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造山带的糜棱岩

合集下载

糜棱岩

糜棱岩

百科名片糜棱岩是一种具有丰富地质信息的载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从显微超微构造,岩石固态流变,动力变质成矿,成岩模拟实验,构造地球化学,造山带运行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七个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近20年来糜棱岩岩石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目录[隐藏]简介形成构造组成基本特征矿物成因形态特征地质特征简介形成构造组成基本特征矿物成因形态特征地质特征∙鉴别特征∙相关的历史事件简介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

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糜棱岩变形,使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

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但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辨颗粒轮廓。

有时在断面上可见凸镜状定向排列的碎斑。

糜棱岩由韧性基质和变形残核、残碎斑晶或变斑晶组成。

韧性基质是一些细粒矿物的集合体,是动态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结晶作用产生的矿物以及硬矿物脆性碎裂的细小碎粒。

变形残核是经受韧性变形的矿物,呈透镜状或带状,后者长宽比可达几十比一。

残碎斑晶呈透镜状或浑圆状,是指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下韧性变形过程中,某些硬矿物发生脆性碎裂而残存的相对基质较大的碎砾。

变斑晶是在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重结晶的或生长的较大的矿物,如石榴子石、钾长石等。

残碎斑晶和变形残核内部发育塑性变形的光学效应,如变形纹、变形带、扭折带等。

残碎斑晶内的脆性裂纹受韧性基质限制,不能蔓延导致岩石的破裂。

所以,糜棱岩的形成过程中韧性变形起主导作用。

残碎斑晶和变斑晶呈不对称的眼球状嵌入韧性基质中,不对称性指示剪切带的剪切指向。

糜棱岩中发育叶理和拉伸线理,多数存在两组由矿物定向排列而产生的叶理:平行剪切带边界的滑动叶理(C面)和平行压扁面的叶理(S面),两者之锐夹角指示剪切带的剪切指向;在S面上出现的拉伸线理,指示了剪切运动的矢量。

糜棱岩系列的岩石分两类:①糜棱岩,细粒韧性剪切变形的岩石,根据其韧性基质含量糜棱岩划分为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基质各占10~50%、50~90%、90~100%。

构造地质学1.7

构造地质学1.7

Cr2O3
0 0 0 0 0 0.060 0 0.043 0 0.198 0 0.121
Total
97.599 85.977 99.155 88.183 98.964 85.179 98.839 83.649 96.807 83.275 97.495 90.51
绿泥石—白云母 样品No1,T= 480℃,440℃; 矿物对温度计 样品No2,T= 430℃;
计算结果:
样品No3,T= 350℃,350℃; 样品No5,T= 450℃。
万源老丁采石场 程坂采石场 胡山咀采石场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120. 12.11Fr iday, Dece的 人谈话 。05:1 8:5005: 18:5005 :1812/ 11/2020 5:18:50 AM
No.3 糜棱岩
No.4 糜棱岩
拉长的长石
No.5 糜棱岩
S-C组构
糜棱岩原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 糜棱岩残斑:长石、石英、白云母; 基质中同构造结晶矿物: 白云母+绿泥石+黑云母+重结晶石英+钠长石 残斑中长石:碎裂+塑性拉长石
(指示温度 400℃±)
总之,中、低绿片岩相变质, 估计温度:400-450℃ (超过了白云母的封闭度:350 ± 50℃)
FeO
2.726 23.829 3.156 25.658 2.745 24.803 3.384 24.231 3.289 24.961 2.881 24.136
MnO
0 0.627
0 0.695
0 0.641 0.006 0.504
0 0.599
0 0.826

糜棱岩

糜棱岩

糜棱岩糜棱岩是一种具有丰富地质信息的载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从显微超微构造,岩石固态流变,动力变质成矿,成岩模拟实验,构造地球化学,造山带运行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七个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近20年来糜棱岩岩石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并简单列举了一些新成果,诸如浅层次糜棱岩的发现,人工糜棱岩的成岩实验和同位素测年新数据等。

同时还指出糜棱岩的微观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壳幔流变学,构造年代学和造成带比较学等这些新的学科研讨上。

糜棱岩是一种变质岩,原岩经过强烈挤压,破碎后形成细粒,是一种动力变质岩石,粒度一般小于0.5毫米,但有时也含有少量比较粗的原岩碎屑,呈现为眼球状的碎斑。

术语简介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

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使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

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但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辨颗粒轮廓。

有时在断面上可见凸镜状定向排列的碎斑。

糜棱岩常由花岗质岩石和砂岩类岩石形成,所以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并常被压扁、拉长,石英碎粒还可出现平行光轴的波状消光带。

在磨碎的基质中有时残留有稍大的石英、长石单个晶粒(或碎屑),或由两者集合构成的“眼球状体”。

眼球体中同样可见波状消光和解理双晶纹的弯曲。

糜棱岩常具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条带和纹层的形成系由矿物成分、颜色、颗粒大小等差别造成的。

糜棱岩也常见一部分新生矿物出现,如绿泥石、绢云母、多硅白云母、绿帘石、滑石、蛇纹石等。

这些矿物常作定向排列,致使条带构造更趋明显。

糜棱岩致密坚硬,主要由花岗岩、石英砂岩组成,伴生部分新生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蛇纹石等,一般分布在断裂带的两侧。

在中国的四川、云南断裂带有糜棱岩化带分布。

矿物成因糜棱岩由韧性基质和变形残核、残碎斑晶或变斑晶组成。

韧性基质是一些细粒矿物的集合体,是动态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结晶作用产生的矿物以及硬矿物脆性碎裂的细小碎粒。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类型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类型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类型作者:迟广成肖刚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摘要]变质作用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碎裂变质作用、糜棱变质作用和气热变质作用6种,不同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类型不同。

在各种成因类型的变质岩中,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其它成因类型的变质岩分布有限。

区域变质岩主要出露于各大陆的前寒武纪地盾区及显生宙各时代的造山带中,约占地球大陆面积的18%左右。

地壳上的变质岩在漫长的地质时间内(65-3850百万年),由于地质事件发生频繁,使岩石中活性元素产生分离、迁移、富集,形成丰富的矿产,世界上至今为止发现的各种矿产,变质岩系中都有发育,前寒武纪矿产特别丰富,许多特大矿床(如鞍山式铁矿)都产于这一时期。

[关键词]变质作用;变质岩分类;变质岩分布;矿产特征中图分类号:P5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01 变质岩地壳上的岩石按成因不同一般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变质岩是地壳发展过程中,由已存在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火山沉积岩和火山岩),在特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改造所形成的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的岩石,变质岩形成过程一般是在压力和温度升高条件下进行的,这种转化再造过程称作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基本上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的。

2 变质作用及岩石类型变质作用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碎裂变质作用、糜棱变质作用和气热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用是中、高温热液接触泥质岩、粉砂岩、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等,使原岩成分基本上或全部发生了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没有发生明显的交代作用,原岩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板岩、角岩、大理岩、接触片岩、接触片麻岩和玻化岩。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伴随岩浆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岩浆岩围岩受到岩浆所散发的热量及挥发分的影响,通过交代作用使已凝固的岩浆岩和围岩改变了原岩成分,形成新的矿物和结构构造岩石的地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钠长英板岩、矽卡岩和混染岩。

糜棱岩的特征

糜棱岩的特征

糜棱岩的特征糜棱岩是一种常见的火山岩,其特征主要包括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岩石颜色和岩石纹理等方面。

糜棱岩的岩石成分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

其中斜长石是糜棱岩的主要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则在岩石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糜棱岩的成分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石英、辉石和斜长石等矿物。

糜棱岩的岩石结构主要以无规则交错的结构为主。

这种结构是由于糜棱岩在形成过程中,岩浆快速冷却凝固,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规则的结晶结构。

因此,糜棱岩的结构呈现出无序、混乱的特点。

糜棱岩的颜色通常呈现为深灰色或黑色。

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较多的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色矿物。

此外,糜棱岩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斑点状的颜色,这是由于岩石中存在着一些杂质或者矿物的氧化产物。

糜棱岩的纹理主要包括糜棱状构造和斑状构造。

糜棱状构造是糜棱岩的典型纹理,由于岩浆快速冷却凝固,岩石中形成了大量的糜棱状结构。

这些糜棱状结构呈现出类似于花岗岩的纹理,因此糜棱岩也被称为“玄武岩的花岗化”。

斑状构造则是由于岩浆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矿物,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相互交错的现象,形成了斑状的纹理。

糜棱岩作为一种火山岩,其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糜棱岩通常是由于火山爆发时,岩浆从地下喷发到地表,经过快速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糜棱岩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时期,这些岩石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

糜棱岩在建筑和石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坚硬耐磨的特点,糜棱岩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如地板、墙面等。

此外,糜棱岩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装饰品,如雕塑、工艺品等。

糜棱岩的独特纹理和颜色使其成为了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喜爱的材料之一。

糜棱岩作为一种常见的火山岩,具有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无规则交错的岩石结构、深灰色或黑色的岩石颜色以及糜棱状构造和斑状构造的纹理特点。

糜棱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石材领域。

了解糜棱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种独特的岩石。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3 m。 0k
本 文 研 究 的 大 别 山 造 山 带 范 围 系 指 南 襄 盆 地 以 东 、 郯 庐 断 裂 以 西 的 广 大 地 区 ,其 南 部 和 北 部 均 被 新 生 代 沉 积 物 所 覆 盖 。 自晚 古 生 代 以 来 ,华 北 与 扬 子 板 块 已碰 撞 对 接 为 统 一 的 岩 石 圈 板 块 ,秦 岭 一 大 别 大 洋 消 失 ,代 之 以 残 留海 盆 或 海 陆 过 渡 相 的 沉 积
( . 工业 北 京地 质 研 究 院 ,北 京 1 棱 10 2 ;2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与 资 源 学 院 , 北京 10 8 009 003 102 ) 3 0 6 3 吉林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吉 林 长 春
摘 要 :太 别 山造 山带 为 一 条 中生 代 陆 内造 山 带 ,其 构 造 系 统 是 由 逆 冲推 覆 构 造 组 戚 的构 造 楔 形 体 ,尖 端 指 向南 。 掏 成 逆 冲 系统 的 4条 主干 逆 掩 断 层 , 由 南 向北 呈 后 展 式 ( 叠式 ) 依 次 上
环 境 -- 6,该 区 之 后 的 地 质 发 展 演 化 属 陆 内 构 造
环境r 。早侏罗世 晚期一早 白垩世 (i 1 ,大 J—K )
别 山 地 区 进 人 了 造 山 带 形 成 演 化 阶 段 。 大 别 山 陆 内
造 山 带 构 造 变 形 强 烈 , 以 逆 冲 推 覆 构 造 为 主 ,形 成 了大 型 薄 皮 构 造 。 大别 山造 山带的逆 冲推 覆 系统在 西端 即橱柏 山 地 区 发 育 较 好 ,共 有 4条 区 域 性 主 干 逆 掩 断 层 ,从 北 至 南 分 别 为 毛 集 逆 掩 断 层 ( TH) 苏 家 河 逆 MJ 、 掩断 层 ( J T ) 橱 ( ) 大 ( ) 逆 掩 断 层 SH H 、 柏 别 ( DT T H) 和 随 县 逆 掩 断 层 ( X H) 而 整 个 造 山 S T , 带 逆 冲 系 统 底 界 存 在 统 一 的 滑 动 拆 离 面 , 它 实 质 上

糜棱岩

糜棱岩
一、实验目的:
了解动力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和描述 方法。
二、实验内容
掌握糜棱岩的显微镜下的特征; 学会观察糜棱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了解矿物的变形行为。
三、实验要求
完成糜棱岩的鉴定报告一份。
糜 棱 岩
碎斑:不易塑性变形的矿物,最常见的是长石类; 呈眼球状、透镜状、圆粒状; 变形特征:波状消光、显微裂隙和解理弯曲等; 常与边部亚颗粒、重结晶的细小矿物组成核幔结构。 基质:颗粒细小,环绕着碎斑分布,呈强烈的塑性流动状 构造;如石英,拉长成丝带状,呈条带状的石英单晶或集 合体。 S面理:平行于压扁面的挤压面理 C面理: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剪切面理 S-C组构,指示剪切运动的方向。
薄片鉴定报告(薄片号: )
矿物成分特征(造岩矿物主要形态及光学特征,
要求估计含量; )
结构构造特征; 岩石命名; 成因分析:变质条件
糜棱岩 糜棱结构英
丝带石英重结晶呈矩形或竹节状
S-C组构,左行剪切
S面理:长石碎斑的长轴方向和与其平行的细云母条带方向 C面理:丝带状石英和较粗的云母条带方向
云母鱼,沿解理裂开,头、尾部为C面理
动态重结晶,变形同期,波状 消光,定向明显,边界不规则
静态重结晶,变形期后,均匀 消光,无定向,边界平直

郯庐断裂带热年代学信息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折返的关系

郯庐断裂带热年代学信息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折返的关系

维普资讯
fe弓
2005生
1 地质概况与样品描述
大别造山带东缘的郯庐断裂带 ,其东侧为晚 白 垩世一古近纪的潜 山断陷盆地 [1 8l,而大别变质杂岩 岩性 特征则指示 其为 大规模 的左旋 走滑韧性 剪切 带 。断裂带西侧大别杂岩内的片麻理 由原先的走 向 NWW 至断裂带附近被牵引弯曲成 EW-NEE走向, 明显指示 了该断裂带的左行平移运动 (图 1)。近年 来 的研究表明 ,南大别 的超高压变质带也受郯庐 断裂带 的牵引而沿断裂带延伸至桐城西侧 。因而 , 该段太湖以北的断裂带实 际上叠加在超高压变质带 之 匕。
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 究成 果揭示 了 45 58 Ma前郯庐断裂 带的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这两 次快 速冷却事件分别对应
于断裂带 晚白垩世 、古近纪两次伸展 活动 ,并 控制发育了断裂带东侧 的潜山断陷盆地 。而钾 长石和磷灰石所在地记
录 的冷 却时间显示 ,造山带 内部 的抬 升都相应早于东缘 的郯庐 断裂带 ,反映造山带晚 白垩 世一 古近纪 的隆升并不 受
收稿 日期 :2004一lO一28;改 回日期 :2005一Ol一15;接受 日期 :2005—03—22 基金 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0272094) 作者 简介 :王勇生 (1977一),男 ,博士研 究生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专业 。 E-mail:yshw9007@sina.com
郯 庐 断 裂 华 北 板 块
鲁造 山带
华 南 板 块
≥I . [I圈圜 |=I榴燕变质J山岩晖晚寨杂岩期岩 岩 体囤E冈I =三二 :I麋拉址采伸1样棱 位面线觋理 IE产广及 状编 号
图 1 大别 山东缘郯庐 断裂带桐城 一牛栏铺段构造简 图及采样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 安徽 合肥 200 ; . 30 1 2 中国科学 院壳 幔物质 与环境 重点实验 室 ,
202 ) 3 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 和空间科 学学院 , 安徽 合肥 摘
要 :变质作用是糜棱岩的主要形成机制和鉴别标志 。大别 山糜棱岩是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 的与断op i o e ot ok . rm le o n e , h ei l ws h re c - h n h t a t rhs f h i h s s F o odrt y u gr tesr sf l eodr l op m m t r r c o e oo t eo
第3 0卷
第 4期







Vo . 3 1 0, No 4:6 5 6 6 . 2 - 3
21年 7 01 月
ACTA PETR0L 0GI CA E T M I NERAI( CA . I X
Jl, 0 1 uy 2 1
大 别 山造 山带 的糜 棱岩
徐 树 桐 吴 维平 刘 贻灿2 陆益群 汪德 华 , , , ,
ln t .Fo a in e o h o h lntsi h beM o n an wa p r xma e h a sf ral t tr oi e m r t p c ftemyo ie t eDa i o n u ti sa p o i tl t esmea o tl l e y i ea
带) 有关的岩石 , 可分为绿片岩相 、 角闪岩相 、 麻粒岩相 和榴辉岩 相糜棱岩 。大别 山糜棱 岩的主要鉴 别标志是 相应变 质相标 志矿物的韧( ) 塑 性变形或晶 内变形 , 与以往 关于糜棱 岩的定 义有 明显不 同。大别山 高压 ( 高压带 内的各 这 超 类糜棱岩的形成时代与 同相母岩峰期变质作用大致 同期或 略晚 , 从老到新 的顺 序是 : 榴辉岩相 糜棱岩一 麻粒岩相 糜
gt a is myo i - g a ui a is m yo i i fce lnt + r n le fce lnt e e t e a p ioi a is m yo i ge n c it fc s myo i . m hb l e fce lnt t e re shs a i lnt e e Aco dn o1h lg n e t r ,t em yo i sc nb rh rdvd dit e o da dt i u c se e e — c r igt t oo ya d tx u e h lnt a ef te iie osc n n hr s b l ssi n cs i e u n d a f
X S utn WU i i L U i a 2 U —u n NG eh a U h — g , o We— n , I Y — n ,L Yi n a dWA p g c q D —u
( .An u n t ueo oo y,Hee 3 0 1 1 h i si t fGe lg I t fi 0 0 ,Chn 2.C yLa oaoyo u tMa t trasa d E vrn n s 2 ia; AS Ke b rtr f s— n l Maeil n n io me t Cr e
Sho f at n pc i c , i r t f i c dTeh o g f hn ,H fi 3 0 6 C ia co l r adS aeS e e Unv s yo e ea c nl yo ia ee 2 02 , hn ) oE h c ns ei c S n n o C
中图分类号 : 58 3 2 P 8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0— 54 2 1 )4— 65—1 1 0 6 2 (0 1 0 0 2 2
M y o t s i he Da i o n a n r g n l nie n t b e M u t i o o e
Ab ta t sr c :M yo i si h beo o e r a l a d s erz n eae o k r e n e tmo p i o d— lnt t eDa i r g n aefut n h a o erltdr c sf m d u d rmea r h cc n i e n o t n .Th yc nb iie t re shs ,a p ioi , rn l e n c gt aism yo i s i s o e a edvd di og e n c i m hb l e g a ui ,a de l i fce lnt .Th i r— n t t t o e e eman ci
o h o siu n ea o h cfce .Th si ce rydfee tfo h o e eiiina d d srp in o — ft ec n t e t t t m m r i a is p i s lal i rn rm t efr rd f t n ecit f f m n o o my
tr nfr dn i i emy ntsi teD be u ti e ute(l t )dfr t no d xmieas ei e t y g t l i h a i Mo na i t ci pa i e mai fn e n rl o oi fn h o e n n sh d l sc o o i
棱岩一 角闪岩相 糜棱 岩一 绿片 岩相 糜棱岩 。根 据需 要 , 大别 山 的糜 棱岩 可按岩 性和 结构做 次级 和更 次级 的分类 。
早期形 成的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糜棱岩常常受到 晚期角 闪岩相 糜棱岩和 / 绿片岩 相糜棱岩 的叠加而成残 留体 , 或 并 使 大部 分被 改造成为晚期糜棱 岩的外貌 。大别 山南部 和北部低 级变质 岩 内只有角 闪岩相和 绿片岩相 糜棱岩 , 形成 时代从 古生代到三叠纪 。 关键词 : 大别造 山带 ; 棱岩 ; 糜 变质相 ; 韧性变形 ; 简单剪 切应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