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期班六年级第三课 行程问题(三)

合集下载

六年级暑期课程第三讲 行程问题(一)

六年级暑期课程第三讲  行程问题(一)

第三讲行程问题(一)一、知识梳理1.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2.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击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二、方法归纳行程问题分为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同时出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击时间=相距路程甲的速度×甲追乙的时间-乙的速度×甲追乙的时间=相距路程路程差=相遇时间×速度差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三、课堂精讲例1 A、B两地相距1250千米,两辆汽车相对开出。

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则乙车每小时行()千米,两汽车经10小时正好相遇。

【规律方法】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方法。

【搭配课堂训练题】【难度分级】 A1.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两车相遇后4.5小时甲车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416.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2一汽车下午2点30分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50千米,经1.5小时后另一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从B地开出,下午6时相遇,A、B两地相距()千米。

六年级数学集训(三)行程问题

六年级数学集训(三)行程问题

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姓名 _______________六年级数学集训(三)小学行程问题是我们在小学应用题中经常会遇到的,我们在解决行程问题前,要牢记以下公式: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5、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6、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7、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六年级奥数第22讲:行程问题(三)

六年级奥数第22讲:行程问题(三)

行程问题(三)对于一些往返行程问题若用折线图来解,则会更形象、直观、简捷。

常用方法是借助时间比,作出运动轨迹图。

例1、甲、乙两人在相邻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2米。

问: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时,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多少次?做一做: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从游泳池的两端相向下水,做往返游泳训练。

从池的一端到另一端,甲要游3分钟,乙要游3.2分钟。

两人下水后连续游了48分钟,求:一共相遇了多少次?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东镇出发,到相距90千米的西镇办事。

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10千米。

甲到西镇用1小时办完事情沿原路返回,途中与乙相遇。

问:这时乙走了多少千米?做一做: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2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30千米/时,两人到对方出发点休息1小时后立即折回。

问:两人再次相遇时跑B地多少千米?例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不断地往返行驶。

已知甲车速度是15千米每小时,乙车速度是35千米每小时,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做一做: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两地之间不断地往返行驶。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7,并且甲、乙两车第1 996次相遇的地点和第1 997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20千米。

(注:当甲、乙两车同向时,乙车追上甲车不算做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4、A、B两地之间公路长96千米,甲骑自行车自A往B行驶,乙骑摩托车自B往A行驶。

他们同时出发,经80分钟后两人相遇。

乙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钟追上甲。

乙到B地后又马上折回。

问:再过多长时间甲与乙又一次相遇?做一做:客、货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经过120分钟后两车相遇。

六年级举一反三行程问题

六年级举一反三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

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 24千米。

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2.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 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

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 28 千米。

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

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3.A、B 两地相距 900 千米,甲车由 A 地到 B 地需 15 小时,乙车由 B 地到A 地需 10 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 B 地还有多少千米?4.甲、乙两辆汽车早上 8 点钟分别从 A、B 两城同时相向而行。

到 10点钟时两车相距 112.5 千米。

继续行进到下午 1 时,两车相距还是 112.5 千米。

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

第一次在离东站 60 千米的地方相遇。

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

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 30 千米处相遇。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6.两辆汽车同时从南、北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南站 55 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

各自到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南侧15 千米处相遇。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7.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而行。

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 40 千米的地方。

两车仍以原速继续前进。

各自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乙站 20 千米的地方相遇。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开出。

第一次相遇时离 A 站有 90千米。

然后各按原速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

第二次相遇时在离 A 地的距离占A、B 两站间全程的 65%。

A、B 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9.A、B 两地相距 960 米。

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

若相向而行, 6 分钟相遇;若同向行走, 80 分钟甲可以追上乙。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行程问题是一个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也是小升初奥数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题型。

对于同学们来说,掌握行程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程问题主要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路程=速度 ×时间。

但在实际的题目中,情况往往会更加复杂多样。

我们先来看看相遇问题。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经过 4 小时两人相遇。

那么 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呢?这道题中,甲、乙两人的速度已知,时间也已知。

我们先算出甲 4 小时走的路程:5×4 = 20(千米);再算出乙 4 小时走的路程:3×4= 12(千米)。

然后把两人走的路程相加,20 + 12 = 32(千米),这就是 A、B 两地的距离。

还有追及问题。

比如,甲在乙前面 10 千米处,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4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那么乙多久能追上甲呢?我们先算出乙每小时比甲多走的路程:6 4 = 2(千米)。

因为乙要追上甲,就要比甲多走 10 千米,所以用 10÷2 = 5(小时),乙 5 小时能追上甲。

再来说说环形跑道问题。

假设在一个周长为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每秒 6 米,乙的速度是每秒 4 米。

那么甲第一次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呢?因为是环形跑道,甲要追上乙,就要比乙多跑一圈,也就是400 米。

甲每秒比乙多跑 6 4 = 2(米),所以 400÷2 = 200(秒),甲 200 秒能追上乙。

除了上面这些常见的类型,还有一些变形的行程问题。

比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速度提高 20%,那么所用的时间就会减少百分之几?我们设原来的速度为“1”,原来的时间为“1”,路程就是 1×1 = 1。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行程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行程问题》(含答案)

17.行程问题知识要点梳理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二、问题类型1.相遇问题:①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②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③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追及问题:①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②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③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3.流水行船问题: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③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④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4.列车过桥问题:(1) 火车过桥(隧道):火车过桥(隧道)时间=(桥长+车长)÷火车速度(2) 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时间=车长÷火车速度(3) 火车过人:①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迎面错过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②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追及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4) 火车过火车:①错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②超出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一般行程问题【例1】小王骑公共自行车从家去上班,每分钟行350米,用了20分钟,下午下班沿原路回家,每分钟比去时多骑50米,多少分钟到家?【精析】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家到单位的距离,再求出下班的速度,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答案】350×20=7000(米)350+50=400 (米/分)7000÷400=17.5(分钟)答:17.5分钟到家。

【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冋题。

考点2 相遇问题【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 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四种类型专讲完整版讲解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四种类型专讲完整版讲解

六年级行程问题专讲第一部分:相遇问题知识概述:行程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指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注:(1)在处理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时二者开始运动那一刻所处的状态;(2)在行程问题里所用的时间都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非常重要);(3)无论是在哪类行程问题里,只要是相遇,就与速度和有关。

解题秘诀:(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例1.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习题: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例2.甲港和乙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名士”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日立”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名士”号每小时行54千米,“日立”号的速度比“名士”号快多少千米?习题:甲乙两地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例3.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A 、B 两城出发相向而行。

3小时后,在离两城中点处24千米的地方,甲、乙二人相遇。

【小学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中遇到的典型的工程和行程应用题 共(14页)

【小学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中遇到的典型的工程和行程应用题 共(14页)

小学中经常遇到的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常遇到的,解决起来往往有些困难,因为还没有学习方程,所以有些题目很不好理解,利用单位1解决问题,这里举一些例子,由浅入深,结合方程的解法,同学们自己比较一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行程问题的公式: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我们由浅入深看一些题目:一、相遇问题1、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把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客车到达终点行了全程,也就是单位1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相同的时间,路程比就是速度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客车货车的速度比=1:7/8=8:7所以客车行的路程是货车的8/7倍所以当客车行了全程的4/7时货车行了全程的(4/7)/(8/7)=1/2那么甲乙两地相距180/(1/2)=360千米1/2就是180千米的对应分率分析:此题中运用了单位1,用到了比例问题,我们要熟练掌握比例,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在速度或时间一定时,路程都和另外一个量成正比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个是基本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暑期班六年级第三课行程问题(三)
的综合问题,这类问题难度较大,往往需要画图帮助搞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把综合问题分解成几个单一问题,然后逐次求解。

例1 两条公路成十字交叉,甲从十字路口南1800米处向北直行,乙从十字路口处向东直行。

甲、乙同时出发12分钟后,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相等;出发后75分钟,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再次相等。

此时他们距十字路口多少米?
例2 小轿车、面包车和大客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48千米/时和42千米/时,小轿车和大客车从甲地、面包车从乙地同时相向出发,面包车遇到小轿车后30分钟又遇到大客车。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例3 小明放学后,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步行回家,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

每隔9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他,每隔7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

问:该路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一次车?
例4 甲、乙两人在长为30米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0.6米/秒,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11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

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

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

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

练习
1.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点甲到达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

问:东、西两村相距多远?
2.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步行的速度是1米/秒,队尾的王老师以2.5米/秒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

3.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两人相向而行,6分钟可相遇。

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4.某人沿公路前进,迎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骑自行车的人吗?”司机回答:“10分钟前我超过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这人继续走了10分钟,遇到了这个骑自行车的人。

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3倍,那么,汽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5.某人沿着电车道旁的便道以4.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每7.2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过,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过。

如果电车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发车,并以同一速度不停地往返运行,那么电车的速度是多少?电车发车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6.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110米的火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向南驶去,8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工人,15秒后离他而去,8点6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北行走的农民,12秒后离开这个农民。

问:工人与农民何时相遇?
7.小红从家到火车站赶乘火车,每小时行4千米,火车开时她还离车站1千米;每小时行5千米,她就早到车站12分钟。

小红家离火车站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