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二十七章讲表

合集下载

《论语》全文及翻译(公冶长篇)

《论语》全文及翻译(公冶长篇)

《论语》全文及翻译(公冶长篇)《论语》全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第五章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论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与他为妻,他虽然有过牢狱之灾,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

”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入仕为官不会被罢免;国家黑暗的时候,他也可以不被刑罚。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

”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祭祀时盛粮食的瑚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是没有什么口才。

”孔子说:“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伶牙利齿的和他人争辩顶嘴,会被人讨厌。

我不知道他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孔子让漆雕开入仕做官。

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

”孔子听了很高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坐木筏子漂流海外。

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

孔子说:“仲由勇武过人,他的勇猛甚至超过了我。

日课《论语·公冶长》26

日课《论语·公冶长》26

日课《论语·公冶长》26颜渊、季路侍⑴。

子曰:“盍⑵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⑶”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⑷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⑸。

”注释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怀念我。

”【注释】⑴侍——《论语》有时用一“侍”字,有时用“侍侧”两字,有时用“侍坐”两字。

若单用“侍”字,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

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

至于“侍侧”,则或坐或立,不加肯定。

⑵盍——“何不”的合音字。

⑶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句的“轻”字是后人加上去的,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唐以前的本子并没有这一“轻”字。

详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这一句有两种读法。

一种从“共”字断句,把“共”字作谓词。

一种作一句读,“共”字看作副词,修饰“敝”字。

这两种读法所表现的意义并无显明的区别。

⑷施——《淮南子?诠言训》“功盖天下,不施其美。

”这两个“施”字意义相同,《礼记?祭统》注云:“施犹着也。

”卽表白的意思。

⑸信之、怀之——译文把“信”和“怀”同“安”一样看做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果把它看做一般用法,那这两句便应该如此翻译:对“朋友有信任,年青人便关心他”。

朱熹《论语集注》:盍,音合。

盍,何不也。

衣,去声。

衣,服之也。

裘,皮服。

敝,坏也。

憾,恨也。

伐,夸也。

善,谓有能。

施,亦张大之意。

劳,谓有功,易曰“劳而不伐”是也。

或曰:“劳,劳事也。

劳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于人。

”亦通。

老者养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

一说: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怀之,怀我也。

【经】《论语》公冶长篇(21---24)

【经】《论语》公冶长篇(21---24)

【经】《论语》公冶长篇(21---24)21、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

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赏析】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

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

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22、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释】(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

吾党意即我的故乡。

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赏析】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

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

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

23、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希(3)。

”【注释】(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

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

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3)希:同稀。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本篇引语】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

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

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3)妻之。

”【注释】(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

”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

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

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

”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

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

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原文】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

《公冶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公冶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公冶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公冶长篇先秦-论语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七)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七)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七)01原文公冶长第五5.27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02释解孔老师说:“虽是只有十室人家的一个小地方,也必定有和我一样忠信的善良之人。

我没有特别之处,在人群中就是普通的人,我之所以能够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在于我能够发愤忘食,吃不求饱足,居不求安适,比别人更加勤勉不息地好学罢了。

”03释字室《说文》:室:实也。

从宀从至。

至,所止也。

式质切。

《广韵》:室:房也。

《易》曰:“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周书》曰:“黄帝始作宫室。

”《吕氏春秋》曰:“髙元作宫室二”。

汉字“室”从宀从至。

会意人到屋中息止之义。

古人把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的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本义指人所息止的房间正室。

引申为家,由家引申为家人、家族或妻室。

邑《说文》:邑:国也。

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

凡邑之属皆从邑。

于汲切。

《释名》:邑:周制:九夫为井,其制似“井”字也。

四井为邑,邑犹悒悒,人聚会之称也。

汉字“邑”从囗从卪,“囗”表范围,“卪”像是跪坐着的人,表示人。

邑是有一定人口聚居的城邑。

张舜徽在《约注》中按:邑,人聚会之称也。

然则凡人众所集之地,皆可称邑。

故大至国都,小至部落,古皆通名为邑。

后世称县为邑,犹是义也。

其字从囗从卪。

不从在囗中而在囗外者,盖求与囚字别耳。

04素说前一章老师对君子贤者的仁德成就修炼之法,作了一个总结,教导弟子圣贤学问境界的达成在自己的慎独自讼工夫之中,这一工夫是对深藏于内心的灵魂进行洗涤修行,因此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是无法外人感受到自讼的修行工夫。

本章是对全篇的总结,告诉弟子自己的修养、才智和学问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以忠信为始点,一步一步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好学求得来的。

勉励弟子忠信的品质是很容易获得的,但高尚的仁德境界通过后天的不断的“内自讼”,“内自讼”又是通过不懈努力好学方可达到的。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展开全文[五·一]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

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③妻之。

[五·二] 子谓南容④,“邦有道,不废⑤;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五·三] 子谓子贱⑥,“君子哉若人⑦,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⑧”。

[五·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⑨。

”曰:“何器也?”曰:“瑚琏⑩也。

”[五·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⑪。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⑫,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五·六] 子使漆雕开仕⑬,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⑭。

”子说⑮。

[五·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⑯,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⑰。

”[五·八] 孟武伯问⑱:“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⑲也,不知其仁也。

”“求⑳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㉑,百乘之家㉒,可使为之宰也㉓,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㉔?”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五·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㉕?”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㉖女弗如也。

”[五·十] 宰予昼寝㉗,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㉘也,于予与何诛㉙!”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五·十一]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㉚。

”子曰:“枨也欲㉛,焉得刚?”[五·十二]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㉜,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五·十三]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㉝,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㉞,不可得而闻也。

”[五·十四]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㉟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