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穴位注射
中医疗法——穴位注射法-健道·中医药工程世界网

中医疗法——穴位注射法-健道·中医药工程世界网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将适量中西药物的注射液注入一定穴位,通过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穴位注射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适应症广、作用迅速等特点。
穴位注射法的分类:根据选用注射药物的种类,可分为以下三类:1. 中草药制剂注射:如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2. 维生素类制剂注射:如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等。
3. 其他制剂注射:三磷酸腺苷、山莨菪碱、利多卡因等。
穴位注射的施术方法:1. 操作程序:选择适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进行和缓的提插,当获得得气感应时,回抽无血后,再将药液注入。
凡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快推药液的较强刺激,慢性病、体弱者可用缓推药液的较弱刺激,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药液。
如推注药液较多,可采用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分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 注射剂量:穴位注射用药的剂量取决于注射部位和药物性质和浓度。
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货5%-10%葡萄糖每次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为常规量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3. 选穴与疗程:选穴宜少而精,以1-3个腧穴为宜。
为获得更加疗效,尽量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注射。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治疗后反应强烈者可间隔2-3日注射一次,所选腧穴可交替使用。
6-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
穴位注射的作用:⒈ 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
⒉ 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
穴位注射

计划
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 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 无菌注射器及针头,无菌棉签,无菌纱布,无 菌巾包,药液,砂轮,弯盘。 3.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进食。 4.检查用物,铺无菌盘:药物、消毒剂及无菌用 品在有效期内,安郶无裂缝,药物无沉淀、无 混浊、无絮状物。指示胶带已变色,注射器包 装无破损。铺无菌盘,记录铺盘时间。
穴位注射
怀化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概念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 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把针刺与药 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 起,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很广, 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可用 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
评估
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药 物。 2.评估患者体质及注射处皮肤情况;既 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 素;心理状态和治疗疾病的信心。 3.评估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温度 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操作前应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针头是否 有沟等情况。凡使用过的针具等,按要求 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 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 度水肿者禁用。
谢谢
5.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晕针、弯针、折射、药 物过敏等情况,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6.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 孔,再次核对。
操作后处理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 录。
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和变态反应, 副作用大的药物慎用,凡引起变态反应的药 物,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每穴注入量一般为1-2ML,头面等表浅处为 0.3-0.5ML,四肢及肌肉丰厚处可达5-20ML。 3、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内。 4、进针后如患者有触电感,必须退针改换角度 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穴位注射(水针)

常用穴:合谷
• 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镇静止痛,通 经活络,清热解表之功效。 • 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疼痛,及牙疼 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咽喉肿痛等。
临床应用
•1.容xx,女,60岁,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入院时主要以双腕、 双手关节疼痛晨僵为主,使用非甾体类抗炎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予 以正清风痛宁曲池穴位注射后,病情明显得到控制。 •2.金x,男,31岁,明确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入院时以胃痛胃胀 为主,有奥美拉唑长期服用史,予以自血疗法足三里穴位注射后, 病情明显好转。
拓展延伸: 定点介入疗法
概念
采用可控制软组织炎症的特效药物配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 使药物准确地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风湿与骨 关节病炎症并进而达到解除软组织痛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细 针准确介入全身所有关节、脊神经出口、皮神经出口、椎管内、 筋膜及腱鞘组织为基本特征,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神经毒性、痛 苦轻微和疗效确切的特点。
穴位注射
•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其 它)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 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 疗效得以大幅提升。 • 其中经络的作用主要有: •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 3.抗御病邪、反应证候 •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常用穴:足三里
• 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 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 缘旁开一横指处。 • 穴位解剖: • 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 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 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 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 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 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穴位注射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的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结果提示:喘可治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胡正波,陈路佳,卢海波,刘立立.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23):9-12.
禁忌症
禁忌症 主要有3个方面
疲乏、饥 饿或精神 高度紧张 时。
出血倾向 及高度水 肿。
皮肤有感染、 瘢痕或肿痛 部位。
2018
谢谢您的聆听
THEBUSINESS PLAN
适用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张、哮喘、肺痨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 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 泻、痢疾等。 (4)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 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 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 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 腹泻等。
。
操作方法
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
“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原则: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 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穴位注射

4、使用腧穴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 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以期得到患者的合作。如局部 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 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PPT学习交流
9
护理骨干培训
5,胸背部脊椎两侧腧穴注射时 ,针尖斜向脊椎为宜,避免直刺 引起气胸。体内有重要脏器的部 位不宜深刺,以免刺伤内脏。
6、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 ,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 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 针。
7、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 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腧穴注 射,以免引起流产。
PPT学习交流
• (室内温湿度适宜,适合P此PT学习项交流
12
护理骨干培训
• 3、洗手-戴口罩-核对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你好,现在由我为你开始治疗好吗?请让我再次核 对一下你的床头卡和腕带,核对床号、姓名、诊断、 穴位,这个操作采取坐位比较合适,我协助您坐起 来吧。今天我给你选的穴位是曲池穴,请先将你的 右前臂屈肘90度,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我按 压时您如果感到局部酸麻胀痛,请您及时告诉我。--消毒(有点凉有点痒,请您忍耐一下)--二次核对 (穴位、药物)---进针,提插得气---注射、询问--起针--再次核对(床头卡、腕带、穴位)。
1请问您以前对药物有过敏吗?
• 有稍事磕碰皮肤出现出血、瘀 斑的症状吗?
• 您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怎么样?
• 那让我看看您的注射部位皮肤 可以吗?局部皮肤无红肿、无 破溃、无炎症,无瘢痕,适合 此项操作。
• 这项操作大概需要10分钟,请 问您还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 稍等。
穴位注射操作培训
实用水针(穴位)注射技巧70673

如何利用精神调动经气,激发经气──在于
“治神”。
治神,又称治神法或调神法,就是如何把 握、调制精神意念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即 如何集中医生的精神意念和如何调整病人的意念 及心理状态,以便使针下易于得神取气。
一、医生治神法:(聚精会神)
就是要求医生在诊断病情,注射前的准备,
进针后乃至出针的整个诊治过程中,都必须聚敛
论》形容的那样:“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
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如此才能注
射准确,得神取气,提高疗效。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神在秋毫,属 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医生治神──神聚心手之际!
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篇》中说“凡大医治
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
如是则神气乃复,疾病得除。
因此,治神是水针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要
的方法和要领。堪称水针注射治疗第一要旨。
第二节 凡刺之要,得气有效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 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说明了得气与疗 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针注射临床实践也充分证 明了这一著名的论断。
在水针注射过程中,无论是以经络学说为依
神不离点,精神不离针,以确保注射的准确和到
位。
在进针过程中,更要精心体察经穴天、地、
人三部的变化,仔细感触针尖穿透每一层筋膜、
触及每一处骨骼、滑入每一个空隙、进入每一块
肌肉、以及肌肉的每一次收缩等细微感觉,还要
观察患者的每一丝表情变化,这就叫体察神气。
从而为技法的施行进一步提供依据。这一切都需
要医生有着敏锐的心神。要象《素问 ·宝命全形
《灵枢 ·本神》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 神。”《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 上守神。”《灵枢 ·官能篇》曰:“用针之要, 无忘其神。”足见“治神”在针刺过程中,倍 受古代先贤的关注。
穴位注射疗法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POWEPOINT
1、禁止空腹注射 2、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适、用合于谷简约等清穴新不及宜相用关穴类别位演注示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 、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或刺激性强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 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等
• 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炎等
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
POWEPOINT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适用度于简紧约清张新时及相。关类别演示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 对注射药物过敏的患者。
4、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ml,胸背部可注 射0.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ml,肌肉丰厚处甚至可达10~20 ml。
5、药物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在注射。患者有触电感 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6、操作前应检查各无菌物品有无过期,注射器包装有无漏气等情况,用后物品处理符 合消毒隔离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
1
概念和原理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操作方法和流程
44
注意事项
3 5
6
概念和原理
概念 :
POWEPOINT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 适用于简约清新及相关类别演示
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原理 :
穴位注射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医学肌肉注射方法 相结合的产物,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 渗透,将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 其综合效能。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
即水针疗法。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
即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发展历史此疗法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初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名称经历了封闭疗法?a?a?°孔穴封闭疗法?±或称?°经穴封闭疗法?±或称?°穴位封闭?±?a?a?°穴位注射疗法?±三个阶段。
穴位注射方法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肌肉注射到神经阻滞的初创阶段(五十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六七十年代)和系统总结阶段(八九十年代),技术成熟应用阶段(近十年)。
历经60余年,源于西医注射疗法,渐被中医所兼收,成为一种理论较为完整,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用于极为广泛,疗效较为理想,前途极为广阔的疗法。
治疗病症、所用药物、注射部位从治疗的病症来看,最初仅仅用于神经阻滞、缓解多种疼痛,其适用的范围比较狭窄,以后逐渐延伸到内外妇科、骨伤、皮肤等病种的研究,治疗的病种已不断扩大。
据统计,七十年代,穴位注射的病种达10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临床疾病。
* 从所用药物看,经过了单纯阻滞神经的麻醉性药物阶段(如2%的普鲁卡因),试用0.9%氯化钠注射液、蒸馏水、抗生素,逐渐又增加了少部分抗生素,之后注射所用的药物,包括了可肌肉注射的绝大部分药物,如西药液体制剂、中药液体制剂、组织液等。
随着临床实践的广泛应用,还增加了氧气、空气、血液、植物油注射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穴位注射的内容。
* 从注射部位看,最初只局限于疼痛点,从阿是穴逐步发展到应用个别经穴奇穴以及人体的部分腧穴、耳穴等。
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制* 经络的作用: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反应病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2-5
1
一、概念
定义:水针 作用特点:针刺作用
药理
药物的理化刺激 时间效应
2013-12-5
2
二、针具与药物
针具 针头:5─7号 牙科5号
注射器:1、2、5
10、20ml
2013-12-5
3
药物可用于肌肉注射的药物
中草药制剂 当归 北芪 野木瓜 鹿茸
高丽参 鱼腥草 板兰根 川芎嗪 威灵仙 丹参 银黄 维生素制剂 其 他 药物 VitB族 VitK CCO
5%-10%GS 注射用水及其它药物
2013-12-5
4
三、操作方法
1、选穴处方
常规取穴 按针灸处方原则取穴 阳性反应点 压痛点(阿是) 皮下结节 条索状物
按脏腑经络理论
按神经节段 按经验
2013-12-5 5
2、操作程序:皮下─慢推进/缓慢提插─得气
回抽─┘ ┌── 虚──推药 ──┘ 拔针┴──实───┘ ★药液量多:边退边推或多方向推药
可作为主要疗法或辅助疗法
2013-12-5
8
药物的选择 辨病 辨证 对证(交替使用)
其它相关疗法 穴位自血疗法 穴位免疫疗法 转移因子 胸腺素等 蜂针疗法
2013-12-5
9
五、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注意药物的性能/剂量/禁忌/毒副作用 针刺的深度 药物不得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注意神经干 避免刺伤脏器 孕妇穴位与部位 防止晕针
2013-12-5 10
2013-12-5
11
2013-12-5
6
3、药物剂量:部位
溶液量 耳穴 面部
药物
l/
穴
胸背 穴 药理量
四肢 1─2ml/穴 特异性药物──1/10--1/3 腰臀 2─5ml/穴
2013-12-5
7
四、适应范围与临床运用
优点:中西合壁 方便省时
减小副作用 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