方,尽量避免 推搡或挤压他人,尊重他 人的空间和安全。

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10篇

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10篇

学校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1 为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积极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保证学生在校的身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下设五个应急小组1、指挥组:**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各职能小组迅速开展抢救、维护工作,力争将伤亡情况降到最低。

2、警界组:**职责:在发生拥挤踩踏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值周教师维持学生秩序,组织好疏导工作。

3、救护组:**职责:及时救护受伤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协助送治伤员。

4、宣传组:**职责:负责向学生宣传讲解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及发生被踩踏的后果。

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防患意识。

5、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调查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分析学校在设施和管理中的漏洞,协调善后伤亡处理工作,上报处理情况。

三、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措施1、进一步加强平时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

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防患意识。

2、广播操进出场,体育老师提前进入指定地点候场,班主任和随班老师带领学生经过指定的楼梯通道进入操场,值周老师在两处楼梯口护导。

3、大型集会时由大会主持人统一调度,班主任和随班老师带领学生按班级顺序进入、撤离会场。

4、教育学生不在楼道上追逐、跑跳、打闹,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过楼梯和走廊轻声慢行、靠右侧行走的良好习惯。

下课时,护导老师及时到达楼梯口,提醒学生上下楼梯互相礼让靠右行,一步一台阶,杜绝打闹、滑行、跳跃等不良现象。

5、课间活动,老师带领学生有序进入操场活动,活动完毕,有秩序地回教室。

6、体育课和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接送学生。

7、低中高年级实行错时放学,值周老师及时到场。

如遇雾、雪恶劣天气,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同时带领学生整队出校门到接送地点,直到学生放清为止。

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1为加强幼儿园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幼儿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特制订幼儿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幼儿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组长:xx成员:全体教职工二、机构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幼儿园园长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办公室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

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7、学生密集出入时,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防踩踏注意事项

防踩踏注意事项

防踩踏注意事项一、定义和原因踩踏是指人群在密集或狭窄的区域中因过度拥挤、混乱或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

踩踏事故多发生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广场等。

造成踩踏事故的原因可能包括管理不善、缺乏安全意识、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二、危险识别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要警惕以下危险信号:1. 人群拥挤、混乱,特别是在有限的空间内。

2. 通道、出口被堵塞或设置不当。

3. 发生突发事件,如惊恐、恐慌等。

4. 地面湿滑或有障碍物。

5. 其他可能导致人员失控的异常情况。

三、预防措施为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规划人群聚集场所,确保通道畅通,出口设置合理。

2. 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指示牌。

3. 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安全意识。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完好。

5. 避免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开展大规模活动或集会。

6.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应控制人员流量和速度,避免过度拥挤。

7.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遇险应对在发生踩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 遵循安全出口指示和应急疏散路线。

3. 如果被推倒或失去平衡,应迅速护住头部,尽量保持俯卧姿势。

4. 如有伤势,应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5. 在紧急情况下,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

五、宣传教育为提高公众对防踩踏的意识和能力,应加强宣传教育:1. 通过媒体、宣传栏、海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2. 在学校、社区等开展专题讲座或培训。

3. 提供安全知识手册和宣传资料供公众阅读和学习。

4. 开展模拟演练和应急训练,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监督检查为确保防踩踏工作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1. 对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进行整改和督促改进。

3. 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 对公众进行调查问卷或访谈,了解他们对防踩踏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以便持续改进相关工作。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踩踏事件是一种突发、可能导致严重伤亡的事件,如何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并在发生时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防踩踏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

1. 导流措施在人群密集区域,合理引导人流是预防踩踏的关键。

建议采取如下导流措施:1.1 设置指示牌:在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指示牌,明确标示出出口、逃生通道等重要位置,引导人群合理行动。

1.2 划定人行道:通过设置明确的人行道,限制人群的活动范围,减少交叉运动,降低踩踏风险。

1.3 安排交通警察或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设置交通警察或工作人员,协助引导人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安全设施投放加强安全设施的投放能有效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设施:2.1 栏杆、护栏:通过设置栏杆、护栏来分隔人群和车辆通行区域,有效减少踩踏风险。

2.2 安全出口标识:在场馆、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明显的标识,指示人群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的位置。

2.3 紧急报警设备:设置紧急报警按钮或紧急电话,方便人群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寻求帮助。

3.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预防踩踏的行动,是防范踩踏事故的重要方法。

3.1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开展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踩踏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2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模拟踩踏事件,让人们熟悉应急逃生的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 加强培训:对场馆、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的管理人员进行防踩踏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能够正确操作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当发生踩踏事故时,需要做出迅速的应急响应。

以下是一套应急预案供参考:1. 提前准备:在公共场所,例如体育馆、演唱会现场等,提前进行人员安检,检查禁止携带的物品,并加强对人员进场的控制。

2. 发现异常:一旦发现人群异常聚集、拥挤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例如,及时采取导流措施、设立警戒线等。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通用9篇)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通用9篇)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教案1一、目的通过应急演练,使全体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应急演练机构设置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各班主任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安全办公室,由XXX副校长具体负责。

办公室主任:XXX组员:XXX、XXX、XXX、XXX3、监督检查组:由学校德育团队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

负责人:XXX、组员:XXX、XXX、XXX、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

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

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受伤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负责任人:XXX、组员:XXX各年级校长各年级负责人各班主任三、演练时间和地点20XX年9月3日上午9:15学校教学楼内四、演练前宣传教育1、演练程序及注意要点:——广播(原稿)同学们,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防踩踏应急演练的安全要点:1)演练开始,校园广播会发送疏散警报或疏散通知,大家在听到疏散警报后保持冷静,按照老师安排开始疏散,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2)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防范拥挤踩踏常识

防范拥挤踩踏常识

防范拥挤踩踏常识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应急要点:遭遇拥挤的人群时: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已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再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时: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应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

2、注意不要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时: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防范恐怖袭击常识一、常见恐怖袭击手段在哪些?常规手段:1、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0月18日9时30分,位于 新疆阿克苏市的农一师第二中学 附小发生一起学生集体踩踏事故, 最终造成13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 伤,其中1名二年级女生在送到 医院,经抢救无效后身亡。据了 解,当时学生们正急着从教室前 往操场参加升旗仪式,这时教学 楼一楼至二楼左侧楼道拐角1.5 米左右长的楼梯扶手被挤倒,没 有护栏后,正在楼梯上拥挤成一 堆的学生相继跌落至一楼至二楼 的休息平台上,因挤压造成不同 程度受伤。
2011年1月 14日晚间, 印度西南喀 拉拉邦发生 重大踩踏事 件,至少造 成100人死 亡和数十人 受 伤。事 发前,当地 印度教徒正 在庆祝宗教 节日。
2010年11月23日金边,去往钻石岛的桥梁晃动,发 生踩踏事件456人死亡,受伤755人
2010年7月25日德国音乐节140万人参加活动,地下 通道发生踩踏,人群恐慌,19人死亡,342人受伤
2007年11月10日,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 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 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 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 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 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拥挤人群中的自我保护动作
不慎倒地时的 自我保护动作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 推倒在地,失去平 衡的话,要设法靠 近墙壁,身体蜷成 球状,面向墙壁, 双手紧扣置于颈后, 这样手指、背部和 双腿可能受伤,但 保护了最脆弱的部 位。
2005年8月31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 座桥梁上发生灾难性踩踏事件,起因是当 时突然有人谎称有自杀式炸弹袭击,桥上 数千人顿时一片混乱,踩踏事件共造成 953人死亡,815人受伤。
1990年的沙特阿拉伯麦加,1426名 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
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在举办迎春灯展过程中, 导致云虹桥上拥挤、踩踏,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
l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 乡市一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 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这一惨剧发生在育才中学学生7日21时10分晚 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 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拥挤。
2013年3月28日下午,西安工大附小学生到曲江 海洋极地公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乘坐 自动扶梯前往二楼极地馆时发生踩踏事故,致使 16名学生受伤。
2013年10月13日, 印度达蒂亚,印度 中央邦一座寺庙当 日上午发生踩踏事 件。致109人丧生。 为庆祝印度杜尔加 女神节,约50万名 印度信徒前往达蒂 亚地区一座寺庙朝 拜。期间,一些朝 拜者企图插队,故 意散布排队者所在 的“大桥快要断 了”的谣言,造成 民众恐慌并酿成踩 踏事件。
2013年1月1日,科特迪瓦阿比让,西非国家科特 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让2012年12月31日跨年庆典发 生重大意外。烟火表演结束后成千上万人在散场 时互相踩踏,初步估计至少60人被踩踏致死,多 数是8到15岁的儿童。
什么地方可能发生拥挤 和踩踏?
引起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原因有 哪些呢?
* 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 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1.举止文明、人多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10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 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1 .在集会、上操或放学时,同学们上下楼梯,要排成一路队,按照先后 顺序一个接一个班级地行进,不能多个同学挤在一起上下剧等。
12 . 13 .学生上体育课时必须有班干部在教室门口组织列队有秩序。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 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可先尽快 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 开现场。
* 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 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 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 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2014年7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 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当日午休结 束后学生们走出宿舍,宿舍楼里有几个大的棉垫, 有的同学在嬉闹时击打棉垫,导致棉垫翻倒,压倒 了一些小的学生,由此引发了大家惊慌,后面的学 生向楼下跑,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
2017年3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河南省濮阳县第 三实验小学,当日组织月考,考试前学生集中去 厕所,拥堵导致踩踏。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 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