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硬通道微创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硬通道微创穿刺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对比

硬通道微创穿刺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对比目的:比较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硬通道微创穿刺与钻孔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不同手术方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施以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治疗组52例施以硬通道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2.41%,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50±1.56)min、(8.45±2.50)d,均短于对照组的(23.65±2.68)min、(12.50±1.56)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为缓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情,选硬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钻孔引流疗法更显著。
标签:硬通道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慢性硬膜下血肿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于患病3周后表现出临床症状,如肢体乏力、恶性、呕吐、步态不稳等[1]。
临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同疗法应用后所表现出的临床效果有所差异。
为此,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后确诊患慢性硬膜下血肿[2]。
排除标准:(1)与微创穿刺手术、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条件不相符的患者[3];(2)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患者。
以不同手术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29例,年龄30~85岁,平均(62.56±5.62)岁,男21例,女8例;治疗组52例,年龄30~86岁,平均(63.68±4.58)岁,男42例,女10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低,因此在术式选择时应遵循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原则,手术过程中尽量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如缝合器和吻合器等,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缩短手术时间。
近端胃一般经腹手术,不仅可以满足肿瘤根治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扰动,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2.4 加强术后监控 老年胃癌患者常因术前合并其他疾病,经过麻醉和手术创伤,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
术后要鼓励和帮助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患者心电监护,条件许可应进入I C U,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术后应进行血糖监控,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以延长保留尿管的时间,以免过早拔出尿管,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尚未恢复,需要再次插尿管,造成患者痛苦和泌尿系感染。
总之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年龄不再是胃癌外科手术的禁忌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给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1] 马学真.老年肿瘤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9.[2] Ki t aya m a J,Inoue T,Nagawa H,et al.Peri operati ve ri s k fact o rs anditseval uati on i n the op erati on for gastri c cancer of aged patien ts[J].J apa J C lin M ed,2001,59(4):6042610.[3] K o l odziejcz yk P,Kul i g J,P op i ela T,et a l.Outco m e of gastri c cancersurgery in el derl y patients[J].He p at o Gastr oenter o l,2005,52(66):191121915.[4] 王俊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监测及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7):387.[5] 晏华军,赵丹,胡汉华.重视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70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1):48249.[6] 刘敦贵.营养支持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327.[7] 陈竣青.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30.(收稿日期:2008205212)作者简介:张宏杰(1969—),男,山西运城人,1992年毕业于长治医学院,主治医师。
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研究

发颅 内血肿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O 0 ) P( .5 ;入 院 1个月后 B 、入 院 6个 月后 B I I两组间比较差 异均无统
计 学意义 ( O 0 ) P> .5 。结论 软 、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 下血肿均安 全、有效 ,明豆降低 了患者死亡率 ,而软
通 道 微创 手 术 更加 安 全 。
eainfrC rncS b ua mao z o GBn H NWn rt h o u d rl o o i He tma H N i,S A n—pn g.z A GL n ,e a. Dp r etfN uo g H N o g t 1 e t n o erl y am o
p t n swe ed vd d i t w r u s a l ws G o p 1:3 a e r r ae i ot—c a n lmi i l n a ie o e a ae t i r ii e no t o g o p s f o : r u o 3 e  ̄ swee t td w t s f B e h h n e n mal i v sv p r - y
选择适当长度的再蕴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固定在医用电钻上限位进针深度驱动电钻垂直颅骨一次性钻透颅骨及硬脑膜后拔出钻芯见有酱油色血性液体流出大量园郾怨豫氯化钠溶液等量置换至引流液基本清凉或颜色明显变淡后接无菌引流瓶行封闭式持续引流引流瓶悬挂于外耳道上缘观察指标摇员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治疗后员个月及治疗后远个月时分别进行月葬则贼澡藻造指数月陨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护理查房

术前准备
• 术前准备:备皮,导尿 • 物品准备:手术衣、布类包、腹包、脑外包 • 一次性用物:纱块3包、光边2包、5ML、50ML注射器各1付 ,20号、11号刀片各1个,脑棉1包,吸引器2根,吸痰管1 根,三通阀4个,4号丝线1包、45*45脑外粘贴巾1个,一 般手术粘贴巾1个,脑室引流管1根、骨蜡1块,一次性手 术电极1把、手套若干 • 特殊用物:一次性使用滴水电凝镊、庆大8万U
硬膜下积液CT成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着力点 脑挫裂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 在着力对侧多,同 侧少 重,在对冲部位多 急性硬膜外血肿 在着力同侧 轻,在冲击部位多
颅骨骨折
血肿与骨折的关系 原发性意识障碍 中间清醒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约半数
约半数在同侧 多较重 较少 范围较广
了解一下脑的三层被膜结构关系
分
类
• 根据出血来源不同分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膜 下血肿; • 根据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硬膜 下血肿。
分
类
• 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出 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有时可与脑内血肿 相融合。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 • 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断裂,血液集 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较缓,病程发展常呈慢性 。 • 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成像示新 月形高密度区。 •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至3周内,CT成像 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 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CT成像示新 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
查房目标
• 了解脑的三层被膜解剖关系、硬膜下血肿的分类; • 了解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特点,以及硬 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区别; • 熟悉硬膜下血肿的分类、各自特点及区别; • 掌握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各类颅内血肿71例分析

行 。根据头颅 C T所见 , 作简易三维空间定位 , 确定 穿刺 点 并根据该点至血肿的不 同距离 选择相 应长度的穿刺针。慢 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 2m长即可。 c 局部常规 消毒 铺
样插^血肿腔 内多方 向移动 ,对 于少数多房性血肿理论
上可有残 留; 普通钻孔引流后 常要求 患者头部术侧向下 , 以
。
2 3 对高血压脑出血 ,以往都采用太骨瓣开 颅或 小切 口骨 . 窗手术 。 其预后与意识状态 、 手术时机 、 血肿部位及血肿太小
保 留 4 后开 放引流 , 日可进行多 次 , h 每 直至 C" q 复查血肿
等有关 , 有人 …报告 血肿越太 , 病死率越 高 ; 0 l <3m 者病死率 5 ~1 %;3 O l 病死率 3 %; 5r 者病 死率 % 43 0—5r 者 a 5 > Ol a
1 临 床 资 料
且血肿 >5 n、 ( l脑疝形成者多见 ,  ̄ 故其预后相应也差 ; 例恢 8
复出院 , 0 2 倒死亡 (5倒 自动出院) 其 中大多数患者术后 1 , 神经症状有所 改善 ,主要死于各种 并发症 ,特别是肺部感
硬通道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

例, 均采用硬 通道 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护理 体会 现将
报告如下 。
1 一般资料
平卧位头偏向健 侧。吸氧 2 / i, ~3L mn 保持呼 吸道通 畅 ,
量。③ 使患者感 到安全 。医护人员的医德 和技术是患者获 得安全感 的基础 。为 了帮助患者缓 解心理 冲突, 减轻精 神 痛苦 , 医护人员还应 针对患 者的具体情况做 好心理疏导 工
属尽量 不要 在患者 面前 流露 悲伤 、 焦急 、 埋怨 的表 情 和态 度, 对有 纠纷 因素在 内的患者 , 了抢救治疗之 外 , 们还 除 我
( 稿 日期 :0 81—3 收 20 .01 )
要求急诊 护士 : ①使患者感 到医护人员可亲 ,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求医心切 , 一旦见到医护人员 , 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 时, 医护人员应 当做 到快 速 、 热情 地 接诊 , 亲切 、 耐心地 询
问, 悉心体贴 、 关怀周 到。这 种医患关 系 , 对抢 救过程 能否
作,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无论预后 如何 , 原则 上都应 给予
肯定性 的保证 、 支持 和鼓励 , 尽量避 免消极暗示 , 使患者 能 够身心放松 , 感到安全。
2 讨 论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以活动的形式存在 的。 是 心理活动会 有一定 的躯体表现 , 而有 了躯 体疾病必然会 有 相应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影响着一个人病体 的康复。根
者的情绪 , 使他们安下心来相信我们的治疗与护理 ; 比较 对
镇静的家属可如实地告知患者情况及准备采取的诊断和治
患者产生很大影 响。故 而首先要求 护士仪表端 庄 , 着整 衣 洁大方朴素 , 工作热情和蔼 , 举止稳重 , 动作快速准确 , 使患 者一接触就产生 一种 信任 的心理 , 树立 战胜 疾病 的信心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 文章编 号】10 81 (01 3 05 0 07— 57 2 1)2 — 1 7— 2
硬膜外 血肿 是 指位 于硬 脑 膜与 颅骨 内板之 间 的血 肿 , 约 占外伤性颅 内血肿 3 % ,好发 于幕上 半球 凸面 。硬膜 外 0 血肿 的形成 多与外 伤有 关 ,颅骨 变形伤 及血管 ,血液 聚集 于硬脑膜 与颅骨 内板之 间 ,使得 硬膜逐 渐分 离。脑膜 中动 静脉是最常见 的来 源血 管 ,亦 可见 于静 脉窦 、颅 骨板 障静 脉 。开颅手术具 有创 伤大 、手 术危 险高 、术后 并发 症较 多 等缺点 ,近年来微创 治疗硬 膜外 血肿 逐渐取 代传 统手术 治
作者简介 : 春林 (9 7一 ,男 ,河北省永清县人 ,主治医师 ;研究方 向:神经外科。 杨 17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l ia r s a c i t l ee rh n
18・ 5
C ieeju lo tnmein n tn pamay hns o ma feho de e ad e oh r c i h
2 临床 表 现 1例患者以呼吸 困难 、心悸 、胸闷 为主要 临床表现 ,2 例患者 以顺固性心 衰为 临床表现 ,并 伴有 咳嗽。心前 区主
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 没有局 灶性神 经定 位体征 之晕厥 者 ,常系近端 夹层破 人心包 所致心 包填 塞。④ 当病 变累 及 无名动脉时 ,有 3~ %可发 生脑血管 意外 ,两侧肢 体血 压 6 不等 ,脉搏短绌 也是 A D分 离 的重要 体征 。⑤ 心超 非常 适 合许多可疑 的 A D病人 的检查 ,可在床 边进 行 ,有诊 断 价 值的发现是主动脉 内有 波浪状 内膜 片将 其分 为真通 道和 假 通道 。增强 C T扫描 时可见内膜 片分割或 以造影到密度差 来 区分 的两个明显 的主 动脉腔 。MR 特别适用 于诊 断主动 脉 I 夹层分离 ,敏感性 和特异性 均可达 9 % 。⑥ 主动脉 夹层 内 8 科治疗主要是降低 血压和 减慢心 率 ,以降低 心肌 收缩力 及 其射血速 度。 目前认 为远端 型患 者 主要 以 内科治 疗 为 主 , 近端 型则 以手术 ( 常见经皮覆膜支架 置入 术)治疗为主 。
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引流术在41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显效 、有 效 、效 差 、死亡分 别 为 1 0 例 、2 1 例 、6例 、4例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 效 、有效 、效 差 、死亡分 别为 4例 、1 3例 、1 6例 、8例 ;观察 组 总有效 率为 7 5 .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为 4 1 . 4 % ;观察 组死亡 率为 9 . 7 % ;对 照组死亡 率为 1 9 . 5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高于对 照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 院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3年 1 月 收治
显效率 +有效率 。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 计学 软件 S P S S 1 4 . 0进行 统计 学
分析 ,率的 比较 采用 卡方 检验 ,P<0 . 0 5为差 异具 有 统计
高血压脑 出血是常 见的 临床危 急重症 之一 ,患者病 情 复杂 ,进展快 ,预 后差 ,需要 及 时有效 的救 治 ,在 临床 治 疗措施 中 ,单纯 的药物 保守 治疗 的临床效 果有 限 。而 开颅 的血肿清除术 创伤 较大 ,患 者不容 易耐受 ,容易 留下后 遗 症 。本文选择我 院高血 压脑 出血患 者 ,观察 硬通道 颅 内血 肿微创穿刺粉碎 弓 I 流术 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
硬 通 道 颅 内血 肿 微 创 穿 刺 粉碎 引流 术 在4 1例 高 血 压 脑 出血 中的 临床 疗 效 观 察
张皓春 刘春平 蒲 国明
6 3 5 0 0 0 四川省达州市 中心医院神经 内科 ,四川 达州
【 摘
要】 目的 :探讨硬通 道颅 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 中的疗效 。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 8 2 例 ,随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目的 探讨 双管硬 通道 微创 钻孔 ( D T MT HP D) 治疗 慢 性硬 膜下 血 肿 ( C S D H) 的疗 效 。方法 1 0 0例 C S D H患 者 随机 分 为 A组 ( n = 5 0 ) 和 B组 ( n = 5 0 ) , 分 别采 用 传统 钻 孔 冲洗 引 流 术和 双 管 硬通 道 微 创钻 孔 冲洗 引 流术 进 行 治 疗, 对 比两 组 的治疗 效果 、 并发 症 和患 者满 意度 。结果 B组 的疗 效 显著 和好 转 例数 均 较 A组 增多 且 治疗 无效 的
De p a r t men t o f Ne u r o s u r g e r y , Hu i z h o u T h i r d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i n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Hu i z h o u 5 1 6 0 0 0, Ch i n a
d r a i n a g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g r o u p B r e c e i v e d t h e d o u b l e- b a r r e l e d h a r d c h a n n e l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d r i l l i n g i ri g a t i o n a n d d r a i n a g e t r e a t me n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t r e a t me n t e f f e c t s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p a t i e n t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o f t h e t wo ro g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Re s u l t s T h e n u mb e r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r e ma r k a b l e e ic f a c y a n d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g r o u p B b o t h i n c r e a s e d
dr i l l i ng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r o ni c s u bdur a l he ma t o ma
Y U Y o n g q i a n g Y E We n s h a n L I AN G Qu a L I U Y a n g ⅣY a n  ̄i n
患者显 著减 少 , 总有 效率 9 6 . 0 %, 显著 高 于 A组 ( P < 0 . 0 5 ) 。B组 患者 血 肿复 发 、 继 发颅 内血肿 、 颅 内积气 等 并发 症 的发 生 例数 均 较 A组 显 著减 少 ( P < O . O 1 ) 。B组 患者 总 体满 意 度 ( 8 4 %) 高 于 A组 ( 7 0 %) ,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
4 . 5 7 , P < O . 0 5 ) 。结 论 D T MT H P D 冲洗引 流术 治疗 C S D H 治愈 率高 , 并发症 少 , 疗 效优 于传 统钻 孔 引流术 。
【 关 键词 】 慢性硬 膜 下血肿 ; 双管硬 通 道 ; 微创 钻孔 ; 并 发 症
【 中图分 类号】R 6 5 1
・
临床 探讨 ・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4 年 6 月 第 5 2 卷 第 l 7 期
双 管硬通道微创钻 孔治疗慢性硬膜 下血肿 的 疗效分析
余 永 强 叶 文 珊 梁 全 刘 洋 谭 杨 劲
广东 省 惠卅 l 市 第三 人 民医 院神 经外 科 ,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0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g r o u p A = 5 o ) a n d g r o u p B = 5 0 ) , a n d ro g u p A r e c e i v 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r i l l i n g i r r i g a t i o n a n d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ic f a c y o f d o u b l e- b a r r e l e d h a r d c h a n n e l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d r i l l i n g ( D T MT HP D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s u b d u r l a h e ma t o ma ( C S D H) . Me t h o d s O n e h u n d r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S D H w e r e
【 文献 标识 码】B
【 文章 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4) 1 7 — 0 1 5 8 — 0 3
Ef ic f a c y a n a l y s i s o f d o u b l e- b a r r e l e d h a r d c h a n n e l m 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