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系统
电梯八大系统门系统

电梯八大系统门系统电梯门系统的构成:包含厅门和轿门,电梯门从安装位置来分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层门,装在井道内部的为轿门。
层门和轿门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梯上。
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电梯门系统的组成电梯主要部件:轿厢、井道件、曳引机(动力源)、安全部件(安全保护)、电气、门系统。
在电梯门系统中层门和轿门都是为了防止人员和物品坠入井道或轿内乘客和物品与井道相撞而发生危险,都是电梯的重要安全保护设施。
电梯层门,是乘客在使用电梯时首先看到或接触到的部分。
是电梯很重要的一个安全设施。
轿门是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是设在轿厢靠近层门的一侧,供司机、乘客和货物的进出。
轿门主要由门机装置、门板、安全装置以及轿门地坎以及安装组成。
门机装置:为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它实现厅轿门的开、关门动作。
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刀装置、轿门联锁开关等。
电梯轿门结构厅门主要由厅门装置、门套、门板、外开锁装置、自闭装置、厅门地坎组成。
厅门装置:主要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锁装置。
电梯层门轿门、层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轿门是设置在轿厢入口的门,是设在轿厢靠近层门的一侧,供司机、乘客和货物的进出。
简易电梯,开关门是用手操作的称为手动门。
一般的电梯,都装有自动开启,由轿门带动的,层门上装有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的门锁。
只有轿门开启才能带动层门的开启。
所以轿门称为主动门,层门称为被动门。
只有轿门、层门完全关闭后,电梯才能运行。
为了将轿门的运动传递给层门,轿门上设有系合装置(如门刀),门刀通过与层门门锁的配合,使轿门能带动层门运动。
为了防止电梯在关门时将人夹住,在轿门上常设有关门安全装置(防夹保护装置)。
电梯主要的的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主要的的安全保护系统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大楼、商场、住宅楼等。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主要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电梯门系统、紧急照明系统、电梯停止系统、轿厢失速保护系统、过载保护系统和层停非法操作保护系统等。
1. 电梯门系统电梯门系统包括轿厢门和楼层门,主要用来确保乘客进入和离开电梯时的安全。
其中,轿厢门通常由自动门机构控制,可以在开关门时自动检测周围是否有人或障碍物,以防止夹伤事故的发生。
楼层门通常由安全光幕或安全电眼控制,当有人或障碍物进入门口时,系统会迅速停止门的关闭,并保持门的打开状态,以避免伤害乘客或物品。
2. 紧急照明系统电梯配备了紧急照明系统,以确保在停电或其他突发情况下,乘客能够看到周围环境,减少恐慌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紧急照明系统通常由备用电源供电,当主电源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照明灯的持续亮起。
3. 电梯停止系统电梯停止系统是电梯的核心保护系统之一,它主要负责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并在紧急情况下主动停止电梯的运行,以保护乘客的安全。
电梯停止系统通常包括安全限速器、轿厢超速保护器和限位开关等。
安全限速器会监测轿厢的速度,当速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会主动刹住电梯;轿厢超速保护器会监测轿厢的加速度,当加速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触发刹车系统,使电梯停止;限位开关会监测轿厢的位置,在特定位置上设置限位开关,当轿厢超过限制位置时,会触发停止系统,防止电梯越界。
4. 轿厢失速保护系统轿厢失速保护系统是电梯的一项重要安全装置,用于防止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失速。
系统主要包括安全钳和紧急制动器等。
安全钳会自动夹紧轿厢导轨,当轿厢速度超过安全范围时,会触发安全钳,阻止轿厢继续向下运行;紧急制动器则会自动刹住轿厢,并且通过摩擦力阻止轿厢的运动。
5. 过载保护系统过载保护系统是为了防止电梯超载而设计的安全装置。
系统主要通过称重传感器来检测轿厢中物品或乘客的总重量。
电梯的门系统工作原理

电梯的门系统工作原理
电梯的门系统由门机、门轨、门扇和门锁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门机:电梯门机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门机控制系统组成。
电机驱动减速器带动门机运动,从而实现门的开关。
2. 门轨:门轨是门扇滑动的轨道,安装在电梯井道内。
门轨的作用是引导门扇的开关运动,确保门的稳定性。
3. 门扇:门扇是门的主要部分,由门框、门板和门玻璃等组成。
门扇可以分为外门扇和内门扇,分别与电梯外部和内部相连。
4. 门锁:门扇上通常还配有门锁,用于保证门在关门状态下的固定,防止无人进出电梯时门扇意外打开。
电梯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开门过程: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门机接收到开门指令,电机启动带动减速器工作,门机控制系统控制门扇沿门轨滑动,门扇慢慢打开,直到完全敞开。
2. 停开门状态:当电梯处于开门状态时,门机控制系统保持门扇打开,并监测周围环境,以确保乘客安全。
3. 关门过程:当开门时间到达或收到关门指令时,门机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反向运转,带动门机使门扇沿门轨滑动,门扇逐渐关闭。
门扇关闭时,门锁会自动锁定门扇,保证门扇固定。
4. 停关门状态:当电梯处于关门状态时,门机控制系统保持门
扇关闭,并保持门锁锁定,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门系统配有多种安全装置,如红外感应器、安全光幕等,用于监测门扇周围的物体,以避免夹人等意外情况发生。
当感应到物体时,安全装置会自动停止关门或开门操作,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电梯门系统介绍

门系统介绍
一.电梯要主部件
轿厢、井道件、曳引机(动力源)、安全部件(安全保护)、电气、门系统。
二.门系统组成
(一)组成:主要由轿门、厅门组成。
轿门为安装在轿厢上的门,而厅门是位于每层门洞上,通常称为层门。
(二)分类:
1.外观角度
主要分为异步系统、同步系统
异步系统:开门时,轿门比厅门提前进行开动作,然后拖动厅门一起运行,所以外观轿门门板与厅门门板错开一段距离,目前我们公司产品。
同步系统:轿门门板与厅门门板几乎同时开启,从视
觉上左右两层门板侧面分别对齐。
产生以上异步、同步现象主要取决于门刀的结构。
2.控制角度
VVVF变频、直流调速、永磁
(三)轿门、厅门开、关门原理:
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主控器的开门指令时,轿门拖动厅门实现开门动作;反之,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关门指令时,实现关门动作。
三.
组成:主要由门机装置、、安全装置以及轿门地坎以及安装组成。
门机装置:为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它实现厅轿门的开、关门动作。
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轿门联锁开关等。
四.
组成:主要由厅门装置、门套、门板、、自闭装置、厅门地坎组成。
厅门装置,主要传动机构、导向机构、(7)
五、其它。
电梯轿厢的结构组成

一、车厢部分
车厢是电梯的核心部分之一,由钢架、板材等材料组成,车厢门采用自动开合的方式,在用户乘用电梯时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车厢顶部装有照明灯,底部则有轮轨装置,通过轨道移动,连接电梯机房和轿厢,实现电梯的升降。
车厢内部和外部都设置有紧急按钮和报警器,一旦电梯出现故障,用户就可以及时报警。
二、门系统部分
电梯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轿厢门和地面门两部分组成。
轿厢门由门板、门轮、门锁、门线、门闩等部件组成,开合时由电动机驱动门板,保证轿厢内部安全封闭。
地面门由门框、扇框、门锁等组成,作为轿厢进出的通道,同样也有开合的功能。
门系统还配备有光帘障碍检测器和安全光栅等部分,当系统检测到障碍物或者人员时,能够自动停止运行。
三、操作盘和指示器部分
操作盘和指示器是电梯的控制中心,由上下行按钮、地面开关、货运开关、紧急按钮等组成。
在使用电梯时,乘客可以通过操作按钮来选择电梯的运行方向和停靠楼层。
同时,指示灯可以提醒用户电梯的当前状态,非常方便。
电梯门系统介绍

电梯门系统介绍(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门系统介绍
一.电梯要主部件
轿厢、井道件、曳引机(动力源)、安全部件(安全保护)、电气、门系统。
二.门系统组成
(一)组成:主要由轿门、厅门组成。
轿门为安装在轿厢上的门,而厅门是位于每层门洞上,通常称为层门。
(二)分类:
1.外观角度
主要分为异步系统、同步系统
异步系统:开门时,轿门比厅门提前进行开动作,然后拖动厅门一起运行,所以外观轿门门板与厅门门板错开一段距离,目前我们公司产品大约13mm。
同步系统:轿门门板与厅门门板几乎同时开启,从视
觉上左右两层门板侧面分别对齐。
产生以上异步、同步现象主要取决于门刀的结构。
2.控制角度
VVVF变频、直流调速、永磁
(三)轿门、厅门开、关门原理:
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主控器的开门指令时,轿门拖动厅门实现开门动作;反之,当轿门控制器接收到关门指令时,实现关门动作。
三.轿门
组成:主要由门机装置、门板、安全装置以及轿门地坎以及安装组成。
门机装置:为门系统的动力来源,通过它实现厅轿门的开、关门动作。
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刀装置、轿门联锁开关等。
四.厅门
组成:主要由厅门装置、门套、门板、外开锁装置、自闭装置、厅门地坎组成。
厅门装置,主要传动机构、导向机构、门锁装置(7)
五、其它
轿门锁。
电梯门系统工作原理

电梯门系统工作原理
电梯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组成的。
当乘客在电梯大厅或楼层厅内按下上下行按钮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门机构进行开门或关门动作。
在门机构内部,通常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或光幕传感器等,用于检测门的开关状态和乘客是否在门附近,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当电梯门打开时,乘客可以进入电梯内。
在乘客进入后,控制器会接收到门机构内的信号,并开始倒计时,计时结束后门机构会自动关闭。
电梯门关闭后,电动机会开始控制电梯的运行,根据按钮信号,控制器会调整电动机的转向和速度,使电梯按照设定的楼层前行或停靠。
当电梯到达设定的楼层时,控制器会接收到楼层信号,并要求电动机停止运行。
同时,门机构会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打开,乘客可以安全地离开电梯。
电梯第八课门系统

Doors description: Un-insulated doors
防火门
Insulation classification (EI-XXX):
普通型降100(非一体式门机) ——安装高度:HH+405
门中心偏移(通过非标门机架实现)
配货梯轿厢 (门机与轿厢接口尺寸为A-40,其余均与普通一体式门机同)
提高门机安装高度(一般通过非标加长门机与上坎连接板及加固板实现)
普通型轿厢 改进型轿厢
标准允许轿内高度(安装吊顶前)
700≤ OP≤900
Elevator Training
Class 7 -- Door system
入门
Go
一 开门方式
1. 滑动门
中分门(两扇、四扇、六扇、八扇…)
旁开门(一扇、两扇、 三扇、四扇…) 2. 旋转门
二 门板材质
钢板门 玻璃门
三 防火性
防火门 非防火门
门的类型
门的结构形式
电梯的门由门扇,门滑轮,门地坎,门导轨架等部件组成。层门和轿门 都由门滑轮悬挂在门的导轨(或导槽)上,下部通过门块滑与地坎相配合。
A<1400(小轿厢) A≥1400
OP>900
700≤ OP≤900
A<1400(小轿厢)
1000≤ OP≤1200
A<1600(小轿厢)
700≤ OP≤900
A≥1400
1000≤ OP≤1200
E-XXX, EI-XXX, EW-XXX (EN 81-58) PF-XXX, RF-XXX (Spain, France, Belgium & UK) REI-XXX, (Italy), A-XX (Swed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的斯公司Odyssey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轿厢在 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该系 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 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 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 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 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 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 等。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 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 焦虑感。
•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
在用电梯:2002年统计约34.6万多台 增长率:5万~6万台/年 几个阶段: 1900~1949年:销售进口电梯,1100多台; 1949~1979年:独立研制,约1万台; 1979~现在:建立三资企业,约40万台; 2002年: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
目前国内电梯发展现状
otis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 生公开展示了他的安全升降机。他站在载 有木箱、大桶和其它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 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 令砍断绳缆,制动爪立即伸入平台两侧的 锯齿状的铁条内,平台安全地停在原地, 纹丝不动。此举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奥的斯先生不断地向观众鞠着躬说道:一 切平安,先生们,一切平安。
电梯的发展
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 人和货物。公元前1 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 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 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公元前236年,希腊数 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 起重装置。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 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 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 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 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 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 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
国际最新应用技术: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 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 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 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 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边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电梯结构原理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也简称为电梯)、 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 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 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据估计,截至 2002年,全球在用电梯约635万台,其中垂直电梯 约610万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25万台。电 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人员运输工 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 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 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 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 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 段 :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 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②独立自 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 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 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 装电梯约40万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 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 第二部分:自动扶梯的结构原理
第一部分:电梯的结构原理
一、电梯的基本概念二、电梯来自基本结构三、其它一、电梯的基本概念
电 梯 行 业 标 准 及 法 规
目 前 国 内 电 梯 发 展 现 状
电 梯 的 发 展
电 梯 的 定 义
•电梯的定义
电梯的定义:电力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 轿厢、运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 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迅达公司Miconic10目的楼层厅站登记系统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 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 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 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 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 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双层轿厢的电梯 该电梯有2层轿厢,一层在另一层之上,同时运行。乘客进入大 楼1楼门厅,如果去单数楼层就进下面一层轿厢;如果去双数楼层则 先乘1楼和2楼之间的自动扶梯,到达2楼后进入上面一层轿厢。下楼 离开时可乘坐任一轿厢,而位于上层轿厢的乘客需停在2楼,然后乘 自动扶梯去1楼离开大楼。双层轿厢电梯增加了额定容量,节省了井 道空间,提高了输送能力,特别适合超高层建筑往返空中大厅的高速 直驶电梯。双层轿厢电梯要求相邻的层高相等,且存在上下层乘客出 入轿厢所需时间取最大值的问题。
行于垂直或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的两侧刚性导轨, 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动力-电力
固定设备(特种设备)
容器-轿厢
用途-运载乘客、货物
固定路线-刚性轨道
•电梯的发展现状
最早的电梯-1852年,德国柏林 带安全装置的电梯-1854年,OTIS先生在纽约展示第一部 带防止坠落装置的电梯 第一台载人电梯-1857年 第一台蜗轮蜗杆减速电梯-1889年,OTIS公司(鼓轮式) 第一台曳引式电梯-1903年,OTIS公司 我国最早使用电梯-1907年,今上海和平饭店(6层站, OTIS公司提供) 电力拖动:单速 双速 无极调压调速(交流或直流) 交 流变频调压调速(VVVF) 控制系统:继电器 PLC 微机 群控 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