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肝转移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肝转移大肠癌的手术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肝转移大肠癌的手术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G yw k T , w t k S 4 ao si J 1as i ,Maai aJ u dr g R,e a.E pr nei e a t 1 xe ec h— i n
p t e s c in f r mea t t o o e t a c r a ay i o l ia ai r -e t o t sai c l re a c n e : n l ss f c i c l c o c l n
adp tol i r kfc r[ .S re ,19 ,1 7 37 1 n ah -gc i t s J ugr 9 4 16:0 -1 . o s a o 3 y
优于化疗或其他疗法 J 。影响肝转移大肠癌预后
的因素很 多 , 主要 因素为 原发灶 的病 理情况 、 手术 根
[ ]SheeJ Sa g R, h n o - f n e a.n i tr o rg 5 cel , tnl A edrHo nA,t Idc os f o f ma 1 a p n—iat eacr et nfr o r t eodr s J . ugr, os frhpt e co l e a scn a e[ ] S re s e i s i oeocl i y
a d Ef c c fRe e t He a e tmy f r R c re tL v r Mea t s s n f a y o p a p tc o o e u r n i e t sa资料, 肿瘤分化 程 度 、 移灶 数量 、 巴结 转移 、 移 发 生 时 间及 新 转 淋 转 辅助化疗对 13年生存率的影 响有显著差异 , 、 而性 别、 发病年龄 、 原发肿瘤部位 、 浸润程度 、 转移灶大小 对 13年生存率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 、 与文献报道相

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分析

1 2例。全部病例术前肝功能正 常 , F A P阴性 , 术前癌胚抗 原 ( E 血 清含量值为 1.8—2 .6 C A) 24 4 5 6 2 .4 L 平均 1. gL , 6 5w / , L 平 均 , 同期无肝转移组 C A血清含 量值为 5 2 E .3~82 .
移。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来看 , 肝脏是大肠癌血行转 移的 主要靶器官 , 约半数 大肠 癌最 终发生 肝转 移。其 中约 2 % 5
3 2例 中孤 立性 转移 2 8例 占 8 . % ( 转 移 灶 在 3个 以 内 , 75 指 局 限 于单 个 肝 叶 ) 其 中 右 肝 1 , 5例 、 肝 1 , 灶 最 小 直 左 3例 癌
生了肝转移 , 而在 原 发 病 灶 手术 切 除 后 5年 内 还 可 以有 5 %病人发生肝转移 , 0 大肠癌确诊肝转移病人 中位存活期只
后均获随访 , 随访 时间为 1 5年 , 均 3 0年 。其生存最短 ~ 平 . 1 1 例 O个 月 , 长 5年 1例 , 、 、 最 1 3 5年 生存 率 为 7 . %、 98
5 2% 、 9. 4. 1 3% 。
3 讨 论
1 1 一般 资料 .
大肠癌 是 临 床最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 我 国发 病 率 约 为 在
C ANCE R
G O Ha ,】N Da h ,C E P i n U i I s e H N el g o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手术切除 的疗效及 影响术后 生存率的有关 因素。方法
对 3 2
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施行手术切 除进行长期随访 , 并对治疗 中相 关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研 究。结果 术死亡 ,、 、 l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 . %、4 2 、9 3 9 8 5 . % 1. %。结论

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

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 2 9 — 0 0 3 3 — 0 3
Re s e a r c h o n l i v e r m e t a s t a s i s pr e di c t o r t o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c e r r a d i c a l
转 移 的独 立危 险 凶素 ( P < 0 . 0 5 ) 。 结论 为 了能 够使 肝 转 移早 期 发 现 , 对 骨髓 微 转移 阳性 的大 肠 癌根 治 术患 者进
行 随访 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f 关 键 词 1大 肠 癌 ; 根 治术 ; 肝 转 移
【 中 图分 类号]R7 3 5 . 3 4 ; R 7 3 0 . 5 4
31 0 0 0 9,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l i v e r me t a s t a s i s p r e d i c t o r f a c t o r o f t h e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r a d i c a l s u r g e r y . Me t h o d s
究中有 4 8例 ( 3 0 . 3 8 %) 患者发生肝转移 , 根治术后 1 年、 2年 、 3年 内发 生 肝 转 移 的 患 者数 及 比例 分 别 为 1 7例
( 1 0 . 7 6 %) 、 2 4例( 1 5 . 1 9 %) 、 7 例( 4 . 4 3 %) 。 ②单 因素分析结果 : 有淋 巴结转移的、 C E A水平升高及骨髓微转移细胞

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C E A 5 -1 5/  ̄ g / L及 C E A>1 5 t z g / L者。结论 肝硬 化、 原发灶周 围淋 巴结转移及血 清 C E A水平是 影响大肠 癌 同期肝 转移 的 重要危 险因素 , 而术前 C T联合腹部 B超检查及血清 C E A水平 的检测是肝转移诊断的重要方 法。 关键词 :大肠癌 ;同期 ;肝转移 ; 危 险因素
A B S T R A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r i s k f a c t o r s r e l a t e d t o l i v e r me t a s t a s i s s y n c h r o —
原( c E A ) 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 原( H B s a g ) 水平 , 观察患者有无肝转移及转移灶的部位 、 数 量及大小 。结 果
术前 同时应用 B
超和C T检查 对于直径 大于 1 c m 病灶 的检测率显著高 于单独使用 C T或 B超 的检测率 ; 左半结肠癌发生同期肝转移较多 ; 有原 发灶周 围淋 巴结者肝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出现周 围淋 巴结转移 者 ; 血清 C E A<5/  ̄ g / L者 同期肝 转移发 生率显著低 于血清
李晓伟 , 俞 文渊 , 王
摘 要 :目的
鹏, 沈 宇
( 江苏盛泽 医院 普外科 , 江苏 吴江 , 2 1 5 2 2 8 )
分析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8 5例大肠癌患者的l 临床资料 , 其 中发生
同期肝转移 1 9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 C T) 、 腹部 B超及 结肠镜检查 , 检 测血清 甲胎 蛋 白( AF P) 、 血 清癌胚抗

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主要 因素 , 出现 淋 巴 结 转 移 、 肿 瘤 侵 袭 深度 增加 , 则 术 后 肝 转 移 发 生 率上 升 。 【 关 键 词】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 肝转移 ; 危 险 因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8 . 0 1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8 - 2 3 9 1 - 0 2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3年 9月 第 1 O卷 第 1 8期
L a b Me d C l i n ,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0 , N o . 1 8

论 著 ・
直 肠 癌 根 治 术后 肝 转 移 的危 险 因素 分 析
临床 特征 , 发现年龄 、 血型 、 肝 功 能 指标 、 肿 瘤 分 化 程 度 及 肿 瘤 大 小等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而 两 组 浸 润 深度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肝转移患者浸润深度较深 , 显 示 出该 因素 易 引 发 术 后 肝 转 移 。对 出现 肝 转 移 患 者 的 临床 指 征 进 行 单 因素 回 归分 析 , 可 见 除 淋 巴结 转 移 外 ( P< 0 . 0 5 ) , Du k e s 分期 、 血 管神 经 侵 犯 等 均 非 影 响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后 肝 转 移 的 独 立 危 险 因素 ( P >0 . 0 5 ) 。结论 淋 巴结 转 移 情 况 及 浸 润 深 度 是 影 响 直肠 癌根 治术 后 肝 转 移 的

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在 不 治 疗 的 情 况 下 其 中 位 生 存 期 只 属 于 禁 忌 范 畴 , 要 采 用 同 一 手 术 标 准 即 肠 癌 手 术 中 常 规 术 中 B 超 检 查 , 中 B 只 术
有 5—1 个 月 , 可 以手 术 切 除 的 肝 转 移 能 完 成 肿 瘤 根 治 性 切 除 的 原 则 并 保 留 至 超 检 查 结 合 术 中 触 诊 结 果 被 认 为 是 检 出 0 而 癌 患 者 , 中位 生 存 期 可 达 2 其 4—3 4个 月 , 少 4 % 的 正 常 肝 实 质 。 大 于 或 等 于 4个 大 肠 癌 肝 转 移 灶 的 金 标 准 … J 。 o 即 使 采 用 非 手 术 切 除 的 肝 动 脉 栓 塞 化 疗 转 移 灶 病 例 的 生成 率 不 比 2—3个 转 移 灶 2 肝动脉 插管 、 门静脉插 管化疗 等综 合 治 疗 , 中位 生 存 期 亦 可 达 2 其 4个 的预 后 差 , 1 其 0年 的 生 存 率 甚 至 还 优 于 对 于 不 能 手 术 切 除 的肝 转 移 癌 , 目前
大 肠 癌 肝 转 移 在 临 床 上 分 为 同 时 性 包 膜 , 论 是 采 用 规 则 性 肝 叶 、 段 切 除 对 于两 叶 无 法 切 除 的 多 个 转 移 灶 有 重 要 无 肝 和 异 时性 肝 转 移 , 献 统 计 … 当 临 床 上 发 或局部切 除 , 文 1 只要 切 离面 1c 内无 癌 细 作 用 , 中 位 生 存 期 可 达 2 年 以 上 。 m 其
现 大 肠 癌 时 , 有 2 % 4 % 的 病 例 发 胞 浸 润 , 5年 生 存 率 无 明 显 差 异 【I因 Bak ha 统 计 的 4 已 0 | D 其 6, lcser 2例 H 类 转 移 癌 经 肝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整的标书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整的标书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整的标书范文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题目:研究真核起始因子X-Y轴调控糖基转移酶对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摘要:大肠癌手术后复发转移中,肝、肺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模式,但其机制一直未能阐明。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大肠癌远处转移的特征分子谱式,发现真核起始因子Z家族的成员X和Y在肝转移中具有关键调节作用。

X-Y轴能够介导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X可促进细胞获得运动能力,并在转移灶中通过Y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异常增殖。

进一步实验表明,X 能调节下游糖基转移酶,可能激活肠癌细胞膜表面半乳糖残基,从而通过与肝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使肠癌细胞“定居”于肝脏。

可见,X-Y调节轴对于大肠癌肝转移至关重要。

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从大样本回顾性分析中总结X-Y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相关性和预后判断价值。

同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结肠癌肝转移调控中的作用方式和调控分子机制,解析下游效应途径及靶点。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一、立项依据大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或直肠中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人约八百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随着手术、化疗、放疗水平的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在美国大肠癌中有90%的死亡由肿瘤的远处转移所致。

因此,通过研究大肠癌转移机制,正确认识大肠癌术后转移模式,制定合理的术后随访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我们的研究关注于肝转移中的特异分子标志,其中两个成员属于真核起始因子Z家族:X和Y。

Z真核起始因子在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我们发现Y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被干扰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比例提高。

考虑到X与Y之间存在相互结合,我们进一步观察了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肠癌术后并发 肝转移 的发生率 不低 , 其会 对患 者 的预后 产生显著的影响 , 因此早期诊断 和干预对降低肝 转移发生 率 , 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 意义 。本次 研究 中发 现 , 影 响肝 转移 的主要危险因素包 括患者 的病程 、 原发 肿瘤 的临 床分期 以及
( 9 . 4±1 . 2 ) 个月 , 对 照组患者病程为 ( 5 . 7± 0 . 8 ) 个月 , 转移组
较 对 照组 长 ( P< 0 . 0 5 ) 。
吉林 医学 2 0 1 4年 3月 第 3 5卷 第 8期

l 6l 7・
分化程度 、 患者血清 C E A、 C A 1 9 9水平 等 ", 临床应 根据 高危 患者实施有 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 从 而对肝 转移 的发生进行 控
1 . 2 方 法 1 . 2 . 1 研究 方 法 : 将 以上 统 计 的研 究 对 象 按 照 是 否 发 生 肝 转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分期 比较结果统计
2 . 3 两组患者 的临床分期 比较 : 经统计 , 肝 转 移 组 和 对 照 组
患者原发肿瘤 的临床分期存在较大 的差异 ( P<0 . 0 5 ) , 详见表
意义 ( P< 0 . 0 5 ) 。
± s ) 表示 , 分别展开 t 检验和 检验 , 在 P< 0 . 0 5为差 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3 讨 论
2 . 1 两组 患者 的一般资料 比较 : 经统计 , 两组患 者的年龄 、 性 别 等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 然肝 转移 组患 者病程 为
对照组高( P< 0 . 0 5 ) , 而两组患者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差异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 医科 大 学 学 报

5 ・ 8
J un l fNig dc l nv mi o ra n m Me i ie t o a U y
第3 1卷 1 期 20 09年 2月
文章编 号 :0 5—8 8 ( 0 9 0 —0 5 0 10 4 6 2 0 ) 1 0 8— 4
肠 癌发病率 上升至恶性肿瘤 的第 四位 。大肠癌早期虽无明 为两组 , 者正 常 组 3 , 常 组 1 , 者正 常 组 3 前 5例 异 6例 后 8 显症状 , 但就诊 时却 有 1 % 一3 %的患者 已发 生转 移 , 5 5 其 例 , 异常组 1 ; 时性肝转移 组及术 后无复 发转移 组共 3例 异
第 天 20 0 0m/ 2 6, 6 超、 腹部 c 、 rUm) 等检查手段证 实有肝脏转移 , 排除原发 推注 , 1 ,40~30 em 持续 静注 4h 共化疗 3— 并 3 性肝脏 肿瘤 ( 中 3 其 6例为同时性 肝转移 ,7例为异 时性肝 周期 ;6例 同时性肝转移组有 7例行原 发病灶局 限性 切除 2 转 移)5 例术后随访至少 3 ,l 年未 发现复发转移 ; 全组男 7 术 ,9 1 2 例行原发病灶根治性切除术。 例, 4例 , 女 3 年龄 3 4~8 , 2岁 中位年 龄 5 ; 7岁 汉族 12例 , 12 统计学方法 0 . 回族 1 ; 大肠 腺 瘤病 史 患 者 8例 ; 瘤 位 于直 肠 7 2例 有 肿 4
中肝脏是最常见也是 最重要 的转 移部 位 , 进展 期患者 肝转 7 例 均行 大肠癌根治术 , 例行术后放疗 ,5例行术后辅助 8 8 3
移发生率 高达 5 % 一7 %左 右 , o 0 可切 除 者 5年 生存 率 为 化疗 ( 中 I期 中有 8例在患者坚决 要求并签字后 给予辅 其
。化疗方案为 P F 顺铂 (D )0m / 2 脉滴 注 , L: P D 2 s m 静 1 .% ~4 %, 15 5 保守 治疗 患者平 均生存 期只有 4—9个 月, 助化疗 ) 故肝脏转移是导致大肠癌 患者 死亡 的重要原 因之一 j 2。本 第 1 ~5天 , 亚叶酸钙 (V 20 ̄, 2 L )0 e m 静脉滴注 , 1 / 第 ~5天, 一氟脲 嘧啶 ( 5一F )5 g n 静脉滴 注 , 1 u 30m / ̄ 第 —5天 , O - F L 文就我 院 19 —20 年 收治 、 98 05 经病 理组织学证 实 的大 肠癌 5 O 4 奥沙 利铂 ( X )5m / 2 脉滴 注 2 , 1天 ,V: O A 8 gm 静 h第 L 无 复发转移 患者 与肝 转移患者进 行 比较 , 定大肠癌 肝转 F X : 确
期为 : 工期 1 , 6例 Ⅱ期 4 , 5例 Ⅲ期 l 例 , 7 Ⅳ期 3 ; 6例 病理类 患者病程 最 短 5 , d 最长 3 月 , 6个 中位时 间 47个 月。 . 型: 管状腺癌 10 ( 1 例 低分化 1 , 中分化 9 例 )黏液腺 异时性转移组发 生肝转 移时 间最短 为术后 2个月 , 长 7 5例 高 5 , 最 中位时间 1 个月 。肝转 移组 ( 括 同时性和异 时性肝 9 包 癌2 , 例 小细胞 癌 及乳 头状腺 癌 各 1例 ; 肿瘤 大小 以直径 年 , 中位生存时 间为 2 . 94个月 , 转移组 中位 生存 时 间 无 4m为界分 为两组 , 4m者 5 , c c <  ̄c 2例 >4m者 6 ;1 2例 5 例根 转移 ) 为 4 . 个月 , 95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1。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数资料采用 计
检验 , 全部数据应 用 SS 15统计 软 件处理 , PS 1. P<00 .5
例, 乙状结肠 1 例 , 9 升结肠 l 例 , 1 降结肠 7 , 例 横结 肠 1 , 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例
回盲部 2 ; 例 根据 20 年 Ac 02 Jc大肠癌 分期标准 , 手术时分 2 结 果
移的临床相关 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20m /  ̄ 0 g m 静脉滴注 2 , 1 h 第 ~2天 , 一F 40m / 2 5 u0 g m 静脉推 注 , 1 天 ,0 g m 持续静 注 2h 第 1 天 ,O HR 第 ~2 60m / 2 2 , —2 F L -
大肠癌 是西方 国家高 发肿瘤 之 一 , 病率 位居 第二 。 治术后患者采用 A S 10S 发 C .8 .E全 自动化 学发光 分析仪 测定 我国近 2 年其发病率 平均 以每年 42 o .%的速度 增加… , 大 血清 C A C 19值 , 别按 5 m E 、A9 分  ̄/ L和 3U L为 界将 其分 7/

论著 ・
大肠 癌 肝 转移 临床 相 关 因素 分析
吴媛 媛 , 王 宁 菊
( 宁夏 医科大学 附属 医院肿瘤 内科 , 银川 700 ) 5 .04
摘要 : 了解大肠癌发生肝转 移的临床相关 因素 。方 法 对 6 目的 3例发生肝转 移及 5 例未 发生转移 的大肠 l
Hale Waihona Puke 癌患者 的临床病理 资料进行 比较 分析。 结果 病 程 ( 自出现症 状至手 术时 间) 超过半 年肝转 移率为 6 .%, 73 肿瘤低分化者肝转移率 为 8 %, 0 血清 c A、 E CM9 值异 常的患者发生肝转移率分别为 10 9 0 %和 9 .%, 2 3 与对 照 组( 无肝转 移组 )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且有淋 巴结转移及 肿瘤浸 润较深者其 肝转移 率明显升 .5 ,
收集 我院 19- 20 资料完 整 的经病 I伊立替康 ( P 98 15年 3 : C T一1)8 g ̄ 静 脉滴 注 9 i, 1天 , 1 10m /? 0mn 第
0 h第 5一F :0 e 2 u 40m/m 静脉 理组织学确诊的大肠 癌病 例 14例 , 中 6 例经影像 学 ( L 20m / 2 脉滴 注 2 , 1天 , 1 其 3 B V: gm 静
高,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 ) 结论 .5 。 关键词 : 大肠癌 ; 肝转移 ; 临床相关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75 7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大肠癌肝转 移与患 者病程 、 肿瘤浸 润深度 、 分化程 度 、 巴结转 淋
移、 患者血清 C A、A 9 值相关 , 针对相关 因素积极治疗 , E C 19 应 加强随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