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门的菲律宾华人首富陈永栽

合集下载

陈永贵唯一上大学的儿子,定居澳洲,身家不菲

陈永贵唯一上大学的儿子,定居澳洲,身家不菲

陈永贵唯一上大学的儿子,定居澳洲,身家不菲陈明亮,陈永贵最小的儿子,2002年,陈明亮还是澳大利亚成功商务集团董事和广东东莞新率食品有限公司的集团主席。

而今天,陈明亮已经是北京福阅投资公司和重庆正一实业有限公司的总裁。

陈明亮说,这期间,他有很多赚大钱的机会,但都放弃了。

“有的事情也许陈明亮可以做,但陈永贵的儿子不能做。

我不能给父亲争光,至少也不能给他丢脸。

”“我父亲临走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我,1986年我正面临高考,他本来打算看我上完大学的。

”讲到父亲的去世,陈明亮的眼圈红了。

“他去世那天,掉着眼泪说,他原来打算再活四年,现在看来四个月也不允许了,陈家没出过大学生,我想看着明亮大学毕业。

”宋玉林老人说到。

陈明亮是陈永贵唯一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如果当时我是18岁,生活能够自立,肯定也是来不了的。

”陈明亮说,父亲认为子女不能沾父辈的光,所以至今他的哥哥姐姐还都在山西昔阳。

他从1998年起就定居澳洲了,当然国籍还是中国。

陈明亮精心保存着父亲的影集,除了标志性的农民打扮,几乎在所有的照片里都开怀地笑着,那是一种心底无私的笑。

陈明亮说,我父亲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精神财富是我们几代人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XLW [page] 一、传奇人物陈永贵,备受毛泽东、周恩来赏识陈永贵,可谓红墙记事中的传奇式人物。

可以说,亦堪称那个年代政坛之异类。

这个憨厚老实的山西昔阳人,先后曾担任过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大寨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兼山西省委副书记。

后来,升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5年1月、1980年9月,又兼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可谓史上奇迹。

陈永贵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地位,这一路上,不单单是靠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跟他生逢伯乐有密切联系。

第一个赏识他的人是贾进才。

他首先是贾进才组织的互助组组员,1948年,经贾介绍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由贾大力推荐被评为省级劳模,再接着,贾进才主动让贤,他得以出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此人四次当总统:坚称自己是华人儿子!

此人四次当总统:坚称自己是华人儿子!

此人四次当总统:坚称自己是华人儿子!
在菲律宾的历史上,有一位毁誉参半的总统,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德·马科斯,马科斯曾经四次当选总统,统制菲律宾长达22年。

在马科斯的独裁统治下,菲律宾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同时马科斯家族的财富也急剧的增长,在马科斯下台的时候,马科斯家族在全世界积累了上百亿美元的财富,成为菲律宾的首富。

马科斯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叫费迪南德·蔡的华人,祖籍中国福建厦门,马科斯后来回忆说:自己的身体里,永远流淌着华人的血液,在他就任总统期间,顶住了美国的压力,跟苏联、中国、古巴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他是个独裁者,
但是正是靠着强权政治,结束了菲律宾混乱的局面,国家的经济开始逐渐走上了正轨。

小编推荐一个订阅号:三军冲锋号,点击蓝字
查看,每天精彩不断,爆料不断!
1986年,马科斯第四次当选总统,他的强权统治引起了菲律宾民众的不满,招致国内的一片反对,他的心腹国防部长阿都罗·恩里莱(ArturoEnrile)和武装部队代参谋长菲德尔·拉莫斯发动兵变,马科斯被迫出逃美国,逃到美国的马科斯,叫全世界见识了马科斯在22年的总统生涯中积累了多少的财富。

乘着美国运输机的马科斯,随身携带了300多箱的财物,美国政府将这批物资扣押并整理出了一份表格,这份物资的清单长达2300页,美国在看到马科斯在菲律宾大势已去,决定不再对其保护,马科斯想申请西班牙、墨西哥、巴拿马、印尼、新加坡等国避难,但是都被拒绝,1989年这位菲律宾最有名的华人总统,因为心脏病,病逝在了美国的檀香山,菲律宾禁止马科斯再回国,哪怕是尸体也不行,至今马科斯还只能埋在美国。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李光前:一名独具“商”眼、心系祖籍国的华人首富

李光前:一名独具“商”眼、心系祖籍国的华人首富

李光前:一名独具“商”眼、心系祖籍国的华人首富作者:李敏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20年第10期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愁肠。

李光前忙忙碌碌,富甲一方,只为世人解万种愁肠。

他倾其全部身家,捐助公益,惠泽至今;献血18次,直至70岁方休……宁可身受冻不要“改姓毯”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南安县梅山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在家排行老二。

他幼年家境贫寒,但其父李国专对孩子们的教育相当重视,先后送他们去私塾读书。

后来李国专移居新加坡,1903年10岁的李光前也乘船前往。

开船不久,气温骤降,船上的人衣衫单薄,冻得直打哆嗦。

当时船上还有一人,就是“华侨旗帜”陈嘉庚,他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陈的,每人发一条毛毯。

船上的旅客纷纷报名说姓陈,以此拿到毛毯御寒。

不久,陈嘉庚到各船舱查看,见到一个少年仍然穿着单衣,连忙问他为什么没去领毛毯。

少年说:“先生,刚才通知说姓陈的才可以领毛毯,我不姓陈,不能冒领。

”这位少年就是李光前。

他这种诚实的举动,让陈嘉庚深受触动,说道,“我再通知一次,不姓陈的也可以领毛毯,你去拿吧。

”1916年的一天,李光前偶遇冒雨买饭的陈嘉庚,便递上了一把雨伞,还阴差阳错,充当了陈嘉庚的临时翻译,帮陈嘉庚促成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生意。

当时陈嘉庚有意跟欧美商人直接进行橡胶买卖,但苦于无人会英文,李光前的出现让他喜出望外,遂收入麾下,主要负责中、英文函件及对外联络工作。

李光前办事干练、业务精通,不久就被升为橡胶贸易部经理。

李光前深得陈嘉庚赏识,陈嘉庚有意把长女许配给李光前,便请好友从中牵线搭桥。

1920年,李光前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为夫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光前成为陈嘉庚公司的强有力支柱,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光前准备独立创业。

1927年,李光前以10万元(叻币,下同)的价格,从一位英国种植家手上买下了1000多英亩橡胶园,但陈嘉庚却为之担心不已,原来,这块橡胶园如此便宜,是因为胶山上有老虎,传言曾吃掉割胶的工人。

施至成:华裔菲律宾首富

施至成:华裔菲律宾首富

施至成:华裔菲律宾首富 作者:张锐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3年第2期

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89岁高龄的施至成身上拥有着太多令人望其项背的美誉。而眺望这位华裔富商脚下的庞大商业王国--菲律宾最大的商业银行、马尼拉最大的上市公司、亚洲最大的商城以及誓言在中国建造数量最多的购物中心,人们不仅能够直观地仰视到施至成一生勤耕不辍和逆流而上的传奇大戏,更能亲切地体会到一位耄耋老人日渐升腾的浓浓乡情。

■张锐本刊特约撰稿人 从“脚”下起步 没有父母的陪同,也没有路人的指引,更没有任何的犹豫,12岁那年施至成背上了只有几块干粮的布包,一脚踏上了从福建晋江开往菲律宾马尼拉的一艘商船,此时他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找到早年为谋生而闯荡菲国的父亲和母亲。“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国语)为何物。”施至成后来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如此描述他漂洋过海的经历。

迎接施至成的除了父母亲慈祥的笑脸外,还有比想象中要贫穷的家。不过,在施至成来到菲律宾的第二年,父亲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积蓄在街道的拐角处开了一家主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的“菜仔店”(小杂货铺)。因此,每天一放学,施至成就会主动跑到店里为父亲帮忙。

然而,正当这家小店能够为全家创造微博稳定收入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马尼拉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父亲的杂货铺自然也没能逃脱被日本人烧毁的命运,施至成一家人的生活重又陷入困境。无奈之下,父亲选择了回国,而施至成则毅然选择继续待留在菲律宾。为了生存和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施至成走进了一家小鞋店当起了学徒。

应当说这段做学徒工的意义对于施至成来说并不只是解决生计的问题,也从此划定了他的人生轨迹。在“二战”炮火停息后,施至成在给客人服务的同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菲律宾的很多人都没有拖鞋,还有许多人更没有鞋穿。于是,施至成与鞋店的老板商量,自己免费打工,而作为交换条件,老板允许施至成在鞋店出售他从美国大兵或者其他地方引进来的鞋子。结果老板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施至成承担起了为人打工和替己买鞋的两份工作。

先生陈六使,东南亚华人最后的体面!

先生陈六使,东南亚华人最后的体面!

先生陈六使,东南亚华人最后的体面!文/牛皮明明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带着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商人、理发师、舞女,建了一所中文大学。

为了呵护南洋华人的“根”,不惜仗义疏财,不惜对抗政府,甚至还丢了公民权。

他是中国南洋华人最后的体面,中国不缺CEO、只缺一个像陈六使这样的先生,我们不应该选择遗忘!1我们一直在讲修为,尊重比自己命苦的人就是修为。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的一家餐馆里。

饭菜上齐了,一个中年男人友好地和在座的朋友碰杯。

忽然,他端着一盘菜起身走出门去,在座的人很诧异,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

只见他缓缓地走向马路对面的乞丐,然后蹲下,双手将菜摆到乞丐面前。

这个中年人叫陈六使,留着中国南方人常见的平头,穿着西装,皮鞋擦得很干净。

他真实的身份是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是整个东南亚的行业领袖。

是当时这个星球上橡胶行业的企业皇帝。

可在他眼里,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我们一直在讲修为,尊重比自己命苦的人就是修为。

生活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爬到财富的那一面,大多数是在夹缝里苟延残喘的人,疲惫不堪的人。

陈六使知道自己是幸运的那类人,有幸站在财富的那一面。

有幸在高处立脚,但他并不踢打下面受苦的人,也不嘲笑受苦人的懒惰。

相反,对于在下面受苦的人,他给予更多的是帮助和悲悯。

当年,每一个从大陆来到南洋逃难的人。

陈六使都会亲自接待,并奉上一份“茶钱”,安排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一份安稳。

有人统计说陈先生一生帮助过几万人,上至富商巨贾,下至三轮车夫、理发师。

在新加坡,几乎每一个华人都欠陈六使一个人情。

21897年,陈六使出生在福建集美乡,陈家一贫如洗,以务农捕鱼为生。

活到6岁时,父母就去世了。

上了几年小学,因为家贫,也退学了。

二十岁那年,就跟着哥哥到了南洋谋生。

在陈嘉庚的橡胶园当学徒,别人做工偷工减料。

他却非常卖命,“每月工资4元,他很俭省,每月只花一元多,其他都储蓄起来!”陈嘉庚赏识他,就派他到新加坡橡胶厂当工头。

陈嘉庚先生陈嘉庚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不放心,当时的新加坡治安很乱,卷着老板的钱跑路的事很常见。

东南亚华人遭受的几次屠杀

东南亚华人遭受的几次屠杀

东南亚华⼈遭受的⼏次屠杀东南亚华⼈遭受的⼏次屠杀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有⼤量的中国侨民到东南亚去谋⽣,今天的东南亚的华⼈⼜和⼤⼀部分就是当时的移民后裔,西⽅殖民者来到之后,不断的迫害华⼈,多次进⾏了有组织的针对华⼈的屠杀。

第⼀次有记载的发⽣在1603年西班⽛殖民者统治下的菲律宾,当时死难的中国同胞据《明史》记载为25000⼈,福建巡抚估计为3万⼈,西班⽛殖民者估计为23000⼈)⽽华侨损失的财产则难以估计,据事后拍卖,拨为军⽤者36000多⽐索,缴⼈“皇家⾦库”者3万多⽐索。

⼤屠杀后,致使马尼拉没有理发师,没有裁缝,没有鞋匠,没有厨师,没有农民和牧民;“没有粮⾷吃,没有鞋⼦穿,即使出极⾼的价钱也买不到”。

1639年的第⼆次⼤屠杀,致使吕宋岛华侨基本上绝灭了,全菲遇难华侨共达22000⼀24000⼈。

“有⼏条河⾥的⽔被⼫体污染得不能⾷⽤达6个⽉之久,(马尼拉)周围许多⾥格以内,河⾥的鱼是吃⼈⾁长肥了的,所以⼈们连鱼也不能吃”。

1662年的第三次⼤屠杀,据推测被杀害的华侨不下25000⼈。

⼀个西⽅历史学家说:“西班⽛⼈的原来意图是要杀尽每⼀个中国⼈的。

但后来考虑到缺乏商贩和⼿艺⼈的不便,便放弃了这个意图。

实际上是出于有此必要,⽽却以(西班⽛王)的名义慈悲地宣称赦免⼀切放下武器的⼈。

”1762年,西班⽛⼈对华侨实⾏第4次⼤屠杀,遇难华侨近2万⼈。

西班⽛殖民者发布命令“杀掉所能找到的⼀切中国⼈”,宣告所有华侨都是西班⽛的叛徒,在什么地⽅发现,就在什么地⽅绞死。

于是西班⽛殖民者四处搜捕,形成⼀个“骇⼈听闻的屠杀⾼潮”。

它们残酷地把10~15个⼈的辫⼦联结在⼀起,再系上⽯头,投⼊海河,活活淹死。

殖民者的强盗⾏径勾画出吃⼈魔王的丑恶嘴脸。

然⽽最令⼈可⽓的是第⼀次屠杀发⽣后,当时的福建巡抚(这个⼈我不想提他的名字,因为离现代太近了,说不定还能找到他的⼦孙后代)对皇帝上书时居然还谴责所有被杀的华⼈都是愧对祖坟的逆⼦,不值得陛下关⼼。

上世纪40至6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与华人社会变迁_杨静林

上世纪40至6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与华人社会变迁_杨静林

2014年第2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un.2014 (总第120期)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m A Quarterly,No.2上世纪40至6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与华人社会变迁杨静林摘要:战后,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马尼拉当局视菲共与华人为菲律宾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

菲律宾政府为此采取高压政策,镇压菲律宾共产党的同时推行排华政策,台湾国民党也得以乘机控制菲律宾华人社会,致使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再度沉寂和菲律宾华人左翼的衰落,加剧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动摇,延缓了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华人社会;社会变迁;社会融合中图分类号:D1;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14)02-0081-14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推动了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华人社会的左翼异常活跃。

菲律宾政府惧怕菲律宾共产党与菲律宾华人左翼(以下简称“菲华左翼”)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影响新政权的巩固。

避免“赤化”,铲除菲共及菲华左翼、打压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是战后菲政府维护政权稳固的主要举措。

本文探讨了上世纪40至60年代间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在其影响下菲政府的反共排华政策,分析菲律宾华人社会(以下简称“菲华社会”)由此受到的冲击,认识战后菲律宾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菲华社会的变迁。

一、战后初期菲律宾共运与菲律宾华人共产党二战时期菲共出于抗击日军侵略的需要,与菲律宾华人共产党(以下简称“菲华共”)相互合作,为菲律宾的民族解放和抗击日军侵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菲作者简介:杨静林,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讲师,从事东南亚华侨华人史、东南史研究(南宁350006)。

项目基金:广西自治区“八桂学者平台建设工程专项课题”项目“广西的东南亚及亚太海洋战略”;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毛泽东思想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对东南亚共产主义的影响”(项目编号:2013QD014)。

华人首富林绍良 世界第六巨富

华人首富林绍良 世界第六巨富

华人首富林绍良世界第六巨富拥有近100亿美元资产的印尼华人林绍良号称“世界第六巨富”。

据悉,林绍良的财产已超过了地产大王李嘉诚和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

虽然林绍良已经87岁,并且退居幕后多年,但他“世界华人首富”的影响力依然不减,而且延续到他在大陆的老家。

入秋时节,在林绍良的家乡——福清市海口镇举办了一场高规格、多系列的“侨乡之光”图片展,突出宣扬林绍良对家乡海口的贡献。

当地政府希望此举能借林绍良的威名,通过打“侨牌”来吸引更多的“林绍良”们前来投资。

拥有近100亿美元资产的印尼华人林绍良,被美国《投资家》杂志列当今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号称是“世界第六巨富”。

据信,林绍良的财产不仅超过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船王鲍玉刚、工商巨子霍英东,而且也超过了地产大王李嘉诚和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被一些媒体誉为“世界华人第一富豪”。

乱世英雄林绍良1916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

林家祖辈以种田为生,有祖传的水田30亩,一头水牛和一些农田。

林的父亲为人朴实敦厚,他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

幼年林绍良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左传》等书,养成推崇忠烈侠士以及儒家道德观念的思想。

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

第二年,日军侵占福清,为了避免被抓壮丁,林绍良飘洋过海来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财金。

叔父开了一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

当时的印尼也是兵荒马乱,市面萧条,赚钱并不容易。

林绍良独辟蹊径,向叔父提出到外面去“搞推销”,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销售额于是成倍增长。

没多久,林绍良想只身到外面闯一闯,便独自做起兜售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他每天半夜起床,把咖啡豆磨成粉,然后用旧报纸分包50克或100克的小包,不管严寒酷暑,骑着自行车跑到六、七十公里外的镇上出售。

这个生意虽然盈利不多,但却培养他的胆识,接触了很多人,积累了社会经验。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又打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遭 受这 一 打 击 ,陈永 栽 并 不 气 馁 , 而 坚 定 了彻 底 改 变落 反 了 大 学 课 程 。毕 业 后 ,他 在 一 家 公 司 任 实 验 室 助 理 . 久就 被 后 制 烟 设 备 的 决 心 。 把 世 界 先 进 的制 烟 生 产 流 水 线 和现 代 化 不 他 提升为业务经理 。 的 卷 烟 机 引进 菲 律 宾 ,并 在 此 后 不 断 引进 先 进 设 备 . 福 川烟 使
维普资讯
区围 _ L
陈 永 栽 先 生 《 二 ) 第 二届 中 国 和 右 在 平 统 一, 菲律宾华人首 富陈永栽 家族 控制的香港房地产 开 谈 起 最 初 的创 业 众 所 周 知 . 是 白手 起 家 的— — 和 成 千 上 万 我
不料 , 6 年 , 的生意刚有起色时 , 1 8 9 他 却遭遇 了一场 台风 ,
陈永栽已经 1 岁。为了补贴 家用 , 1 他只好在烟厂 当童工 。 白 他 福川烟厂的大多数设备被毁 。 陈永栽和工人不分昼夜修建房屋 , 天干活挣钱 , 晚上挑 灯夜读 , 以顽强 的毅 力修完 了中学课程 , 并 挑 拣 被 淋 湿 的 烟 草 ,修 理 被 毁 坏 的机 器 。 以优异成绩考上 了远东大学化学 系。之后 ,他 半工 半读 ,完成
发 商 达 力 集 团投 资 75 亿 元 人 民 币正 式 成 为 上 海 浦 东 裕 景 国 有志 向的其他菲律宾商人一样 。那时 ,我没有什么积蓄 .有 的 .8
际商务广场 的新主人。陈永栽是菲律宾 的烟草大王 、啤酒大 只 是 勇 气 。我 在 2 世 纪 5 代 后 期 首 先 创 办 了一 家 玉 米 淀 粉 O O年
王 . 控 股 菲 律 宾 航 空 公 司 和 国 家银 行 ,目前 其 在 中 国 内 地 的 4 /l 并  ̄l J工厂 . 由于竞争激烈 ,我在商海里 的首次 尝试 以失败告 : 但
总投资 已达到人 民币约5 亿元 . O 拥有2 0 4 万平方米 的土地储备 。 终 。
相 信 对 大 多 数 人 来 说 ,陈 永 栽 是 一 个 传 奇 人 物 。从 平 凡 到
世界 巴黎香烟质量评 比会上 . 陈永栽烟厂生产 的香烟一 举夺得 玻璃幕墙 、超大功率空调 、超高速 电梯等 多项指标居 中国第一 了3枚金牌和 1 枚银牌 。从此 .他 的福川牌香烟全 面打 入了国 的 银行中心” 。他在上海搞房地产投资超过 20亿元人民币。 0 陈永栽说 , 他的处世风格更多是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影响。 原来 ,在陈永栽 当杂役的时期 . 每天劳 累收 工之 后便 在灯 下阅读 中国的古典小说 。 三 国演 义 中群雄争霸 的战术与策略 《
际市 场 . 在欧美 、 日本 、 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 占有一席之地 . 陈
当时 ,菲律宾烟草市场竞争 已十分激 烈。一家小资本 的工 厂如何挤进市场7陈永栽分析 高档 烟价 格太贵 , 消费者不 多
陈 永 栽 13 年 出 生 于 福 建 省 晋 江 市 一 个 普 通 家 庭 , 亲 陈 低档烟质量太差 . 4 9 父 不能持久留住消费者 中档 香烟消费者 众多 , 延 奎 在 一 家烟 厂做 工 。 当时 ,日寇 侵 华 .闽 南 沿 海 一 带 战 火 纷 各阶层都喜欢 ,价格不贵 ,又不失身份 ,生产这类香烟能获得
维普资讯
¨区圃 …
场 的七八成 .并辐 射到香港和东南亚各 国。 会受影响 。 ”正是秉承 了这 一信念 ,他 并没 有中断在 中国的投
17 年 ,是 福 川 香 烟 的 鼎 盛 时期 。在 当 年 举 行 的 第 1 9 9 3届 资。1 9 年 以来 ,他先后注 资 1 多美元 ,在厦 门建设 了超大 7 9 亿
飞 ,民不聊生 。年仅 4岁的陈永栽随父母远渡重洋 ,背井离 乡 稳 定 利 润 。于 是 他 决 定 投 产 中档 香 烟 ,并 要 求 质 量 超 过 其 他 厂
到昔 日被人们称 为 ” 吕宋”的菲律宾谋 生。几年后 ,父亲身患 家。经过努力 ,福川烟厂的产品打开了销路。
重 病 , 得 举 家 陪 同父 亲 回 乡 治病 。 只 当跟 随叔 父 重 返 菲律 宾 时 ,
那一年 .陈永栽 跌倒 后又站起来 ,用借来的本钱 ,开办 了

辉煌 ,从贫穷到富有 .这样 的经 历听起来 更像神话 。对怀抱梦
家 化 学 制 品 生 产 和 贸 易 公 司。当时 用 的 是 二 手 机 器 和 破 I卡 1 9
想 的 年 轻 人 来 说 .陈永 栽 又 是 一 个 活 生 生 的 梦 想 成 真 的例 子 。 车 .但 这 家 公 司 后 来 成 为 陈 永 栽 庞 大 事 业 的 基 石 。1 6 年 ,陈 5 9
陈永栽 的经历说 明 . 通过 个人奋 斗获得成功不仅是故事 .而且 永栽与一群 当年一起在烟厂工作 的朋友 , 在菲律宾马尼拉 的一
是现 实。 所 小 房 子 里 创 办 了 自 己 的烟 厂 。烟 厂 取 名 为 福 川 . 的也 是 用 二手设备 。
童工 出身的 “ 烟草大王 ”
1 5 ,在亲友的帮助下 ,刚满 2 4年 9 O岁的陈永栽创办 了一 厂 的 设 备 和 技 术 处 于 世 界 先 进 水 平 。为 了保 证 产 品 的质 量 和 工 家淀粉加工厂 。 但他 在商海 的第一次闯荡 以失败告终。2 0 年 人 的 技 术 水 平 , 还 创 办 了 工 人培 训 学 校 。到 7 年 代 末 , 川 05 他 O 福 8月 ,在菲律宾举行的某个企业家论坛上 ,古稀之 年的陈永 栽 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菲最大的烟厂 , 品占据了菲律宾卷烟市 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