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新课学前预览情景导入飞速发展的山东旅游业特色何在?山东人概括总结并着力推广的是八个字:“山水圣人、黄金海岸”。

“山水圣人”,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趵突泉在这里喷涌。

“黄金海岸”,在山东东部沿海30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中国独有、世界少见的海滨旅游城市群。

【思考】由材料可知旅游资源一般可以分哪些类型?课标要求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学习目标1.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结合实例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_______,可以为旅游业_________,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__________。

2.形成条件3.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云冈石窟、黄山、农民收割玉米这些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旅游资源?【提示】判断一地理事物是否是旅游资源,要看它是否具备旅游资源形成的两个条件。

云冈石窟、黄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且有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属于旅游资源,而农民收割玉米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属于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性图表解读读教材P18图2.7北京故宫图2.8深圳的‘锦绣中华’,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故宫是否从一开始就有旅游价值?(2)“锦绣中华”反映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哪几类?提示:(1)北京故宫并非出于旅游目的而建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2)可创造性特点。

(3)包括两类:一是文物古迹;二是为发展旅游而兴建的人文景观。

探究一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1.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也可能是上述多种因素兼而有之.3.存在于旅游目的地,不包括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7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种旅游资源的成因和价值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旅游景观的欣赏,人们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某一角度来看,实质就是美的鉴赏,各种旅游景观虽然形态性质各异,文化背景不同,但因他们具有的独特的美,从视、听、触等感官方面带给人们以极大地冲击和震撼,虽然美因景观而异,因人而异,但久而久之,人们对景观的美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审美形态,本节内容是认识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对一些主要的,经典的审美形态,分自然和人工两个方面给予阐述。

学情分析:知识层面上,在第二章节,学生学习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的高低不能充分认识,不能正确理解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体现,只能形成一个初步的美学价值的印象。

从学生能力上看,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的一些旅游中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鉴赏体验。

学生是美术专业艺术类学生,对色彩、形态、造型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自己的见解,对景观美的欣赏更加独到,但是因其对自然地理模块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对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不能解释和说明。

教学目标: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2.能说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的主要表现,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正确审美观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教具准备:大量旅游景的图片教学方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逐一展示我国几大名山的图片以及各类自然美的代表图片。

学生活动;(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图11),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3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31

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明确旅游资源的类型。

3、通过学习,欣赏和认识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

2、通过欣赏,认识旅游资源,清楚旅游资源的分类,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1、旅游者概念: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旅游者的条件:社会条件:社会富裕与社会闲暇和人们的旅游权利。

个人条件:有“钱”,有“闲”,旅游动机,身体条件。

二、导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姿多彩,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

这也为我国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新课:(一)知识点一:旅游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4个含义:•1、吸引性•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二)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类型: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1、地文景观: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过程遗迹和岛礁。

(列举、图片欣赏)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列举、图片欣赏)5、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列举)6、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列举、图片欣赏)7、旅游商品:指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工艺品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6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建筑、园林等的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难点: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方法:相关课件、设问、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P32第一自然段明确:什么是自然美?师生答疑: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形象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形象美?2.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什么?3.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哪几类?形成了哪些习惯说法?师生答疑: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3.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形成了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说法。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色彩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色彩美?2.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师生答疑:1.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是极富变化的。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被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2. 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变化。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动态美"这一部分明确:动态美有哪些?师生答疑: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此外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朦胧美"这一部分明确:哪些景观能呈现出朦胧美?师生答疑: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人一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人工美?2.古典园林的组成?3.古建筑的各类?4.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有哪些?师生答疑:1.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高中地理 人教版 选修3 第三章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高中地理 人教版 选修3 第三章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美的类型。

2.结合实例,说出人工美的类型。

3.树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4)朦胧美: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思考1.举例说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何不同。

答案不同的地貌有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

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给风景区增添了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思考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有什么作用?答案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不仅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探究点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答案②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
A.故宫之规模
B.名人之轶事
A
C.民间之传说
D.华山之险峻
谢谢!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 能改变它。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 座高峰。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 走半步。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 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我不能说只要 能怎样,但是只要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有 但不会被压垮;迷茫,但永不绝望。沉湎于 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你花时 么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没有彩 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 起来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没有必要告诉 。成功之后不用你说,其他人都会知道的。
A.水文是基础
B.地貌是基础
B
C.植物是基础
D.动物是基础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花”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朦胧美
D
C.动态美
D.色彩美
3.“船上看山如走马,倏〔Shū〕 忽过去数百群”,这是苏东坡泛 舟观景所得的 ( )
A.形象美
c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4.下列属于旅游景观中人工美 的是( )
2.色彩美
春翡 夏翠 秋金 冬银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朱自清《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 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泰山—— 雄 大漠——旷 黄山—— 奇 密洞——奥 华山—— 险 丛林——野 青城—— 幽
峨眉—— 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课件(共33张PPT)

泰山日出
峨眉佛光
朦胧之美
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 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_物__质__文__明____和 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 _审__美__状__态___。
峨眉山人文景观 泰山人文景观苏州园林.表现形式大自然的美景
宫殿 寺院
序列组合
色彩装饰
桥梁
审美内涵
统一的整体
传奇情趣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清水中学地理组 刘银刚
课标解读
目标定位
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 理解两者概念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这 些审美特征的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的作用。
一、自然美
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_自__然__现__象___在 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_审__美__状__态___。 2.表现形式 (1)形象美 (2)色彩美 (3)动态美(4)朦胧美
(一)形象美
• 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 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 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 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不同的
形象美感
泰山之美
二、色彩美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 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 色彩图案。
美感形成:是以色彩的冷暖等,以 及它们的对比协调组合关系表现出 来的美感
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 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楼 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堂 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 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 (1) 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 (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 ________美,属于建筑类中的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2
教具使用
课件、视频、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景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内涵。
2.掌握旅游景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表现。
3.理解和谐美形成的实质。
4.结合不同旅游景观分析其审美特征。
能力目标:
1.联系学生的亲身旅游经历,使学生将旅游实践与本节课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各组任务分配
1.自然美组(任务:探索自然美的概念及特征、表现)
2.人工美组(任务:探索人工美的概念及特征、表现)
3.和谐美(任务:探索和谐美的实质及特点、表现)
4.评审组(任务:从小组讨论、音量、语言表达、知识准确性四方面为自然美组、人工美组和和谐美组进行点评、打分,并为获胜小组及优秀个人颁奖)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探索,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人教版选修Ⅲ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旅游资源自然美及人工美的类型。
课标分析
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指导学生判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Ⅲ第三章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学习旅游地理,欣赏旅游景观是关键,而本节内容则是欣赏旅游景观的前提。是在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为本章后两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旅游资源自然美及人工美的类型。
学习目标:
1.理解旅游景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内涵
2.掌握旅游景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2. 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5.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重点难点】
1.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2.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学法指导】
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
【知识链接】
知识点一自然美
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________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②__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
(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③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④________、土壤、⑤________、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⑥________。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⑦____________。

(4)朦胧美:⑧________、雨、云、雾,以及晨曦、⑨________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知识点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________________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⑪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
【学习过程】
一、旅游景观中自然美的表现及形成
形象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不同的形象美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洞庭天下旷
色彩美是以色彩的冷暖等,以及它们的对比协
调组合关系表现出来的美感
香山红叶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飘动等引

山为水动,水回山转,流水飞瀑,飞禽
走兽,风吹林动等
朦胧美
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
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
烟雨中的山水风光,云蒸雾腾
[巧学速记]
1.图表法记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2.图表法记忆色彩美
3.图表法记忆动态美
【典例剖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幅景观图中,从形成原因上看属于断层一侧抬升形成断块山体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2)③(3)①
【思路剖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华山天下险”主要展示的是形象美,“峨眉天下秀”体现的主要是色彩美,“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而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二、人工美的类型与形成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如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等。

如下表所示:
类型美感形成举例
古典园林美园林是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它追求
的是诗情画意的美感
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古建筑美通过立体和平面结构图,运用线、
面、体在时空间展开运动过程,给
人以视觉的影响从而获得美感
故宫、大小雁塔
民俗风情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条件、
地理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观
念、文化、民俗和风情也是迥然不
同的
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
雕塑艺术美雕塑表现出纪念性、象征性、立体
性等关系特征
《昭陵六骏》
《马踏匈奴》
[反思归纳] 古典园林美、古建筑美、人工与自然美的比较
人工美
的内容
审美形式审美特征
古典园林美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
(桥、亭、廊)四种基本元素组
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
的空间内,成为大自然的缩
影,花草、树木、奇峰、怪石,
各有章法
古建筑美形式极其多样,主要有城池、
宫殿、寺院、楼阁、桥、塔、
民居等
古建筑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
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
型样式、色彩装饰,这些因素
决定了古建筑的审美特征
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亭台楼阁、
桥梁,半山建亭、水上架桥、
题写匾额楹联等
不仅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
意义,它与自然景观形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
风景美
【典例剖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房屋的出现,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

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

在我国西南崎岖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立楼房——竹楼。

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

楼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

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

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

(1)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________美,属于该类中的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