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
(完整版)《红楼梦》专题研究—人物形象

(完整版)《红楼梦》专题研究—人物形象研究性学习课开题报告(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答辩过程记录(二)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记录(三)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过程报告(四)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答辩过程记录(五)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小结(六)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鉴定表(七)研究性学习活动考查登记表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八)课题《红楼梦》专题研究——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么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母的女儿贾敏之女,从小体弱多病,加上有点小心眼,比较多心,所以会“病如西子胜三分”,“娇袭一身之病”。
曹雪芹把她的绝代姿容与西施联系起来,拥有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
然而使她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丰富且优美的精神世界。
她不是一个平凡女子,她聪明,诗思敏捷,但太过于敏感,也许是她聪慧以及不幸的身世。
虽说如此,但黛玉也并非心胸狭窄,耍小性儿的人,她“冰心玉壶”,谦和。
她的才学更是不可低估的。
她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在众多诗会中夺魁。
还有一点,她是带有叛逆的才女,也正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原因,是为了批判封建礼教。
其实黛玉许多泪,都是为当时黑暗的社会所流的。
贾宝玉,贾母的孙子,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因长相清秀出世时嘴里衔着“通灵宝玉”,且又聪慧异常,于是被荣、宁两府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受贾母溺爱,淘气异常,顽劣不堪。
其身上有两个陋习。
一是喜好男宠。
养男宠是明清社会一些上层士大夫的陋习之一,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
书中薛蟠、贾珍、北静王等都有此陋习。
贾宝玉的此陋习体现在他与几个人的关系——蒋玉菡、秦钟、柳湘莲。
其二是多情,爱吃人家的胭脂。
虽说他深爱黛玉,但是他先前与袭人、晴雯、鸳鸯、金钏儿更不用说,以致香菱、平儿,都套近乎。
宝玉有陋习,但更重要的是他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崇尚自由。
红楼梦人物分析开题报告

红楼梦人物分析开题报告红楼梦人物分析开题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人物分析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了解《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丰富自己的情操。
(二)研究意义通过对红楼梦人物性格的分析,培养同学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三、研究过程(一)文献研究法: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采访法: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采访,收集同学所喜爱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和对人物的看法。
四、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5月30日—6月3日,将组员分为两组进行对两种课题的研究。
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
制定好可实施的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教师修改。
(二)实施阶段6月3日,各小组做好准备,做出最后方案。
6月5日—6日,邀请指导老师指点,做总结。
全组成员一起讨论评出“最佳收集者”。
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
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整理出对自己有利、感兴趣的资料,并发给其他同学(三)总结阶段6月8日—6月10日,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任老师指导修改后,就落制到实际中去,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推荐给学校的学生五、预算成果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一、研究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塑造了众多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各异,深受读者喜爱。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揭示小说人物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次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故事,体会其中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生活,丰富对人性的认知。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等。
通过对他们的文字描写、行为表现等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活动、成长轨迹等,探究他们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细致研读,梳理出相关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分析角色关系、个性转变等,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推断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深入感悟其内在世界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性和社会生活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同时,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传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文献综述:对《红楼梦》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前人对于小说人物性格分析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2. 文本分析: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细致研读,筛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3. 数据整理:整理研究对象的文本材料,筛选出相关数据和案例,建立数据整理表格。
4. 分析与讨论:在理论框架下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讨论,探究其性格特点、成长轨迹等,并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其内在含义。
5. 结论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七、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刻画人性和社会生活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
薛宝钗性格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1)查找相关资料 (2)整理资料,确立论点 (3)撰写论文 (4)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5)打印、装订、上交 (6)准备论文答辩
二、课题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进度: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8周前,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题目,确定选题。
2007-2008学年度,暑假,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性阅读。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确定题目。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撰写论文初稿。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4周,上交论文初稿,填写《中期检查表》。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5-10周,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论文。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1周,准备论文答辩。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宝钗的性格特征,本文试从五个方面来予以探讨,以对宝钗这个人物及在《红楼梦》中的角色地位以及其可叹的性格与命运悲剧有一个客观、清晰的了解。
四、指导教师意见:
该题目有一定的深度,富有挑战性。可作。
签名:
年 月 日
五、分院意见:
同意
签名:
年 月 日
不够填写可续页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12周以后,论文答辩。
三、论文的总体构想以及创新点:
本文主要描写宝钗的性格。她天资聪慧、豁达大度,容貌端庄美丽。出身富贵而生活简朴。但同时,她也有圆滑事故的一面,重科举仕途经济。深被封建礼教所毒害,行为可叹。最后自己的悲剧命运(曹雪芹所暗示的于宝玉的婚姻悲剧与最后的独守空房的结局。)正是宝钗的特殊性格和她所处的特殊社会家族环境所注定。
长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汉语言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题名称
【VIP专享】《红楼梦》专题研究—人物形象

研究性学习课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红楼梦》专题研究—人物形象课题指导教师课题小组成员:选择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初级目的:《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最终目的:深入理解封建家庭制度与人际关系,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加强文学修养,探秘红楼世界,深入封建社会了解真实写照。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答辩过程记录(二)组长阐述选题的目的及课研究的意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组员能够加深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理解,在了解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原著,初识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主要成员论述课题研究操作方法及过程:(1)﹡﹡﹡同学展示收集资料,列举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其性格,所表现的精神。
(2)﹡﹡﹡同学展示提炼内容。
(3)﹡﹡﹡同学进行综合整理,进行总结。
(4)最后将小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材料,请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最后形成定稿。
(5)将研究成果(即文字定稿)提交课题研究组,由课题研究组给予审查。
课题审核组对课题研究可行性综合评定:该课题是我们高中阶段选修教材的延伸,能够有效将课堂内外的知识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题相关研究资料丰富,易于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记录(三)包括访谈提纲、访谈记录、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活动照片(5张)本研究小组调查了文理科两个班共80名同学,调查问卷数据如下:是否喜欢读《红楼梦》:项目非常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非常讨厌人数2344112最喜欢《红楼梦》哪个人物?排名最靠前的十大人物:晴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探春史湘云贾宝玉袭人平儿尤三姐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过程报告(四)我们此次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如下:(一)任务分工:1、收集资料,列举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性格,所表现的精神2、提炼内容3、综合整理,进行总结。
(二)活动步骤:1、课题的确定:可行性分析及课题规划2、听班级组织的专题报告会,咨询相关指导教师3、收集资料4、归纳梳理收集到的材料,编写结题报告,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性学习报告红楼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研究性学习报告红楼梦篇一:红楼梦人物研究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红楼梦人物研究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课题的来由《红楼梦》是我们四大名著之一,从清至今,人们对它的拜读不但没有减少半分,反而与日俱增。
这都缘于它所描写人物的多样性,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使我们爱恨交加。
对于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也许是最吸引大家的。
随着我们成长,对这个也有深入了解。
看过刘心武的“百家讲坛”,认识到这不只是三人的感情纠葛,更大的意义在于三人后的家庭,社会背景的深入。
因此,我们决定去探究。
也许只会是冰山一角,也许九牛一毫,但领略一番它的内涵,也并非无所收获。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感受《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体验人生的丰富内涵,走进《红楼梦》,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在阅读的基础上,鉴赏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命运走向的合理性,从而更好的把握名著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意义,更好的了解文学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
3.成员分工指导老师:组长组员4.活动步骤,内容(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时间内容1-6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7-10周开题报告会上网调查、实验调查10-17周筛选资料,形成论文17-20周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4.活动步骤,内容(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3)制定表格,研究各种不同学说之间的主要差异。
(4)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提出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
(5)提交经验论文,制成开题报告。
5.研究计划时间内容1-6周查阅资料确定课题7-10周开题报告会上网调查、实验调查10-17周筛选资料,形成论文17-20周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4.活动步骤,内容(1)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2)搜集与《红楼梦》相关的人物评论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标题: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探讨》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深入探讨,揭示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社会风貌,以及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情感,以及阐明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
同时,通过对作品中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启示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通过详尽的阅读和分析《红楼梦》文本,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解读,揭示作品对女性命运和社会观念的思考。
同时,通过与其他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对《红楼梦》的独特之处进行评价和归纳。
三、研究内容和重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
分析《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如对细节的描写、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等,探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立体性和真实性。
2.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社会背景。
分析《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所处的封建社会,探究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并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探讨女性命运的变迁和社会观念的演变。
3.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启示。
通过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探讨,揭示作品对女性命运和社会观念的思考,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作用,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风貌的塑造和改变的作用。
四、拟定进度安排1. 第一周:查阅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2. 第二至第三周:对《红楼梦》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初步了解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
3. 第四至第五周: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社会背景进行归纳和分析,查找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研究。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第一篇: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选取本课题的主要原因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煌煌巨著《红楼梦》,公认为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之一,是青少年的必读经典名著,作者刻画人物的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本值得深究的书。
此次,我们就选定它来研究。
深入地分析主要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提高我们中学生的文学修养。
课题研究背景《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现在伴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广为播放,《红楼梦》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学生为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而学习研究《红楼梦》也成为必然要求,也成为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
研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原著,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就每一主要人物及突出的现象展开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提高中学生阅读历史名著的能力和小组全作的团队执行力。
研究内容及过程设计(一)导入阶段1课题的确定:可行性分析及课题规划2开展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探讨具体的活动方案,并对组员进行具体分工,进行人物性格讨论。
(二)学习阶段1.收集资料我们阅读了相关书籍,认识了其中人物,并通过互联网,浏览了一些相关网站和文献。
2.综合整理进行进一步综合分析,整理。
(三)总结阶段归纳梳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结题报告,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红楼梦》中部分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的分析------课题研究报告在《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数百个之多,这么多的人物如轮番出场,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开题报告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了解《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丰富自己的情操。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红楼梦人物性格的分析,培养同学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三、研究过程
(一)文献研究法: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采访法: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采访,收集同学所喜爱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和对人物的看法。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5月30日—6月3日,将组员分为两组进行对两种课题的研究。
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
制定好可实施的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教师修改。
(二)实施阶段6月3日,各小组做好准备,做出最后方案。
6月4日—6日,邀请指导老师指点,做总结。
全组成员一起讨论评出“最佳收集者”。
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
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整理出对自己有利、感兴趣的资料,并发给其他同学(三)总结阶段6月8日—6月10日,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任老师指导修改后,就落制到实际中去,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推荐给学校的学生
五、预算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六、条件分析
主观条件:全体组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
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家中有电脑方便查询资料,研究资料容易找到,试验方案可行,老师十分配合我们。
经费来源:本课题不需经费。
参考文献:《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