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毕生学习的学习观,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学生的连续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1一. 目标1.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2. 彩操作活动中付息5之内的数数3. 学习按数量取物二. 准备贴有点卡的塑料袋(同幼儿数)、串珠积木六篮、动物图形卡1——5一套三. 进程(一)集体活动1. 师以小狗开糖果店的游戏来应起幼儿的爱好师:今天又各客人来我们班作客,你们看是谁?(小狗)师:小狗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小动物来帮忙,看看是谁来了?2.复习5之内的数数师:这是谁?有几只?(师逐一出示动物卡片,幼儿伸出手指导数,并说出总数)(二)操作活动1. 装糖(1) 师: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还是来不及。

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狗吗?(2) 提出要求师:先每人拿一只塑料袋,数数上面有几个点子,就往里装几粒糖,一边装一边数,最后说:“我装了×粒糖。

”(3) 师示范一次(4) 幼儿操作,教师巡查指导(5) 提问:你装了几粒糖?为何装了×粒糖?2. 送糖(1) 师:请小朋友把糖送到糖果店的柜台里。

(2) 提出要求师:你有几粒糖就放在有几个图形的框子里。

一边送一边说:“我送了×粒糖。

”(3) 师示范一次(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 结束活动师:小狗说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到他的店里买糖吃。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视察摸索、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进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换、与人合作。

3.通过了解小数的发展与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验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投影、小棒等信息窗1 按时交货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理解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知道有关风筝的哪些情况?学生交流。

风筝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风筝厂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情境图)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交流:这是风筝厂的一个加工车间,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引导列式: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好吗?谁会列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0÷2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4、学生独立探索:究竟每天做多少只鹰风筝?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独立探究,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四章《整数及其运算》的第一节“认识整数”和第二节“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详细内容涉及整数的概念、分类、数轴上的表示,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了解整数的分类,并能够在数轴上正确表示整数;学会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整数运算的熟练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整数的概念、分类及数轴上的表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轴、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整数场景,如楼梯、车牌号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整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整数的概念、分类及数轴上的表示,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整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整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及其加减法运算2. 内容:整数的概念、分类及数轴上的表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根据数轴上的整数,完成相应的填空。

(2)选择题:判断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正确性。

(3)应用题:解决生活中的整数加减法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整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探究性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口算、估算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口算、估算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口算、估算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口算;2.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使用估算策略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能够使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口算、估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建立估算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估算策略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教师以图示、讲解、实例等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熟练的口算技巧和估算思维方式。

2.分组合作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口算、估算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口算学习(1)口算加法的学习1.回忆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给出10以内简单的加法,教师和学生一起口算。

3.教师出示10以内加法,要求学生口算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

(2)口算减法的学习1.回忆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给出10以内简单的减法,教师和学生一起口算。

3.教师出示10以内减法,要求学生口算得出结果,并核对答案。

2. 估算学习(1)估算的定义和意义1.解释估算的定义和意义;2.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使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估算从哪些方面入手1.教师讲解估算的方法和策略;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估算的优点1.介绍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具有的优点;2.给出实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估算策略。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1.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并通过抽查、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每日完成日常口算作业;2.要求学生通过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2. 引导学生置疑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二、探究新知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数与数量、加减法、分数、几何图形、图表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贯穿整个学期,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能力。

本教案将围绕以下四个单元展开:1.数和数的意义2.加法与减法(一)3.加法和减法(二)4.分数初步二、教学目标在本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1.了解数和数量的含义,学会利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2.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技能,掌握对加法和减法进行运算交换的方法;4.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了解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单元一】数和数的意义1. 学习数的命名方法•讲解数字的名称、写法和读法;•要求学生掌握1~100的数字名称。

2. 数字的大小比较•分享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字和尺子,让学生通过读数字,使用尺子的方法感性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学习尺子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感性理解长度、高度等概念;•根据教材提供的练习,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单元二】加法与减法(一)1. 加法的概念•通过一些例子,先让学生了解加法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识别加数、和数、加号的位置。

2. 用实物练习加法•使用图形或者实物展示加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感性理解;•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练习,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解决问题。

3. 减法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减法概念;•引导学生识别被减数、减数、差数、减号的位置。

【单元三】加法和减法(二)1. 左右互换对运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小练习,让学生感性认识加法与减法的极性;•通过模拟,在加、减法中交换位置后对结果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运算过程的理解。

2. 进一步加法和减法计算•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加和减法的实际运用理解,学会如何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计算。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涉及第二章《整数及其运算》的第二、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整数的认识与比较,以及加法和减法运算。

具体章节内容为:2.1 整数及数轴;2.2 整数的大小比较;2.3 加法运算;2.4 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能正确读写整数。

2.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数轴和直观比较整数的大小,熟练进行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整数的大小比较,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教学重点:整数的读写,数轴的使用,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轴挂图,加减法运算卡片,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彩色笔,加减法运算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整数,如人数、物品数量等,引导学生发现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整数及其读写(10分钟)讲解整数的定义,引导学生读写整数,通过数轴挂图展示整数的顺序。

3. 教学整数的大小比较(15分钟)利用数轴挂图,讲解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举例说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教学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强调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加减法运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整数及其读写2. 整数的大小比较3. 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4. 数轴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一百,五百,一千。

(2)32 < 45 < 67 < 89。

(3)579,46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数轴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
电子备课记录
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课时安排: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难点:
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2.
3.
4.
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时安排: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102×=(千克)
先让学生自己试做,做到乘以十位的0时,问: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学生讨论,最后订正。

4.第二红点
2各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820×2= (千克)
先让学生试做,肯定学生的结果的正确性,
启发: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我们以前学过的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的时候是怎么乘的,(只乘0前面的数字),我们能不能也只乘前面的82呢?
学生再做
5.比较
6.课堂练习自主练习P30 1 2 题
课时备课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了算理
教学的得与失:个别学生还是习惯于老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应用 总课时数 15 单元课时数 6 授课人
张兴红
授课日期
9.24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
2、估算下面各题
99×6≈ 224×2≈ 5×503≈ 798×9≈
3、用竖式计算
89×5 340×3 423×8 6×708
二、我会填
1、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2千克 100千克 160克 55克
2、填空
7千克=()克 3吨=()千克
2000克=()千克()吨=6000千克
3、在“〇”里填上,“>”“<”或“=”。

300克〇3千克 5000千克〇5吨 8米〇80厘米 65×4〇4×65 812×2〇1600 4×115〇218×2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6<49 8×( )<63 ( )×5<44 5、
我踢的比
你的4倍多
一些.
张红小乐文佳
张红踢了( )下文佳踢了( )下。

①100下② 68下③ 78下④110下
三、争当小包公(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身高130厘米,体重52克。

()
2、袋鼠每小时跑50吨。

()
3、推拉抽屉的现象是旋转。

()
4、 303×7的积是三位数。

()
5、如果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
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绕地球9周要用多少
分钟?
2、菜市场运来西红柿315千克,运来萝卜的重量是西红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