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局部控制与冷却地板在电子厂房中的应用分析
热管技术在电子冷却中的应用

热管技术在电子冷却中的应用在电子设备发展的过程中,电路板的功率越来越高,需要更高效的冷却方式来保证设备的功率和寿命。
传统的散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热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散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冷却中。
一、热管技术简介热管是由吸热剂、汽化空间、冷凝空间和导管四部分组成的热传输器件。
热管内充有高效工质,当电子设备被散热器散热时,散热器内的高效工质被热蒸发,蒸汽在热管内膜上凝结成液体,流回到热源,从而形成闭合的热循环。
这种热循环的流动,可以将热从热源迅速传导到散热器,并降低温度,达到了高效的冷却效果。
二、1. 电源模块冷却电源模块是电子设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部电子元件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用热管技术进行冷却处理,可以准确地散热并使电源模块的寿命得以延长,同时还能保证电源模块的安全性。
2. CPU冷却CPU是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CPU过热,会导致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
采用热管技术进行CPU冷却能够快速地将热量带走并保证CPU的稳定运行。
3. 显卡冷却显卡是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像处理部件,其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热管技术在显卡的冷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快速降温并维持显卡的稳定运行。
4. 光纤通信设备冷却光纤通信设备是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光学设备性能下降,短化其寿命。
采用热管技术进行冷却,能够快速地将热量带走,保证光学设备的稳定性能。
三、热管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优势1.高效的冷却效果热管技术能够将大量的热量迅速地带离热源,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冷却效率。
2. 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热管技术在冷却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机械泵,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和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力,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效果。
3. 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热管技术采用的是相变传热原理,结构简单,体积小,组装简单。
同时也不会因振动、晃动等因素减少其性能,稳定性非常高。
CCT控制冷却技术在线材生产中的应用

CCT控制冷却技术在线材生产中的应用摘要:控制冷却技术是轧钢生产的关键技术,受到冶金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概念、基础理论、分类及其在线材生产中的应用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阐述了湘钢大盘卷工艺设计中控制冷却的相关工艺流程,以及DANIELI、SMS先进的控轧控冷技术在湘钢大盘卷的应用状况。
并对生产过程中控轧控冷技术关键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控制冷却技术CCT 在线离线软件温度机械性能高速线材生产的控制冷却技术,是利用轧材余热进行热处理的技术,也称在线热处理。
是直接关系到产品力学性能及其均匀性的关键工艺,已经成为现代轧钢技术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但充分挖掘了钢材的潜力,大幅度地提高了钢材的综合性能,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和昂贵的合金元素,给冶金工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已成为目前新型钢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湘钢大盘卷生产线是湘钢为适应钢铁市场对高档次机械类用钢的需求,结合产品结构调整,新建的一条现代化的大盘卷与高速线材复合生产线。
生产钢种以冷镦钢为主,以优质碳素和合金结构钢;焊接用钢;弹簧钢;易切削钢;帘线钢;出口材等为辅,生产工艺技术优越,引进了低温轧制技术和DANIELI、SMSMeer先进的控轧控冷技术,以及CCT 在线/离线系统,实现了控冷程序编制时的产品性能模拟计算,生产过程轧线各点温度的实时控制,以及成品性能反馈后的控冷程序优化。
全线装备有9个水冷箱以及步进梁式保温线和备有冷却风机和保温罩的散卷风冷运输线,以及在线温度控制系统,多点的温度控制,准确控制轧件在轧机机组内的温升,可以实现低温轧制和细晶轧制,根据各钢种冷却工艺,可以实现对不同钢种采用不同的冷却工艺,对提高产品的内部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为生产高性能的线棒材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障。
1 湘钢大盘卷生产线介绍湘钢大盘卷生产线采用大盘卷和高速线材复合配置的方式,扩大了产品品种,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可以生产Φ5~Φ25的线材和Φ16~Φ52的盘卷;对于Φ16~Φ25的产品,既可以通过盘卷线生产,也可以通过高线生产线生产。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电子厂房中的应用王磊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电子厂房中的应用王磊发布时间:2023-05-28T06:28:16.824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6期作者:王磊[导读] 电子厂房作为高科技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能源和技术支持。
然而,传统的暖通空调设计可能无法满足电子厂房严格的环境控制要求,需要引入现代的暖通空调技术,如智能控制、高效制冷、高效热回收等技术,才能实现对电子厂房环境的高效控制和节能。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电子厂房工艺流程、能耗特点、环境状况的分析,来合理布局能源的暖通空调设备,以此解决电子厂房的能耗问题。
崇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电子厂房作为高科技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能源和技术支持。
然而,传统的暖通空调设计可能无法满足电子厂房严格的环境控制要求,需要引入现代的暖通空调技术,如智能控制、高效制冷、高效热回收等技术,才能实现对电子厂房环境的高效控制和节能。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电子厂房工艺流程、能耗特点、环境状况的分析,来合理布局能源的暖通空调设备,以此解决电子厂房的能耗问题。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电子厂房1、电子厂房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特殊性1.1环境要求严格电子厂房对空气的洁净度、温度、湿度等参数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确定各个区域的洁净等级和温湿度范围,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因此,电子厂房的暖通空调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如混风机组和高效过滤器组合、热管换热器和压缩式制冷机组组合、空气幕装置等,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节能目标。
1.2能源消耗较高在暖通空调通风运行时能耗问题较为严峻,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包含了不同的设备,虽然在运行时只是进行开关机和冬夏转换操作,但是很容易由于各种因素不符合实际需求而导致能源的浪费。
与此同时,设计暖通空调通风系统时,需要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特征、气氛需求、生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否则将导致不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增加系统能源的消耗。
冷却技术在物理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

冷却技术在物理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和电子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而冷却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物理学和电子学两个角度,论述冷却技术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冷却技术在物理学领域,冷却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低温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低温物理学主要是对物质在极低温度下的性质和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如超导、超流、玻璃态等。
其中,冷却技术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对物质的低温控制。
以超导为例,只有在一定的低温下,才会出现超导现象,因此需要利用冷却技术将实验室内的温度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
目前,在低温物理学实验中,冷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常规制冷机制冷技术。
常规制冷机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将热能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从而实现低温控制。
2. 液氮制冷技术。
液氮的沸点约为-196℃,是目前可获得的最低温度之一。
液氮制冷技术通过将液氮注入制冷设备中,将设备和实验区域的温度降低到-196℃左右。
3. 液氦制冷技术。
液氦的沸点为-269℃,是目前可获得的最低温度之一。
液氦制冷技术在超导磁体的制造和实验室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上述冷却技术虽然在低温物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常规制冷机制冷技术成本高、能耗大;液氮制冷技术温度仍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存放和运输液氮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液氦制冷技术虽然可提供比液氮更低的温度,但成本和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
因此,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探索新的冷却技术,如基于热力学和磁性的制冷技术等。
电子学中的冷却技术在电子学领域,冷却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微电子学和红外探测器等领域。
在微电子学中,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寿命都与温度有关,而高温不仅会影响元器件的性能,还会大大缩短其寿命。
因此,在微电子学中使用冷却技术对元器件进行降温,可以大大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目前,在微电子学中主要使用的冷却技术有:1. 洛伦兹制冷技术。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加深,矿井温度也在不断上升,温度高达60~90℃。
这种高温环境对矿井设备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保障矿井的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热量空气和矿藏传热特性的计算,分析并计算温度变化,确定矿井中热状态,分析热源状态;二是通过实时监测矿井内温度和流量,模拟矿井温度变化,进一步确定矿井未来温度状态。
另一方面,制冷降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矿井内的温度,降低温度危害。
一般情况下,制冷降温技术涉及以下几种技术:一是机械制冷,采用真空制冷系统,通过机械压缩或液态物质的循环,从而调节空气温度;二是热泵制冷,利用热泵压缩机,采用抽气加热、排气冷却和气体压缩机对空调进行调节;三是电子制冷,采用空调设备,利用电热元件、抽气加热和空调机暂存器控制空调温度;四是太阳能制冷,利用太阳能能量调节空气温度。
针对当前高温矿井的温度危害,相关单位和机构应采取措施,积极探索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高温矿井的安全保障。
首先,要开展高温矿井温度场的模拟计算,确定热源类型、分布特性;其次,要采取制冷技术,积极调控空气温度,保障矿井安全;最后,要不断完善高温矿井的安全技术,保障矿工的安全。
综上所述,通过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有效控制矿井内的温度,降低温度危害,为矿工的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有关单位和机构积极探索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的
研究和应用,为矿工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CCT控制冷却技术在线材生产中的应用

。 。
工 业 技 术
CCT控 制 冷 却技 术在 线材 生产 中的应 用
欧 阳建 明 罗辉 辉 ( 湖南华 菱湘 潭钢 铁有 限公司 ( 材厂 ) 湖 南湘 潭棒
41 0 1 1) 1
摘 要 : 制冷 却技 术是轧 钢 生产 的关键技 术 , 控 受到 冶金界 的 高度 重视 。 文对控 制轧 制和控 制冷 却 的概念 、 础理论 、 类及其 在 线 本 基 分 材生产 中的应 用等情况进行 了 绍 。 阐述 了相钢 大盘卷工 艺设计 中控 制冷 却的相关工 艺流程 , 介 并 以及D N E lS S A I L ,M 先进 的控轧控冷技术在 湘钢 大盘卷的应 用状况 。 并对生 产过 程 中控 轧控冷技 术关键和 存在 问题进 行 了分 析讨论 。 关键词 : 制冷 却技术 C T 在线 离线软件 温度 机械性 能 控 C 中图分 类号 : F T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7 1 2 l ) 5c一 1 8 0 l 7 -3 9 ( 0 10 () 0 — 3 2 2
fo r m t e h me a l r y f c o y. i a tc e i e a d s r p i n t lu g a t r Th s r il g v s e c i to o b sc h o y, l s i y nd p lc to o Th C n r l f a i t e r c a s f a a p i a i n f e o t o Co ln Te hn l g oi g c oo y i l n b r n w i e o f e d. n a s g v s a d s r p i n f t e e i n, h a p ia i n f d a c d o t o c o i g e h i u f r n o g a a d r r d i l a d l o i e e c i to o h d sg t e p lc t o o a v n e c n r l o ln t c n q e o m
国家标准《电子工厂洁净厂房设计规范》重点

美国
生产运行
200(8")
15810
22.00
芯片厂12
美国
生产运行
300(12")
13857
17.00
芯片厂13
爱尔兰
生产运行
300(12")
12183
17.00
芯片厂14
磁力
生产运行
300(12")
8740
20.40
芯片厂15
台湾
生产运行
200(8")
7900
50.30
芯片厂16
法国
生产运行
3、强制性条文等介绍
5.4.2 物料净化用室与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置气闸室或传递窗。5.5.6 电子工厂洁净厂房内,设置真空泵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使用油润滑的真空泵应设置除油装置,除油后尾气排入排气系统。对传输含有可燃气体的真空泵,若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20%时应设尾气处理装置,去除(稀释)可燃气体组份后才能排入排气系 统。传输易燃、自燃化学品或高浓度氧气的真空泵,应采用不燃泵油,并应配置氮气吹扫,吹扫控制阀与生产工艺设备操作系统联锁。
3、强制性条文等介绍
7.1.6 洁净室(区)与周围的空间应保持一定的静压差,静压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各洁净室(区)与周围空间的静压差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不同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等于5Pa;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7.2.1 气流流型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气流流型应满足产品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空气洁净 度 等级为1~5级时,应采用单向流或混合流;空气洁净度等级为6~ 9 级时,宜采用非单向流;洁净室工作区的气流流速应满足生产工艺和工作人员健康的要求。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随着矿业的发展,矿井的深入开采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使得矿井热源的温度逐渐升高,有时甚至超过100℃,这对矿山的深部采掘技术和安全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降低矿山仓中的温度,不仅能保证采矿工作者安全,还可以有效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这是当前采矿技术领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针对矿井高温热源的分析,首先要从外部热源分析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热源,以确定矿井的外部热源。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矿山内部的热量放射,可以通过测定矿山不同层次的温度变化,对矿山内部的热量放射作出分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热源降温措施。
矿井中温度太高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制冷降温技术是解决矿井高温热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制冷降温技术可以分为常规冷却技术和新型冷却技术两大类。
常规冷却技术主要有风冷、液冷和热泵冷却技术。
风冷方法的原理是将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引入矿山并进行冷却;液冷是将冷却液通过管道引入矿山内部,使其与空气进行接触和热交换;而热泵冷却技术是将外部热量转化为冷量,再引入矿山内部。
新型冷却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制冷、地表波制冷和微波制冷等,太阳能制冷的主要原理是借助太阳能,将空气排入空调内并进行冷却;地表波制冷技术是利用地表波辐射的能量进行制冷;微波制冷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电磁能量进行制冷。
综上所述,在矿山采矿技术过程中,高温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可以有效地降低矿山仓内温度,减少采矿过程中安全隐患,提高采矿效率。
因此,有必要就高温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作出深入研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改善矿井的安全环境,保证采矿工作者的安全。
研究高温矿井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从外部热源分析和矿山内部热量放射等方面探索研究,还需要深入研究制冷降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将其纳入实际的采矿技术之中,以改善矿山内部的温度状况,保证采矿工人的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对先进温度测量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研究开发,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矿山的采矿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 Qid n , C — o g HANG , G h n me Ru U0 C u - i
( n r eh ooya dMeh i l nier gD p r e t ini ntueo ra o s ut n Tajn3 0 8 , hn ) E eg T cn l n ca c gnei e at n,TajnIsi t fU b C nt ci ,ini 0 3 4 C ia y g n aE n m t n r o
ro i j ,h c et eo recnrl n ol gf o c nlg eep tow r ssm as f o t no o m i Ta i te oa h a rsuc ot dco n o reh o yw r u r ada o ew y l i f n nn ll oa i l t o f osuo
式 流过 工 作 区 , 整个 工 作 区处 于层 流状 态 。 自然对 流 在
1 空调箱 一
2 静压箱 一
3 热源 ~
4 排风 口 5 地板夹层 一 一
13 两种送 风 系统 的差别 分析 .
作用 下 , 流达 到一 定 高度后 , 热 源与 顶板 等 因 素 的 气 受 影 响 , 发 生紊 流现 象 , 将 在工 作 区上方 产 生紊 流 区 。 由
h g h n i g n h t f o rs p l i wa c mo t e a ip a e n e t ain C mb n d wi n ee t n c i h c a g n ,a d t a o u p y ar s of l mu h s oh r h n d s l c me t n i t . o i e t a l cr i t v l o h o
综合 对 比分析 , 为在厂 房 空 间允许 的条件 下 , 宜采 用地板 送 风 结合 冷却 地板作 为 电子 类 厂房 通风 空 认 更
调 方案 。 关 键词 :温度梯 度 ; 热源 ; 局部控 制 ; 冷却地 板
DOI 1 .9 9 IS 2 9 — 4 92 1 .4 1 : 03 6  ̄. N. 5 3 2 . 20 . 7 S 0 0 0
于 置换 通风 是 以低 速送 风 , 风 动量 较低 , 送 因此不 会 对
置 换通 风 与地板 送风虽 然 同属 于下 送上 排通 风方 式, 但其 运 动机 理存 在 巨大差异 。 置换 通风是 利 用工作 区 内热 源所 产生 的热 量加 热送 风气 流 。 换言 之 , 一种 是 依 靠温差 作 用 的 自然对 流换 热方 式 。 由于送风 风 速很 低, 因此 送风 动量 将不会 对 上升气 流 造成 大 的影 响 。 由 此分 析可 知 ,随着 气 流上升 ,流 层 间将会 产生 较大 温 差, 这种 温差 一方 面会 引起 流态 变化 , 产生 热力 分层 现 象; 另一 方 面会是 动力 又是 危 害 的垂 直温 差 问题 是 置换 通风 必须 要
b ss o i c p e a l ss,t e a i fprn i l nay i he tmpe au e c r e fa o e t i dso y tm r n lz d r t r u v so b v wo k n fs se a e a a y e .Th h o y a a y i e u t e t e r n lss r s ls s o t a uet o ai nd fe e e,t ec n elw f e h w t h d l c to ifr nc o h ha g a o mpe au ec r eo ip a e nt e tlto sln a t u l i g t r t r u v fd s lc me n iain wa i e rwi b id n v h
图 1 置 换 通 风 原 理 及 热 力分 布 图
通过 上述分 析 可得 到一 条重要 结论 :这 两 种送 风
方式 都会 在工 作 区产生 温度 梯度 问题 ,但 温度 变化 曲
12 地板 送风 的 工作原 理 [ 1 , 11 0 ,
线 由于送 风方式 不 同 , 会呈 现 出不 同的变 化规 律 , 将 因
工作 人员 的不舒 适感 。 置换 通风 原理 及 热力分 布 如 图1
所示 。
排 风
对 于地板 送风 而 言 ,由于气 流是 由静压 箱 内风 机 提供 的射 流 动力 ,因此 气流 无论 流速 还是 动量 都 明显
高 于置换 通 风 。 当气 流被热 源加 热 时 , 差也会 加剧 气 温 流上 升运 动 。 由上述 分析 可知 : 地板送 风 气流是 惯性 力
上紊 兰 部
— — |
咀
热力分层面
\
/
啦
与浮 升力 共 同作用 的结 果 , 随着 气 流不 断上 升 , 性 且 惯
力会 不 断衰减 而浮 升力 会不 断增 强 ,这种作 用 结果 即
会在 空 间 区域 内产 生热 力分 层现 象 ,同时也会 在工 作
区域 造成 温度 梯度 。
热源局部控 制 与冷却地板在 电子厂房 中的应用分析
于齐东 , 常 茹 , 郭 春 梅
( 津 城 市 建设 学 院 能源 与机 械 工 程 系 , 津 3 0 8 ) 天 天 0 3 4
摘 要 :针 对置 换通 风与地 板 送风 工作 区温度梯 度 问题 , 于 两种送 风 系统 的原 理对 比分析 , 工作 基 对
tmp r t r r d e t r b e Th o g o r s n y i o ec n iin t t h r s o pa ealws, h o rars — e e a u eg a i n o l m. r u hc nta ta a ss, nt o d to ewo k h p s c lo p l h ha t t ef o i up l p ywih c oi gfo r smu hbetrv n iain a i o di o i gs he . l t o ln o c te e tlto ndarc n t n n c me l wa i K e r s:t mp r t eg a in ; h a e o r e; l c o to ; c oi gf o y wo d e e aur d e t r e t su c r o a c n rl o ln o r l l
6 6
I N 总第 o卷 第 . 4 / 2 0 1 期 2
1 两 种 送 风 系 统 工 作 原 理 与 差 别 分 析
置 换 通 风 与 地板 送 风 作 为 两种 新 型送 风 技术 , 目 前 在我 国工 程 中虽 有一 些应 用 ,但 由于其核 心 技术 存 在 较大 差异 , 为此有 必 要对 这两 种送 风 系统 工作 原 理 , 特别 是其 差 别进 行必 要 分析 ,便 于工程 技术 人员 对 这
两种 送风 系 统有 更清 楚地 认识 。
11 置换 通风 的工作 原理 【1 。 8 , g
气 流依靠 风机 提供 的动 力 向上流 动 ,在流 动 过程 中吸收扩 散 在工作 区 的热量 与污 染物 。随着气 流 上升 运 动 , 流温差 也将 会逐 渐加 大 , 气 进而会 在建 筑 区域 内 产 生热 力 分 层 现 象 , 工 作 区 ( 般 11 1 m) 在 一 .~ . 内形 成 8
区内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行 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 明: 由于热源点位置不 同, 置换通风温度 曲线呈现 出
区域 性 变化 特征 , 随 高度 变化 而具 线性 分 布规律 ; 且 地板 送风 温度 曲线 变化相 对均 匀且 平缓 。结合 天 津
地 区某 电子厂 房的 热源特 点 , 出 了热 源局部控 制 与 冷却地 板 ( 提 区域整 体控 制 ) 两种热 源控 制方 案 。 过 通
决 工作 区温 度梯 度 问题 的技术 方案 ,以供 相 关学 者 与
作为两种新型通风空调技术在我 国工程中已经得到了 定 应用 ,但 目前 还存 在许 多需 要进 一步解 决 的技术
一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难题 , 特别 是工 作 区 内温度梯 度 问题 。
作 者 简 介 : 于 齐 东(9 8 ) 男 , 津 人 , 士 研 究 生 , 究方 向 : 筑节 能 与环 境 控 制 。 17一 , 天 硕 研 建
设 备 )时 被加 热 ,空 气密 度变 小 而产生 向上 的对 流气
流 ,这 种 羽流 不 断席 卷周 围空 气形 成室 内空气 运 动 的
主导气 流 ,室 内污染 物及余 热 形成 的羽流 通过设 置在
房 间顶 端 的排 风 口排 出 。
图 2 地 板 送 风 原 理 图
整 个 空 间热力 分 布可 近似 划分 为两 层 ,工作 区 内 气 流在 热 源所 产生 的 浮升力 作 用下 以类 似 活塞 流 的方
Ab t a t sr c :Re e r gt mp r t r r d e t r b e u d r ip a e n e t a in& f o i s p l se . n t e fri t n o e e a u eg a i n o l m n e s l c me t n i t p d v l o l r r u p ys tm o o a y h
解决 的重 点 , 也是 难点 。
室 内主 导气 流产 生 明显 影 响 ,同时也 极大 地 节省 送 风
能量 , 特别是 由于其通风效率高 、 空气龄小 , 故工作区
的空 气 品质 得 到 巨大 的改善 。
由于热 源 引起 的热对 流气 流会 使 工作 区产 生 明显
的垂 直温 度梯 度 , 如果 不 能很 好控 制 , 将会 造成 区域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