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1-5课)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之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唐太宗C.隋炀帝D.唐玄宗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C.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D.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4、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炀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5、“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
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 唐高宗B. 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7、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吕后B.杨贵妃C.武则天D.慈禧8、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C.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D.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9、唐朝时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指( )A.洛阳 B扬州 C长安 D 成都10、在古代,要取得“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A.皇帝御赐B.九品中正制C.科举考试制D.察举制11、年号“开元”是指()A.唐太宗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12、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不畏艰险到天竺取经的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是()A.空海B.鉴真C.玄奘D.晁衡13、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1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A.玄奘B.鉴真C.晁衡D.戒贤15、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辛勤耕作B.参加科举考试C.经商致富D.作战立功1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近代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五
C. 一二九运动
D. 红军长征
答案:C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是()
A. 三民主义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思想
D. 学术革命
答案:A
3. 世界上最早文字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假名
D. 古埃及象形文字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答案:正确
2.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以下历史事件:
1. 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 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四、填空题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 辛亥革命
2. 五四运动
3. 一二九运动
答案:辛亥革命 - 一二九运动 - 五四运动
五、解答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制度的推行、科举制度的实施、优秀文化传统的塑造等。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孝道、尊老敬贤、重视教育、注重礼仪等价值观念。
以上为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的内容和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打印版 含答案)

初一历史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1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下列内容与隋文帝无关的是A、改革制度B、发展生产C、注重吏治D、开凿大运河3、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A、品德B、才学C、军工D、血缘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A、土地兼并严重B、宦官专权C、法律严酷D、奢侈腐化、滥用民力5、《隋唐演义》剧组正在拍摄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一段戏,其核心人物是A、李世民B、李渊C、武则天D、李隆基6、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春秋诸侯争霸B、隋朝暴政而亡C、魏晋北民南迁D、汉末军阀割据7、穿越时空回到唐朝,我们会先后经历①开元盛世②贞观遗风③贞观之治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8、热播电视剧《贞观之治》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下列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虚心纳谏B、勤于正事C、广纳贤才 D创殿试9、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A、姚崇B、魏征C、杜如晦D、房玄龄10、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1、下列生产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创制的①耧车②水排③曲辕犁④筒车⑤翻车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D、③④12、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国古代主要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创立殿试的皇帝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炀帝13、唐太宗认为皇帝要勤于正事,大臣要廉洁奉公,其根本目的是A、以求青史留名B、缓和阶级矛盾C、巩固唐朝统治D、恢复发展生产1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了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闭关自守B、封闭的C、开明宽容的D、刚柔并济的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仙16、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A、唐玄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高宗17、“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里的“颜公”指的是A、欧阳询B、颜真卿C、柳公权D、吴道子18、七年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19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20唐朝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21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朝鲜C、韩国D、日本22《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隋朝一位商人通过大运河运送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哪几段运河?(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4.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6.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③④D . ①②④ 7.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是指( )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B.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C.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D.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 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范围:1-5课)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曹丕B.杨坚C.杨广D.孝文帝2.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隋炀帝被杀B.隋炀帝的暴政C.隋文帝励精图治D.隋末农民起义3.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隋朝的灭亡D.唐朝的建立4.“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A.加强民族融合B.加重人民负担C.加速隋朝灭亡D.促进南北交流5.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的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隋朝大运河B.秦朝的灵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元朝运河6.“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7.《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8.上题选项中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①社会比较安定②农牧文化融合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历代帝王中,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帝王,最合适的应推荐下列哪个连环画?()A.B.C.D.10.在古代,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各族的“天可汗”的人物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唐高祖11.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平等竞争B.注重实践C.择优录取D.以德取才12.2018年2月27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步辇图》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14582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75分)1.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
至此()A.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B.隋文帝统一南北C.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D.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3.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起义军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他的残暴统治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①大兴土木,徭役繁重②屡次发动战争,兵役繁重③灭掉陈朝,统一全国④纵情享乐,奢侈无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唐太宗吸取南亡教训,轻薄赋,开创一个盛世局面,史称()A.贞观遗风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呈之治5. 世界历史上女性皇帝不少,但中国历史上却只有一位,历史上评价这位女皇帝的统治为“贞观遗风”。
这位女皇帝是( )A.文成公主B.武则天C.慈禧太后D.王昭君6.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一批传唱人把李白等诗人的经典诗词用歌曲的形式演绎,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李白、白居易生活的时期是唐诗最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这一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频繁,吸收外来文化C.科举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D.唐玄宗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7.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铁农具B.水排C.耧车D.曲辕犁8. 唐朝时期被拥戴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共同君主是()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中宗9. 杜甫在游玄元皇帝庙时,看到一位画家所画的《五圣图》,挥毫写下了“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
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6.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
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
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白族B.彝族C.维吾尔族D.藏族9.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1分)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功绩是()A.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D.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2.(1分)隋朝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在中国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隋朝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D.节俭盛行3.(1分)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4.(1分)《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5.(1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1分)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7.(1分)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1分)“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A.大将发动政变
B.农民起义
C.外戚夺权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3.下列选项中隋文帝功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C.人口大幅度增长,社会经济繁荣
D.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③南北大运河的开通④科举制度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元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冰裂纹瓷
D.唐三彩
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8.唐朝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督府
D.西藏都护府
9.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0.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11.唐朝时长安城里的“坊”是指
A.手工业区
B.居民住宅区
C.商业区
D.娱乐场所
12.唐朝时,其首领没有接受过唐太宗册封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
B.回纥
C.粟末靺鞨
D.南诏
1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4.唐朝时,有外国商人在拜见一位唐朝官员时,能透过官员身上的五件丝绸衣服看见他身上的痣,这说明
A.这位官员很冷
B.唐朝的丝织技术粗糙
C.这位官员很富有
D.唐朝的丝织技术高超
1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农民制造的
①②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二、阅读探究题
17. 阅读材料: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歌谣请回答:(16分)
⑴歌谣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2分)
⑵藏族在当时叫什么?其首领是谁?它们的都城在今天什么地方,当时叫什么?(4分)
⑶“文成公主来西藏”有何历史意义?(6分)
⑷8世纪初,又有一位公主嫁到西藏,她是谁?(2分)当时西藏和这个朝代形成了怎样的关系?(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见右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⑴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2分)
⑵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这一制度科被废除是在?(4分)
⑶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
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2分)
⑷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其中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逇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
——《旧唐书、宪宗下》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4分)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6分)
⑶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2分)
⑷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话分析后,你应该怎么做?(2分)
20.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8分)
⑴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1分)
⑵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1分)
B.余杭指今(1分)
⑶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
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⑷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5CADBC6-10ADBCD11-15BABDC16A
17. ⑴唐朝。
⑵吐蕃。
松赞干布。
西藏拉萨。
逻些
⑶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⑷金城公主。
和同为一家
18. ⑴科举制
⑵隋炀帝。
清朝(末年)
⑶武则天
⑷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
19.(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之治
(2)任用贤臣(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
(3)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4)开放试题,意思对即可。
20.(1)隋;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