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全业务背景下本地光缆网架构

合集下载

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综合业务接入区介绍
6
1 全业务运营背景 2 各运营商“网格化”思路 3 面向综合业务接入的产品策略
7
中国移动本地网规划思路
优化完善综合业务接入 区规划,制定建设目标和分 阶段的推进策略
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思 路
城域网落实IP化、业 务电路QoS配置、以满足 LTE时期的带宽需求
加快推进面向全业务的 基础资源(汇聚机房、 管 道)建设
10
案例:中国移动某公司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方案
汇聚机房
• 分级建设思路,骨干汇聚机房放置OLT/PTN,实 现多个综合业务区内的OLT汇聚、基站汇聚。
• 普通汇聚机房主要放置OLT,实现单个综合业务 区域内的宽带业务汇聚。
2G/TD/LTE基站 末端接入光缆
2G/TD/LTE基站 末端接入光缆
综合业务接 入区 B
务承载
应细分业务种 类和优先级需 求, 坚持“有 所为,有所不
为”
围绕“全业务”发展目标和定位
8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原则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基站、WLAN、集团
客户专线、家庭宽带等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 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区域 或其它业务密集区,如发达乡镇,划分成多个能独立 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每综合业务接入区应包括1-2个 业务汇聚点、2-4个主干接入光缆环、若干分纤点。
网络融合
• 核心IP化 • 业务IP化 • 接入宽带化
• 以客户为中心 • 传输分组化 • 传输与数据融合
全业务的接入网 IP 业 务 的 承 载 网
5
迅速接入 QoS保证
• 快速接入业务 • QoS保证
城域网未来发展趋势
CMNET
IP专网
省际/省干 光传送网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的业务调度与传送。城域汇聚光缆是连接各业务汇聚点之
间 的光 缆 ,主要 实现 接人层 的业 务汇 聚 ,并实现 与核心 层
城域网包括城域传送 网和城域数据网。中国移动的城
域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大多采取共缆方式。核心层局间中 继光缆和汇聚层光缆由于光缆容量较大 ,并且安全稳定,
能够满足长期基站、用户等全业务发展需求,暂不考虑光
TEL E C o M E N G I E E R I G TE C H N I S A N D S T N D A R 0 I A T I N N N C A Z o
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王 雪
( 国移 动通信 集团设计 院有 限公 司山东分公 司 济 南 2 0 0 ) 中 5 01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城域网光缆网络现状 ,对现网光缆能否满足全业务接入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了全业务接入网光缆 建设思路 ,并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方案。对于未来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网络规划、建设具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 关 键 词 城域 网 用 户接入 网 基 站接入 网 光 缆
( )按照 “ 5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用户接 入网规划、建设。根据各地市 自身地理、城市发展、基站 分布、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管线资源分布等整体合理规
划,重点包括综合业务汇聚点的设置、基站分纤点的设置、
光 缆网络 的规 划方案 。
()采用 “ 6 综合业务汇聚点 +主干光缆 +配线光缆+
P ̄ Rl f:日交 硒 换
I基 站
0光 端 终盒
■ 汇聚节点 固 光配线箱
图1 城 域网典型光缆 网络结构
对应城域网各分层 , 城域网光缆可分为 : 局问中继光缆、 城域汇聚光缆、城域接入光缆。局问中继光缆是连接各交 换局之间的光缆,主要为高端路 由器和多业务交换机之间 提供大容量 的S H或波长通道 ,实现汇聚层之问大容量 D

试论全业务运营下本地接入光缆网

试论全业务运营下本地接入光缆网

仅仅是解 决具体的技术性工作 ,在平 时的维护 中大 多数 是被
了新的要求 ,因此 使光 纤接 入的速度不断提高是使接入光缆
网水平得到提 高的关键 。
动 的维护,仅仅是在光缆 出现损坏的 时候修理 。在 这些人员 中大部分是 由电缆转行而来 的,没有很好 的维护经 验。 电缆
() 3 只存在着新装 流程 但是缺乏拆线流程 , 虽然设备 已经 停止 了运行 , 但是没有拆 除原有的转接纤和跳纤 , 进而产生纤
芯虚 占;
பைடு நூலகம்
() 4 在建成主干光 缆之后, 没有对光 缆网进行实时的调整 和优化 , 最终会产 生交 接箱不能完全使用和部分虚 高的现象 , 会增加割接 的难度与 改造 费用 , 还会增加 以后维护 的工作量 ; () 的时候 在需要割接、 5有 抢修 以及施工时会 出现光纤 的 使用不规范 , 出现断纤和“ 鸳鸯” , 纤 这样就会浪费一部分 的纤
如, 在接 入机房之 中没有合理 、 范的布局, 规 在预 留出的光 缆
1 接入 光缆 网的建 设原 则

之 中存在着严重 的堆积混放在 一起 的现象 ,传输设备 的类 型
过 多 , 类 不 同 , 有 很 好 的规 范 而 且 存 在 安 全 隐 患 。 种 没
在接 入光 缆网的建设过程之 中,应该做到分层 建设和分 区建 设, 而且应该从 35年 的长远战 略出发。 该将 环形作为 - 应 主光缆 , 使用星形作 为配线光 缆, 将这二者相 结合作 为光缆的 接入方式 。光缆的配线方案主要包括 以下三种 :无递减环形 交接配线 法、无递减星树形交接配线法和递减 星树 形直接配

24 无法 做到 全面 地 对光 缆 的维护 .

移动全业务接入层主干光缆网结构选择策略

移动全业务接入层主干光缆网结构选择策略

移动全业务接入层主干光缆网结构选择策略作者:杨界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23期摘要:在全业务迅猛开展的时期,通过比较两种全业务接入层主干光缆网络结构,得出各自的适用场景,结合各自的适用场景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现状、管线资源、用户分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使移动运营商能够给全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光缆网络支撑,促进全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全业务; 光缆网; 网络结构; 适用场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Selection Strategy of Trunk Optical Cable Nets Structure forAccess Layer of CMCC Entire ServiceYANG Jie(Shaanxi Branch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Xi’an 710061, China)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entire service, the applicable scenes can be provided by comparing two kinds of trunk optical cable network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situation, pipeline resources, users distribution and other factors, a reasonable scheme can be established, which makes CMCC provide a strong optical cable nets for entire service. The entire service has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Keywords: entire service; optical cable nets; network structure; applicable scene收稿日期:引言随着3G牌照发放和电信重组、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移动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电信业已形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国移动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6.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全业务场景城域传输网管线建设原则及策略(初稿)

6.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全业务场景城域传输网管线建设原则及策略(初稿)

交接箱
接入层
室内分布
家庭客户
政企客户
上连核心层
大型县级城区
县市机房
骨干层
骨干机房
大、中型 县级城区
汇聚层
三层结构
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
基站
室内分布
汇聚机房
汇聚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接入层
交接箱
家庭客户
政企客户
连至核心层 小型县级城区
小型县级城区
两层结构
骨干层、接入层
基站 室内分布
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4
城域传输网分层结构 示意图(全地区)
核心层
核心机房
核心机房
骨干层
县市机房 大县市 骨干节点 中等县市
骨干层
县市机房
骨干层
县市机房 小县市
汇聚层
汇聚节点
汇聚层
汇聚节点
接入层 接入层
5
接入层
城域传输网分层结构示意图(各级别城区)
城区类别
大型地市级 城区
网络层次
四层结构
分层结构
骨干层光缆 建设原则
分离。
3、在规划骨干层光缆时要遵循一次敷设到位的原则。骨干层光缆芯数建议为:96芯及 以上。 4、对于目前已建的48芯骨干层光缆原则上不做调整但对于优化段落(上改下)或新建
段落原则上需遵循骨干层光缆建设原则。
9
汇聚节点、汇聚层建设原则
1、处于接入汇聚层,主要负责一个区域的业务汇聚;三层结构时与核心机房沟通,四层结构 时与骨干汇聚机房沟通;向下汇聚区域内的接入点; 2、每个县市或地市的每个分区接入汇聚机房可以根据县市(或分区)的大小进行合理设置; 3、新设立的汇聚节点机房尽量考虑利用条件较好的自有基站或与基站合建:城区优先考虑采 用购买或租用的方式;如果租用,要求期限较长;郊区采用自有的基站机房或新建机房; 4、套内可用装机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至60平方米(包括数据、无线设备和其他预留面积); 5、具备独立电力引入的条件;

光缆网分层级架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光缆网分层级架构问题及应对策略

运营与应用DOI:10.3969/j.issn.1006-6403.2023.08.004光缆网分层级架构问题及应对策略[李海明 董梅香]面向5G和云时代多业务综合承载需求,构筑层次分明、架构完善、安全稳定、简约高效、可视智能的光缆网络,锻造坚实底座,支撑业务发展;但跟随通信的移动网4/5G、政企大客户等快速发展存在建设发展不匹配,低效能网络结构。

基于此,主要对光缆网分层级架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李海明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商事业部,工程师,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长期从事于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及技术研究。

董梅香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毕业于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于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及技术研究。

关键词:分层架构问题架构应对策略架构解决方案摘要1 引言运营商网络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覆盖完善、层次分明、容量充足”的基本格局,但仍存在“健壮性差、规模臃肿、效率效能低”等短板,对光缆网络加强优化整治、着力全面提质。

构筑资源清晰、安全稳定、简约高效、能力领先的光缆网络。

全面整治隐患,打造建设光缆网;推进优化整合,打造简约光缆网。

2 核心汇聚层光缆网2.1 核心汇聚机房出入局光缆较多的问题(1)影响分析核心汇聚节点兼做综合接入点机房使用,末端接入光缆频发同主干光缆、核心汇聚层光缆一同频繁进出机房造成局前管井拥堵,维护管理复杂,增加故障排障难度。

(2)原因分析早期规划不够完善,网络层级规划不够清晰,接入网工程实施未严格按照节点功能定位落地建设造成核心汇聚节点机房出入局光缆较多[2]。

(3)解决方案合理规划布置局前光交,对接入层业务进行有效收敛后,通过大芯数光缆引入核心汇聚机房,对存量入局配线光缆进行割接整合。

1415运营与应用光缆网分层级架构问题及应对策略合理划分核心汇聚机房功能分区,并规划多方向出入局路由,根据网络层级限定各层级光缆接入路径。

2.2 核心汇聚层光缆同路由的问题(1)影响分析核心汇聚光缆承载大颗粒业务或重要传输系统,通常采用2条不同光缆进行主备保护或分担,一旦同路由部分中断,可能造成重要甚至大量业务中断。

广东移动本地传输网一张光缆网规划体系

广东移动本地传输网一张光缆网规划体系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本地传输网一张光缆网规划体系目录1概述 (1)1.1一张光缆网规划体系的背景及目的 (1)1.2体系内容和适用范围 (1)2一张光缆网规划的总体目标和策略 (2)2.1总体目标 (2)2.2总体策略 (4)2.3总体流程 (4)3网络现状分析 (5)3.1机房现状分析及数据收集 (5)3.2管道网现状分析及数据收集 (6)3.3光缆网现状分析及数据收集 (6)4一张光缆网规划原则 (7)4.1术语与定义 (7)4.2汇聚区划分原则 (9)4.3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原则 (9)4.4普通汇聚机房规划原则 (10)4.5接入环规划原则 (10)4.6接入主干光缆规划原则 (14)4.6.1管道规划需求库 (17)4.6.2分纤点规划原则 (17)4.6.3密集覆盖原则 (18)5网络演进方式 (19)6业务需求及接入方式 (21)6.1基站业务接入 (21)6.2集团客户、宽带业务接入 (23)7投资效益评估 (25)8规程生成文件 (26)1概述1.1 一张光缆网规划体系的背景及目的随着公司全业务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LTE牌照的发放,光接入网的规划建设如何高效满足全业务接入及4G网络需求,已成为基础网络规划建设的重点。

为此,省公司于2014年组织开展了面向“一张光缆网”专题规划,结合往年传输网络的管道和光缆规划指导意见,广东移动已有一套成熟完整的规划指导成果,为了更有效指导各地市公司的规划工作,本次规划规程编制工作将在充分总结已有规划成果基础上,总结出“一张光缆网”规划原则,建立系统的规划规程,并在全省的本地传输网规划工作中推广应用。

1.2 体系内容和适用范围为满足未来全业务接入及4G网络需求,合理、有序、迅速地开展“一张光缆网”的规划建设,根据2014年度省公司规划工作安排,省公司委托东莞分公司开展“一张光缆网”规划规程(下称规程)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规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网络现状分析表格体系:建立一个标准化表格体系,对传输管线网络现状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评估体系,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对网络现状的评估分析;(二)一张光缆网规划:结合网络基础数据和目标网络架构,建立整体规划思路,通过辅助规划工具的应用,导出最终规划结果,并输入到相关信息地图系统中,与现有的管线网络建立直观的联系。

最新6.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全业务场景城域传输网管线建设原则及策略(初稿)汇总

最新6.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全业务场景城域传输网管线建设原则及策略(初稿)汇总
根据效益优先原则,按运营收入、成员规模及通信消费收入等 进行排序,排名在前30%左右的在网政企客户为目标客户;考虑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比例可上下适当调整; 考虑重要政企的集团化覆盖,按行业进行整体覆盖等,将离散 化的需求集合化 、突发性的需求规律化,提高市场的纵深化; 按物理楼宇进行梳理,考虑重要物理楼宇的覆盖;
无论是管线建设或是设备组网,必须以需求为基础; 需充分调研全部的用户,以便于确定最终的目标客户, 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定的比例,全业务的接入 规划及建设需优先考虑充 分利用现有资源
全业务场景 管线建设
规划近细远粗 2
总体规划要以目标网为 基础,以全部规划目标
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客户为规划目标;对于 远期的规划,以方向的
核心层
核心机房
汇聚机房
汇聚层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基站 接入层 室内分布
家庭客户
交接箱 政企客户
大型县级城区
县市机房
上连核心层
骨干层
骨干机房
汇聚层
汇聚机房
汇聚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全业务汇聚 机房
基站 室内分布
接入层 家庭客户
交接箱 政企客户
小型县级城区
基站 室内分布
接入层
连至核心层
工程建设以规划为基础,管道网一次性到位;光缆接
把握为主;对于近期的
入建设需根据市场建设需求,分步实施:2008年完成
规划,需根据目标客户
接入目标用户的30%,2009年完成接入目标用户的
的接入计划,细致到具
40%,2010年完成所有接入目标用户
体的建设方案,用于指
工程建设分步实施 3 导投资分配及建设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运营商全业务背景下本地光缆网架构电信行业的重组,引发了国内新一轮行业竞争高潮。

业务竞争的基础是网络,网络建设的基础又是底层的光缆网。

提前调整光缆网建设策略,抢先部署全业务环境下的光缆网,将是决定移动运营商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成功挑战固定运营商在固定语音和互联网络领域优势和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光缆网现状移动运营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上至下建设起一个适应移动通信的光缆网。

从覆盖范围上可将光缆网分为省际长途干线、省内长途干线和本地传送网三个级别。

本地传送网按网络规模大小又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网络层次。

本文将重点介绍全业务影响最大的本地光缆网。

核心(骨干)层光缆网是连接本地核心机房之间的光缆网。

移动网络在核心层高度集中,核心机房数量少,一般在2~4个,少数发达地市在4个以上,机房多集中在市区,相互间距离短。

核心机房内安装的设备是整个网络的大脑和心脏,机房间传输数据量大,业务密集。

核心节点间传输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必定是重大事故。

因此,核心层传送网的特点是容量大、冗余备份多、安全性极高。

核心层光缆结构多为多环叠加的方式,核心节点4个以上的地区,逐步实现光缆网格化,核心光缆芯数一般在48~14 4芯之间,全程采用管道方式敷设。

汇聚层光缆是连接汇聚节点之间以及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的光缆,是介于移动基站与核心节点之间的光缆网络,用于将底层传送需求集中,提高网络传送效率,降低CAPEX和OP EX。

由于汇聚节点数量多,分布广,环行结构是首选。

在业务量大的地区,已建成独立的汇聚层光缆。

在业务量较小的地区,汇聚层光缆与接入层光缆混合使用。

汇聚层光缆的市区芯数在36芯以上,郊县、农村地区则在24~48芯之间。

城区光缆敷设以管道方式为主,郊县和农村以杆路质量较好的接入层杆路或专用汇聚层杆路为主。

接入层光缆是连接移动基站之间或基站与汇聚节点的光缆,同时兼顾少量营业厅和集团客户。

光缆网结构以环行为主,辅以少量的星型、树型。

光缆芯数一般在24芯以下,敷设方式无特殊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管道、架空或直埋等多种方式。

移动运营商光缆网结构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运营商光缆网分成结构示意图全业务背景下业务和技术对光缆网的影响全业务在国外又称为“多业务”或“综合业务”。

全业务运营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全业务运营是基于政策管制角度进行定义,即移动业务、固话业务、宽带业务,还包括基于以上三种基本业务延伸和拓展的各类增值和信息化业务(VOD、视频监控等)。

广义定义是基于多业务领域与通信的结合,即综合信息服务、通信+多媒体信息服务+综合信息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指狭义的全业务,它所对应的网络包括移动网络、固定网络及互联网络。

从整体来看,移动运营商向全业务转型的重点在于在现有以移动业务为主的网络中引入固定和宽带数据业务。

业务网的融合转型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技术的出现又反过来改变了网络架构模式,推动业务层面向全业务融合。

网络架构模式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又对底层光缆网的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下面将分析全业务网络的主要变化特征对光缆网的影响。

1.3G3G网络核心层设备集中设置在少数核心机房,大量数据通过大容量的局间中继传送系统疏导,对核心层光缆网影响不大。

在接入层,3G移动基站对光缆网的需求与2G基本相同,应重点保障基站接入光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网络建设初期,大部分3G基站将与2 G基站共址,但3G基站需要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在基站空口能力提升的同时,覆盖半径在逐渐变小,后期3G基站密度将较2G网络有所加大,光缆网密度在接入层也需要随之适当加大(即FTTM),网络结构仍然以环行为主。

3G基站数据电路需求量大,类型复杂,可在传输系统层面通过更加智能高效的MSTP/PTN传送技术解决。

2.固定语音、互联网固定语音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中资源比较匮乏的部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建设传统固话网络的可能性很小,更可行的方式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和IP 技术的结合,在数据城域网平台上承载固网软交换业务,通过综合接入终端(PON+LAN+IAD)为用户同时提供固定语音和互联网服务。

为能提供互联网业务,运营商需在核心汇聚层建设数据城域网,在接入层建设FTTx为主的数据接入网。

在核心层,由于核心网元高度集中,对光缆需求不大;在汇聚层,应充分利用现有汇聚层光缆资源,数据城域汇聚点布局时应尽量与传输汇聚节点重合。

但数据城域网汇聚设备与BRAS之间连接为双归星型,与汇聚层光缆环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直接用现有的汇聚光缆网承载,不但会造成大量纤芯资源的浪费,而且中间跳纤点过多,还会增加网络故障点。

因此要求光缆网需逐步由环行向网格型演进,需增建城域数据汇聚节点与数据核心节点之间的直达光缆路由,或在汇聚光缆网之上增加汇聚调度光缆,重新配置汇聚纤芯资源。

在接入层,全面建设面向用户的FTTx光缆网,满足海量用户的接入需求是主要任务。

3.网络扁平化网络扁平化是业务网转型的必然结果。

网络扁平化后,核心层网络膨胀,核心节点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跨片区、跨地市甚至是跨省的光缆路由需求增多。

接入层由于可以方便地接入到核心网络,单个接入光缆网的覆盖范围缩小,整体网络规模加大,光缆网更加靠近用户,光缆网的接入能力和接入便利性得到提高。

4.网络IP化对移动运营商而言,网络IP化最大的变化在于移动基站的IP化。

但无论是2G还是3 G,无论其电路形式是TDM还是IP化的,均要求承载层能够提供电信级保护,因此传送网的网络结构不会产生大的变化,在汇聚层和接入层,光缆网仍将以高效安全的环行结构为主,通过传输设备升级提供IP接口,应对网络IP化初期电路传送需求。

5.网络宽带化随着IP业务的发展,普通移动个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接入层,无线接入的宽带化,使得移动基站IP化之前的电路需求由1~3个E1扩大到5个以上,IP化后电路接口将以10Mbit/s甚至100Mbit/s为主。

随着高清IPTV等业务的普及,普通互联网用户带宽需求也将达到10~30Mbit/s。

在汇聚层,上联带宽已经达到1GE,正全面向10GE升级。

若仍采用传输系统解决如此大容量的传输电路需求,将会占用大量汇聚层和核心层带宽,系统复杂度和建设维护成本也随之升高,裸纤直连的优越性逐渐凸显,这就需要增大汇聚层光缆密度。

6.传送网技术发展在核心汇聚层,传送能力强大的WDN/OTN技术大大降低了业务对光纤需求的压力,光缆容量无需大规模扩容。

但技术的发展无法弥补光缆路由不足的缺陷,相反需要光缆网的网格化来支撑传送网系统向MESH升级。

光纤路由的不丰富,将制约设备性能发挥。

接入层MSTP/PTN技术与核心层相类似,利用设备的处理能力缓解了接入点电路需求增加造成的压力,网络结构也无需作大规模调整。

归纳以上分析,全业务技术环境下除数据城域网和用户接入网分别对光缆核心、汇聚层和接入层产生很大影响外,其他变化因素都可在现有光缆网基础上灵活应对。

全业务光缆目标网架构综合未来网络发展需要,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光缆网应分为核心、汇聚、接入三层。

其中核心层、汇聚层为多业务共享的物理平台,接入层可再细分为主干(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和末端引入光缆。

主干光缆可考虑多业务共享,而配线和末端引入由于基站接入和用户接入需求差异较大,建议独立建设。

核心节点三个以上的大型本地网,核心光缆网结构以网格状为主,非数据核心节点之间与数据核心节点之间光缆芯数应适当加大,以满足数据城域网连接需要。

汇聚层光缆仍然以环行为主,并逐步在汇聚层之上以数据汇聚节点为中心叠加汇聚调度层,增加数据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之间的直达光缆,推动汇聚层光缆网向网格化、扁平化演进。

接入层解决2G、3G移动基站接入的光缆网应以环行为主,用户接入光缆网应以星型、树形为主,辅以少量环行光缆网,为重要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

光缆网的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光缆网整体架构示意图用户接入光缆网(FTTx)架构中,FTTx光缆网又分为主干、配线和末端接入三层。

为提高接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降低线路衰耗,主干、配线光缆采用星型和树型结构,利用基站和光交递减配纤或非递减配纤。

同时,FTTx网络应能支持为少数重要客户提供路由保护和后期扩容,因此,需保留部分公共光纤。

FTTx主干、配纤光缆结构建议如图3所示。

图3 FTTx主干、配纤光缆结构示意图光缆网发展策略1.光缆网建设应统一规划,分区分步实施。

光缆网是底层物理层,多业务共享,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所有业务需求,需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由于用户接入光缆网的特殊性,其分布面广,接入数量庞大,光缆若要一次到位投入巨大,投资效益比很低。

因此,需要根据市场拓展情况逐步实施,先覆盖用户密集、业务发展好的地区,后逐步向周边渗透;先解决资源问题,后提高容量。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移动运营商已经建成的大量汇聚光缆、汇聚节点和基站,是其光缆网向客户推进的基础,应以这些点为基点,向下敷设主干、配线光缆,覆盖周边用户。

向上利用汇聚核心光缆,完成业务汇聚。

3.核心汇聚层扁平化,接入层纵深化。

受业务网和传送网技术发展的影响,核心汇聚层光缆将逐步扁平化。

随着汇聚层与核心层的连接光缆越来越多,层次间的界限也逐步模糊。

而在接入层,为维持基站接入光缆网的稳定,应独立发展面向基站接入的光缆网和面向用户的光缆网。

用户接入光缆数量庞大,若直接接入汇聚层,将会给汇聚节点周边管线和进出局管道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移动基站、光缆交接箱、接头盒等设施逐级汇聚,通过分光器汇聚节约主干光缆线芯资源,尽量避免末端接入光缆直接进入汇聚节点。

4.网络建设差异化。

在光缆网建设过程中,也应对光缆接入对象进行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安全级别不同的接入服务,以有效控制网络建设成本,体现差异化服务(SLA)的服务特色。

对于移动基站、集团大客户等,应使用安全级别高的环形光网络,普通用户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的星型和树型光网络。

5.积极采用新技术,推动FTTx光缆网建设。

移动运营商作为固定接入和互联网接入的后进入者,基础资源相对匮乏。

但同时又必须打造优于先进入者的光缆网,来吸引用户。

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利用新型光纤光缆和新的施工工艺,如微管微缆、浅槽光缆等,快速建设更加贴近客户的光缆网。

6.多运营商网络资源共享。

在核心汇聚层,需要保障光缆网的绝对安全和稳定,以及在故障时的快速响应,因此,建议尽量确保使用自有管线资源。

在接入层,情况复杂,管线需求数量庞大,应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节约投资。

光缆建设技术选型1.光纤类型选择目前最常使用的光纤类型主要有G.652和G.655光纤。

对于通路非常密集的WDM系统,G.652光纤能有效抑制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FWM效应,在技术上有更多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