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学案35 减数分裂(2)——生殖细胞的形成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说课稿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说课稿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说课稿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
成》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三生物说课稿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
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56页PPT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56页PPT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 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说课稿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高中生物组第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下面我将以新课标要求为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教材的分析对顺利完成教学是很有必要性的。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的内容。

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与已经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密切相关。

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情分析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思想活跃,自制力理解力强,对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抽象逻辑思维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联系有丝分裂,掌握精子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及精子形成过程。

五教法学法:根据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学理念,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练结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共学法,游戏教学法。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教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教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教案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第一课时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

它以第二章中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六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三大遗传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②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③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够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从而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能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供大家学习参考!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有、运用、享受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结构,寻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接受知识能力情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第一课时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

它以第二章中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六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三大遗传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①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②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③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够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从而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能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新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新

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生物说课稿: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供大家学习参考!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其次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别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学问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把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同学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查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学问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同学对比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同学初步领会学习策略查找的途径,从而使同学乐观参加学问的猎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同学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进展。

其次,老师引导同学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同学占有、运用、享受了学问,进一步进展同学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再次,引导同学制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学问结构,查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参差不齐,但有肯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力量。

针对同学心理状况和接受学问力量状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一)学问与技能:1)、使同学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别的有丝分裂方式。

3)、把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从细胞水平上来看,人是怎样诞生的?
46
何种
减数 分裂
23
精子
父方 母方
46
分裂
卵细胞
受 新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何种分裂 个 何种作用 精 卵 体
46 46
23
减数分裂
1、概念: 在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 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 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 续分裂两次,使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减半的过程。 2、适用阶段: 有丝分裂 体细胞—————→精(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各时 期变化\jJQ.swf
4个精细胞
变形作用
4个精子
例:根据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 (2)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 (3)这个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 (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5)细胞中的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 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 (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卵细 胞 形 成 过 程
(哺乳动物 的卵细胞在 卵巢中形成)
1个卵原细 胞 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 第一次分裂
1个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 第二次分裂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2个极体 1个极体
(退化)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先复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 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 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7.减数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 D ) A.分裂间期 B. 联会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4
DNA分子数目
4→8
染色单体数目
0→8
同源染色体对数
2对
讨论题2: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数量的变化曲线,并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1)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及变化原因分析(2)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及变化原因分析
阅读课本14-15页,完成下列内容:
一、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
1.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________中形成的
2.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题3: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吗?精原细胞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产生的?
讨论题4: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中,分别变化形成了什么细胞?
B.精子、卵细胞的形成都要经过分化(变形)阶段
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均等,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
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4.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是()
5.假设下图为某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变化曲线(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 DDBB
5.(1)初级精母细胞20 10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次级精母细胞
(3)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2条染色体精细胞(不可写成精子)
课题
减数分裂(2)
——生殖细胞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
2.概述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重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
2.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自主学习】
讨论题1:依据课本12-13页图2—1(细胞中有染色体2对,共4条),完成下表:
(1)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中8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4时期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图中7时期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A.4、8、8 B.2、4、8 C.8、16、16D.8、0、8
2.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数目比例是()
A. 1:1:2:4 B. 1:1:1:2 C. 1:1:4:4D. 1:1:1:1
3.下列关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讨论题5: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是成熟的精子吗?
二、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
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题6: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中,分别变化形成了什么细胞?
三、哺乳动物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相同点:两者都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减半。
项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不同点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分裂
子细胞数目
____个精细胞
____个卵细胞和____个极体
是否分化(变形)
【必背内容】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异同点
【课堂练习】
1.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其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