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青岛版【精品教案】
线段、射线和直线-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线段、射线和直线 -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2.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3.能够通过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2.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3.能够通过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板书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1.引出生活中的直线、线段和射线,并让学生进行分类;2.带入场景,如公路、河流,引导学生理解条理分明的直线、长短不一的线段及一端只有起点的射线等概念。
2. 定义1.直线的定义:直线是没有端点的一条无限长的线;2.线段的定义: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一条有限长的线;3.射线的定义:射线是有一个端点,并且向一个方向延伸出去的线。
3. 符号表示法1.线段的符号表示法:用两个字母表示线段两端点,中间加一横线;2.射线的符号表示法:用一个字母表示射线起点,朝向终点的方向加一个箭头;3.直线的符号表示法:用一字母表示直线上任意一点,用这个字母后面加上一条箭头表示直线的方向。
4. 实践操作1.讲解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2.带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六、教学总结1.总结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2.总结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法;3.总结线段、射线、直线与点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合理,实践操作环节生动有趣;2.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3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2

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材分析】教材从特点展开引申到画直线、线段、射线,最后到数线段。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
有助于学生突破空间局限,形成空间观念。
直线、线段和射线是学生对空间图形认识的一个开始,是今后几何图形内容学习的基础。
直线、线段、射线特点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
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已初步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本节的第一节课中,又已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有关基础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知水平与能力: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较强,并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别线段、直线和射线,说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能按要求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能用字母正确表示这些图形。
3.了解点和直线,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模块一:线段.直线和射线1.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定义(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这个漂亮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探照灯射出的光给我们以什么形象?伸向远方的火车铁轨给我们以什么形象?2.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线段:(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1)用它上面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射线:用它的端点和射线方向上的另外任意一点的两个字母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B.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变式训练:1.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2.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3. 线段AB和线段BA是两条线段4.直线AB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以上四个说法正确的有()3.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画法如图,已知三点A、B、C(1)画线段AB(2)画射线AC(3)画直线BC4.线段、射线、直线联系与区别:训练二:。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案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2)一、学习目标1、了解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性质。
2、直观地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不重合)之间的关系:相交与了解两条直线相交,知道交点的意义,能用实例和操作验证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教学重点:直线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归纳“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基本性质二、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5--16,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点与直线存在几种位置关系?2、经过两点有条直线,并且条直线;简述为:3、直线与直线存在什么位置关系呢?三、合作探究1、仔细阅读课本P15的观察与思考,如果将电线看做直线,把麻雀看做点,那么一个点与一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小组内讨论一下,将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会用图形语言表达出来。
2、老师想把一根细木条用钉子固定在墙上,你觉得最少需要几颗钉子呢?(1)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2)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结论想想看,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一理论呢?3、挑战自我(1)两条直线相交,能不能有两个交点?为什么?(2)平面上的2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3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平面上有4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画一画。
(3)如果平面上有5条直线,最多有几个交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合作交流。
四、当堂训练1、作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1)直线EF经过点C(2)点A 在直线l外(3)线段AB和CD相交于点B2、我们在用玩具枪瞄准时,总是用一只眼对准准星和目标,用数学知识解释这是因为五、课堂小结1、从这节课中,你收获到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疑问?。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线段、射线和直线》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学会运用它们进行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数学基础,但对于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性质。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总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直观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几何问题的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难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和总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讲解,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图形:准备相关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形,用于直观展示和解释概念和性质。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例子,如尺子、道路、电线等,引导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2 (新版)青岛版

线段、射线和直线【教材分析】教材从特点展开引申到画直线、线段、射线,最后到数线段。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
有助于学生突破空间局限,形成空间观念。
直线、线段和射线是学生对空间图形认识的一个开始,是今后几何图形内容学习的基础。
直线、线段、射线特点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
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已初步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本节的第一节课中,又已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有关基础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知水平与能力: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较强,并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别线段、直线和射线,说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能按要求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并能用字母正确表示这些图形。
3.了解点和直线,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模块一:线段.直线和射线1.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定义(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这个漂亮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探照灯射出的光给我们以什么形象?伸向远方的火车铁轨给我们以什么形象?2.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线段:(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1)用它上面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射线:用它的端点和射线方向上的另外任意一点的两个字母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B.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变式训练:1.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2.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3. 线段AB和线段BA是两条线段4.直线AB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以上四个说法正确的有()3.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画法如图,已知三点A、B、C(1)画线段AB(2)画射线AC(3)画直线BC4.线段、射线、直线联系与区别:训练二:1.下列给线段取名正确的是:( )(A)线段M (B)线段m(C )线段Mn (D)线段mn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A)射线BA (B)射线AC(C )射线BC (D)射线CB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1 (新版)青岛版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了解它在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3)直观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4)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方法:理解画图语言,建立图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准备1.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2.举出生活中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的形象的例子.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知识点一:直线的性质画一画: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A.B可以画直线吗?画几条?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请举出一些应用这一原理的生活实例: 2.知识点二:直线、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1)用直线上表示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直线AB . (2)用一个小写的字母来表示:直线a.①线段的表示方法:(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线段AB . (2)用一个小写的字母来表示:线段a.②射线的表示方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任意一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但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面.如图③,射线表示为:射线OA .③3.知识点三: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1)小组讨论:怎样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联系: (2)填表例1:如图,A ,B ,C 是直线l 上的3个点.(1)图中共有几条线段?这些线段怎样表示?(2)图中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几条?怎样表示?(3)直线l还可以怎样表示?解:(1)图中共有3条线段,分别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C(或线段CA)、线段BC(或线段CB).(2)图中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两条,分别表示为射线BA与射线BC.(3)直线l还可以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直线AC(或直线CA)、直线BC(或直线CB). 知识点四: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几何图形几何语言:点O在直线1 或直线经过点O点P在直线1 或直线点P知识点五:两条直线相交的概念定义: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几何图形几何语言: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当两条直线有两个公共点时,两直线重合.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最新2019-2020年度青岛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2》教学设计-精编教案

1.3.2 线段、射线和直线学习目标1.知道点和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2.知道两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3.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并能用其解释生活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自学(10分钟)1.自学内容:独立安静阅读课本15-16页自学方法与要求:认真研读,用“—”标注所学要点,红笔画﹏勾出关键词,用“?”标记疑惑2.总结(1)点和直线的关系有哪几种(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3)试一试经过点A 你能画出几条直线经过A、B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直线●A ●●A B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简称为:两点一条直线3.尝试解决用语言描述图中的两条直线、直线与点P、点M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相交于点,点P在直线上,点P在直线外,点M在直线CDA D●MC P B二、互帮(5分钟)互帮任务:1.采用“讨论式”,将自学时出现的问题在组内解惑。
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点和直线的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互帮要求:1.结对说,声音轻,节奏快2. 每组的1号记录,3号发言,5号板书,将疑惑与小组结论板书在互助显示板知者加速: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坐下,亮绿牌,完成练习册15页1-3题,三、练习检测1.如图,看图填空:(1)点A在直线BC_____. ●A(2)点C在直线BC_____.B C(3)点B是线段BC的一个__ __.2.在同一个平面内,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种,一是点在__ ___;二是点在_______。
3.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种,和4.要在墙上钉一根木条,至少要钉个钉子才能将木条固定?为什么5.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在两根木桩之间拉一条绳子,定出一条直线的参照线,根据的数学道理是6.我们在用玩具枪瞄准时,总是用一只眼睛对准准星和目标,用数学知识解释,这是因为7.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A、一条或三条B、三条C、两条D、一条8.按要求画图(1)直线AB、CD相交于点O(2)直线l经过两点A、B,点C在直线l外,点A、C都在直线m上,点B、C都在直线n上。
线段射线和直线(第2课时)课件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CLL
2、 平面上的3条直线相交,有 1或2或3 个交点.
变式平面上的3条直线两两相交,有
个3
交点.
1或3
个交点,最多有
拓展提升
CLL
1、①平面上的2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个交点;
②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个交点;
③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个交点。
图形
表示方法
端点个数
a
线段 A
B
射线
l
A
B
直线 A
m
B
线段AB 或 线段BA 线段a
射线AB 射线l
直线AB 或 直线BA 直线m
2个 1个 没有
CLL
是否可测量
可测量 不可测量 不可测量
CLL
观察与思考
如图是高压电线和几只麻雀.麻雀与电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麻雀与电线的位置关系两种
麻雀在电线上(电线经过麻雀) 麻雀在电线外(电线不经过麻雀)
画 10 条直线;
10 总结:平面上有n个点时,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过每 两个点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画出多少条直线?
n(n 1) 2
当堂检测
CLL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C)个
①.延长直线AB; ②.延长线段BA; ③.延长射线 OA;
④.反向延长射线OA; ⑤.反向延长线段AB; ⑥.作直线AB = CD
CLL
3如图所示,根据图形填空:
(1)直线a经过点 A、C ,但不经过点 B、D
(2)点A既在直线 a
上,又在直线
b
(3)点B在直线
b
上,但在直线 a
; 上; 外.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知识树:课题:1.3线段、射线和直线(2)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直观了解平面上不重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相交,只能有一个交点。
教学重点: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设计或(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温故知新:
说出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生活经验,收集相关信息
1、思考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如何挂参照线?
2、木工师傅锯木板时,怎样用墨盒弹墨线?
二、课内探究
课件展示:
如图是高压电线和几只麻雀。
如果将电线看做直线,把麻雀看做点,
那么一个点与一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展示预习的成果,解决预习中的疑点,收集本组不会的共性问题和提出的新问题.
2、组间交流: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
活动一:总结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拨: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活动二:实验与探究直线的性质
问题1、把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需要几个图钉?如果把木条抽象成直线,把钉子抽象为点,能解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2、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问题3、想一想,平面上的两条直线,除相交外,还有其他的位置关系吗?
活动三:挑战自我
实验与探究:
1、同一平面中2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4条呢?n
条呢?
2、同一平面中,过2点最多画几条直线?过3点最多画几条直线?过 4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与同学交流。
经过n点呢?
活动四: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例 1 已知平面内的四个点A、B、C、D,过其中两个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则可以画出哪几条直线?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是改进的地方?
3、预习时的疑惑解决了吗?
达标检测:
1、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
理论依据是()
2、判断对错: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3、画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
(1)直线AB经过点C
(2)点D不在直线FE上
(3)直线 a,b 都过点G
(4)直线 m,n,l 相交与点p
三、课后延伸
链接中考
(2010江苏宿迁中考)直线上有2010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 )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