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 D.劳动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

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D.黄帝和舜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1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福建境内4.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野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头6.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总体趋势是()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7.王亮同学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

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启B.禹建立夏朝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8.《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9.我国开始学会用木头建房居住的是()A.半坡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1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秦始皇④禹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2.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C.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D.炎黄部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13.我国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农具是()A.石制的B.铁制的C.铜制的D.木制的14.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王③周厉王④周武王。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有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注: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

)1.下列有关“北京人”(右图)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开始培植农作物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使用天然火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5.《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

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7.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8.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北京人B.河姆渡居民C.半坡居民D.大汶口居民9.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 A.火的使用B.原始农业的产生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0.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11.下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12.右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2.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3.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居民掌握的生活技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能制造石器、骨器和角器B.会使用弓箭,会捕鱼C.会纺织、制衣D.会建造房屋、种植水稻和粟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禹D.舜6.“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7.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8.有学者曾说:“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10.“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的影响二、材料解析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新人教版含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新人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保留了猿的特点B、使用打制石器C、会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3.我国长江流域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氏族遗址C、河姆渡氏族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4.从某一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以下遗物:鱼骨、海蚶壳、一枚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的骨针、兽牙,磨光石珠。

此遗址属于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5.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因为A、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B、手脚有明显分工C、懂得人工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6.已经会做装饰品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7.以下能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西周的众多诸候是通过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9.西周诸侯应尽的义务有①镇守疆土②出兵勤王③交纳贡赋④定期朝见周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11.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造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相传,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13.被华夏族尊奉为祖先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舜D、禹14.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A、尧B、舜C、禹D、鲧15.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16.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5(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5(含答案)

2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游牧文明B、和谐秩序C、神话传说D、农耕文明24、《尧王的传说》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尧的传说。

下列哪一描述是该部分的内容( )A、鼓励人们开垦农田B、发明舟车C、治水有功D、让位于禹25、《史记》对有关尧、舜传说的记载: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舜帝“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代尧践帝位”。

尧、舜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共同原因是他们( )A、都是部落的首领B、拥有强大军事实力C、都是贤德之人D、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6、李时珍曰:“古者以票为黍稷、梁、称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7、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A、彩陶B、白陶C、黑陶D、青铜器皿28、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29、“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宗法制D、禅让制30、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那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造福人民。

他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

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自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二: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分)1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云南元谋D、陕西西安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

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3. 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

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 、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良渚居民5.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 .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6、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文化遗存的是()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半坡人遗址⑤河姆渡遗址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7.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 .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神话传说D.游牧文明8. 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A. 黄帝B.炎帝C.舜D.禹9.2009年4月4日,陜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10.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 4 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 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两颗门齿化石B.大量炭屑C.古鱼类化石D.九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2.据《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的古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3.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蓝田人、山顶洞人4.某同学绘制了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狼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B.长江中下游C.珠江三角洲D.辽河流域6.“(他们)用骨耜在双眸中,开垦出一片水田……刻在陶罐上的稻穗,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

”诗歌《问津河姆渡》中的“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粟B.玉米C.小麦D.水稻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B.会狩猎,并将捕获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下列原始居民最早知道用火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4、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①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②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
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上干栏式房屋。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6、(2010年三明市中考)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7、下列人物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是()
A炎帝B尧C舜D禹
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或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9、我国历史上唯一做过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0、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
11、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件是()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建立12、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3、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D.青铜神树
14、后代称之为“五谷”的农作物齐备于()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15、下列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B.越国 C.赵国D.齐国
16、我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17、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是()A战争B革命C变法D奴隶起义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19、人们测定出一年24节气开始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言论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孙子兵法》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制造彩陶。

错误:更正:
22、启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误:更正:
23、公元前1046年,文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误:改正:
24、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春父子主持修筑的。

错误:更正:
2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

错误:改正:
三、辨析题(5分)
26、在一次历史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单项选择题: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小明先B。

请问:小明的解答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


由:
四、材料解析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8分)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1分)体现了他怎样的主张?(2分)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改革措施相对应?(2分)
(3)材料三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4分)
(4)根据材料三,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一个平民,想变为贵族,你会怎么做?(或者你应该怎么做?)(2分)
(5)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的哪一项作用(影响)相对应?(2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
29、选择填空题((1)(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每格1分,共8分):(10分)
(1)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围魏救赵 A 卧薪尝胆③
纸上谈兵①武王伐纣 E
退避三舍②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H
破釜沉舟 F 减灶计 B
①②③
(2)A、孙武B、韩非子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儒家E、道家F、墨子
人物学派主要思想
①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老子②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孔子④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⑤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①②③④⑤
(3)第(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2分)
30、请回答有关春秋战国的历史问题:
(1)春秋时期最先争霸的是哪个诸侯国?霸主是谁?(2分)
(2)请用一句口诀来记战国七雄的方位。

(2分)
(3)孟子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
(4)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你最有可能接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请说明理由。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