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我国已经发现的人类,按时间顺序先后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2.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居民遗址3.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会不会建造房屋D.会不会直立行走4.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 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虽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史实。

历史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炎帝教民农作C.黄帝发明舟车D.涿鹿之战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7.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是孙中山对哪位传说中人物的评价()A.盘古B.女娲C.黄帝D.炎帝9. 生活在“上承”氏族部落,“下启”国家的产生时期的人物是()A.黄帝B.尧C.舜D.禹10.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11.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12.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13. 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6.“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7.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8.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10.“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二、材料解析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一历史月考试卷

初一历史月考试卷

初一历史月考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叫( ) A .小篆 B .金文 C .甲骨文 D .隶书2.看下图是秦长城分布图。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 .西起临洮,东到咸阳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D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

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A .它是最早的印刷术B .发明人北宋毕昇C .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D .比欧洲早约400年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两宋时期某个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它是( ) A .太湖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 .淮河流域5.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青铜立人像D .大盂鼎6.春秋后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工具的使用 B.铜工具的使用 C.石器的使用 D.钢的使用7.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A.和亲之路 B.丝绸之路 C.反击匈奴路线 D.出使西域路线8.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9.既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长安 B.洛阳 C.上海 D.建康10.西汉灭亡,建立新朝的外戚是()A.王莽 B.王猛 C.王导 D.刘秀二、判断题11.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的作者是司马光,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商朝
B. 唐朝
C. 秦朝
D. 春秋时期
2.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A. 西安
B. 广州
C. 北京
D. 长沙
3. 兵马俑是在哪个朝代建造的?
A. 唐朝
B. 魏晋时期
C. 秦朝
D. 隋朝
4.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A. 孔子
B. 刘备
C. 秦始皇
D. 李白
5.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成立了?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文化大革命
D. 南京大
第二部分:问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如何发明的?
2. 请简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一些事情。

4. 简述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主要影响。

5. 请简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
1. 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

2. 请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看法。

以上试题为中国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题目,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字数不限。

祝你考试顺利!。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相应位置内.)1. 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来源于()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松花江流域2. 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3.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天然火4.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B.会保存火种C.过着独居生活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5. 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80万年6.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种植水稻D.会制造工具7.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8. “稻花香里话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9. 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A.洞顶上B.山洞里C.半地穴式房屋里D.干栏式房屋里10.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A.打制石器B.骨耜C.钻孔石斧D.铁犁铧11. 《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

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河姆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7-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学情检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古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居民④半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8.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9.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0.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黄帝B.黄帝蚩尤C. 炎帝蚩尤D. 蚩尤禹1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12.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13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 楚、燕B 吴、齐C 齐、越D 齐、楚14.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15.下列哪些商朝的社会活动最有可能记录在甲骨上()①祭祀②农牧业③刑法④旅游⑤战争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⑤16.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17.下面关于西周分封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封的对象是全体臣民 B.分的是土地和平民、奴隶C.被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义务D.开发了西周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18.《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商丘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商丘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某班学生表演历史剧《半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使用磨制石器B.饲养猪狗等家畜C.种植水稻D.居住半地穴式房屋2. 当今世界上的国王几乎都是终身制,王位的继承也采用世袭制。

虽然王位继承方式因国而异,但嫡长子孙继承法仍是目前许多国家采行的方法。

中国历史上的王位世袭制起源于()A.春秋战国B.商朝C.西周D.夏朝3. 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B.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D.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治害虫4.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B.齐桓公本人的威信与能力C.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D.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5. 2009年6月24日,北京人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启。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错误的是()A.还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B.会使用天然火C.四肢与现代人无多大差别D.生活于距今70万~20万年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大汶口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北京人7.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8. 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9.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体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代的年表。

现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已经确定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那么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1049年10. 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统一国家的建立C.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________的房子里,会制造________,会纺线、织布、制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丽景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 半坡人B. 北京人C. 元谋人D. 河姆渡人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信息一:右图是其头部复原图信息二: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3.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独自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A.打制的石器B.磨制的石器C.骨器D.青铜器6. “稻花香里话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7.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D.人工取火的实现8. 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9.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10.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 水稻、小麦B. 水稻、玉米C. 水稻、粟D. 玉米、粟11.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不相同的是A.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 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C. 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 种植粟和蔬菜12. 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松嫩平原D.黄土高原13.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 黄帝B. 炎帝C. 舜D. 禹14.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
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
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

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D.黄帝和舜
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
1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3.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14.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

“齐”、“鲁”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5.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6.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商鞅变法最彻底D.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18.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A.实行变法B.人民起义C.分封诸侯D.争霸战争
19.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20.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谁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ABDDB 6—10DCDBA 11—15CDDCA 16—20CCAB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省。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

22.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23.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三、材料题(24题14分,25题10分,26题16分)
24.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在这些阶层中,哪些是属于统治阶级?哪些是属于被统治阶级?
(3)当时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
(1)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统治阶级: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被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3)礼仪教化与暴力镇压.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谁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1)齐桓公;齐国.
(2)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齐国有渔盐之利.
(3)葵丘会盟.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商鞅.
(2)秦孝公;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使得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