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

合集下载

DICOM接口简介

DICOM接口简介

DICOM接口简介一、简介1、DICOM接口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口”。

“DICOM”是英文“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的缩写。

DICOM标准是由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以及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联合委员会,于1983年以后陆续发展而成的医疗数字影像及传输标准。

2、DICOM标准建立的目的: 推动开放式与厂牌无关的医疗数字影像的传输与交换。

促使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的发展与各种医院信息系统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的结合。

允许所产生的诊所资料库能广泛地经由不同地方的设备来访问DICOM。

3、对于DICOM3.0数字接口,使用标准通讯协议采集图像,图像信息完全不丢失。

用DICOM影像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能调节窗宽、窗位,充分利用设备采集到的丰富信息帮助诊断。

而胶片是固定的,医生当时看时可以,调好了窗宽窗位打成胶片,病人复诊时就看不到更多的信息了。

还有,对于确实难以下结论的模糊病例,还提供了快速参考其他诊断结果的途径。

4、DICOM中有11种不同的服务类(Service Class),例如打印(Printing)、传输(Move)、存储(Store)、存档(Archiving) 等。

某一服务类中又分为使用者(User、SCU)和提供者(Provider、SCP),某一设备可能仅符合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类。

比如:a:通常的设备操作台(Operator Console) 仅符合DICOM的存储类及传输类,它仅作为SCU而不是SCP,且不符合DICOM 3.0的打印服务类(Service Class for Printing)。

PACS系统

PACS系统

PACS系统pacs和PACS系统是同义词,已合并。

PACS系统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缩写,意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1概述2PACS系统软件的优点3PACS系统软件发展趋势4标准5结构流程1. 5.1 结构层次2. 5.2 工作流程1概述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诊断成像设备中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经逾百年发展,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也从最初的X射线成像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技术。

什么是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与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同属医院信息系统。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狭义上是指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从技术上解决图像处理技术的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是指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是指以放射科的登记、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基于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指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一类用来处理实验室过程信息的信息系统。

pacs的标准

pacs的标准

pacs的标准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医学
影像存档和传输的标准化系统。

以下是PACS的一些标准:
1.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是医学影像领域最常用的标准,用于在不同设备和厂
家之间传输和存储医学影像。

DICOM定义了数据格式、通信
协议和图像存储方法,确保影像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2. HL7(Health Level Seven International):HL7是用于医疗
信息系统(包括PACS)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的国际标准。


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用于将不同系统中的患者信息和医学影像数据整合到一起。

3. 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IHE是一个医
疗行业联盟,旨在推动不同供应商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它制定了一系列与PACS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确保不同PACS系统间的无缝集成和协作。

4.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制定了许多与医学影像和PACS相关的国际标准,例如ISO 12052(PACS安全)、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等。

这些标准的存在确保了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得医学影像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无缝传输、存储和访问。

DICOM标准及应用

DICOM标准及应用
4. 对象(Object): 外部世界事物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是事物属性值和处理方法的集合。对象具有封装和继承的特征。封装是指对象将属性和方法集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只提供给自己和派生对象使用。继承是指当一个对象是由另一个对象(父对象)派生出时,它就自动具有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以对象技术为中心,分析系统中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抽象出系统各层次的对象模型,给出准确的系统描述,并在计算机系统中给予实现。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实现软件复用。
DICOM标准及应用
——第一讲 DICOM标准概述
一 什么是DICOM?
DICOM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Medicine的缩写,是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和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NEMA)组织制定的专门用于医学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的标准名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标准已经被医疗设备生产商和医疗界广泛接受,在医疗仪器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带有DICOM接口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心血管造影和超声成像设备大量出现,在医疗信息系统数字网络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3. 第13部分: 点对点通信支持的打印管理。定义了在打印用户和打印提供方之间点对点连接时,支持DICOM打印管理应用实体通信的必要的服务和协议。点对点通信卷宗提供了与第8部分相同的上层服务,因此打印管理应用实体能够应用在点对点连接和网络连接。点对点打印管理通信也使用了低层的协议,与已有的并行图像通道和串行控制通道硬件硬拷贝通信相兼容。
7. 服务对象对(Service Object Pair,SOP): DICOM信息传递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一个信息对象和一组DICOM消息服务元素。

PACS介绍

PACS介绍

PACS入门知识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1)DICOM3.0标准 (3)PACS RIS HIS的区别与整合 (5)PACS 工作站基本要求 (7)PACS接入设备的几种接口技术 (8)放射介绍 (8)B超介绍 (9)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什么是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是英文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译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其组成主要有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器及软件。

PACS用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PACS已经从简单的几台放射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存储与通信,扩展至医院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现诸多分类叫法,如几台放射设备的联网称为Mini PACS(微型PACS);放射科内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Radiology PACS(放射科PACS);全院整体化PACS,实现全院影像资源的共享,称为Hospital PACS。

PACS与RIS和HIS的融合程度已成为衡量功能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

PACS 的未来将是区域PACS的形成,组建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 PACS网络,实现全社会医学影像的网络化。

由于PACS需要与医院所有的影像设备连接,所以必须有统一的通讯标准来保证不同厂家的影像设备能够互连,为此,1983年,在北美放射学会(ACR)的倡议下,成立了ACR-NEMA 数字成像及通信标准委员会。

众多厂商响应其倡议,同意在所生产的医学放射设备中采用通用接口标准,以便不同厂商的影像设备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图像数据交流。

1985年,ACR/NEMA1.0标准版本发布;1988年,该标准再次修订;1992年,ACR /NEMA第三版本正式更名为DICOM3.0(Digital l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中文可译为“医学数字图像及通信标准”。

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X-RAY IMAGING

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X-RAY IMAGING

Right upper lobe consolidation Density in the projection of right upper lung field Upper lobe distribution No significant loss of lung volume Air bronchogram
人工对比
X-RAY IMAGING
The original fluoroscopes were rather primitive and consisted of an X-ray tube, fluorescent screen and X-ray table. The radiologist directly viewed the image on the fluorescent screen. The images were very fain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a darkened room by a radiologist with darkadapted vision. Dark-adaptation was achieved by wearing red goggles for
colonoscopy, etc.) 4. Orthopaedic surgery: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fractures, joint replacements, etc. 5. Airway screening in children for tracheomalacia, and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X-RAYS; PLAIN FILMS) X-rays are a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frequency and energy of X-rays are much greater than visible light.

简述Dicom设置

简述Dicom设置

简述Dicom设置一、简介1、DICOM接口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口"。

"DICOM"是英文"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的缩写。

DICOM标准是由ACR(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和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联合委员会,于1983年以后陆续发展而成的医疗数字影像及传输标准。

二、DICOM标准成立的目的:推动开放式与厂牌无关的医疗数字影像的传输与交换。

促推影像储存与传输体系PACS(Picture Archello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发展与各种医院信息体系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的结合。

允许所产生的诊所资料库能广泛地经由差别地方的设备来访问DICOM。

3、对于DICOM3.0数字接口,施用标准通讯协议采集图像,图像信息完全不亡失。

用DICOM 影像最大的上风还在于能调节窗宽、窗位,充实利用设备采集到的丰富信息帮助诊断。

而软片是固定的,大夫当时看时可以,调好了窗宽窗位打成软片,病人复诊时就看不到更多的信息了。

还有,对于明明难以下论断的模糊病例,还提供了迅速参考其他诊断成果的路子。

4、DICOM中有11种差别的服务类(Service Class),例如打印(Printing)、传输(Move)、存储(Store)、存档(Archelloving)等。

某一服务类中又分为施用者(User、SCU)和提供者(Provider、SCP),某一设备可能仅符合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类。

比如:a:通常的设备操作台(Operator Console)仅符合DICOM的存储类及传输类,它仅作为SCU 而不是SCP,且不符合DICOM 3.0的打印服务类(Service Class for Printing)。

PACS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PT介绍(55页)

PACS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PT介绍(55页)
第八章 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
知识点介绍
图 像 存 档 与 通 信 系 统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ACS。本节将介 本节将介 概念。 绍 PACS概念。 概念 随着医学图像技术的发展和PACS的出现,需要 PACS 在同一终端上显示不同设备的图像,建立统一 的图像显示和传输标准,即DICOM标准 标准。 标准 的关键技术及PACS系统结 本节还将介绍 PACS的关键技术及 的关键技术及 系统结 构与功能。 构与功能。
(2)X线CT图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以测定X 线 图像 图像( Tomography,CT)是以测定X 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物理基础, 射线在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物理基础, 采用投影图像重建的 数学原理,经过计算机高速运算, 数学原理 ,经过计算机高速运算, 求解出衰减系数数值在人 体某断面上的二维分布矩阵, 体某断面上的二维分布矩阵, 然后应用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 将该二维分布矩阵转变为真实图像的灰度分布, 将该二维分布矩阵转变为真实图像的灰度分布, 从而实现建 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概括地说, CT图像的本 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概括地说,X线CT图像的本 质是衰减系数成像。 质是衰减系数成像。 与传统的X线检查手段相比, 与传统的X线检查手段相比, CT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以下优点: CT具有以下优点:能获得真 正的断面图像, 正的断面图像,具有非常高 的密度分辨率,可准确测量 的密度分辨率, 各组织的X线吸收衰减值, 各组织的X线吸收衰减值,并 通过各种计算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各种计算进行定量分析。
PACS概念及目标 第一节 PACS概念及目标
PACS概念及目标 第一节 PACS概念及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DICOM 3.0
DICOM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的英文缩写,即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是ACR(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美国放射学会)和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ers
Association,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为主制定的用于数字化医学影像传送、显示与存储的标准。

在DICOM 标准中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式和交换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上建立一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

DICOM标准以计算机网络的工业化标准为基础,它能帮助更有效地在医学影像设备之间传输交换数字影像,这些设备不仅包括CT、MR、核医学和超声检查,而且还包括CR、胶片数字化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和HIS/RIS信息管理系统等。

该标准1985年产生。

目前版本为2003年发布的DICOM 3.0 2003版本。

DICOM 发展历史
1982 - ACR和NEMA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制定DICOM标准。

1985 - 公布1.0版本(ACR-NEMA V1.0)。

1988 - 公布2.0版本(ACR-NEMA V2.0)。

1989 - 开始同HIS/RIS 系统连接的网络工作;名字改称:DICOM,以表示本质区别于原先的标准。

1991 - 公布DICOM的1至8章。

1992 - RSNA展示第8章。

1993 - DICOM的1-9章通过,RSNA展示了全部的9个部分。

1994 - 增加第10章:Media Storage and File format。

1995 - 增加第11章、12章、13章及补充章节。

1996 - 进行了第三次修订,更名为:DICOM 3.0;发布96版,基于服务器/客户端的网络结构,采用OOP 方式进行分析和设计。

1998 - DICOM 3.0 98版,进行了若干不明确的规定、一些错误的修正,网络打印补充,控制事件补充,接纳二次采集图像。

1999 - DICOM 3.0 99版,考虑增加化验室设备的定义,考虑专向三层结构,为同HIS系统进行更多的信息共享做准备。

2001 - DICOM 3.0 2001版本
2003 - DICOM 3.0 2003版本
DICOM 3.0 标准文件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引言与概述,简要介绍了DICOM的概念及其组成。

第二部分:兼容性,精确地定义了声明DICOM要求制造商精确地描述其产品的DICOM兼容性,即构造一个该产品的DICOM兼容性声明,它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对象、服务类、数据编码方法等,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从制造商处得到这样一份声明。

第三部分: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定义了两类信息对象类:普通性、复合型。

第四部分:服务类,说明了许多服务类,服务类详细论述了作用与信息对象上的命令及其产生的结果。

第五部分:数据结构及语义,描述了怎样对信息对象类和服务类进行构造和编码。

第六部分:数据字典,描述了所有信息对象是由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是对属性值的编码。

第七部分:消息交换,定义了进行消息交换通讯的医学图像应用实体所用到的服务和协议。

第八部分:消息交换的网络通讯支持,说明了在网络环境下的通讯服务和支持DICOM应用进行消息交换的必要的上层协议。

第九部分:消息交换的点对点通讯支持,说明了与ACR-NEMA2.0兼容的点对点通讯的服务和协议。

第十部分:用于介质交换的介质存储和文件格式。

这一部分说明了一个在可移动存储介质上医学图像信息存储的通用模型。

提供了在各种物理存储介质上不同类型的医学图像和相关信息进行交换的框架,以及支持封装任何信息对象定义的文件格式。

第十一部分:介质存储应用卷宗,用于医学图像及相关设备信息交换的兼容性声明。

给出了心血管造影、超声、CT、核磁共振等图像的应用说明和CD-R格式文件交换的说明。

第十二部分:用于介质交换的物理介质和介质格式。

它提供了在医学环境中数字图像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功能。

这种交换功能将增强诊断图像和其它潜在的临床应用。

这部分说明了在描述介质存储模型之间关系的结构以及特定的物理介质特性及其相应的介质格式。

具体说明了各种规格的磁光盘,PC机上使用的文件系统和1.44M软盘,以及CD-R可刻写光盘。

第十三部分:点对点通信支持的打印管理。

定义了在打印用户和打印提供方之间点对点连接时,支持
DICOM打印管理应用实体通信的必要的服务和协议。

点对点通信卷宗提供了与第8部分相同的上层服务,因此打印管理应用实体能够应用在点对点连接和网络连接。

点对点打印管理通信也使用了低层的协议,与已有的并行图像通道和串行控制通道硬件硬拷贝通信相兼容。

第十四部分:说明了灰度图像的标准显示功能。

这部分仅提供了用于测量特定显示系统显示特性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用于改变显示系统以与标准的灰度显示功能相匹配或用于测量显示系统与标准灰度显示功能
的兼容程度。

第十五部分:安全措施。

第十六部分:标准内容参考资源。

DICOM技术概要及特点:
◆在应用层上通过服务和信息对象主要完成五个方面的功能:
◆传输和存储完整的对象(如图像、波形和文档)。

◆请求和返回所需对象。

◆完成特殊的工作(如在胶片上打印图像)。

◆工作流的管理(支持WORKLIST和状态信息)。

◆保证可视图像(如显示和打印之间)的质量和一致性。

◆参照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的方法。

如采用实体-关联(E-R)模型、详细定义对象及其属性、服务对
象对类(SOP)、消息交换以及工作流程等。

◆通过消息、服务、信息对象及一个良好的协商机制,独立于应用的网络技术(不受具体网络平台限制),
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点多种方式确保兼容的工作实体之间服务和信息对象能有效地通信。

不仅能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

而且不同于一般分布式对象或数据库管理只在低层自动存取单独的属性,而在病人、检查、结构化报告(SR)、工作流等高层管理上规范服务。

是一个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通信标准。

◆DICOM不规范应用系统的结构,也不规范具体的功能需求。

例如,图像存储只定义传输和保存所必
须的信息项目,而不说明图像如何被显示和作注解。

◆DICOM目前16章内容每章讲述某一方面的规范,各章较为独立但又互有联系。

这样便于修改扩充。

只有将所有章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勾画出标准的体系结构和整体内容。

14种DICOM服务类
证实(verification)服务类
存储(storage)服务类
查询/检索(query/retrieve)服务类
检查内容通知(study content notification)服务类
患者管理(patient management)服务类
检查管理(study management)服务类
结果管理(results management)服务类
打印管理(print management)服务类
媒质存储(media storage) 服务类
存储责权管理(storage commitment) 服务类
基本工作列表管理(basic worklist management) 服务类
队列管理(queue management) 服务类
灰度软拷贝表达状态存储(Grayscale Softcopy Presentation State Storage)服务类
结构化报告存储(Structured Reporting Storage)服务类
DICOM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DICOM是共同合作的产物,它的发展一直关注世界其他有关标准的发展并相应采用其成果。

如:
.1993年采用TCP/IP网络协议。

.90年代与CEN一起制定某些附录。

.与日本JRIA联合并采用日本的媒体交换标准(IS&C)。

.在美国早期就与ANSI-HISPP配合制定病人信息结构。

.1999年成立DICOM-HL7联合工作组。

.1999年与ISO TC251建立A级联系。

ISO TC251已决定不再成立成像工作组,以DICOM为生物医学成像标准。

.已经采用互联网E-mail交换标准(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使得按DICOM存储的信息通过E-mail进行交换成为可能。

.正在考虑适应更为完善的分布式对象管理工具如CORBA和编程工具如XML。

采用或考虑采用当前国际工业或公认的标准作为网络和媒体存储(数据库)安全性及图像压缩的标准。

DICOM相关资料
医学影像技术、Pacs系统、DICOM3标准论坛
DICOM标准主页
/UIN/html1/radiology/pacshunt/PacsLinks.html提供了丰富的PACS和DICOM3资源的链接(xxjun 推荐提供)
不可多得系列网址--DICOM篇(来源:DICOM论坛,昊瑞提供)
不可多得系列网址--PACS篇(来源:DICOM论坛,昊瑞提供)
/ 医学影像技术网站,对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可作为入门的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