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本节课的标题是:角的分类和画法。

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1.角的分类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学会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会用角的度数来判定角的种类,其中钝角度数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角,并能正确得辨认锐角、直角、钝角。

但是,那时是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用三角板比较得到的,我认为这些主要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

而本节的内容是建立在上面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用角的度数来判断各是什么角,这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

在设计的时候,我运用学生刚刚学到的量角导入新课,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判断8个角各是什么角,在学生判断的同时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将角的图形隐去,变成了文字。

这儿能让学生体会到由形到文的过程。

在难点“钝角的度数范围在90和180度之间”的教学时,我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大于90度的角就是钝角,但我在此没有多停留,而是用活动角的展示,先让学生认识到平角,平角是180度。

再让学生用钝角和平角比较大小,从而由他们得出钝角正确的度数范围。

2.角的画法这一部分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画任意度数的角,画角可以用三角板和量角器两种工具。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三角板有它的局限性,只能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而量角器可以画任意度数的角。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接着上面的知识,先让认角,再让学生画60度的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都能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50度的角,这时候学生就意识到三角版只能画一些特殊的角,同时可以提问那些不同的角呢,而量角器却可以画出我们学过的任意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1.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

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

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对角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运用角的分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角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角的分类和角的特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不同类型的角。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一个角属于哪一类。

3.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分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角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判断。

2.难点:使学生理解各类角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角的分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角作为教具,如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等。

2.准备PPT课件,包括角的分类的图片和实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属于哪一类角?”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具和PPT,呈现各种类型的角,并讲解它们的特征:•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180度的角。

教师通过实例和图片,使学生对各类角有更直观的认识。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包括判断题和选择题,用以巩固对角分类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用教具展示,并解释它属于哪一类角。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4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4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4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和交流活动中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间的大小关系。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的画法教学准备:每人一个活动角、量角器、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1、操作引入各种角(1)教师出示活动角:你们会玩这个活动角吗?(2)学生演示。

(3)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动手操作,把你转出的角画下来。

(5)学生活动。

(6)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呈现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1)教师演示平角和周角,问:有没有同学转到这两种图形?这两种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3)得出结论:这两个图形也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所以这两个也是角。

3、引导分类、整理(1)黑板上现在有这么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2)学生活动。

(3)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4)形成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小于900等行900大于900,等于1800等于3600小于1800(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4、研究特殊角之间的关系(1)今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在我们认识的五种角中,直角、平角、周角都是比较特殊的角,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们。

(2)提问:对于这几个特殊的角,你已经有哪些了解?(3)引导发现: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4)体验:这三个特殊的角,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手臂来表示,想一想,怎样用我们的手臂来表示90度、180度、360度?听口令,大家一起来用手臂表示这三种角。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吗?(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照着书本上的提示,动手折一折,并回答题中的问题。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7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7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7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根据三角形角、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2、经历操作、分析思考的过程,感悟分类、抽象概念的数学思想。

3、在操作、思考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按照三角形角、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教师准备:课件、7个有代表性的三角形教具(两套)、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纸片。

学生准备:小组:一套7个有代表性的三角形、一张白卡纸、一套三角板。

个人: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纸片、钉子板。

一、激发需要,揭示课题1、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屏幕出示:三角形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屏幕出示图及名称)2、师生举例: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三角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三角形状的东西(屏幕出示图片:三角板,红领巾,花瓶,积木;自行车,警示牌,房屋,长江大桥;金字塔等)的确,在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用到三角形。

3、揭示课题:把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屏幕出示更多三角形)。

看到这么多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对三角形进行整理,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分类活动中。

(二)汇报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分类主要有以下4种、3种或两种,还可能有其他分类方法。

(1)按角分,分两类。

哪一组先来展示?并说明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分成几类?(2和6都有直角分一类,其他5个没有直角分一类。

)老师用教具把分类展示在黑板上。

(2)按角分,分三类。

有没有也是按角分但不是分成两类的?(2和6都有直角分一类,1和3都有钝角分一类,4、5、7全是锐角分一类。

)与刚才不同的是把1和3有钝角的单独分成了一类。

还有没有按角分,分得不同的?(3)按边分,分三类。

除了按角分还有别的分类标准吗?分成几类呢?(2、3、4都有两条边相等分一类,5是三条边相等分一类,1、6、7三条边都不相等分一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4课时_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4课时_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4课时_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角,并且能够运用角的分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角的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角的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角的分类,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角。

2.让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分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知识,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角。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分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角的图片,理解角的分类。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活动,操作角,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

3.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角的分类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角的分类。

2.准备一些折纸、拼图等材料,用于让学生操作角。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角的分类知识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角有什么不同?根据角的大小,你们能将这些角进行分类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分类知识,讲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角的分类。

人教版数学四上《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但是,他们对于角的分类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特点,并能够正确地识别它们。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角。

2.操作教学: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巩固他们对不同类型角的理解。

3.问题解决: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角模型和图片,用于实例教学和操作教学。

2.课件准备:准备一些课件和教学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新课,比如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和认识这些角。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这些角的特点和分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比如用卡纸制作不同类型的角,或者用尺子和量角器来测量和分类实际物体上的角。

通过这些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不同类型角的理解。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

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

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1、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与评价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施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五、教学难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六、教学准备课件、纸、笔、表格、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图等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指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并尽可能地说出来,学生在列举学过的图形时,可能与教材上呈现的不一致,只要合理也是可以的,应该加以肯定。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的异同。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通过猜谜语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扇子)
(二)、新课学习
前面几节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

(板书:角的分类)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

(2)、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学生汇报(数学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作业本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说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这是由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
板书:1平角=2直角180度=2X90度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出示活动角——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先将活动角摆成直角,摁着其中角的一条边不动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同样的方法摁着直角其中的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通过操作观察,移动角的一条边后,所得的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我们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汇报(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教师: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学生汇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教师:生活中有哪些角是锐角或钝角? 学生汇报:(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3)、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48度99度65度175度90度152度87度
4.认识周角
(1)教师出示圆折扇,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观察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最后重合了。

(2)教师画图: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教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周角是360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明确周角是两条射线重合。

(4)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5)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老师课件出示某个角,或老师说角的度数,学生说出该角的种类
第二关:“我是小法官”,判断是非
(1)179度是平角。

()
(2)一个周角=2个平角()
(3)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
(4)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2、布置作业。

书本P43第1题。

思考题: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生活实践)。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

1、数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

在课堂开始到结束都注重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趣味性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探索动手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