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50分出题教师:张丽丽)第I卷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2、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3、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4、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5、“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著名战役A、城濮大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桂陵之战6、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7、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 B.汤 C.纣 D.厉王8、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D、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9、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晋国C、楚国D、燕国10、迄今为止,最早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1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人工取火 D.是否定居生活12、我国的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300年 D.公元前1046年1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A.扩充疆域 B.巩固统治 C.分封亲属 D.赏赐功臣14、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A.城濮大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15、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16、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17、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秦穆公18、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A.四羊方尊B.编钟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1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3.下列我国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4.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 化石B. 史学论著C. 考古报告D. 口述史料5.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 建造干栏式房屋B. 种植粟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6.在如图所示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7.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 会建造房屋 B. 能制作陶器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能饲养家禽家畜8.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 D. ①③④9.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女娲和伏羲B. 尧、舜、禹C. 黄帝和炎帝 D. 蚩尤和盘古10.尧、舜、禹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 D. 郡县制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 D. 秦朝12.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 春秋、战国C. 东周、战国 D. 西周、东周13.《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 D. 禅让制14.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15.“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A(正确答案)
“春秋五霸”中不包括以下哪位君主?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赵武王
D(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于航海定向的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C(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A. 诗歌繁荣
B. 佛教盛行
C. 科举制度确立
D. 理学兴起
D(正确答案)
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吴道子
A(正确答案)
元朝时期,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记录了他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见闻的书籍是?
A. 《大唐西域记》
B. 《马可·波罗游记》
C. 《资治通鉴》
D. 《天工开物》
B(正确答案)
明朝永乐年间,哪位航海家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鉴真
A(正确答案)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影响了哪个方面的发展?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对外贸易
D. 教育
C(正确答案)
下列哪场战役是鸦片战争中的关键战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平型关大捷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南京条约签订
C(正确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2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去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A.周口店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元谋人遗址3“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7 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火的使用B.农业生产的发展C.出现了国家D.会建造房屋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9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10 中国古代被称为“丝国”,请你说出传说中教人养蚕缫丝的先人()A.女娲B.黄帝C.仓颉D.嫘祖11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很大的水患,造成巨大灾难。

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

你知道他是谁吗?()A.黄帝B.尧C.舜D.禹1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西周C.东周D.商朝13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三皇五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灭六国D. 汉朝建立4. 佛教是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5. 以下哪个不是唐代的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总称。

()7.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8. “文景之治”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治理成就。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1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

12. “三分天下,______其一”是形容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势力分布。

13.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

14. 北宋时期,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航海活动,共下西洋______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17. 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8. 请解释“科举制”是什么,并简述其历史发展。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指什么?20.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明朝的三大名著。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外交使者,你将如何向外国介绍唐朝的文化和科技?22. 请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3.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影响?24. 请比较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1、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 )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前期D、封建社会中期2、以下原始人类中,距今时间最近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3、会人工取火的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4、相传发明养蚕繅丝的是( )A、黄帝B、嫘祖C、女娲D、伏羲5、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A、男子社会地位的提高B、私有财产的出现C、贫富分化的出现D、生产力的发展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过群居生活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制造工具7、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语言、文字B、过群居生活的方式C、生产工具的进步D、人的体貌特征的变化8、2008年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

而在原始社会时,许多远古人类就生活在那里,他们是( )A、北京人、山顶洞人B、北京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河姆渡居民D、半坡坡居民、河姆渡居民9、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原始农耕时代领先于世界的贡献是( )①种植粟②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挖掘水井⑤发明瓷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10、如果你来到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你会看到这些原始居民劳作时,使用的工具是( )A、木棒B、铁器C、石器D、青铜器1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由不同的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12、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出现这种房屋构造的原因是( )A、外形美观B、根据自然条件而定C、人们喜欢这种建筑D、便于饲养家禽13、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黄帝、尧、舜、禹B、尧、舜、禹、黄帝C、禹、舜、尧、黄帝D、黄帝、尧、禹、舜14、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桀D、伯益15、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治水三过而不入的是( )A、尧B、舜C、禹D、启二、列举题(15分)1、列举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三个典型代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考古学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干栏式建筑遗迹以及精美的玉器。

这处遗址最有可能是()A. 北京人遗址B. 半坡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2. 以下关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 会种植农作物B. 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C. 能够人工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这里的“轩辕”指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大禹4.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A. 蚩尤部落B. 尧部落C. 舜部落D. 禹部落5. 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7. 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 金文B. 小篆C. 隶书D. 甲骨文8. 以下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B.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C. 诸侯要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9.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0.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是()A. 李悝变法B. 吴起变法C. 商鞅变法D. 申不害变法11. 下列生产工具中,属于原始农耕时期的是()①打制石器②磨制石器③青铜农具④铁农具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2.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B. 体质特征不同C. 宗教信仰不同D. 政治制度不同13. “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个诸侯有关()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4.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假如时空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国古代远古人类中最早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A.元谋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3.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4.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万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兴盛B.水利工程的兴修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劳动力的增加5.《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

此外,此时还出现了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6.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畜牧业发达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铁器开始使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7.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请从此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应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 D.六辅渠8.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有教无类9.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A.加强专制统治B.结束百家争鸣C.消灭读书人D.弘扬儒家文化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11.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2.苏辙的《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 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 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
3、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国人暴动是发生时期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 周幽王
8.我国青铜文化灿烂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青铜人头像 B司母戊鼎 C青铜酒具 D四养方尊
10.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晋文公 B 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1.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
C 奴隶制的确立 D封建制的形成
12.我国出现铁农具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国
13.战国时期的变法中影响最大的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邹忌变法 D商鞅变法
14.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战争 B铁器农具的广泛使用
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6有关北京人一天生活正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17.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8.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碳笔写
19.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2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材料题(每共30分)
(一)共15分
公元前356年,“卫鞅”在“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努力从事
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

(任选两个角色作答,6分)
(3)根据材料可推断出“卫鞅”的变法主张属于哪家思想学派?(1分)此次变法影响如何?(2分)(4)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

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2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2分)
(二)5分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被分封的有哪些对象?(3分)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 5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3分)
2.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四)5分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2分)
2. 材料三是对哪个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哪里获得了什么的美称。

(3分)
答案
1—5BBBCA 6—10CCBBB
11—15ABDDB 16—20DAAAA
二(一)(1)商鞅;秦国(2分)
(2)如果我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的利益。

奖励军功使得只要我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可以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受的爵位和官职。

这给了我掌握政权的机会,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如果我是奴隶主旧贵族: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如果我是农民,我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任选2种作答,共6分)(3)法家;(1分)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或者答出富国强兵即可得2分)
(4)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2分)感想作答,言之有理即得2分
(二)1,子弟、亲戚、功臣(3分,答对一个给1分)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分
三(1)春秋晚期(1分)孔子(1分)《论语》(1分)
(2)儒家学派。

(2分)
四 1 李冰大禹 2分
2 都江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分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