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相当于我国的哪个王朝()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 . 一个朝代的兴亡与国君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禹B.汤C.周武王D.商纣王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4 . 《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国家分裂割据④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quǎn)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用耒耜翻地B.用牛来耕地C.用石刀砍伐D.用青铜农具耕地6 .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A.B.C.D.7 .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8 . 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9 . 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
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
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某同学对我国某一古人类遗址的描述,其中有错误的是()A、距今年代B、生活地点C、火的使用D、地位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4、下列成就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是()①种植粟②制造陶器③种植水稻④铸造铁器⑤发明瓷器⑥铸造青铜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③⑥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黄帝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6、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这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变法B、实行了分封制C、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D、产生了封建制度7、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A、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才能保证王朝永固B、只有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永固C、只有实行世袭制才能保证王朝永固D、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荀子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反映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井田制 D.、郡县制9.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A、被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B、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C、没有人身自由D、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11、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是()A、石器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12、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
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A. 猿人
B. 小猴子
C. 智人
D. 某种史前人类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代表作品?
A. 洞穴壁画
B. 陶器
C. 木雕
D. 故事传说
3.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长安?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记载人类起源史的学科是________。
2. 人类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现今的________。
3. 古代中国人对长江的称呼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3. 我们如何通过考古学研究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
四、应用题(共20分)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讨论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完成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
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部编人教版 七上历史第一次月考(1-6课)

考试范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册(1—6课)包括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选择题1.2008年3月26日,媒体报道:近些年,不断有坟墓修建在古老的元谋人遗址上,元谋人遗址纪念碑已被数十坟堆“包围”。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你认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A.元谋县是著名的风景区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C.元谋人遗址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D.中国是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 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 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4.小明在网上搜索“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
由此你能判断小明搜索的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C.北京人遗址D.半坡原始居民遗址5.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A. 建造房屋B. 原始农业的出现C. 使用磨制石器D. 原始手工业出现7.今天海内外华人多以“炎黄子孙”自称,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B. 炎帝C. 黄帝和炎帝D. 黄帝和蚩尤8.“大禹治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B.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C.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大禹尊敬爱戴之情9.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10.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 统治残暴B. 外族进攻C. 内部纷争D. 天灾人祸1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6.“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7.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8.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10.“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二、材料解析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考试版)A4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上第1-8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同学们搜集到有关山顶洞人的如下资料,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考古工作者的笔记B.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C.遗址中出土的骨针D.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2.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以下图片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3.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B.C.D.4.“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5.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A.发明农耕、船只B.礼贤下士,选贤与能C.大败蚩尤走向联合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6.“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
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7.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
”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疆土B.确立了等级制度C.实现了富国强兵D.促进了民族交融8.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两颗门齿化石B.大量炭屑C.古鱼类化石D.九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2.据《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的古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3.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蓝田人、山顶洞人4.某同学绘制了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狼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B.长江中下游C.珠江三角洲D.辽河流域6.“(他们)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刻在陶罐上的稻穗,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
”诗歌《问津河姆渡》中的“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粟B.玉米C.小麦D.水稻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B.会狩猎,并将捕获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题(时间:5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3分,共63分)1.国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的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 2.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人工取火③种植水稻④ 禅让制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分别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方式成为部落联盟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 D .禅让制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人工取火的发展5.下列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简图,造成这种建筑结构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双方(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A.建筑观念不同B.生活习惯不同C.使用的工具不同D.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不同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B.智力低下C.喜欢群居生活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7. 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前身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融合而成的华夏族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对华夏始祖的尊称8.传说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A.尧 B.舜 C.禹 D.启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迁殷②牧野之战③国人暴动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10.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A.卧薪尝胆B.围魏救赵C.退避三舍D.纸上谈兵11.下列属于战国七雄争霸战争的是()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_____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答题框内,否无效。
)
1.下列远古居民中,生活年代距今最久远的是()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在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明
3.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
4. 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5.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
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
6.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7、“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
9、.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10.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年771.公元前D 年1600.公元前C 年2070.公元前B .公元前四五千年A
1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A.商朝建立后定都于殷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D.“殷”字吉利
13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4.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
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6.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大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D.造纸业
17.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A.阪泉之战B.打败蚩尤C.逐鹿之战D.牧野之战
18.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
19我国.子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尧舜禹时期
20.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期中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叫形声,那用图形、线条把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叫?
A 象形
B 指事
C 形声
D 会意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二、非选择题(注意:此题30分)
(一)读图说史(8分)
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分)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2分)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1分)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铜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哪些进步?(2分)
二.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第一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4分)
(2)第二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4分)
这些原始居民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情况,请你根据以上问题总结综述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概况。
(4分)
(三).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在这种制度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受封者也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1分)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那些人?(1分)重要的封国有哪些?(2分)该制度中最低层的是什么人?(2分)
(3)封国的统治者称为什么?(1分)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1分)
(4)该制度的实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