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拉沟2#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专项方案
《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

《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录正⽂本书参考⽂献《西域岩画资料狩猎、畜牧、农事图解》简介⽬录前⾔1第⼀章:天⼭南麓岩画1⼀、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狩猎图”和“牵驼图”1⼆、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Ⅲ号地点岩画“狩猎图”1三、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单⼈狩猎图”1四、托克逊县克尔间岩画“双⼈狩猎图”、“放牧图”、“泉⽔汇溪图”1五、温宿县⼩库孜巴依岩画“狩猎图”、“戏⽺图”、“牧归图”2六、温宿县包孜东岩画“车辆图”、“⽥园树⽊图”2七、尉犁县兴地岩画“⽥园⽣活图”、“驼运图”3⼋、尉犁县库鲁克⼭岩画“牧驼图”、“牧马图”3九、博格达峰南麓乌鲁⽊齐县阿克苏乡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第⼆章:天⼭北麓岩画5⼀、吉⽊萨尔县松树沟岩画“骑马图”、“牵马图”、“⽺圈图” 、“狩猎图”5⼆、康市吉沿坚岩画“狩猎图”5三、⾩康市黄⼭沟岩画“武⼠争夺草地图”、“狩猎图”5四、呼图壁县康家⽯门⼦岩画“狩猎图”、“放牧图”6五、呼图壁县宽沟岩画“争夺草原战⽃图”7六、呼图壁县登格克霍拉沟北岩画“放牧图”7七、玛纳斯县苏鲁萨依沟岩画“狩猎图”7⼋、垒县芦塘沟岩画“骑兽牧驼图”、“赶⽺图”、“驼⾏图”、“狩猎图”、“放牧图”8九、⽊垒县平顶⼭旱沟岩画“骑射图”、“步射图”9⼗、⽊垒县博斯坦牧场和卓⽊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9⼗⼀、⽊垒县博斯坦牧场哈沙霍勒沟岩画“放牧图”、“争夺草场战⽃图”11⼗⼆、⽶泉县柏杨河乡独⼦⼭岩画 “步猎图”、“骑射图”、“放牧图”11第三章:天⼭东部⼭区岩画13⼀、巴⾥坤哈萨克⾃治县⼩夹⼭柳树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3⼆、巴⾥坤哈萨克⾃治县莫钦乌拉⼭岩画“狩猎图”、“群狼围⽺图”13三、巴⾥坤哈萨克⾃治县⼤夹⼭库特尔库拉岩画“放牧图”14四、巴⾥坤哈萨克⾃治县兰州湾⼦岩画“放牧图”、“车辆图”14五、巴⾥坤哈萨克⾃治县李家湾岩画“⽜车图”14六、伊吾县科托果勒沟岩画“⾏猎图”、“放牧图”15七、伊吾县⽩杨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5⼋、伊吾县骆驼⽯岩画“狩猎图”、“放牧图”17九、伊吾县卡塔布齐岩画“⾏猎图”、“放牧图”17⼗、伊吾县乌勒盖岩画“狩猎图”、“放牧图”、“牵驼图”18⼗⼀、沁城⽩⼭岩画“牧民居住图”、“狩猎图”、“车辆图”、“⼈⽺共舞图”20 ⼗⼆、沁城折腰沟岩画“争夺草场激战图”“狩猎图”、“放牧图”、“畜圈图”21⼗三、哈密市巴哈乌斯台岩画“骑⽺图”、“狩猎图”22第四章:伊犁河⾕岩画 22⼀、尼勒克县却⽶克拜岩画“狩猎图”、“居室图”、“车辆图”、“⽣殖崇拜图”22⼆、新源县克孜勒塔斯沟岩画“放牧图”、“狩猎图”23三、新源县则克台镇铁⽊尔勒克村岩画“狩猎图”25四、新源县则克台镇喇叭村杜斯别尔沟岩画“狩猎图”25五、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阔克苏村岩画“牧马图”25第五章:别珍套⼭岩画25⼀、温泉县别珍套⼭乌苏鲁别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驯⽺图”25⼆、温泉县阿东确鲁岩画“狩猎图”27第六章:阿拉套⼭岩画27⼀、温泉县多浪特岩画“狩猎图”、“牧群转场图”27⼆、温泉县巴斯堪达坂岩画“狩猎图”27三、博乐市阔依塔什岩画“狩猎图”、“放牧图”28第七章:岗吉格⼭岩画28⼀、博乐市岗吉格⼭岩画“放牧图”28第⼋章:克拉玛依西部⼭区岩画 29⼀、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岩画“骑⽜牧⽺图”和“牵驼图”、“放牧图”、“狩猎图”29⼆、裕民县巴尔鲁克⼭冬牧场哈因沟岩画“放牧图”32三、裕民县红⽯头泉岩画“放牧图”33四、托⾥县玛依勒⼭喀拉曲克牧场司马⾐勒冬牧场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3五、托⾥县玛依勒⼭喀拉曲克牧场奴尔斯拉冬牧场岩画“放牧图”34六、托⾥县玛依勒⼭唐巴勒霍拉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4七、托⾥县庙尔沟吐别克斯套岩画b组“车辆图”35⼋、托⾥县喀拉托别牧场努思拉克斯套岩画“牧⽝驱狼图”、“牧⽺遇险图”35九、托⾥县喀拉托别牧场克孜勒阔腊岩画“马车图”36⼗、额敏县伊⽶⾥河卡拉伊⽶⾥岩画“乘车追⿅图”36⼗⼀、额敏县喀拉也⽊勒岩画“牧⽺图”36第九章:北塔⼭岩画37⼀、奇台县北塔⼭阿艾提沟岩画“套马图”37⼆、奇台县北塔⼭牧场库甫沟岩画“追驼图”、“⿅⽺对峙图”、“放牧图”37三、奇台县北塔⼭牧场叶尔哈巴克岩画“狩猎图”、“放牧图”38第⼗章:阿尔泰⼭岩画39⼀、富蕴县唐巴拉塔斯洞窟彩绘岩画“祭祀狩猎图”39⼆、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唐巴拉塔斯)岩画“牧归图” 40三、富蕴县杜热乡徐云恰⽿岩画“狩猎图”、“放牧图”40四、富蕴县杜热乡迦肯村岩画“牧⽝看⽺图”41五、富蕴县喀拉通克乡博塔⽑⾳岩画“围猎图”、“放牧图”41六、阿勒泰市汉达尕特乡多阿特沟岩画“放牧图”、“牧场争⽃图”42七、阿勒泰市康布铁堡乡杜拉特沟岩画“狩猎图”、“放牧图”43⼋、阿勒泰市克⽊齐乡科曲塔斯岩画“牧猎图”44九、阿勒泰市克⽊齐乡⽟⾐塔斯岩画“放牧图”44⼗、阿勒泰市旁将军⼭岩画“单⼈狩猎图”44第⼗⼀章:沙吾尔⼭北麓岩画45⼀、吉⽊乃县沙吾尔⼭卡尔麦斯⼲岩画“车辆图”、‘“狩猎图”、“放牧图”45第⼗⼆章:喀喇昆仑⼭西北麓岩画46⼀、⽪⼭县桑株岩画“狩猎图”46⼆、⽪⼭县康阿孜岩画“定居畜牧图”47三、塔什库尔⼲塔吉克⾃治县下阿克铁列克岩画“狩猎图”47图录48本书参考⽂献89第⼀章:天⼭南麓岩画⼀、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狩猎图”和“牵驼图”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位于托克逊西北天⼭⼭前地带58 公⾥处。
花岗岩小常识汇总

花岗岩简介花岗岩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
花岗岩的组成:花岗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65%),其他成分含量比较少(Fe2O3、FeO、MgO一般<2%,CaO<3%)。
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酸盐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其中石英含量占到20%~40%。
由于花岗岩中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所以其颜色主要为浅色为多,暗色矿物越多颜色越深。
花岗岩其矿物颗粒的结晶较大,并且颗粒大小相似,呈镶嵌状及粒状结晶组织,不同类之矿物以规则或不规则方式相福交错互锁排列。
花岗岩的分类:花岗岩由于成分形成复杂形成条件多样,所以种类繁多,有多种的分类方式。
按所含矿物种类分--分为黑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等;按结构构造分--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晶洞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等;按所含副矿物分--可分为含锡石花岗岩、含铌铁矿花岗岩、含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电气石花岗岩等。
常见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等自变质作用。
花岗岩的特点:花岗岩呈细粒、中粒、粗粒的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其颗粒均匀细密,间隙小(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不高(吸水率一般为0.15%~0.46%),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花岗岩的硬度高,其摩氏硬度在6左右,,其密度在2.63g/cm3到2.75 g/cm3之间,其压缩强度在100-300MPa,其中细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
花岗岩常常以岩基、岩株、岩块等形式产出,并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开采方便,易出大料,并且其节理发育有规律,有利于开采形状规则的石料。
花岗岩成荒率高,能进行各种加工,板材可拼性良好。
采区作业规程

亿诚公司露天矿采区作业规程一、采掘规格第一条:必须按设计采掘规格进行施工。
第二条:不得擅自修改采掘设计,必要时应请示上级并征得同意后方可修改。
第三条:工作平盘宽度在正常情况下保持15~20米,最小平盘宽度不得小于10米。
第四条:设计规定高度为8~15米;采取拖拉铲运机(推土机助铲)工艺,表面掌子有冻层且超过设计高度时,一次性挖掘或用爆破等办法降低掌子高度。
采用WK——4电铲进行采掘,其高度为≤8米,表土掌子超过8米时,采用两次挖掘降低掌子高度。
第五条:采掘带宽度,WK——4电铲侧采时为15米;拉沟时底宽不得小于20米;铲运机自上而下逐层采掘,宽度一般不应小于30米。
第六条:采掘后的台阶坡面角不得大于70度。
第七条:1.机械铲采装的台阶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需爆破的岩土台阶高度大于最大挖掘高;(2)需爆破的坚硬煤岩台阶,爆堆高度不得大于最大挖掘高度1.1~1.2倍,台阶顶部不得有悬浮大块。
2.铲运机采装的台阶高度,一般为10米,如岩石较硬,台阶高度可达15米以上,台阶顶部不得有悬浮大块。
第八条:如有较大的蜗牛石时或面积较大的坚硬粉沙岩,需爆破后采出或用大推土机直接推出。
第九条:露天采场最终台阶的坡面角必须符合最终边坡要求。
第十条:最终平盘宽度,必须保证采掘和运输设备、供电和排水沟等安全运行正常布置。
二、采剥工程第十一条:穿孔作业时,应严格按穿孔参数设计要求进行,并对打成的钻孔采取护孔措施。
第十二条:穿孔的位置、边眼距、坡顶线距前边孔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0.2M。
孔距:相临两个中心线间距偏差不得超过±0.2M;行距:相临两行孔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0.2M;孔深:钻孔深度不得超过规定孔深±0.2M;护孔:钻孔打完孔后要及时护孔,用煤块盖好;孔斜:钻孔偏差不得超过规定±0.2M;第十三条:爆堆1.爆堆应符合设计要求,爆堆沉降或隆起,高度应不影响采装。
石拉沟石英石矿矿区边坡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讨

冷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其特点是 日照充足 , 气候干燥 , 昼夜温差大。矿区多年平均气温 7 ℃, . 全年降水量为 8
396 m。年平 均蒸 发 量 为 10 . 4 .m 578 mm, 降水 量 的 45 是 .
倍 。相 对无 霜期 1 6至 13 , 4 7 d 最大 冻土 深度 8 c 0 m。
7 7
资 源 环 境
2 1 年( 3 卷) 4 0 0 第 9 第 期
影 响较小 。
22矿 区道路 不稳 定斜坡 . 在 修建道 路 时 , 原 斜坡 有 不 同 程度 的破 坏 , 对 尤其
基 岩裂 隙 水 :地 下 水赋 存 于震 旦 系黑龙 群 岩层 风
化裂隙发育 , 岩体破碎 , 加之构造裂隙的影响 , 地下水 高度集 中于表层风化壳 及构造裂隙通道之中 ,其含水 性 不均 匀 , 动 态变 化 大 , 且 区外 泉流 量一 般小 于 l s地 l, /
21 ( 3 00年 第 9卷 ) 4期 第
资 源 环 境
石 拉 沟石 英 石 矿 矿 区边 坡 分 布 特 征 及 防 治措 施 探 讨
陈 全
( 腾达西北铁合金有 限公 司, 甘肃 兰州 7 03 ) 3 3 4
摘
要: 石拉沟石英石矿是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公 司的原材料矿 山, 主要 以山坡 型露 天开采 为主 , 因矿山开采在不 同地段形
矿 区次级小褶皱仅出现于绢云石英片岩层中 ,一般 多
为小 型牵 引褶 曲。 断裂 构造 不 发 育 , 规 模 小 , 且 主要 断 裂 有两 组 : 组走 向断 裂 ; 一 另一 组 为 近乎 垂直 岩 层走 向 的平移 断 层 。除 断裂 构 造外 ,矿层 中走 向 5 。、倾 向 4
【推荐下载】神木县旅游景点-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神木县旅游景点神木县位于我国陕西榆林,这里有哪些景点呢?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神木县旅游景点高家堡古长城遗址高家堡为长城要塞,历代均为军事战略重地,又是汉与匈奴蛮夷交错占领之地,边塞修筑长城也甚为复杂,经史学家考察有下列长城。
高家堡城北墩梁烽火台,园形墩一座,旁开洞口,内环通道,竖阶坑道,直达墩顶,环墩十米,侧外墩堑四合,他与明长城不是一线。
三里墩,五里墩均系秦长城,奥庄墩台、牛庄则墩台、牛沙焉墩台、七里庙墩台、屈家寨则墩台、李家洞墩台、崔家峁墩台均明长城遗址。
秦长城:据史念海教授考证,秦昭襄王时所筑长城确从县境穿过。
一九八六年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专家实地考勤,得其路线为,从内蒙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起至新庙入神木境,经勃牛川与-河西山梁沿河南向穿特麻地沟哈拉寨、杨旺塔、卢硷抵下石拉沟之勃牛川与-河汇处中断,跃-河而攀寨峁山,跨考考乌素河,上陈家沟岔峁,过水磨河与明长城交颈搭背,时合时分,蜿蜒南下,翻二郎山,渡兔毛川,达雷家石畔,逶迤西南行,经解家铺北、高家堡南、绵连西入榆林境。
另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之众,北遂戒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裹万余里。
但此筑大率诸前长城,基础勾墩连峁,因循险固而为之。
高家堡从牛沙焉至土旺山,樊庄则一线亦有遗迹,长约4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大部长城坍塌,但石墙犹存,横断面呈不规则梯形,间有障城,烽燧残墟。
汉长城:秦并六国,筑长城绵连万里余雄关边塞极于一时。
汉长城之构筑有二:修旧与续新,但规模空前横亘两万里。
同时汉武帝大肆经略长城布局,展拓增建诸多亭障烽燧列城使长城内外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古堡境内秦长城与汉长城修缮走向与秦时同,应在镇之东南部,主线外障城,墩台为其时所筑。
魏长城:周考王(姬嵬)三年(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石材表面加工方法及术语对照-范本模板

天然石材常见的表面加工(Surface Finishing)方法抛光(Polished):表面非常的平滑,高度磨光,有镜面效果,有高光泽。
花岗岩、大理和石灰石通常是抛光处理,并且需要不同的维护以保持其光泽。
亚光(Honed):表面平滑,但是低度磨光,产生漫反射,无光泽,不产生镜面效果,无光污染。
粗磨(Rough—Rubbing):表面简单磨光,把毛板切割过程中形成的机切纹磨没即可,感觉是很粗糙的亚光加工。
机切(Machine—Cut):直接由圆盘锯砂锯或桥切机等设备切割成型,表面较粗糙,带有明显的机切纹路。
酸洗(Pickling):用强酸腐蚀石材表面,使其有小的腐蚀痕迹,外观比磨光面更为质朴。
大部分的石头都可以酸洗,但是最常见的是大理石和石灰石。
酸洗也是软化花岗岩光泽的一种方法。
荔枝(Bushhammered):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是用凿子在表面上密密麻麻的凿出小洞,有一模仿水滴经年累月的滴在石头上的一种效果。
菠萝(Picked):表面比荔枝加工更加的凹凸不平,就像菠萝的表皮一般。
剁斧(Chiselled):也叫龙眼面,是用斧剁敲在石材表面上,形成非常密集的条状纹理,有些像龙眼表皮的效果。
火烧(Flamed):表面粗糙.这种表面主要用于室内如地板或作商业大厦的饰面,劳动力成本较高.高温加热之后快速冷却就形成了火烧面。
火烧面一般是花岗岩。
开裂(Nature Split):俗称自然面,其表面粗糙,不过不像火烧那样粗糙。
这种表面处理通常是用手工切割或在矿山錾以露出石头自然的开裂面。
翻滚(tumbled):表面光滑或稍微粗糙,边角光滑且呈破碎状。
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翻滚效果。
20毫米的砖可以在机器里翻滚,3厘米砖也可以翻滚处理,然后分裂成两块砖.大理石和石灰石是翻滚处理的首选材料。
刷洗(Brushed):表面古旧。
处理过程是刷洗石头表面,模仿石头自然的磨损效果.水冲(Water-jet):用高压水直接冲击石材表面,剥离质地较软的成分,形成独特的毛面装饰效果。
神木县石窑店工业集中区防洪及道路工程N7标段剖析

神木县石窑店工业集中区防洪及道路工程N7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图纸。
2、本合同段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3、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二)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合同文件、技术规范的规定,即将神木新村河堤及道路工程建成一流质量的原则编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3、树立视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一定要在本工程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5、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
7、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8、严格执行现行的和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况1、神木县石窑店工业集中区防洪及道路工程,位于规划中的神木县石窑店村,南起上石拉沟桥北侧,北止于倪家沟,全长8410,237。
N7标段河提起止桩号为K3+378-K3+918,全长540米,道路起止桩号为K3+540-K4+080,全长540米。
2、主要技术指标河堤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
道路工程设计行车速度50km/h,最大纵坡1.2%,计算荷载:城—A级。
三、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一)施工指导思想我公司为确保本工程能成为建设单位满意的工程,并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将本工程列入我公司的重点信誉工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
(二)项目经理部设置原则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编制机构,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以职责制定授权力。
华北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

41°0'0"N
40°40'0"N
40°40'0"N
40°20'0"N
40°20'0"N
40°0'0"N
40°0'0"N
39°40'0"N
39°40'0"N
39°20'0"N
39°20'0"N
39°0'0"N
39°0'0"N
38°40'0"N
38°40'0"N
105°30'0"E
名
106°0'0"E
2011年华北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
43°40'0"N
43°20'0"N
43°20'0"N
43°0'0"N
43°0'0"N
42°40'0"N
42°40'0"N
42°20'0"N
42°20'0"N
42°0'0"N
42°0'0"N
41°40'0"N
41°40'0"N
41°20'0"N
41°20'0"N
41°0'0"N
114°30'0"E
115°0'0"E
115°30'0"E
116°0'0"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2)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原理 (3)五、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9)六、TJ-Ⅱ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1)七、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 (12)八、相关仪器配置 (13)九、数据记录与分析 (14)十、不良地质处理措施 (17)十一、安全与环保措施 (17)十二、进度与工期的安排 (18)十三、超前地质预报相关附表 (19)一、编制目的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随时掌握隧道前方地质变化情况,确保下石拉沟2#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特编制此专项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铁路准神铁路红进塔至红柳林段运煤专线工程TJ—II标下石拉沟2#隧道施工。
二、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准神铁路红进塔至红柳林段运煤专线工程TJ—II标施工图》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程》(TBJ259-2003)三、工程概况下石拉沟2#隧道位于陕西省神木境内,全长1510.7m,其中Ⅵ级围岩78.7米,Ⅴ级围岩97米(加强复合式衬砌段60米,复合式衬砌段37米),Ⅳ级围岩1335米(下锚洞6米,下锚段129米,复合式衬砌段1200米),洞身最大埋深约96米。
隧址区属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相对高差113m左右,有冲沟发育,进口段和出口段表层主要都为细砂,下伏砂岩夹泥岩,强风化~弱风化。
出口坡度较陡,进口相对出口较缓,进口段表层主要为细砂,稍湿~潮湿、松散~中密;下伏砂岩夹泥岩,强风化~弱风化,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出口段表层主要为细砂,稍湿,松散;下伏砂岩夹泥岩,强风化~弱风化,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下石拉沟2#隧道区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l)砂质黄土;下伏侏罗系中统(J1-2)砂岩夹泥岩、煤、烘烤岩构成。
下石拉沟2#隧道同属鄂尔多斯台地的陕北凹陷,为长期稳定地块,所受地质构造应力影响较弱,褶皱、断层不发育,岩层产状近水平,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
地下水埋深19.4m,高程为1019.45m,隧道洞身处未发现地下水,但洞身存在少量的基岩裂隙水,雨季时水量会增大。
该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风积沙,隧道进口端56.5米及出口22米范围内勘探设计为风积沙地质。
目前,隧道进口DK50+209.7~+360段覆盖层相对较薄,且处于风积沙当中,目前隧道上导坑开挖进尺约66m,仰拱施做26m,洞顶有重载公路通过,对隧道施工威胁很大。
隧道出口DK51+698.4~+720.4设计表层为风积沙,目前洞口上方堆积着砂场废弃的碴石,洞口处显露为风积沙。
四、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原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坚持“科学规范、求真务实、长短结合、贯穿全程”的工作原则。
根据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拟采用超前钻孔探测、地质雷达、TSP203地质预报、地质素描(地质调查)、红外线探测、加深炮孔探测或水文地质分析等地质预报技术,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1、超前钻孔探测(1)根据勘探设计地质情况,布置不同围岩地段超前钻孔探测位置,探孔深度都为5米/循环。
Ⅵ级围岩上导坑分别在洞顶及两侧起拱线位置布置,共计三个探孔;中导坑、下导坑每侧边墙各布置一个探孔;Ⅴ级围岩上导坑分别在洞顶及两侧起拱线位置布置,共计三个探孔;下导坑每侧边墙各布置一个探孔;Ⅳ级围岩按全断面三个探孔布置,拱顶及两侧边墙各一个;上述围岩地段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可以在其他位置增设地质探孔。
(2)在开挖工作面(掌子面)拱顶部位架设钻机来打设探孔,一般以30m为宜,钻孔的时候有现场监理见证,共同来对探孔岩屑进行现场分析来判定围岩等级,围岩等级判定后,进行相应的变更设计,之后按变更设计的相应支护参数来指导我标段隧道施工。
2、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和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质雷达探测主要用于岩溶探测,亦可用于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地质体的探测。
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距离宜在30m以内,在软弱地段的有效探测长度则应根地质雷达探测线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地质雷达探测线布置图3、TSP203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流程见下图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流程框图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量测方法见下图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量测方法示意图(1)地质预报计划根据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特点,结合各种预报方法的适用范围,对隧道一般围岩地段每100m用TSP203探测一次;根据预报结果,经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后,拟定相应对策以指导施工。
(2)预报效果检查开挖到预报位置时,将实际地质进行素描,和预报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价预报的准确性,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预报提供参考,并及时将预测数据、结果反馈至设计院。
4、地质素描(地质调查)采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对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地质素描按下列技术要求:①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②洞身地质素描是对隧道拱顶、左右边墙进行的地质素描,直观反映隧道周边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规模、在空间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等,通过隧道地质展视图形式表示,其格式和内容见附录。
③地质素描应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对地层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应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一般地段不应超过10m进行一次素描。
地质调查应符合下列工作要求:①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在实施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前进行,并在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现场应做好记录,并于当天及时整理。
○2地质素描图采用现场绘制草图、室内及时誊清的方式完成,必须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不得回忆编制或室内制作。
地质素描原始记录、图、表当天整理。
○3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资料应及时反映在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并应分段完善、总结。
○4标本按要求采集,并及时整理。
5、红外线探测红外探测是根据红外辐射原理,即一切物质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电磁波的原理,通过接收和分析红外辐射信号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适用于定性判断探测点前方有无水土存在及其方位。
有效预报距离应在30m以内,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大于5m。
6、加深炮孔探测(1)加深炮孔探测是利用风钻或凿岩台车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
(2)加深炮孔探测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探测,尤其适用于岩溶发育区。
(3)按下列要求加深炮孔探测:①孔深应较爆破孔(或循环进尺)深3m以上;②孔径宜与爆破孔相同;③孔数、孔位应根据开挖断面大小和地质复杂程度确定;④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信息,严禁盲目装药放炮;⑤钻到溶洞和岩溶水时,应视情况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和其他探测手段,查明情况,确保施工安全,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⑥加深炮孔探测严禁在爆破残眼中实施;⑦揭示异常情况的钻孔资料作为技术资料保存。
7、水文地质分析(1)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
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
(2)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3)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
(4)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5)必要时应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6)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以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
发生围岩失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详细分析、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
(7)进行隧道施工围岩分级五、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1、断层预报探明断层的性质、产状、富水情况、在隧道中的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的规模、物质组成等,并分析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断层预报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弹性波反射法探测为主,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高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发育情况及超前钻探法验证;当隧道施工接近规模较大的断层时,多具有明显的前兆,可通过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地质调查、地表与地下构造相关性分析、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的分布位置;临近断层破碎带的前兆标志有:节理组数急剧增加、岩层牵引褶曲的出现、岩石强度明显降低、压碎岩、碎裂岩、断层角砾岩等的出现、临近富水断层前断层下盘泥岩、页岩等隔水岩层明显湿化,或出现淋水及其他涌突水现象。
断层破碎带与周围介质多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可采用弹性波反射法探测破碎带的位置及分布范围;断层为面状结构面,可采用超前钻探法较为准确预报其位置、宽度、物质组成及地下水发育情况等;断层预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以及必要的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进一步核实断层的性质、产状、位置与规模等;●采用弹性波反射法确定断层在隧道内大致位置和宽度;●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高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必要时采用超前钻探预报断层的确切位置和规模、破碎带的物质组成及地下水的发育情况等;●采用隧道内地质素描、断层趋势分析等手段预报断层分布位置;●地质综合判析,提交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
2、涌水突泥预报●隧道涌水、突泥预报探明可能发生涌水、突泥地段的位置、规模、物质组成、水量、水压等,分析评价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涌水、突泥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段进行超前钻探,且超前钻探设有防突装置;隧道通过煤系地层、金属和非金属等矿区中的采空区时,查明在采及废弃矿巷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分析评价其对隧道的危害程度。
●隧道反坡施工地段处于富水区时,超前钻探作业时应做好钻孔突涌水处治的方案,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隧道施工要减少或避免塌方的发生,塌方前兆如下条款判定:○1拱顶岩石开裂,裂缝旁有岩粉喷出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2初支开裂掉块、支撑拱架变形或发生声响;○3拱顶岩石掉快或裂缝逐渐扩大;○4干燥围岩突然涌水等。
3、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人为坑洞、瓦斯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4、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5、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六、TJ-Ⅱ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重点、难点分析下石拉沟2#隧道进口段DK50+209.7和出口段DK51+720.4为Ⅵ级围岩并处于风积沙地段给隧道的开挖支护带来极大难度,为给进洞施工提供可靠依据,需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探测来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