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合集下载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而且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艾灸通过燃烧艾条或艾叶,将艾烟和热力引导到人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艾灸方法。

1.直接灸法直接灸法是最基本的艾灸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时,将艾条燃烧后,直接对准需要治疗或保健的部位进行热灸。

此方法适合于较大的平坦部位,如背部、肩部、腰部等。

直接灸法的优点是热力容易渗透到深层组织,对于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肌肤质量非常有效。

2.间接灸法间接灸法是将艾烟或热气导入容器,然后通过容器对特定部位进行灸热的方法。

这种灸法适用于一些平坦部位不太方便直接灸热的情况,比如手掌、足底等。

常见的间接灸法包括艾条灸、艾绒灸、艾包灸等。

相比直接灸法,间接灸法的灼烧感较小,对于敏感皮肤的人更适合使用。

3.导引灸法导引灸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经络或穴位进行灸热的方法。

经络灸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将温热的艾烟沿着经络走向进行灸热,以达到调理全身的目的。

穴位灸疗法则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指定的治疗。

导引灸法适合于以经络和穴位为基础的病症治疗和保健,如调理气血、改善消化功能、舒缓经痛等。

4.艾炙灸法艾炙灸法是将艾条经过特殊处理后燃烧,将灸热作用于特定部位以治疗或保健的方法。

与传统的艾条灸疗法相比,艾炙灸疗法更加温和舒适。

艾炙灸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作为美容保健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改善养分供应,改善皮肤质量等。

5.点燃灸法点燃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后放置在容器中进行灸热的方法。

这种灸法可以用于脚底、手掌等不易直接进行灸热的部位。

点燃灸法不仅能提供温度和热量,还能产生增加了热气和艾烟,更加有益于健康。

点燃灸法还可以与穴位灸疗法结合使用,通过点燃的艾条对特定穴位进行灸热,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总结起来,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艾香、热力和艾烟引导到人体特定部位,以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艾灸理论

艾灸理论

艾灸疗法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

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

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

灸神阙、关元、足三里.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

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

养生艾灸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传统方法养生艾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灸利用艾草的特殊功效,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刺激,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生艾灸的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传统方法。

一、养生艾灸的原理养生艾灸的原理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诸多经络贯穿全身,负责调节气血运行。

当经络畅通,气血自然流通,人体健康;反之,经络堵塞则会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疾病。

而养生艾灸通过热刺激穴位,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气血流通,调和气机,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二、养生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灸材料:艾绒和艾条是常见的艾灸材料。

艾绒一般用于灸艾温和的部位,如腹部、背部等;艾条则适用于需要较强热量刺激的肢体部位。

2. 确定灸穴:根据需要调理的身体部位选择对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神门”等,可以在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获得相关信息。

3. 准备工具:除了艾灸材料外,还需要准备灸盒、灸台、灸针等工具。

确保这些工具的卫生与安全。

4. 洗净双手:在进行艾灸前,要彻底洗净双手,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是为了防止传播细菌和感染。

5. 进行艾灸:将艾绒或艾条点燃,使其产生适度的热量。

以艾绒为例,将其移至距离皮肤适当距离的位置,轻轻揉捻,使热气渗透进穴位中。

保持吸烟的姿势,通常每个穴位进行10-15分钟,整个艾灸过程一般持续半小时左右。

三、养生艾灸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或过热刺激。

可以根据个人感受来确定艾绒或艾条的距离和持续时间。

2. 选择适合的时间:艾灸一般选择在晚上进行,以利于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因为艾灸后,需要适当休息,让身体吸收艾草的药效。

3. 穴位选择: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对于不了解穴位的人来说,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按摩师以获得相关建议。

艾灸保健篇

艾灸保健篇

艾灸保健篇1、脑保健【穴位】百会: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风池: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关元:当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操作】百会:单点温和灸风池:双点温和灸命门:单点温和灸关元:单点温和灸2、睡眠保健【穴位】百会: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心腧: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涌泉:足底部,踡足时足前部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后端连线的前1/3折点。

【操作】百会:单点温和灸心腧:双点温和灸关元:单点温和灸涌泉:双点温和灸3、颈椎保健【穴位】风府: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至阳: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颈夹脊肩井:肩上,当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操作】风府、大椎、至阳: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振奋督脉阳气。

颈夹脊:单点温和灸肩井:单点温和灸4、腰椎保健【穴位】腰腧: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至阳: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压痛点:腰部压痛点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关元腧: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腰腧、命门、至阳: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振奋督脉阳气腰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大肠腧:双点温和灸关元腧:双点温和灸5、膝关节保健【穴位】梁丘:大腿前面,屈膝,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膝眼:膝部,屈膝时,髌骨与髌韧带之间凹陷中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操作】局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梁丘、血海:双点温和灸内外膝眼:双点温和灸阳陵泉、阴陵泉:双点温和灸6、前列腺保健【穴位】中极: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中极或者关元:单点温和灸阴陵泉:双点温和灸,接力灸,至灸感向腹部传导,再行双阴陵泉、关元三角灸命门:单点温和灸7、男性性功能保健【穴位】关元:气冲: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曲骨)旁开2寸肾腧: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操作】关元、气冲:三角温和灸肾腧:双点温和灸腰阳关:单点温和灸血海:双点温和灸,接力灸、至灸感传向腹部,再行双血海与关元三角灸8、卵巢保健【穴位】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归来:脐中下4寸,旁开2寸肾腧: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操作】关元:单点温和灸归来:双点温和灸肾腧:双点温和灸三阴交:双点温和灸,接力灸,至灸感传向腹部,最后行双侧三阴交与关元三角灸9、乳腺保健【穴位】膻中: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天池:乳头外侧1寸,当第4肋间隙中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膈腧: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腧: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肩贞: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操作】膻中、天池(患侧):双点温和灸中脘:单点温和灸膈腧:双点温和灸肝腧:双点温和灸肩贞:双点温和灸10、胃动力保健【穴位】天枢:脐中旁开2寸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胃腧: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操作】天枢:双点温和灸中脘、关元:双点温和灸胃腧:双点温和灸足三里:双点温和灸11、肠道保健【穴位】天枢:脐中旁开2寸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操作】天枢:双点温和灸关元:单点温和灸大肠腧:双点温和灸足三里:双点温和灸12、心脏保健【穴位】至阳: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心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操作】至阳:单点温和灸心腧:双点温和灸内关:双点温和灸13、血脂保健【穴位】天枢:脐中旁开2寸胃腧: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丰隆:膝中至外踝尖连线中点处【操作】天枢:双点温和灸胃腧:双点温和灸内关:双点温和灸阴陵泉:双点温和灸丰隆:双点温和灸14、血压保健【穴位】气海: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人迎:颈部喉结旁1.5寸,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涌泉:足底部,踡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居家艾灸指南

居家艾灸指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
居家艾灸指南
居家艾灸指南
来自: 12小时前 |阅读原文
1.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 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体质的人, 如脸色苍白、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体质,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 文表示,肾阳虚、脾阳虚是最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 疲劳、记性差等。(天下养生网)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经常艾灸 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 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体质的人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不适宜?梁文表示,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 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2.家庭更适合采用隔物灸、悬灸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 寒、温补阳气的目的。(天下养生网)不过,梁文提醒,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易留 下疤痕,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 灸。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灸量宜小。4.出现晕灸,立即停灸, 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穴、足三里穴。5.精神紧张、大 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6.艾绒易燃,施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今日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加微信:天下养 生网(tianxiayangsheng) ,让养生变得简单、愿健康永伴您身边!)。

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案

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案

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案由于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经被删除,这里只需要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即可。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体质的特点可以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提示人们容易患哪些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宜忌。

中医对体质的划分主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痰湿、湿热、瘀血、气郁和平和等类型。

艾灸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进行施灸。

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易疲劳、眼袋大、黑眼圈重等,施灸穴位包括百会、鼻中、中脘、神阙、___、足三里、肾俞等。

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咽干、舌红、便秘、手脚心热、口渴脾气大等,施灸穴位包括涌泉、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肾俞、太溪等。

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怕冷、无力、手脚凉、语音低微等,施灸穴位包括大椎、肾俞、至阳、___、中脘、关元等。

痰湿体质主要表现为体虚胖、面黄、面泛油光、毛孔粗大、背沉身重等,施灸穴位包括中脘、神阙、丰隆、阴陵泉、大椎、脾肾、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易上火、脚气、下阴痒、阴囊潮湿、口臭、外阴痒、盆腔积液、易长痘等,施灸穴位包括涌泉、阴陵泉、丰隆、肾俞、脾俞等。

瘀血体质主要表现为肿瘤体、长斑、经量少、经期有血块、乳胀、子宫肌瘤等,施灸穴位包括膈俞、大椎、肝俞、三阴交、血海、关元等。

气郁体质主要表现为易郁闷、两肋胀痛、打嗝、不排气、腹胀、易怒、经量少、子宫肌瘤增生等,施灸穴位包括太冲、带脉、内关、中脘、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等。

特禀体质指的是对某些物质过敏,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G:血瘀体质:易长斑、经量少、经期有血块、乳胀、子宫肌瘤等。

血靠气行,瘀血不去,新血不行。

面部长斑需要活血化瘀,需要有气的推动,血才能运行起来。

补气可以补充阳气,艾灸补气的功效是无可厚非的。

穴位:肝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大椎等时间:每穴20分钟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排版问题。

艾黄金八大特色灸法

艾黄金八大特色灸法

主灸穴:百会穴、关元穴、大椎穴
减肥健身灸
人体很多疾病都与肥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人体内部摄入 的能量超过了消耗量,就会出现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出现皮下脂肪 增厚,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因此出现。肥胖已成为亚健康状态 的第一致病因素。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这三个穴位,能促进血 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耗人体的过剩脂肪和能量,抑制过亢的 食欲,促进脂肪的分解,且无明显副作用,艾灸减肥健身已成为一 种“纯天然的减肥疗法”。
主灸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涌泉穴
聪耳明目灸
中医学认为“耳为肾窍”,肾之精气上通于耳窍,耳之听觉与 肾脏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的精气充沛,则听觉灵敏。中医学还 认为“目为肝窍”,目之所以产生视觉功能,来源于肝经气血之濡 养。人到中年后,肝肾亏损属正常的自然规律,如及时调理则可延 缓衰老。艾灸百会、关元、大椎三穴可使肝血和肾精得到充盈,既 能增强和改善听力,又能提高视力。
• 大椎五穴是指:以大椎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摆放一个“艾黄金”
• 大椎位置: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 主治:感冒,外感发热,头项强痛,肩背痛,颈椎病,痤疮,风疹,咳嗽喘急,
小儿惊风。
• 主要调理: •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 • 颈肩不适:颈椎病,落枕,肩背酸痛,上肢麻木无力,富贵包, • 脑供血不足: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项强痛!
主灸穴:中脘穴、神阙穴、中三里穴、曲池穴
养颜美容灸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皮肤的影响因素甚多。 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中医美容的基本准则是“驻颜 色,当以益气血为先”。要保持皮肤的致密性、柔韧性和 光泽性,就要保持气血津液的充盈和脏腑功能的健全。艾 灸相关穴位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调理脏腑、荣华肌肤, 从而达到养颜美容之目的。

艾灸的40种灸法组图

艾灸的40种灸法组图

艾灸的40种灸法组图
1、督灸:督脉膀胱经加强隔姜灸法
2、脐灸面碗灸法
3、膏灸工形灸
4、隔姜灸铺灸法
5、苇管器灸法
6、大椎隔葱灸
7、隔药灸之隔附子饼灸
8、背部大铺灸治疗
9、外关隔姜灸
10、颊车穴隔姜灸
11、腹部蒸灸
12、腹部十字灸
13、腹部圆形灸
14、关元气海隔姜灸
15、督脉一字通阳灸
16、骑竹马灸
17、百会隔饼灸
18、葫芦灸
19、麦粒灸
20、随身灸
21、温灸器灸
22、铺灸片区灸
23、普通隔姜灸
24、温针灸
25、隔核桃眼睛灸
26、雷火灸
27、热敏灸
28、热敏灸双点灸
29、热敏灸三点灸
30、隔盐灸
31、隔蒜灸
32、长蛇灸
33、雀啄灸
34、回旋灸
35、循经往返灸
36、普通温和灸
37、苏氏掌灸
38、七星灸
39、疤痕灸
40、魔灸罐灸
41、腹部带脉塑形灸
近期精彩课程如下,点击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一、5月5日济南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二、5月10日济南腹针疗法与宗筋落脏理论的结合运用
三、达摩一百零八手法暨中医正骨及治疗脏腑病症临床应用研修班
四、5月15日北京毫刃针筋膜快速无痛松解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五、董氏奇穴特色针灸疗法
六、5月13日广州小儿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精华班
七、5月15日北京毫刃针筋膜快速无痛松解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李吉尚骨旋移复位法速效治疗膝关节痛_腾讯视频
王军旗毫刃针治疗膝、踝关节疼痛及肩部疼痛_腾讯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身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地择优使用。

现举例配方如下:
补中盎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l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主治1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种实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用的
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

足三里。

五脏俱辛I-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
14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1期1月1日出版
方法
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一般弓砉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

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

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
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