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用历史练习题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项不是商朝的文化成就?A. 甲骨文B. 金文C. 青铜器D. 造纸术3. 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 铁器的广泛使用B. 青铜器的衰落C. 牛耕的普及D. 水利工程的修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开始?A. 齐桓公称霸B. 三家分晋C. 田氏代齐D. 马陵之战6.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统一货币、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7. 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A. 汉高祖B. 汉文帝与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昭帝8. 东汉末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战役是: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9. 下列哪项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A. 迁都洛阳B. 改汉姓C. 穿汉服D. 实行土地私有制10.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用于航海的是______。
12. 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成为第一个霸主。
13.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______。
14. 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其起点是今天的______(城市)。
15. 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是______。
16. 东晋时期,______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失地,但最终未能完成统一。
17. 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18. 唐朝时期,__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19. 北宋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近代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五
C. 一二九运动
D. 红军长征
答案:C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是()
A. 三民主义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思想
D. 学术革命
答案:A
3. 世界上最早文字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假名
D. 古埃及象形文字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答案:正确
2.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以下历史事件:
1. 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 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四、填空题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 辛亥革命
2. 五四运动
3. 一二九运动
答案:辛亥革命 - 一二九运动 - 五四运动
五、解答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制度的推行、科举制度的实施、优秀文化传统的塑造等。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孝道、尊老敬贤、重视教育、注重礼仪等价值观念。
以上为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的内容和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一、单选题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棉花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穿衣需要,材料中的“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就是明证,这体现的是自己自足的特点。
2.清代,除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D.官窑生产完全被民窑生产取代3.《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打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同,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
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变。
4.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这说明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A.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的作用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二、解答题1.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本次考试会涉及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共计800字以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哪项措施对统一国家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A. 中央集权
B. 分封制度
C. 邦联制度
D. 周易
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 丝绸之路
B. 欧亚大陆联系
C. 航海探险
D. 邻国战争
3. 哪个朝代对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唐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A. 秦朝统一中国
B. 元朝建立
C. 农民起义爆发
D. 清朝灭亡
5. 宋朝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的发明?
A. 造纸术
B. 远程兵器
C. 火药
D. 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介绍一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从经济、文化、政治角度分析唐朝的辉煌。
3. 阐述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4. 谈谈你对封建社会结束的理解。
5.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影响的古代科技发明,并解释其影响。
---
以上为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北京人使用的是()石器。
A. 打制B. 磨制C. 烧制D. 青铜3.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4.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炎帝C. 嫘祖D. 仓颉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2.半坡居民居住在__________房屋里。
3.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__________。
4.禹治水成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标志着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2.说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及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问题: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社会?这种社会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C;5. A。
二、填空题1. 半地穴式;2. 人文始祖;3. 世袭制。
三、简答题1.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2.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意义:大禹治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的精神。
同时,治水成功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A(正确答案)
“春秋五霸”中不包括以下哪位君主?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赵武王
D(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于航海定向的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C(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A. 诗歌繁荣
B. 佛教盛行
C. 科举制度确立
D. 理学兴起
D(正确答案)
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吴道子
A(正确答案)
元朝时期,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记录了他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见闻的书籍是?
A. 《大唐西域记》
B. 《马可·波罗游记》
C. 《资治通鉴》
D. 《天工开物》
B(正确答案)
明朝永乐年间,哪位航海家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鉴真
A(正确答案)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影响了哪个方面的发展?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对外贸易
D. 教育
C(正确答案)
下列哪场战役是鸦片战争中的关键战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平型关大捷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南京条约签订
C(正确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佛教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5. 以下哪个不是唐代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总称。
()7.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8. “文景之治”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治理成就。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1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12. “三分天下,______其一”是形容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势力分布。
1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
14. 北宋时期,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航海活动,共下西洋______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7.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8. 请解释“科举制”是什么,并简述其历史发展。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什么?20.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明朝的三大名著。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介绍唐朝的文化和科技?2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3.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24. 请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尊敬的学生们,以下是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祝你们考试顺利!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封建王朝?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西周D. 春秋战国2. 下面哪个事件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农民起义?A. 红巾军起义B. 黄巾军起义C. 白莲教起义D. 建文帝起义3. 以下哪个朝代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士人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隋朝4. “尊王攘夷”是指哪个历史事件?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甲午战争5. 以下哪个国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中国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俄罗斯6. 中国共产会于哪一年召开?A. 1937年B. 1949年C. 1921年D. 1919年7.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国?A. 日本B. 韩国C. 越南D. 印度8.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四维C. 天命D. 道德9.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纸张10.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渐趋瓦解的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五代十国时期C. 西周时期D. 唐朝时期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2.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对世界的贡献。
以上就是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希望大家认真作答。
祝你们考试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阳第二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用历史练习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虽然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北京人和现代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身体高大②嘴巴突出③眉骨粗大④头部前倾⑤鼻子扁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3、曾生活在今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的远古人类是()①北京人②蓝田人③元谋人④山顶洞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
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能力的是()A、制作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5、下列关于北京人生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天然火烧烤食物B通过狩猎获取食物C使用磨制石器D距今70-20万年6、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约有180万年。
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7、“天雨粟……遂耕而种之。
”下列古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可认证这一现象的是()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8、根据片段联系:①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但仍保留着猿的体貌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题中所述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9、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过着群居生活②懂得磨光钻孔技术③最早使用天然火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10、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11、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是()①已种植水稻②已经开挖水井③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④以粟为主食⑤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12、根据考古发现,我国用麻、纺线织布的技术最早出现于()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原始居民时期D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13、下列远古居民中,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大汶口居民14、从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以下遗物:石斧、鱼叉、鱼钩、装着谷子的彩陶罐、石纺轮,此遗址属于()遗址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15、“人文初祖”指的是()A. 炎帝B. 黄帝C.蚩尤D.嫘祖16、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这是为了纪念( )A.黄帝B.尧C.舜D.禹1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18、下列各项在炎帝黄帝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出现战车B. 用青铜器做装饰品C.纺织养蚕D. 在骨笛的伴奏下舞蹈19、“禹穴之时,以()为兵。
”A. 铜B. 青铜C.铁D.铝20、以下属于传说中黄帝的事迹是( )①造宫室②发明舟车③发明陶器④发明医药⑤造衣裳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①②⑤D.③④⑤21、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22、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23、、有些学者认为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是()A、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原始乐器C、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D、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彩陶24、下列劳动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打制石器②彩陶③磨制石器④制造骨针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25、既做过部落联盟首领,又做过国王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26、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A、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出现→阶级产生B、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出现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出现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国家出现→阶级产生27、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8、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都D.武王伐纣29、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文王30、“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A.国人暴动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实行分封制D. 盘庚迁都31、“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2、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A、禹B、启C、汤D、文王33、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B.商纣C.周文王D.周武王34、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①世袭制②等级制③分封制④禅让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35、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36、“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37、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A、青铜制造业B、商业C、农业D、畜牧业38、“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编钟D.唐三彩39、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40、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A.旧石器文化B.青铜文化C.新石器文化D.铁器文化41、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成就不包括:()A.农牧业相当发达,“五谷”齐备,已有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B.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C.陶瓷业发达,玉器制造业兴盛D.冶铁业已有一定规模,铁农具使用广泛42、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我们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43、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秦穆公4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城濮之战45、在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A、楚B、魏C、齐D、燕4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47、下列成语故事和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关系的是()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投笔从戎48、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49、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A、晋文公B、秦穆公C、齐桓公D、楚庄王50、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51、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楚庄王52、战国时期,大战频频,有一个成语叫“围魏救赵”,就出自其中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53、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争霸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4、问鼎中原指的是哪位霸主称霸()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秦穆公55、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非选择题:5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一切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由各氏族互相解决。
”(1)氏族是按什么关系组合在一起的?(2)我国最早进入氏族公社的远古人类叫什么?(3)有人说:这真是一个美妙的理想社会啊。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57、材料一中华开过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二 2013年4月12日9点50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举办。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扩大了郑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的知识回答,海外华人为什么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3)结合课本所学,说一下“轩辕”及其下属的贡献有哪些?5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请回答:(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2)"选贤与能"中的贤人,你知道的有哪些?5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实行的什么制度?((2)左图中的最高等级和第二等级分别是?第二等级应向最高等级尽哪些义务?(3)这种制度的实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0、阅读下列有关分封制的史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61、《论语》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请回答:(1)你知道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吗?(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是怎样“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3)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除了第(2)问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吗?(4)你知道先后起来争当中原霸主的是谁吗?(5)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2、读下面地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