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4台湾省 教案
台湾省(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港口中学张建德★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状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3.使学生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其“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具准备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问题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同时展示日月潭、玉山等风景,及台湾的水果、基隆港等照片。
【提问】同学们,那首动听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是不是非常优美?哪你知道阿里山和那些美丽的画面位置哪个省吗?(学生回答:台湾省)非常好,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祖国这块神圣领土——台湾省。
【CAI】第三节祖国的神对领土——台湾省【提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你知道那些史料和证据?【活动】大家看课本P34第2题的相关材料,并用线把相关内容连起来。
【板书】一、祖国神圣的领土【CAI】展示相关活动内容(请学生上讲台来了连线操作)A 、台湾海峡水深仅60米,是由于陆地下沉形成的,海峡两岸联系从未间断B 、台湾汉族占97%,多为福建、广东的后裔,通闽南话C 、台湾古称夷洲,1661年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1885年设台湾省,1895年日本侵占,1945年回归。
D、台湾、福建省共同尊奉妈祖。
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历史、文化渊源D【承转】既然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精品台湾省 教案.doc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1.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探索法•教学媒体: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伴有者欢快优美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终止音乐,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日月潭位于我国哪个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台湾省。
台湾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呢,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表达了台湾同胞思念故土的情怀和两岸同胞指望团聚的愿望。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是我们最大的国荡、最深的乡愁。
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你知道哪些史料和证据?板书:一、台湾历史生答:略既然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们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和我更应该走进台湾,去认识它、了解它。
请看大屏幕二、自然环境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台湾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归纳台湾地形的特征。
地形大部份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气候大部份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有何特征?归纳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河流的长度?河流的径流量?河流的流速?归纳台湾河流的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7.4台湾省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四节《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依据《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就我所讲授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而且今天的学生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因此由于台湾可以说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学生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例如能说出台湾的一些物产资源,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特别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同时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学生心智技能及其形成规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静静聆听邓丽君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导入新课,精心设计问题链,把学生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第二部分讲述“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介绍台湾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讲述“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一个地区首先应该明确其位置,而明确位置前必须先清楚其范围。
现在,许多学生都知道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都认识台湾岛的形状,但容易错误的认为台湾岛的范围就是整个台湾省的范围,因此在导入新课后,需要首先明确台湾的范围,然后再分析台湾的位置,以及尝试评价其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物产,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学案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学案《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他正和经济特色,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地方法。
学生利用材料能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图上指出台湾的范围,分析其地理环境,能过说明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自然环境他正和经济特色。
三、教法学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法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四、教材分析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部分讲述“祖国神圣的领土”,主要介绍台湾范围位置,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说明“祖国神圣领土”的范围。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台湾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明确自然条件雨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说明台湾经济如何由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到出口加工工业占主导的发展变化过程。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那些省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台湾1.展示台湾岛地图,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图册分析台湾岛和台湾省的区别。
1,让学生指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的位置。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80多个岛屿,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
其中台湾岛是台湾省的主体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让学生说出投影图中ABcD代表的海域:。
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让学生动笔计算“做一做”的练习:基隆—福州距离为360千米,高雄—厦门距离为320千米。
台湾纬度位置?属于中、低、高纬哪一纬?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分析问题,明确台湾的位置。
台湾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尝试评价台湾这种位置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9活动题,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根据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及其分布情况。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占2/3,分布在岛的东部和中部,呈南北走向。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号问题引领:台湾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要性台全____一、自主学习(一)学习主题一:祖国神圣的领土(阅读课本P32-33,及图6.22,P34活动2)1.台湾省包括________,以及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________的岛屿。
它北临_____海,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_______省相望。
3、读图6.22,台湾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4.台湾省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5. 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二)学习主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阅读课本P35,及图6.23,图6.24,P36活动1)1.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的最高峰______山,_________山中的________潭景色迷人。
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_______、_______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属______带、_____带气候,温暖湿润。
________平原土地肥沃,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亚热带________。
4.结合P36活动1,台湾的美称很多: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是“蓬莱米”,所以台湾有“__________”之称;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所以有“”的美誉和“”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 _____”之称。
第七章第四节台湾教学设计

农副产品有:;
工业产品有:。
由此得出: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经济贸易密切。
四、阅读教材P63-64,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原与大陆相连,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
2.台湾岛上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等大量文物证明,海峡两岸在、上的联系从未间断。
二、读图7-4-2及P59—60“地形”,完成下列为题
1.地形: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_
_______,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________,_____是最高的山峰,岛上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平原多分布在岛的________,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盛产、、________和、水果。此外,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是个富饶的宝岛。
重点: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学会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特色。
3.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诸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难点: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交流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型:新授课
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读图7-4-1及P58,完成下列问题
7、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是富饶的宝岛和美丽的宝岛?
富饶的宝岛(物产别称及矿产):
美丽的宝岛(风景名胜):
畅谈收获
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
本节课,我在学习中的困惑是:
4.阅读图7-4-3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完成下表。
美称
物产
分布
森林之海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台湾省》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台湾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台湾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基本情况,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台湾省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台湾省的地位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了解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湾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难点:台湾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台湾省的经济、文化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省的发展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台湾省》。
2.地图:台湾省地图、中国地图。
3.图片: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
4.视频:台湾省的经济、文化发展视频资料。
5.课件: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台湾省地图和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其他省份的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台湾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阿里山、日月潭、台北101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台湾省的魅力。
台湾省 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开课课题: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开课时间:
开课班级:八年级()班
开课地点:八年级()班教室
开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②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③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和居民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地图了解台湾的位置、范围,组成。
②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①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②台湾丰富的资源。
教学用具:
班班通、幻灯片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作业:《同步伴你学》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
2、地理范围
3、居民与人口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
2、气候特征: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
4、自然资源丰富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有的树种是。
(学生交流完毕,教师展示相关图片,美称,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活动】2、读P67台湾人口的分布图,总结台湾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稻米和茶叶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进口-加工-出口"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
具盒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
成电路板
2、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哪些有利因素: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完成《实践与探究》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八年级地理备课案
学科
地理
课题
台湾省
课时
1/1课时
主备人
权明龙
个案或定案
初案
课型
新课
授课
时间
审核人
备课组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祖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和范围;美丽富饶的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讲述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探究性的解决办法。
4、阅读P68文字,认识台湾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体现在哪里?
【展示交流】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范围:台湾省包括,以及附近的列岛、岛等许多小岛,其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海陆位置:台湾省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部,位于带和带。
【活动】合作探究:结合P66阅读材料,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
(提示:历史、血缘、文化、地缘)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台湾岛地形以为主(东部为;西部为)。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多火山地震
2、台湾岛属气候。降水多少,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3、台湾岛河流,水能。(台湾最长河流是)
4、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5、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美丽”表现在有众多的—、、。
【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出示有关阿里山日月潭的图片,设问:歌中所唱的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思考:
1、阅读课本P66文字及图7. 41,认识台湾省的范围,描述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分析课本P66图7.41,归纳出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3、阅读课本P67文字及图7.43,认识台湾岛的气候和河流特点。
兰花之乡
植物王国
三、外向型经济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思考:
1、阅读课本P69正文,结合P70课后活动题,认识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2、阅读课本P69图7.47,认识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哪些有利因素?
【展示交流】
1、经济发展历程级特点:
产品
类型
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主要出口蔗糖、水果、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2、台湾省农产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台湾的工业发展和分布。4、台湾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难点
教法
观察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
学法
读图法合作学习法
学具
【课前预习、准备】
预习目标:知道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预习内容:预习教材P65-P68
预习达标检测:完成《实践与探究》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