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5-26T13:55:34.4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3期作者:魏开春[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医院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

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效【 abstract 】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choose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 will be lis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40 cases.The control line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added with TCM therapy.Results: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icient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ex comparison,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effect is remarkable,and can be popularized. 【 key words 】 chronic heart failure;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 curative effect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病,患者多伴有严重呼吸困难、心功能急剧恶化等现象,会对患者的心功能及预期寿命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需要及时地进行临床治疗[1]。

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胡根胜,王华桥摘要 目的:探讨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2021年12月 2023年4月金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㊂对照组给予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救心汤治疗㊂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B 型利钠肽(BNP )㊁左室射血分数(LVEF )㊁中医证候积分㊁中医证候疗效㊁白细胞介素(IL )-17㊁IL -6㊁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 ),监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 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血清BNP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LVEF 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㊂治疗后,两组血清IL -17㊁IL -6㊁hs -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清IL -17㊁IL -6㊁hs -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救心汤可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减轻IL -17㊁IL -6㊁hs -CRP 介导的炎症反应㊂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救心汤;阳虚水泛证;炎性因子;中医证候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15.02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ture ,CHF )是由于多种致病危险因素持续作用下心肌发生病理性改变伴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渐进性衰退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常表现为气短乏力㊁心慌㊁胸闷㊁呼吸困难㊁水肿等不适症状㊂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和主要死因,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㊂近年来,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阶段性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1-2]㊂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诸多学科领域表现出其良好的疗效和独特优势㊂目前,心力衰竭是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可归属于中医学 心悸 心痹 心水 等范畴,中后期阶段中医证候以阳虚水泛型多见,治疗以益气温阳㊁化瘀㊁利水为大法[3]㊂救心汤为自拟方,源于‘石室秘录“卷六中的救心汤并结合名老中医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加减而成,日常临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良好㊂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以期为该药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相关临床研究奠定基础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2月 2023年4月金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4例作为研基金项目 安徽省红十字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研究项目(No.2021ZYZD01)作者单位 金寨县中医医院(安徽金寨237300),E -mail :****************引用信息 胡根胜,王华桥.救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5):2816-2819.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㊂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8~75(65.35ʃ3.43)岁;体质指数(BMI )18~25(20.93ʃ1.22)kg/m 2;病程2~8(4.14ʃ1.24)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 )20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 -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 )12例;收缩压(141.25ʃ12.33)mmHg ,舒张压(79.86ʃ8.52)mmHg ;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21例㊂治疗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6~74(65.42ʃ3.35)岁;BMI 17~25(20.86ʃ1.31)kg/m 2;病程3~8(4.22ʃ1.14)年;HFrEF 22例,HFmrEF 10例;收缩压(142.38ʃ12.42)mmHg ,舒张压(80.12ʃ8.39)mmHg ;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20例㊂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 )标准㊂1.2.2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5],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心力衰竭的阳虚水泛型相关诊断标准,主症:心悸喘促,畏寒肢冷,肢体面部浮肿;次症:困倦嗜睡,小便不利,浮肿或胸腹水;舌脉:舌淡或有齿痕,苔白或白滑,脉沉细或迟㊁结㊁代㊂以上证候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或典型舌象,参考脉象即可诊断㊂1.3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标准及阳虚水泛证中医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年龄40~85岁;7d内未使用过其他中药制剂者㊂1.4排除标准全身系统的急危重症如急性脑血管意外㊁肺栓塞㊁呼吸窘迫综合征㊁严重感染㊁急性心肌梗死㊁急性心包炎㊁急性心肌炎㊁心源性休克㊁主动脉夹层㊁恶性心律失常㊁肾衰竭等严重危及生命等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慢性肾脏病4期及以上包括血液透析者;精神或行为异常及不能配合完成全部研究过程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㊂1.5剔除标准病程中病情恶化㊁中度以上发热等观察者认为受试者不适宜继续本研究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者;依从性差,自行更改治疗方案,不能坚持完整疗程者;研究过程中病人因各种原因自行退出而中止者㊂1.6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给予综合性规范西医治疗,规定用药方案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㊁螺内酯片㊁达格列净片㊁呋塞米片,药物剂量或剂型根据指南推荐以及具体病情酌情而定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救心汤煎剂,早晚各200mL,每日1剂㊂救心汤组方:熟附子(久煎)10g,人参片15g,生黄芪30g,茯苓15g,炒白术10g,川芎12g,赤芍10g,泽兰10g,山茱萸(去仁)15g,麦冬15g,炙甘草20g㊂随证加减:病情危重者加用生龙牡粉㊁活磁石粉各先煎30g;阳气虚甚黑附子加量或加干姜10g;阴虚加五味子10g㊁石斛15g等;痰湿重加半夏㊁陈皮㊁合欢皮等运脾化湿和胃之剂;血瘀证明显,加桃仁㊁丹参㊁郁金等药物;寒痰喘闷㊁悬饮加炙麻黄10g㊁细辛3g㊁葶苈子15g等㊂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㊂所用西药㊁中药饮片均由金寨县中医医院药房提供并统一煎煮分装㊂1.7观测指标1.7.1B型利钠肽(BNP)㊁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5mL, AIA-360仪器用化学荧光法测量血清BNP水平㊂采用ACU SON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量LVEF㊂1.7.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两组治疗前后主症及次症进行评估,主症依照严重程度:0分为无症状,2分为症状轻度,4分为症状中度,6分为症状重度;次症依照严重程度: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度,2分为症状中度,3分为症状重度,计算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值㊂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ˑ100%,显效为疗效指数ȡ70%;有效为疗效指数30%~<70%;无效为疗效指数<30%;恶化为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㊂1.7.3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㊁IL-6㊁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5mL,血清分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㊁IL-6㊁hs-CRP水平,试剂盒购于海研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1.7.4不良反应监测并记录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肝㊁肾功能,电解质等,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㊂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血清BNP㊁LVEF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LVEF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两组血清BNP㊁LVEF水平比较(xʃs)组别例数时间BNP(ng/L)LVEF(%)对照组32治疗前3182.68ʃ1185.2641.33ʃ5.86治疗后705.83ʃ195.44①44.17ʃ4.25①治疗组32治疗前3061.94ʃ1276.2242.21ʃ4.98治疗后562.79ʃ178.69①②46.83ʃ3.99①②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㊂2.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㊁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㊂详见表2㊁表3㊂表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232.71ʃ4.8419.63ʃ2.81①治疗组3231.97ʃ4.3417.11ʃ2.79①②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㊂表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恶化(例)总有效率(%)对照组3216123187.50治疗组32181616193.75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2.003,P=0.045㊂2.3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7㊁IL-6㊁hs-CRP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㊁IL-6㊁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清IL-17㊁IL-6㊁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4㊂表4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7㊁IL-6㊁hs-CRP水平比较(xʃs)组别例数时间IL-17(ng/L)IL-6(pg/mL)hs-CRP(mg/L)对照组32治疗前22.79ʃ2.6829.68ʃ5.2675.69ʃ26.36治疗后14.17ʃ2.12①10.36ʃ4.22①23.16ʃ8.91①治疗组32治疗前22.86ʃ2.7329.82ʃ5.1376.11ʃ26.54治疗后12.62ʃ3.07①②8.01ʃ3.58①②18.75ʃ7.23①②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㊂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腹泻㊁低血压各1例,发生腹痛㊁恶心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治疗组发生腹泻1例㊁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3讨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化患病率为1.1%,>65岁人群患病率达3.86%以上,且共病与衰弱者居多,住院病死率为2.8%~4.1%,5年的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4,7-9]㊂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增多,但仍存在某些个体西药治疗疗效不佳㊁不耐受㊁疾病复发率高等现象,从而影响预后㊂而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备多机制㊁多靶点㊁多途径㊁安全性高等优势㊂中医学无 慢性心力衰竭 病名,但类似症状见于 喘证 水肿 心水 等范畴[10]㊂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㊁虚实夹杂,以气虚㊁阳虚㊁血瘀为主[3]㊂心脏体阴用阳,心气充沛则心主血脉和藏神功能正常,脏腑经络及四肢百骸功能协调[11]㊂反之,年老体衰,心肺气虚,日久心阳亏虚,累及肾阳,则全身失于温煦㊁脉管不利㊁血行不畅㊁心神涣散,产生瘀血㊁痰饮㊁水肿等病理产物,出现形寒肢冷㊁腰背冷痛㊁倦怠乏力㊁心悸胸闷等症状㊂故阳虚水泛证是慢性心力衰竭末期的常见证候[12]㊂本研究所用救心汤,组方中附子辛甘大热,入心㊁肾㊁脾经,能补火助阳㊁益火消阴,其气雄悍,温通经络,走而不守,为 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人参甘温,入脾㊁肺㊁心㊁肾经,大补元气㊁复脉固脱,与附子同用能回阳救逆,起死沉疴,擅长于补脾肺肾气,救虚衰五脏于水火之中,又能补气养血生津,扶正驱邪,使血脉充盈㊁筋脉濡养㊁脏腑和顺,兼能定悸安神,二者辛甘化阳,气血阴阳兼顾而为君㊂臣以黄芪㊁茯苓㊁炒白术,黄芪甘温益气㊁益卫固表㊁利水消肿,助人参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气,气旺则血旺,气行则血行,恰如汪机‘营卫论“所载: 参芪不惟补阳,而亦补阴 ,达到气血阴阳双补之用[13]㊂茯苓甘淡渗利水湿㊁健脾安神,炒白术甘温补虚健脾㊁苦温燥湿利水,二者与甘草㊁人参配伍形成四君子汤补益后天,脾健则运化水湿正常,胃气平和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所谓 中央土以灌四傍 胃者五脏之本 [14]㊂君臣相伍,则宗气充盛,心脉充盈;先后天互资互助,则肾阳充足,水火既济㊂佐以川芎㊁赤芍㊁泽兰㊁山茱萸㊁麦冬,其川芎㊁赤芍㊁泽兰均有活血祛瘀之效,川芎辛香温散,兼具行气止痛;泽兰辛散苦降以利水消肿;赤芍入肝经,兼具清热凉血,治疗肝郁血滞之胁痛,其苦寒之性可反佐附子之品温燥之性;麦冬味甘柔润,性偏苦寒,能益心阴㊁清心热,兼具安神除烦;山茱萸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平补阴阳,其性酸涩,可防止辛温发散之药太过;炙甘草益气复脉㊁解附子之毒为佐使药㊂全方有补有泻,有散有收,寒温并用,共奏温阳益气㊁活血利水㊁健脾安神之功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救心汤加减可以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提升总体治疗效果㊂BNP是心力衰竭诊断㊁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15]㊂心脏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能够动态观察心脏内部结构㊁评估心功能,协助判断病因和评估预后的简便快捷手段,LVEF可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在心力衰竭的诊断㊁治疗及预后上应用广泛[1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救心汤可改善病人心功能㊁提高LVEF㊂心室重构被认为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炎症学说是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17]㊂研究发现,细胞因子IL-17㊁IL-6和hs-CRP参与心力衰竭的疾病进程,是诱发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可导致心室重构,且三者水平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㊁预后密切相关[18-22]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7㊁IL-6㊁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救心汤可以降低炎症反应㊁减轻心肌细胞受损㊁抑制心室重构㊂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物安全性较好㊂而且救心汤在实践过程中无需顾虑发生低血压㊁缓慢心律失常之忧,并对伴有胆红素升高㊁肝转氨酶升高㊁贫血㊁食欲差㊁衰弱等病情可随证加减兼顾疗效,显示出救心汤对机体全身功能状态的调整以及对共病㊁衰弱治疗的独特优势㊂综上所述,救心汤加减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㊂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结论难免存在偏倚,尚需扩大样本量㊁延长观察时间进行进一步验证㊂参考文献:[1]王华,刘宇佳,杨杰孚.心力衰竭流行病学[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3,39(4):243-247.[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工作组.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2):1166-1180. [3]罗晓君,梁宏宇,陈丽芳,等.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素分布及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4):795-801.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2):133-141.[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7]刘玉,赵晶晶,戴京红,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1):57-60.[8]高静媛,俞卫娟,张佳,等.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5):565-567;574.[9]朱明军,王永霞,李彬,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随访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1):30-38.[10]聂颖颖,宋业琳,卢英红,等.心宝丸合五苓散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血清AngⅡ㊁Gal-3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2):222-225.[11]王佳璐,张文宗,刘建申,等.心体阴而用阳理论探讨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63-65.[12]张卫丽,高晨,李劼,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1):3765-3767.[13]潘云,王键.详解汪机‘营卫论“[J].中医学报,2015,30(9):1308-1310.[14]余萍,王彤.基于脾 中央土以灌四傍 理论研究‘名医类案“情志致病的治疗规律[J].世界中医药,2021,16(16):2450-2454. [15]柴琳,白雪珂,苏萌,等.我国心力衰竭住院诊疗中B型利钠肽检测在医院水平的应用分析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5):553-558.[16]童庆松,刘佳,徐英英,等.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与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7):3601-3604. [17]张博成,徐艳,龚韧,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croRNA-208a㊁CASP3与心室重构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7):66-72.[18]陈阳,张彦周.白细胞介素-17(A)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5):487-489.[19]王小芳,林琳,王蓉,等.血清IL-17A㊁CTRP3㊁TGF-β1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㊁心室重构的关系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3,23(1):5177-5182.[20]张春.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脂联素㊁IL-6㊁CRP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S1):147-149.[21]肖晓,倪健俐,麻志恒.从炎症及氧化应激角度观察真武汤加减对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293-296.[22]高晓燕,刘东兴,赵洪磊.利尿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s-CRP㊁IL-6㊁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33):68-70.(收稿日期:2023-06-29)(本文编辑邹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临床观察
性 心脏病 1 , 例 两组在 年龄 、 心衰 病 因 、 心功 能分 级 、 3 1 疗效标 慢 性 心 力衰 竭 , 原 病 种等经 统 计 学 处 理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系 差 P>0 .
有心脏 病发展 到一 定 程 度致 泵 功 能 不 全 , 心排 血 量 O ) 具 有可 比性 。 5 , ( O 降低 , C ) 不能满足 机体代 谢 需要 而 出现 一系 列 临 2 治疗方 法
床症状和体征的全身病理状态 , 是一常见而严重 的 2 1 对照组 予常规治疗 , . 包括休息、 低钠饮食 、 吸 综合征 , 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 归宿。笔者在 氧、 口服利尿剂 , C I A E 制剂 ( 氯噻嗪 2 g 安体 氢 5m 、 西 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 加服苓 桂术 甘 汤加 减 治疗慢 性 舒通 2 g卡托普利 2 g 均每 日2次 )静滴 门 Om 、 5m , ,
王蓉辉
( 州市 中医院 。 南 郴 湖
郴 州 4 30 ) 2 0 0
[ 要] 目的 : 摘 观察 中西医结合 治疗慢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 的疗效。方法 : 6 将 4例符合慢 性 充血 性心 力衰竭标 准的住 院 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例 , 照组采 用西医常规 治疗, 2 对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加 用 中药苓桂 术甘汤治疗。治疗
充 血性心力 衰竭 , 得较好 的疗效 。现 报告如 下 。 取
1 临床资料
冬氨酸钾镁。心率过快者(  ̄/ i) >10 mn 临时静脉 1 注射西 地兰 04m , . g 速尿 4 g并 给予病 因及对 症 0m ,
11 诊 断及 分级 标 准 心 力 衰竭 参 照 Fa iga 支 持治疗 。部 分病例 给予 地 高辛 0 15—02 g . rmnhm .2 .5m , 标准 诊断, 心功能分级参照美 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每 日1 次口服 , 必要时静滴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 。 ( Y A 心功能 分级方案 执行 。 N H ) 22 治疗组 . 在对照 组 治疗基 础 上加 用 中药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53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53例临床观察
较 为 满意 的 治疗 效果 ,现 报 道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白 1g 0 、全瓜蒌 1g 5 、郁 金 1பைடு நூலகம் 8 、三 七粉 5 降 香 1g 5 、桔 梗
1g 5 、附 子 1g 5 、炙 甘 草 1 g 川 芎 1g 5、 2 、坤 草 3 g 0 、通 草 8 g组 成 。用 法 按 常规 煎 煮 二 次 ,每 次 浓 缩 成 40 l :d 0 m ,2O/ ,至 少
表l 5 3例 患 者治 疗 前 后 主要 症 状 比较 ( ) 例
3 6例,占6 %。治疗前 E G检查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者 3 8 C 6例。
其 中频发 室 性期 前 收缩 l ,心 房纤 颤 1 例 ,频 发 房性 期 前 6例 4
收缩 6 。 例
12 症状 与 体征 .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有 :心慌 、气 喘 、胸 闷 、乏
3g 、沙参 2 g 0) 0 、丹参 3 g 0 、苦参 8 、菖蒲 1g g 2 、郁金 1g 8 、薤 白 1g 0 、苏梗 1g 8 、归身 1 g 5 、茯神 3 g 0 、沙柏枣 仁各 2 g 0 、生
珍珠 母 2 g 0 、磁 石 3 g 0 、杞 果 2g 炙 甘 草 1g 0、 5 、通 草 8 成 。 g组
顽固性心衰是指 经常规休息 、限制水钠摄入 ,给予利 尿、
强 心 及扩 血 管药 物后 ,心 衰 仍 出现 难 以控 制 者 ,且 常 伴有 各 种 严重 心律 失 常 。临床 上 单 用 西 药 往 往 难 以奏 效 。 自 19 9 5年 以 来 ,我们 利用 自制心 衰 合 剂 ,采 用 中 西 医结 合 方 法 治疗 5 3例 患者 ,使 心 衰症 状及 严重 心 律 失 常得 到 不 同程 度控 制 ,收 到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
( 东省茂 名 市 中 医院 , 东 茂名 5 5 0 ) 广 广 2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61 文 献 标 识 码 : R 4 。 A
阳 虚 水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是 临床 多见 的 一 种 冠 心 病 合 并 高血 压 者 7例 ,扩 张 性 心 肌 ( ) 血 瘀 、 饮 证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则
合 4例 , 脂 血 制 定 。 心 力 衰 竭 临 床 疗 效 评 定 采 用 Le 高 e 复 杂综 合 征 , 发 生 率高 , 亡 率 高 , 疗 病 者 2例 , 并 糖 尿 病 者 1 其 死 治
6例 。两 组 患 者 病 程 、 情 、 龄 、 氏 心 衰 计 分 法 ( .n J d9 2 病 年 NE .Me 18 ; : 棘 手 。近 年 来 , 力 衰竭 的规 范 化 治疗 相 症 者 1 心
P 0, 9 ; 6 继 出 台 , 高 了 心 衰 的控 制率 , A E 、 性 别 等 比较 ,差 异 均 无 显 著 性 意 义 ( > 3 6 9 ) 中 医症 状 积 分 按 症 状 分 级 量 化 提 但 CI . , 5 A B及 B受 体 阻 断 剂 等改 善心 衰预 后 的 00 ) 具 有 可 比性 。 R 表 , 轻 、 、 分 别 计 1 23分 。 依 中 重 、、
11 诊 断标 准 .
类 及 B受体 阻 滞 剂 。对 于 有 合 并 症 及 并
表1 两 临 总 效 组 床 疗 较
观察病例诊断均参 照 《 中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治 疗 心 力 衰 竭 的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制 定 【 中 医辨 证 参 照 《 l 】 。 中
( ) 性 心 肌 梗 死 发 生 的 心力 衰 竭 ; 炙 甘 草 5克 。每 天 一 剂 ,煎 浓 汁 3 0 于 对 照 组 , 统 计 学 差 异 ( < . ) ( 1急 0~ 有 P 00 。 见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有 限公 司 ,批 号 :, 9 5 0 0 3 ,规格 :.8r / ) 片 , ¥ 03 g粒 4 3 a 次/ , d 疗程6 个月 。
3 疗 效观 察
1 诊 断标准 . 1
参照 《 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 关
于慢性充 血 I 衰 的诊 断标准 I心 功能分 级按美 国 生心 l 1 ,
1 排 除标 准 . 2
13 一般 资 料 .
超声 心 动图检测 治疗前 后左心 室舒 张末 内径 ,左 心 室 射 血分 数 , 定期 检 测肝 肾功 能 ,4 记 录不 良反 E A,
应。
严重肝 功能损 害 ,血清肌 酐> 2 . 2 52
选 择 在 我 院 住 院 的冠 心 病 心 功
统 计 学 意义 (< . )治 疗 组 治 疗后 左 心 室舒 张 末 内径 与 治 疗 前 及 与对 照组 治疗 后 比较 明显 缩 小( < . )左 心 室射 血 分 数 与 P 0 5。 0 P0 5, 0
治疗前及对照组 治疗后 比较均明显提 高( < . )结论: P0 。 叭 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螺 内酯和通心络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
比较采用x检验 。 。
34 结 果 .
34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两组 心 功 能 改善 比较差 异 有 . .
中西 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3 例临床观察 8
叶 小 勤
( 炎陵县 中 医院 。 湖南 炎陵
420 ) 15 0
[ 摘要】 1的 : 1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 小剂量螺 内酯和通心络胶 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 H ) 临床疗效及 安全性 。 1 C F 的I 方法 : 6 将7
例 冠心 病 Ⅲ 、 Ⅳ级 慢 性 充血 性 心 力 衰竭 患者 随 机 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各 3例 , 照组 给 予 洋地 黄 、 管 扩 张 剂 、 利 尿 剂 及 氢 氯 8 对 血 袢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具有可比性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组另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卡维地洛从2.5 mg/d开始,逐渐加至10 mg/d。

参芪扶正注射液予以250 ml/d,用药2周后观察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E/A比值。

并按NYHA做临床心功能分级评价。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

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较单用卡维地洛组副作用更少。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henQi injection and Carvediol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ethods: The 124case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 cardiac diuresis and vasodilatation treatment and Carvedol were given to both groups, while extra shenqi was given to treatment group. Both treatment started with giving carvediol 2.5 mg,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to 10 mg.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changes in heart rate、LV ejection fraction (LVEF)、stroke volume(SV)、E/A, grade of patients’ clincal cardiac function according to NYHA were observed. Result: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n obvious improvement in all cardiac strenghen function index, in compari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henQi injection and Cavediol are useful to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ith less side effect and more curative effect than only Cavediol.[Key words] ShenQI injection; Carvediol;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herapeutic effec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臨床上常见的综合征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Daxue Xuebao
697 .
(J Fourth Mil Med Univ) , , 19 (6) :6951998
薛爽, 王相国.什么是颈性眩晕【 J ].中国脊椎脊髓杂志, 1999,9
(5) :297- 298.
李学佩, 马芙蓉, 王伟.椎基底动脉供血瘴碍对前庭血流的影响
[J 7.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29(5) :451- 453 陈仲强, 张之虎, 党耕盯, 等.颈性眩晕病例的椎动脉造影观察 [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1, 11:95.
Huang FE,W ang XY,Xu DJ ,You XQ,M iao DM,Zhang JL, Zuo L ,M i XH. P ilo is electronystagmogram s for dif erent J f sit2 ting head po sition and their indications [J ]. Di2si Junyi
汪晓雷, 周其炽.扭颈试验眼震电图的临床应用〔].中华耳鼻咽 J
喉科杂志, ,23(1) 21- 23. 1988
收稿日期:2007- 11- 8 0
11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杂志2007 年第5 卷第6 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主要见于高血压性心脏 病、 冠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病 等各种心脏病的最后阶段。临床患者多以怔忡 , 汗 出肢冷, 咳喘不能平卧, 神疲乏力, 唇甲青紫 , 面色 晦暗, 胸闷腹胀 , 下肢水肿 , 严重者甚至出现腹水 胸水 , 全身水肿 , 小便不利等为常见症状。中医根 据临床特征, 常归于心悸、 怔忡、 喘证、 肝胀、 痰饮、 水肿、 积聚、 胸痹心痛等范畴。病机以心肾阳虚为 主。心火命火不能温煦脾土 , 致脾阳虚, 脾阳虚则 水湿不运 , 肾阳虚则气化无权 , 终至水饮停滞 、 痰 2.1 对照组 采用西药常规治疗:①速尿20浊不化。心阳衰微, 血脉温运无力 , 则血行癖滞, 水 80mg/ d, 2次服用;②安体舒通20-40m d; 分1g/ 气上凌心肺。其病之本在于阳虚,其病之标为痪 ③卡托普利6.25mg/ 次, d开始,逐渐增至 血、 3次/ 水饮痰浊。治疗当以温肾助阳, 化痪利水为原 50m 次, / d;④地高 g/ 3次 辛0.125- 0.25mg/ d, 用于心 则。方药选真武汤为基础加味。真武汤出自《 伤寒 功能D , 1 I V级者;⑤倍他乐克在心功能 ii , I I级和 论》是治疗少阴阳虚水泛的代表方剂。方中附子 , 病情稳定者 , 且无禁忌证和耐受性试验 阴性 的前 辛热, 性走而不守 , 通行十二经, 消除阴翁 , 温壮肾 提下使用, 从6.25mg/ 次, / d, 2次/ 逐渐增至50mg/ 次, 阳使水有所主,猪荃甘淡人肾利水 ,二药共为君 2次/ do / 药。 干姜温脾阳、 通心阳, 助附子有回阳之力, 桂枝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中药加味真 温通心阳、 散寒行*I , 劳子可泻心肺之水 , , 其寒 性又可受到姜附制约而不为害,获菩甘淡人脾利 武汤辨证治疗。基础方药用制附片(先煎)8- 10g, 白术log, 白芍15g, 获荃15g, 猪荃15g, 泽泻log, 干 水, 四药共为臣药。白术燥湿健脾, 使水有所制, 半 姜log, 桂枝log,草劳子l og, 泽兰l og。随证加减: 夏辛温, 助白术燥湿化痰 , 白芍敛阴和营 , 可制姜 全身水肿或水肿难消, 草劳子加量为15g; 全身乏 附刚燥之性 , 而不伤阴;丹参活血通脉 , 、 水蛙 泽兰 力, 身体赢弱, 合并心气虚者, 加黄蔑30g, 党参 攻逐血痪 , 活血即可利水 ; 积实行气化痰 , 开结行 15g, 仙灵脾l og; 若舌红苔光, 五心烦热, 阴津亏 痹, 香附行气解郁 , 气行则血行 , 以化气行水祛癖, 损者, 加生地、 麦冬、 黄精、 知母各log, 减去干姜, 七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全用 , 共奏温阳化气 、 利水 制附片减量为3- 6g。每 日1剂, 水煎服, d ,7d 2次/ 行癖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有较强的强 为 1疗程 。 心、 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获荃 、 芍药有增强心肌 3.疗效观察 收缩力的作用; 白术有扩张血管和利尿的作用, 草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心功能。 劳子、 积实有强心、 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 香附 3.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 , 两组患者 有较强的强心作用;丹参、 桂枝、 水蛙、 泽兰有改善 疗效比较采用X检验。 2 微循环的作用; 附子还能通过强心扩张血管达到 3.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规范》 中规定的“ 心 利尿的作用。 本次所做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加味真 力衰竭” 疗效标准评定 :显效 , 心功能恢复到 I 级 ; 武汤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作为西 有效 , 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 , 达到2- 3级 , 未能达到1 医规范化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有力补充措施 , 级 ;无效 , 治疗前后心功能为同级;加重 , 心功能恶 尤其对西药不耐受或禁忌者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化或死亡。 参 考 文 献 3.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例 , 有效19例, 无 1 陈颧珠.实用内科学【 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M〕 2005 效3例, 加重1例 , 总有效率85.7%;对照组28例中显 13 33 - 134 9 . 效3例 , 有效14例 , 无效8例 , 加重3例 , 总有效率 2 沈绍功, 王承德 , 闰希军 , 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60.7%。 两组比较, 将显效和有效、 无效和加重分别 [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12- 16. 收稿 日期 :2007- 11- 10 合并统计 , 差别有显著意义(x2 =3.94 P<0.0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 得 较 好 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收 集 2 0 . 0 9年 1月 至 2 1 0 1年 6月 厦 门市 中 医
与本 组 治 疗 前 比较 , {P<00 ; 西 医 组 治 疗 后 比 较 , .5 与 AP< .5 O0 。
C HF的 治疗 能改 善 症 状 。 高 生 活 质 量 , 提 已逐 渐 得 到 重视 。
中 医学 认 为 心 衰是 心 脏 自病 或他 脏 病 久 累 及 于 心 ,使 心 之 气 阴亏虚、 阳气 受 损 无 力 鼓 动 血 脉 , 血 脉瘀 阻 , 痰 、 、 等 致 而 水 瘀
病 理 产 物 又 进 一 步 损及 心 之 阴 阳 , 而 形 成 恶 性循 环 。 从 因此 心 气
患 者 16例 随 机 分 为 治疗 组 6 2 9例 、 照 组 5 对 7例 , 组 均 予 西 医 常 规 治疗 , 疗组 加 服 苓 桂 术 甘 汤 加 味 。 两 治 结果 治 疗 4周 后 , 疗 组 总 有 效率 8 .1 , 于对 照 组 的 7 . %; 疗 组 L E 治 55% 高 71 9 治 V F的改 善 亦优 于对 照 组 。 结 论 在
1 治疗方法 . 2 两组病例均按照 20 o 7年 版 “ 国心 衰治 疗 指 中 南 ” 规 治 疗 , 控 制 基 础 病 。中 西 医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用 苓 桂 术 常 并
3 讨

C HF由各 种 心 脏 疾 病 发 展 至 后 期 , 室 重 构 致 心 脏 功 能 受 心 损 所 致 的 临床 综 合 征 , 随着 社 会 的 老 龄 化 , 病 率 愈 来 愈 高 , 发 也 是心 血 管 疾 病 的 主 要死 亡 因素 。 西 医 治疗 从 药 物 的 单 纯 改 善 血 流 动 力学 到改 善 神 经 体 液及 心 室 重 构 以及 非药 物 治 疗 ( 脏 再 心 同 步 化 、 胞 移 植 、 因治 疗 等 )使 患 者 获 益 , 延 长 患 者 的生 细 基 , 可 命 。 由 于药 物 的副 作 用 及 费 用 问 题 , A E 类 药 物 导 致 的 干 但 如 CI 咳, B受 体 阻 滞剂 导 致 的乏 力 , Ⅱ度 以上 传 导 阻滞 及 重 度 慢 性 且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和 哮 喘 患 者 不 宜 使 用 . 尿 剂 导 致 的水/ 利 电解 质 紊 乱 及 利 尿 剂 抵 抗 。使 患 者 不 能 耐 受 或 使 用 受 限 。配 合 中药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0 1 9 — 2 R 4 .1 6 B 1 0 — 4 X( 0 2 1 — 6 8 0
【 要 】 目的 观 察 在 西 医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用 苓 桂 术 甘 汤 治 疗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H ) 疗 效 。方 法 摘 C F的

19 ・ 68
中 国 中医 急症
21 0 2年 1 0月第 2 卷 第 1 1 0期 J T M. c. 0 2 V 12 No 1 E C O t2 1 , o. 1 . 0

中西 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王 朝 阳
( 建 省厦 门市 中医院 , 建 厦 门 3 0 0 ) 福 福 6 0 0
院 门诊 及 住 院治 疗 的 C HF患 者 16例 , 文 献 [ ,] 诊 。 2 按 12 确 中医 辨证 为气 虚血 瘀 、 虚 水泛 证 。 机 分 为 两 组 。 医组 5 例 。 阳 随 西 7 男 性3 3例 , 性 2 女 4例 ; 龄 5 — 8岁 , 均 6 . 年 67 平 78 2岁 ; 状 动 脉 硬 冠 化性心脏病 2 6例 , 血 压 性 心 脏 病 2 高 5例 , 张 型 心 脏 病 6例 ; 扩 病 程 1 6年 ,平 均 2 2年 ;心 功 能 Ⅱ级 l - . 7 4例 ,心功 能 Ⅲ级 2 4 例 , 功能Ⅳl 心 9例 。 中西 医组 6 9例 , 性 3 男 8例 , 性 3 女 1例 ; 年 龄 4 — 5岁 , 均 6 . 97 平 3 0岁 ; 状 动 脉硬 化性 心脏 病 3 6 冠 5例 , 高血 压性 心脏病 2 6例 , 张 型 心 脏 病 8例 ; 程 2 8年 , 均 34 扩 病 — 平 . O 年 ; 功 能 Ⅱ级 1 心 6例 , 功 能 Ⅲ级 3 心 2例 , 心功 能 Ⅳ 级 2 例 。两 l 组 资 料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P 00 )
西 医 常 规基 础 上 加 用 苓 桂 术 甘 汤治 疗 C F疗 效 较 好 H
【 键词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关
苓桂术甘汤
L E V F
22 两 组 心功 能 改善 比较 .
善优 于对 照 组 ( <00 ) P 1 .5 。
表 2 两组 左 室舒 张 末 径 及射 血 分数 改 变 比较 ( ) ;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H ) 中 医学 “ 证 ” “ 悸 ” “ C F属 喘 、心 、 水
见 表 2 结果 示 治 疗 组 L E 。 V F的 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肿” 等范 畴 。 目前 其 西 医 治疗 由原 先 的 以改 善 血 流 动力 学 为 主 的 强 心 、 尿 、 血 管 转 变 为 以改 善 神经 体 液 调 节 、 善 心 室 重 构 利 扩 改 等治疗 , 可延 缓 心 衰 进 程 , 长 患 者 生 命 , 心 衰 患 者 获 益 , 由 延 使 但 于 一 些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等 . 非所 有 的患 者 都 能 耐 受 并 从 中 获 益 。 并 笔 者 采 用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本 病 , 对提 高患 者 生 活 质 量 . 善 症 状 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