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 D.劳动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
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D.黄帝和舜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1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福建境内4.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野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头6.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总体趋势是()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7.王亮同学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
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启B.禹建立夏朝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8.《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9.我国开始学会用木头建房居住的是()A.半坡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1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秦始皇④禹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2.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C.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D.炎黄部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13.我国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农具是()A.石制的B.铁制的C.铜制的D.木制的14.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王③周厉王④周武王。
统编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种植水稻C.会制造彩陶D.可能会使用火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是通过………………………………………………………………………………………()A.考古发掘B.神话传说C.学者推断D.历史记载4、下列原始居民中,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的种植B.打制石器的出现C.家畜饲养的出现D.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6、我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人B.元谋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7、五六千年前,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分布于………………………………………………()A.长江流域B.松辽平原C.云贵高原D.黄河流域8、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A.满族B.藏族C.蒙古D.华夏族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商B.秦C.西周D.夏10、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A.禹B. 纣C.汤D. 黄帝11、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迁都至殷后,商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人又称商朝为殷。
部编人教版 七上历史第一次月考(1-6课)

考试范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册(1—6课)包括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选择题1.2008年3月26日,媒体报道:近些年,不断有坟墓修建在古老的元谋人遗址上,元谋人遗址纪念碑已被数十坟堆“包围”。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你认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A.元谋县是著名的风景区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C.元谋人遗址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D.中国是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 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 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4.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
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A. 建造房屋B. 原始农业的出现C. 使用磨制石器D. 原始手工业出现7.今天海内外华人多以“炎黄子孙”自称,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B. 炎帝C. 黄帝和炎帝D. 黄帝和蚩尤8.“大禹治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B.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C.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大禹尊敬爱戴之情9.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10.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 统治残暴B. 外族进攻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1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精编七年级A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5*2分=50分):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学会使用和长期保存火种(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
选项A符合题意;骨耜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B排除;穿孔饰物是山顶洞人的,C 排除;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D排除。
故此题选A。
2.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下图的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半坡人【答案】A【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符合题意;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B排除;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C排除;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D排除。
故选择A。
3.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居民使用骨耜;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春秋后期出现铁制农具。
由此可见,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①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人头像。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佛教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5. 以下哪个不是唐代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总称。
()7.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8. “文景之治”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治理成就。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1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12. “三分天下,______其一”是形容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势力分布。
1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
14. 北宋时期,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航海活动,共下西洋______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7.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8. 请解释“科举制”是什么,并简述其历史发展。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什么?20.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明朝的三大名著。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介绍唐朝的文化和科技?2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3.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24. 请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
初中2019--2020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 D.河南3.历史教研组在研究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针对下面三幅图片展开对北京人生活的讨论,你认为可能得出的结论有()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①北京人会制造打制的石器②北京人已经可以直立行走③北京人会使用火④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会种植庄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5.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A B C D8.参观遗址、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列历史遗址、遗迹中,有助于我们了解史前农耕社会生活的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和半坡遗址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9.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10.每年清明黄帝公祭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参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考古学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干栏式建筑遗迹以及精美的玉器。
这处遗址最有可能是()A. 北京人遗址B. 半坡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2. 以下关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 会种植农作物B. 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C. 能够人工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这里的“轩辕”指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大禹4.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A. 蚩尤部落B. 尧部落C. 舜部落D. 禹部落5. 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7. 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 金文B. 小篆C. 隶书D. 甲骨文8. 以下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B.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C. 诸侯要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9.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0.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是()A. 李悝变法B. 吴起变法C. 商鞅变法D. 申不害变法11. 下列生产工具中,属于原始农耕时期的是()①打制石器②磨制石器③青铜农具④铁农具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2.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B. 体质特征不同C. 宗教信仰不同D. 政治制度不同13. “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个诸侯有关()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4.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我国最早使用彩陶的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3.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
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4.电影《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以下哪点是庄子的观点的?
A.主张民贵君轻B.主张兼爱非攻C.主张道法自然D.主张法治
5.你若要去北京旅游,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半坡遗址
6.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炎帝C.尧D.舜
7.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图片。
它们所反映原始居民房屋“不一样”特色主要是由决定的。
()
A. 饮食习惯
B. 自然条件
C. 劳动工具
D. 劳动技术
8.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9.“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
“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10.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灵梁的开凿
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曲辕犁的制造
D. 筒车的使用
1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12.大禹以平凡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他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13.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 周天子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 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14.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有误的一项是()
A. 他们使用了打制石器
B.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C. 他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
15.《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该材料反映了()
A. 等级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16.学习探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后,小明写了几条有关北京人的提纲。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北京人保留着猿的特征
B. 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C.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石器
D. 北京人已经能人工取火
17.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 使用火
B. 直立行走
C. 劳动
D. 使用文字
18.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
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指()
A. 黄帝
B. 舜
C. 禹
D. 启
19.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 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
D. 内部发生严重叛乱
20.下图是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有些学者认为上面刻画的符号是我国:()
A. 最早的文字
B. 早期成熟文字
C. 最早成熟文字
D. 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问答题(60分)
21.西周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分封制之下,诸侯可以从周天子那里得到哪些权利?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22.阅读下图:
请回答:
(1)你知道这两件青铜器的名称吗?
(2)它们反映了哪个朝代、哪个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
(3)图一中文物的历史地位怎样?
(4)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业有何突出特点?
(5)西周青铜器铸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
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下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被称为“圣人”。
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4.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仍体现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两例说明。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A
7.B
8.A
9.B10.B
11.D12.C13.A14.C15.C16.D17.C18.C19.C20.D
2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权利:从周天子那里分得土地和人口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的权力;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2.(1)图一是司母戊鼎;图二是四羊方尊。
(2)商朝;青铜铸造业。
(3)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特点: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迅速发展,分工细,技术高超。
23.(1)仁(2)汉武帝时期(3)因材施教(4)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
24.(1)图1反映了道家思想;图2反映了法家思想;图3反映了儒家思想。
(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
(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
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