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变形记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一 变形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一  变形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一变形记》教案【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发挥想象,写一篇“变形记”。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尤其是《花之歌》,我们感受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乐趣。

通过丰富和奇妙的想象,花朵成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

这次习作便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写一写这种变形的经历。

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这次习作的话题对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困难,难的是把自己的想象组织成文,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出所变形对象的个性特点来。

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既能天马行空地想象,也能有序、有趣地成文。

【教学目标】1.发挥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2.结合课本上的示例文字及题目引导,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3.写作时,要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点,学生间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变形的经历写得详略得当,要写得形象生动、写出特点。

2.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把变形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纸质阅读材料。

学生:读一读关于变形的文章,收获一些写作灵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朗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片段,引出习作的主题。

过渡:同学们应该看到我们这次习作的主题了——变形记。

其实,《变形记》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的名字,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接下来,老师就给你们读读小说开篇的一段文字,它讲述的就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变形经历。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

这可不是梦。

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

《变形记》教案[五篇范文]

《变形记》教案[五篇范文]

《变形记》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变形记》教案变形记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2.了解卡夫卡;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4.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

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

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

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

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

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三、阅读讨论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问题A的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

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

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

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

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

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

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变形记》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变形记》精品教案
课题
变形记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
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1.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问学生意愿想变成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难点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如果你也像孙悟空一样,可以七十二变,你想变成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三、回顾课文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花之歌》四、审题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

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

①变形后的你可以是任何事物。

②变形后生活的世界会发生变化。

五、举例◇如果你变成一只蚂妈蚁,可以在笔杆上散步,可以在书桌上探险;可能会结交几位蚂蚁朋友,可能会跟着哪只小昆虫去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师:想象一下,变成小蚂蚁后你会有哪些奇遇?周围的事物都变大了→交到了新朋友→跟同伴一起劳动还会发生什么?发挥你的想象。

◇如果你变成一盏路灯,你将无法移动,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你面前走过,你会看到很多发生在路上的故事………个子变高了→夜晚行人来来往往……六、拟题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七、习作要求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八、习作步骤第一步:审题第二步:选材第三步:构思第四步:表达第五步:习作九、习作例文地球的自述我是地球,一个拥有无尽生命的星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 :《变形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 :《变形记》(教案)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优秀写作,掌握写作技巧。
(展示课件29—35)
学生阅读写作例文,思考并讨论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佳作鉴赏,让学生理解单元写作要求,掌握写作技巧。)
七、命题构思,准备写作
1.讨论题目命题方法(展示课件37)
教师提问:如何为写作命题?
预设:直接用写作题目,或结合变形事物命题。
2.学习写作大纲(展示课件38—41)
教师总结:文章内容丰富,通过大树的视角,描绘了人间的幸福与温馨。
三、小组合作,提出改进建议
1. 小组自由阅读原作,提出改进建议。
“我建议修改:______。”
“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部分是:________。”
2. 全班交流改进建议,共同修改文章。
3. 展示修改后的文章,学生阅读对比感受。
四、鉴赏名家作品
教师板书:变形记
2.阅读写作要求,确定写作要点(展示课件4)
(1)教师提示:我们先回顾单元页,理解本单元的阅读和写作要点。
预设:写作时发挥想象力,注重细节。
(2)教师强调:充分想象,描绘变形后的奇妙与有趣;细节描写,突出事物的独特性。
(3)展示课件5、6,激发想象:如果变成这些事物,会有何种奇遇?
学生自由发言。
课 题
习作:变形记
主备教师
【核心理念】
和谐共融: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透过描绘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阅读向写作的过渡,使学生在写趣的故事框架。
【创新思考】
建立场景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学体验】
通过深入分析和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特别吸引力,培养个人化的审美体验。
第二步,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写作主题,供他们选择或自定义。例如,“地球的心声”让学生以地球的视角讲述所见所感;“地下的世界”和“夜空中的树影”鼓励学生从蚯蚓和树木的角度叙述变革故事;“飞翔的瞬间”是一个开放性主题,让学生自由想象,可以是云、雨滴、尘埃、气球等。这些主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习作变形记【教学目标】1.能够围绕提供的题目或自拟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详细的写下来。

2.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并能够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有怎么样的经历,选择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难点】能把经历的事情写得具体、生动,情节完整。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习作:变形记一、在阅读中学习方法爱丽丝梦游奇境(节选)“一车什么呀?”爱丽丝想,但一会儿就知道了,小卵石像暴雨似的从窗子扔进来了,有些小卵石打到了她的脸上,“我要让它们住手,”她对自己说,然后大声喊道,“你们最好别再这样干了!”这一声喊叫后,又是一片寂静。

爱丽丝惊奇地注意到,那些小卵石掉到地板上全部变成了小点心,她脑子里立即闪过了一个聪明的念头:“如果我吃上一块,也许我会变小,现在我已经不可能更大了,那么,它一定会把我变小的。

”于是,她吞了一块点心,当即明显地迅速缩小了。

在刚刚缩到能够穿过门的时候,她就跑出了屋子,她见到一群小动物守在外边,那只可怜的小壁虎——比尔在中间,由两只豚鼠扶着,吃从瓶子里倒出的东西。

当爱丽丝出现的瞬间,它们全都冲上来。

她拼了命,总算跑掉了,不久她就平安地到了一个茂密的树林里。

“我的第一件事,”爱丽丝在树林中漫步时对自己说,“是把我变到正常大小,第二件就是去寻找那条通向可爱的小花园的路。

这是我最好的计划了。

”听起来,这真是个卓越的计划,而且安排得美妙而简单,唯一的困难是她不知道怎样才能办成。

正当她在树林中着急地到处张望时,她头顶上面传来了尖细的犬吠声。

她赶紧抬头朝上看,一只大的叭儿狗,正在瞪着又大又圆的眼睛朝下看着她,还轻轻地伸出一只爪子,要抓她。

“可怜的小东西!”爱丽丝用哄小孩的声调说,并努力地向它吹口哨。

但是实际上,她心里吓得要死,因为想到它可能饿了,那么不管她怎么哄它,它还是很可能把她吃掉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含反思

习作变形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学生能够熟悉并运用变形记进行写作训练;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4.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变形记进行写作训练;3. 疑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如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对变形记的兴趣和想象力;2. 讲解:介绍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通过范文解析让学生了解变形记的运用;3. 仿写:学生根据所学的变形记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4. 创作:学生自主选题,运用变形记进行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5. 分享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分享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仿写与创作:通过仿写和自主创作,让学生掌握变形记的运用;3. 互动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教师进行实时指导;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变形记的创作,锻炼写作能力;3. 评价方式: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优秀作品可以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用于展示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教学效率;2. 范例:提供变形记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变形记的运用;3. 词典:提供词典等工具书,方便学生查阅生字生词。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变形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还能够熟练运用变形记进行写作训练。

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对变形记的兴趣和想象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变形记》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变形记》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变形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哲理;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自主撰写寓言小说的方式,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思考及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学习寓言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1.学生自主撰写寓言小说的方式;2.如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思考及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导师引入:引入寓言小说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寓言小说,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夏衍的《雷雨》、鲁迅的《祝福》等等。

2.创设情境:在黑板或者PPT上展示一幅卡通动物的图片,可以是猴子、小狗、小猪等等。

2. 学习内容1.寓言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教师通过PPT、板书、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寓言小说相关知识的讲解;2.《变形记》故事介绍:教师介绍导言、正文、结局等内容,加以讲解;3.教师出示《变形记》中的部分内容,请学生们具体揣摩其中寓意,以及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表达,回答问题开展讨论;4.学生阅读《变形记》的朗读和分组讨论:学生们各自阅读自己的课本的《变形记》一章,然后分成多组,进行讨论和互动,最后向整个班级汇报自己的情况和分享内容;5.学生自身小说阅读:学生们需要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阅读后,通过填写“读后感”和“寓言分析”两个表格,来总结标明该篇寓言小说的特点和独到之处。

3. 教学设计1.学生阅读《变形记》的朗读和分组讨论,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分批次的学生介绍,范文分享,学生意见交流等等;2.学生自身的小说阅读,需提前讲解“读后感”和“寓言分析”两个表格的内容和格式,可以提供案例和范例来作为学生们填写表格的参考。

4. 课后作业1.阅读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完成《变形记》和自己选择的一篇小说的阅读工作;2.填写表格:请学生们在认真阅读完自己选择的故事后,按照之前所学的寓言分析方法,来填写好”读后感“和“寓言分析“两个表格;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如PPT、板书、视频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自定题目,独立作文
1.可以从课本上的题目中自己选择一个,也可以自拟题目。
2.学生作文。
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作者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引入新课。
让学生讨论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之所以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不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生应该由此受到启发,把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文章中去。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以《草虫的村落》为例,明确写作目标。
2.学生交流合作,确定题目写作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一文作者的目光随着爬行的小虫,去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昆虫世界?
三、先想后说,练习口语
1.【出示课件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想像《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一样,去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学生可以相互说一说,自己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出示课件4】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你会怎样生活?你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怎样生活?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1.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2.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
【出示课件6】
(1)叙述是否具体生动,合情合理。
(2)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3.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4.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巡视,并参加一个四人小组的评改。
5.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刺星呢?你们的进步最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来的小作家。
6.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1.《草虫的村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出示课件2】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问学生意愿想变成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习作,请同学提意见。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完成作品。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分钟
一、完成习作,自我评价。
1.出示自评标准,自评等级。
【出示课件5】
(1)自评(一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课题
变形记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
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今日之星”栏目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修改作文,可以取长补短,长期坚持,能促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学生自我评价是按照标准自我评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学生按照修改要求相互修改作文,既可以为同学提出修改建议,帮助同学提高作文水平,又可以使自己学到同学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