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一答案
大工14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2答案

高电压技术大工14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电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矩是指由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异号电荷组成的系统B. 电矩的方向是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C. 电矩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D. 电矩的大小是指带电量与两个电荷垂直距离的乘积?正确答案:C2. 当电介质发生极化后,其内部电荷()。
A. 负电荷量大于正电荷量B. 负电荷量等于正电荷量C. 负电荷量小于正电荷量D. 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3. 沿面放电发展到跨接两级贯穿性的空气击穿称为()。
A. 闪络B. 击穿C. 放电D. 极化?正确答案:A4. 绝缘子的电气性能通常用()来衡量。
A. 击穿电压B. 闪络电压C. 放电电压D. 起晕电压?正确答案:B5. 一个绝缘装置的实际耐压能力取决于()。
A. 固体介质部分的击穿电压B. 液体介质部分的击穿电压C. 绝缘装置的沿面闪络电压D. 固体介质部分的电晕电压?正确答案:C6. 最常见的极化形式是()。
A. 离子式极化B. 电子式极化C. 偶极子极化D. 夹层极化?正确答案:B7. 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固体电介质易发生()。
A. 电击穿B. 热击穿C. 气泡击穿D. 电化学击穿?正确答案:A8.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作有限位移或转向,形成电矩的现象叫()。
A. 极化B. 电导C. 损耗D. 击穿?正确答案:A9. 目前应用最多的绝缘子材料是()。
A. 电工陶瓷B. 钢化玻璃C. 硅橡胶D. 乙丙橡胶?正确答案:A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固体电介质作电气设备的内部绝缘可缩小绝缘尺寸B. 采用固体电介质作电气设备的内部绝缘不受外界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C. 对包含固体介质的内绝缘,绝缘击穿是自恢复的D. 采用固体电介质作电气设备的内部绝缘,长时间工作会逐渐老化?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滑闪放电是具有强垂直分量的绝缘结构所特有的放电形式。
大工《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模拟试卷A答案

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3月份《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模拟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试卷类型:(A)☆注意事项: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由于电场不均匀,在电极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称为( D )。
A.击穿B.放电C.闪络D.电晕2、汤逊理论不适用于( A )的情况。
A.大间隙B.压力小C.空气稀薄D.小间隙3、绝缘子的电气性能通常用( B )来衡量。
A.击穿电压B.闪络电压C.放电电压D.起晕电压4、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固体电介质易发生( C )。
A.气泡击穿B.热击穿C.电击穿D.电化学击穿5、下列缺陷不能由绝缘电阻试验发现的是( D )。
A.两极间有穿透性的导电通道B.整体受潮或局部严重受潮C.表面污秽D.绝缘老化6、一般架空线波阻抗大约为( C )。
A.100-500ΩB.10-50ΩC.300-500ΩD.30-50Ω7、下面不属于雷电放电过程的是( B )。
A.先导阶段B.电晕放电阶段C.主放电阶段D.余晖阶段8、下列选项中更适于采用避雷线保护的是( A )。
A.架空线B.发电厂C.配电所D.变电所9、下列不属于影响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因素的是( C )。
A.合闸相角B.线路残余电压C.电网频率D.线路参数10、下列对绝缘子串要求不正确的是( A )。
A.在工作电压下不发生干闪B.在操作过电压下不发生湿闪C.满足足够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D.满足线路耐雷水平的要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强电场作用下的电离形式有碰撞电离、热电离、光电离和表面电离。
2、相对介电常数是用来表示极化程度的物理量,相对介电常数越大表明电介质极化现象越强。
3、当绝缘情况良好时,吸收比K的值远大于1 ;而当吸收比K的值小于1.3 时,此绝缘可能受潮。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α过程,电子总数增至个。
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 α(-1)个正离子。
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的d e αγ定义,此(-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1)个新电子,则(-deαγdeαd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
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1)=1或=1。
de αγdeα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答:(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
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
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
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
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
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
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成负离子。
电子崩中的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而消失于棒极,但由于其运动速度较慢,所以在棒极附近总是存在着正空间电荷。
结果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而在其后则是非常分散的负空间电荷。
负空间电荷由于浓度小,对外电场的影响不大,而正空间电荷将使电场畸变。
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易于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柱而形成电晕放电。
1-5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特点是什么?答: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特点:(1)U 形曲线,其击穿电压与波前时间有关而与波尾时间无关;(2)极性效应,正极性操作冲击的50%击穿电压都比负极性的低;(3)饱和现象;(4)分散性大;(5)邻近效应,接地物体靠近放电间隙会显著降低正极性击穿电压。
2014.3大工《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答案

1、 ( A )是极不均匀电场具有的特殊放电形式。
A.电晕放电
B.火花放电
C.沿面放电
D.闪络
2、下列对流注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电离强度很大
B.传播速度很慢
C.导电性能良好
D.流注形成后,放电转为自持放电
3、一个绝缘装置的实际耐压能力取决于( C )。
A.固体介质部分的击穿电压
B.液体介质部分的击穿电压
)的全反射。
A.正,正
B.负,负
大工《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B) 第 1页 共 4页
C.正,负
D.负,正
7、下列关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说法正确的是( A )。
A.耐污性能好
B.结构复杂
C.有续流
D.通流容量小
8、为了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 A )Ω。
A.10
B.15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设平行平板电极间为真空时电容为 0.1μF。现放入 r 3.12 的固体介质,加上工频 5kV 电压后,介质
损耗有 25W,试计算放入的固体介质的 tg 。
大工《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B) 第 3页 共 4页
加上固体介质后,平行平板电极间电容为 C rC0 (4 分)。由介质损耗 P CU 2tg (3 分)得
u1
f
Z2 Z1
Z1 Z2
U0
(5
分)。
大工《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B) 第 4页 共 4页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 年 3 月份《高电压技术》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作业1-1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n a e d e111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 和1mm 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 的导线)()(cm m c /kV 39113.011130)r δ0.3δ(130E =⨯+⨯⨯⨯=+=对半径为1mm 的导线)/(5.58)11.03.01(1130E cm kV c =⨯+⨯⨯⨯=答:半径1cm 导线起晕场强为39kV/cm ,半径1mm 导线起晕场强为cm1-10 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机理和防止对策。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篇一:高电压技术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ss=txt>仅供参考第一章1.1、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他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答:区别:①汤逊理论没有考虑到正离子对空间电场的畸变作用和光游离的影响②放电时间不同③阴极材料的性质在放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④放电形式不同范围:1.3、在不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放电的极性效应是什么?答:带电体为正极性时,电晕放电形成的电场削弱了带电体附近的电场,而增强了带电体远处的电场使击穿电压减小而电晕电压增大;带电体为负极性时,与正极性的相反,正负极性的带电体不同叫极性效应。
1.4、什么是电晕放电?它有何效应?试例举工程上所采用的各种防晕措施答:(1)在极不均匀场中,随着间隙上所加电压的升高,在高场强电极附近很小范围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而间隙中大部分曲域电场仍然很小。
在高场强电极附近很薄的一层空气中将具有自持放电条件,而放电仅局限在高场强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整个间隙尚未被击穿。
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2)引起能量损耗电磁干扰,产生臭氧、氮氧化物对气体中的固体介质及金属电极造成损伤或腐蚀(3)加大导线直径、使用分裂导线、光洁导线表面1.9、什么是气隙的伏秒特性?它是如何制作的?答:伏秒特性:工程上用气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称为气隙的伏秒特性。
制作方法:实验求得以间隙上曾经出现的电压峰值为纵坐标,以击穿时间为横坐标得伏秒特性上一点,升高电压击穿时间较少,电压甚高可以在波头击穿,此时又可记一点,当每级电压下只有一个击穿时间时,可绘出伏秒特性的一条曲线,但击穿时间具有分散性,所以得到的伏秒特性是以上下包络线为界的一个带状区域。
1.13、试小结各种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并提出适用于何种条件?答:(1)改进电极形状,增大电极曲率半径,以改善电场分布,如变压器套管端部加球型屏蔽罩等;(2)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可以利用放电本身所产生的空间电荷来调整和改善空间的电场分布;(3)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作用,在极不均匀的气隙中放入薄片固体绝缘材料;(4)提高气体压力可以大大减小电子的自由行程长度,从而削弱和抑制游离过程;(5)采用高真空可以减弱气隙中的碰撞游离过程;(6)高电气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大工21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1--【答案】

(单选题)1: 下列关于汤逊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项】汤逊理论认为自持放电是气体间隙击穿的必要条件【B.项】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空间碰撞电离是电离主要因素【C.项】汤逊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D.项】汤逊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正确-答案-是】:C(单选题)2: 下列关于流注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项】流注理论考虑了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B.项】流注理论考虑了空间光电离作用的影响【C.项】当外加电压很高时,形成的流注是正流注【D.项】形成流注后,放电即转为自持放电【正确-答案-是】:C(单选题)3: 在电场作用下,由电介质组成的绝缘间隙丧失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的过程称为()。
【A.项】击穿【B.项】放电【C.项】闪络【D.项】电晕【正确-答案-是】:A(单选题)4: 下列关于汤逊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项】汤逊理论认为自持放电是气体间隙击穿的必要条件【B.项】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空间碰撞电离是电离主要因素【C.项】汤逊理论认为负离子碰撞阳极产生的表面电离是电离主要因素【D.项】汤逊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正确-答案-是】:C(单选题)5: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
【A.项】低气压长间隙【B.项】高气压短间隙【C.项】高气压长间隙【D.项】低气压短间隙【正确-答案-是】:D(单选题)6: 下列方法不可以提高气体介质强度的是()。
【A.项】改进电极形状【B.项】采用低气压【C.项】采用强电负性气体【D.项】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正确-答案-是】:B(单选题)7: 下列方法可以提高气体介质强度的是()。
高电压技术-试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带电质点的复合2. 棒-板3. 1.24. 离子电导5. 低6. 降低7.反接法8. 工频高电压试验9. 巴申10.雷电冲击1. 带电质点消失的途径有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和带电质点的复合____________。
2. 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棒或________________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3.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对于标准雷电波的波前时间规定为________________μs。
4. 固体电介质的电导按载流子种类可分为电子电导和__________________。
5. 棒-板电极系统,棒为负极性时的电晕起始电压比棒为正极性的电晕起始电压低______。
6. 某220kV电气设备从平原地区移至高原地区,其工频耐压水平将_________________。
7.当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时,采用西林电桥测量tanδ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
8. 电气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直流高电压试验和冲击高压试验。
9.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压缩气体或高真空作为高压设备绝缘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定律. 10.BIL是指电气设备的____________绝缘水平。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C 2. D 3. A 4. A 5. B 6. A 7. D 8. C 9. C 10.B 11.B 12.C 13.A 14.C 15.B 16.A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最重要方式是():A. 热电离B. 光电离C. 碰撞电离D. 以上都不是2.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A.测量球隙B.静电电压表C.电阻分压器D.电容分压器3. 下列说法中,()是不正确的A.加在气隙上的电压达到最低静态击穿电压时,气隙即被击穿B.伏秒特性表示的是间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间隙击穿时间的关系C.由于放电具有分散性,一般用50%击穿电压表示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D.伏秒特性曲线是一个带状区域4. 关于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极不均匀场的击穿电压,()是不正确的A.操作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通常发生在波尾部分B.击穿电压与波前时间的关系曲线呈现“U”形C.气隙的操作冲击电压远低于雷电冲击电压,D.操作冲击击穿特性具有显著的饱和特征5. ()不是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A.采用屏障和屏蔽B.降低表面憎水性C.减小绝缘体的表面电阻率D.使沿面的电位分布均匀6. 工频耐压试验时,工频变压器的负载大都为( )A.电容性B.电感性C.纯电阻性D.有寄生电感的电阻性7. 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与气体原子相撞产生碰撞电离的是()A.离子B.分子C.质子D.电子8. 关于试验变压器的调压器,()是不正确的A.电压应该平滑地调节 B. 有滑动触头的调压器,不应该发生火花C.其容量小于试验变压器的容量 D. 电压具有正弦波形且没有畸变9. 关于冲击高压发生器,()是正确的A.只能产生雷电冲击高压B.只能产生操作冲击高压C.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高压均能产生 D. 以上都不对10. 设S1、S2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