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柳湘莲人物分析
《红楼梦》柳湘莲人物分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柳湘莲人物性格分析《红楼梦》中描写了诸多人物,在贾宝玉、贾琏、薛蟠、柳湘莲以及贾雨村这五位男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柳湘莲。
在《红楼梦》中,柳湘莲的出场次数不多,也算不上一个大人物,但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性格的光芒,让我深深感动。
首先,我觉得柳湘莲的人物性格非常的饱满,非常的丰富。
有一些作家,可能是为了追求完美,在对一个人物进行性格刻画的时候,往往会将一个好人写的非常好,没有一丝的私心,就是典型的圣母的代言人。
或者是将一个恶人写的非常的坏,让人对他恨之入骨。
但是,在我看来,显示中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善或者是绝对的恶。
《红楼梦》中柳湘莲,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这样的一个人物,我觉得是有血有肉,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一个人物形象。
就柳湘莲的人物性格来说。
他有以下几个比较大的特点:一、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同时又侠骨柔肠,乐于助人。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贾府奴才赖大的儿子赖尚荣放了州官的庆贺宴席上,作者有一段文字对他的身世进行了简单地介绍:柳湘莲原系世家。
读书不成,父母早丧,性素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轻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认作优伶一类。
(四十七回)他出身在破落的世家,又遭父母双亡,沦落为城市游民,浪迹江湖,过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
由于家道中落,所以他读书不成。
但是,他热爱吹笛弹筝,同时还爱串生旦风月的戏文,可谓是多才多艺。
再加上他长得又漂亮,所以赖尚荣和贾府贵族子弟都慕他的名,想与他交好。
但柳湘莲虽然是一贫如洗,却不肯依附于贾府,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独立。
所以,他对贾府的那些纨绔子弟一直是以冷心冷面相对。
贾珍也是借酒盖住了脸,才求他来为宴会唱两出戏。
但是薛蟠却误认柳湘莲为风月子弟,于是想同他调情,触到了他做人的底线,于是就惹恼了柳湘莲,“恨不得一拳打死”,但是,柳湘莲毕竟是素性豪爽,也不愿给朋友添乱。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红楼梦人物分析贾宝玉:反抗封建道德,但又趋于消极。
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
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一、贾宝玉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
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
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
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三、王熙凤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
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
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
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
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
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五、薛宝钗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
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
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
六、刘姥姥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为大家分享《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
林黛玉泪尽而逝。
2、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金陵十二钗之,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死亡的人物命运分析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死亡人物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作者写的死亡人共有14人,第一个提到的是林如海之妻贾夫人,在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作者一笔带过,:“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
”第二个人物是被薛蟠家奴打死的公子冯渊。
冯渊一语双关,“逢缘”说的是冯公子再遇到英莲之前也是个浪荡公子,专好男色,在见到英莲之后感觉到情缘已到,下定决定痛改前非,从新做人,可偏偏被人打死,真真是“逢冤”,在冤屈中死去。
冯渊的死出现在小说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刚上任到应天府就接到一起人命官司,公子冯渊从人贩子手中买了个名叫英莲的丫环,谁知人贩子又将英莲买给薛蟠,因为此事,薛蟠豪奴将公子冯渊打死。
雨村从门子的口中得知,被人贩子拐卖的英莲乃是资助自己进京赶考的恩公甄士隐之女。
薛蟠乃是帮助自己谋取官职的恩师贾政之外甥,在面临选择的情形下,雨村忘记了贫困之交,曾经满口答应甄士隐之妻帮助需找英莲的下落,无意中找到后,任其由薛蟠带去。
在判决此案时,选择了向权势低头,没有追究薛家的刑事责任,只判了许多烧买银子给冯家。
第三个人物便是由情致死的贾瑞。
贾瑞深知贾府中作风混乱,在宁府庆贺贾敬生日的那天家宴上,贾瑞在花园中无意中撞见王熙凤,看着貌美如花的嫂子,心里打起了歪主意。
王熙凤本想教训一下这个叔子,谁知贾天祥死性不改,第一次在夹道里不曾冻死,第二次前去找王熙凤,被凤丫头找人抓了个现行,被贾蓉、贾蔷两个每人索要了50两银子的欠条,后来又把一桶屎尿从墙头灌下去,浇了贾瑞一身,受了风寒和惊吓,回家后功课又紧,贾蓉贾蔷天天来索要欠银,最后得了不治之症,由情而亡。
贾瑞的治丧规模作者一笔带过,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于铁槛寺,日后带回原籍。
贾瑞二十来岁的人,系贾府带王字旁之辈,属于贾府第三代子孙,其家境贫寒,办丧事和普通人一样,无非在宗族的资助下,办的比平常之家丰富而已。
第四个人物便是作者浓墨重笔描写的贾蓉之妻秦可卿的丧事。
《红楼梦》研读心得--柳湘莲

《红楼梦》人物赏析—柳湘莲
柳湘莲在《红楼梦》中虽然只能算是次要角色,但是作者通过相对较短的篇幅已把它刻画得有血有肉。
而且,与《红楼梦》中其他男性角色相比,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这样的角色更常出现在武侠小说里。
(第四十六回)
柳湘莲冷面冷心,固守自己的处事原则,藐视权贵,同时又侠骨柔肠,乐于助人。
他原本出生在世家,却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沦为城市游民,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虽然他读书不成,但在浪迹江湖,眠花宿柳的生活里,他学到了许多生活必备的技能—吹笛弹筝、串风月戏、武艺精湛,同时样貌出众,非常讨达官贵人的喜欢。
然而,他却并没有对达官贵人阿谀奉承,无丝毫依附之意,反而敢打薛蟠,当着宝玉的面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柳湘莲的侠肝义胆则体现在,当他人有难处时比拔刀相助,及尽管难以维持生计,依然坚持为友人上坟。
(第四十六回)
(第六十六回)
与贾府里的许多伪君子相比,柳湘莲确实与众不同,是书里难得的性情中人,但正因他性情刚烈,也更容易行事冲动。
在酿造他与尤三姐的悲剧时,尤为体现里柳湘莲冲动的缺陷。
从我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柳湘莲在择偶标准上依然无法摆脱当时的封建思想,开口就提出“绝色”的要求。
且在已经赠予尤三姐定情信物,又未了解清楚尤三姐本性的前提下,就冒然提出退婚,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同时,他退婚的理由是嫌弃尤三姐在贾府中不干净,可他之前也曾眠花宿柳,我觉得这有点“双标”,但毕竟我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古代人。
(第六十六回)。
柳湘莲人物形象分析

柳湘莲人物形象分析柳湘莲,《红楼梦》中人物,又称冷二郎,原系世家子弟。
他父母早丧,读书不成。
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他生得又美,是一个业余的戏剧演员,最喜串戏,擅演生旦风月戏文,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误作戏子一类。
在书中和宝玉最合得来。
有一次在赖大家赴宴,薛蟠酒后向他调情,被他骗至北门(今德胜门)外苇子坑打了个半死,事后,远走他乡。
后又在路上救了薛蟠,与薛蟠结为兄弟。
足见其无邪之心。
尤三姐说出她择柳湘莲为夫后,贾琏巧遇柳湘莲,遂定下婚事,柳湘莲赠“鸳鸯剑”为定礼。
后因听宝玉一番言论,误以为尤三姐是不干不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尤三姐在退还“鸳鸯剑”时用雌锋自尽,柳湘莲深为感动,大哭一场,掣出“鸳鸯剑”的雄锋,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随瘸腿道士出家去了。
其实“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起义等等,依据的是“甲成本”脂批。
刘心武在“不在梅边在柳边”中说过:前八十回里,写到贾母曾起过将薛宝琴配给贾宝玉的念头,后来薛姨妈代为说明,宝琴父亲已死,母亲有痰症也时日不多,但她父亲在世时已将她配给了梅翰林之子,她之所以随哥哥薛蝌进京,就是等梅翰林外任期满回到京城,好嫁过去完婚。
那么,在曹雪芹所写成或至少是设计好的八十回后的篇章中,她究竟是否嫁给了梅翰林之子并终守一生呢?从八十回文本和脂砚斋批语,我们可以推测出来,她后来的命运并非就此绾定。
她的吟红梅诗里有这样的句子:“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表面上这都是紧扣“红梅”说事,其实,从“丰年好大雪”到处处“无余雪”,“流水空山”好落寞,恐怕都暗示着薛氏家族的整体瓦解,她最后也只能是入“薄命司”而不可能例外。
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词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梦”,恐怕是暗示着她最后并未能如约嫁到梅家;那么,她没嫁给姓梅的又嫁给了谁呢?我认为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恰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
《红楼梦》同步练习(含答案)

《红楼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
如详写黛玉、凤姐、宝玉、贾府三春,虚写贾赦、贾政等。
2、根据《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判断下列外貌描写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④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A.①贾迎春②王熙凤③贾宝玉④贾探春B.①贾探春②王熙凤③林黛玉④贾惜春C.①贾惜春②李纨③林黛玉④贾迎春D.①贾惜春②王熙凤③贾宝玉④贾探春3、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B.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C.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底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D.正门之上有一愿,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红楼梦解读47回-论柳湘莲为何要打薛蟠

红楼梦解读47回-论柳湘莲为何要打薛蟠宁波⼤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红楼梦〉解读》期末考试题课程编号:054TSGATS 试卷编号考试性质:开卷考试考⽣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考试题:考⽣根据⾃⼰的学号的末尾两位数,对应《红楼梦》的回数,写⼀篇关于该回的任意⼀问题的⼩论⽂(如果有必要,该问题可以联系到全书来谈论)。
要求:题⽬⾃拟;2000字以上;论点明确,论证充分,⾔之成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畅达;严禁抄袭。
论柳湘莲为何要打薛蟠《红楼梦》第47 回讲道:“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弟,读书不成,⽗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所不为,因他年纪⼜轻,⽣得⼜美,不知他⾝份的⼈,却误认作优伶⼀类。
”由此可见柳湘莲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家境沦落、⽗母早丧的双重悲剧,迅速由⼀个世家⼦弟沦落成市井细民,在这个“沦落”的成长过程中,他应当是吃过不少苦头的,不过这也让他洞悉社会的危艰,看透⼈⽣的⿊暗。
⽽柳湘莲最喜串戏,且串的都是“⽣旦风⽉戏⽂”,也曾多次因“串戏”这个娱乐消遣和爱好⽽被“误认作优伶⼀类”。
柳湘莲第⼀次现⾝红楼梦就打了薛蟠,这是何故?难道柳湘莲每次被误认作优伶都会打对⽅⼀顿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柳湘莲打薛蟠是有许多原由的。
⾸先,柳湘莲曾是世家⼦弟,即使后来家境沦落,也⾃有⼀番⽓度,不会随便出⼿打⼈。
那么薛蟠⼀定有其可恨之处,多次触怒才柳湘莲,让其忍⽆可忍,痛打出⼿。
柳湘莲对薛蟠的恨有以下⼏点:⼀、柳湘莲经历了“⼈情冷暖, 世态炎凉”, 对这恶浊的世道, 柳湘莲深恶痛绝; 冷⼼冷⾯就是他愤世嫉俗的外观。
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时时懂得维护⾃⼰的⼈格和尊严;他任侠使⽓, 在不平的封建社会⾥以打抱不平为⼰任, 他的拳头专打不仁不义之⼈,恃强凌弱之辈。
⽽薛蟠此⼈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为妾,喝令⼿下豪奴打死冯渊;他荒淫⽆耻,喜好男⾊。
柳湘莲对薛蟠的“霸王”⾏迹⼀定有所听闻,因此对他⼗分不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柳湘莲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描写了诸多人物,在贾宝玉、贾琏、薛蟠、柳湘莲以及贾雨村这五位男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柳湘莲。
在《红楼梦》中,柳湘莲的出场次数不多,也算不上一个大人物,但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性格的光芒,让我深深感动。
首先,我觉得柳湘莲的人物性格非常的饱满,非常的丰富。
有一些作家,可能是为了追求完美,在对一个人物进行性格刻画的时候,往往会将一个好人写的非常好,没有一丝的私心,就是典型的圣母的代言人。
或者是将一个恶人写的非常的坏,让人对他恨之入骨。
但是,在我看来,显示中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善或者是绝对的恶。
《红楼梦》中柳湘莲,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这样的一个人物,我觉得是有血有肉,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一个人物形象。
就柳湘莲的人物性格来说。
他有以下几个比较大的特点:
一、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同时又侠骨柔肠,乐于助人。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贾府奴才赖大的儿子赖尚荣放了州官的庆贺宴席上,作者有一段文字对他的身世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
柳湘莲原系世家。
读书不成,父母早丧,性素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轻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认作优伶一类。
(四十七回)
他出身在破落的世家,又遭父母双亡,沦落为城市游民,浪迹江湖,过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
由于家道中落,所以他读书不成。
但是,他热爱吹笛弹筝,同时还爱串生旦风月的戏文,可谓是多才多艺。
再加上他长得又漂亮,所以赖尚荣和贾府贵族子弟都慕他的名,想与他交好。
但柳湘莲虽然是一贫如洗,却不肯依附于贾府,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独立。
所以,他对贾府的那些纨绔子弟一直是以冷心冷面相对。
贾珍也是借酒盖住了脸,才求他来为宴会唱两出戏。
但是薛蟠却误认柳湘莲为风月子弟,于是想同他调情,触到了他做人的底线,于是就惹恼了柳湘莲,“恨不得一拳打死”,但是,柳湘莲毕竟是素性豪爽,也不愿给朋友添乱。
于是暂且忍耐,等席散后哄呆霸王来到了城外人烟稀少出,痛快地揍了一顿。
上演了一出“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这一精彩的一幕。
从中,可以看出柳湘莲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义士侠客的风范。
打后,柳湘莲也知道可能会遭到报复,于是“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从这些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柳湘莲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的个性。
而在第六十六回,薛蟠遭遇劫匪,财物被抢一空。
这个时候还是柳湘莲出马,拔刀相助。
书中借薛蟠的口是这样描写的:“天下竟有这样奇事。
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
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放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
”于是,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两人还结为了兄弟。
二,他重友情,洁身自爱。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柳湘莲笃于友情,义重如山。
柳湘莲是通过秦钟与贾宝玉相逢的。
他和宝玉,一见如故,最合得来。
书中记载“两人相会,如鱼得水”。
在秦钟死后,受宝玉之托,还经常为秦钟上坟。
第四十七回有宝玉同柳湘莲这样的一段对话:“宝玉
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
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
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
我背着众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
回家来就便弄了几百钱,第三日一早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
’宝玉道:‘难怪呢,……叫茗烟出去到坟上供他去,回来我也问他可被雨冲坏了没有。
他说不但不冲,且比上回又新了些。
我想着,不过是这几个朋友新筑了……’湘莲道:‘这个事也用不着你操心……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消。
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的积聚,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了,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
人称“冷二郎”的柳湘莲,可以如此热心地为朋友上坟、修坟,即使自己是一贫如洗,也要设法筹钱,这种中朋友之情实在是难能可贵。
前面说过,柳湘莲“对贾府的那些纨绔子弟一直是以冷心冷面相对”,不肯与贾珍、贾琏、薛蟠等人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内心得纯净,可谓是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为什么唯独对宝玉能坦诚相对呢这是因为,宝玉也是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们都不遵守封建礼法,都力图挣脱封建主义的精神羁绊。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思想上的共鸣,使得他们结为同盟军,作为双方走叛逆道路的知音。
三、他追求纯洁无暇的爱情,可谓是一代情种
说到柳湘莲,不得不说的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尤三姐。
尤三姐是一个拥有风华绝代的姿色,秉承倔烈刚强的个性,犹如一朵美艳鲜花的女性。
在《红楼梦》中,她是贾珍的妻子尤氏的妹妹。
贾珍与贾琏垂涎于尤三姐饿美貌,厚颜无耻地数番勾引与调戏她,而尤三姐作为一介弱女子,生活的全部依靠都要仰仗贾珍,于是迫于生存,只能不得已与之周旋,逢场作戏,假颜欢笑。
而在情感上,尤三姐表现出的“刚”,即是敢于反抗男性的玩弄,积极寻求幸福的真爱。
第六十五回,贾琏一位三姐瞧上的是宝玉,二姐与尤老打听了,亦以为然。
谁知尤三姐便啐了一口,到:“我们又姊妹诗歌,也嫁你弟兄诗歌不成。
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没有了好男子了不成!”从这一番话中,给了那帮自以为是的贾府男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原来尤三姐看上的是五年前尤氏寿席上一面之缘的柳湘莲。
这一面,让尤三姐非他不嫁的想法。
在柳湘莲救了薛蟠,两人结拜为兄弟后,薛蟠就准备为柳湘莲“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大家过起来”(第六十六回),于是在贾琏的撮合下,说出了“我笨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于是与尤三姐订婚,并将家传宝贝鸳鸯剑作为定情之物,交给了尤三姐。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尤三姐的婚姻格外珍重,是把爱情当做人生的重大抉择,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真是个女友情郎有意,可谓是一段好姻缘。
然而,天不遂人愿,当柳湘莲问宝玉“你好歹告诉我,他品行如何”时,宝玉心直口快,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甚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
”宝玉如此含糊的回答,使得柳湘莲在说句““你们府里除了这两个石狮子,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罢罢,我不做这剩王八!”,于是找尤三姐索剑退婚。
而尤三姐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以死明志,用剑自杀身亡。
而柳湘莲看见尤三姐以死明志,自杀身亡的时候,“柳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并不知道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
’湘莲反扶尸大哭一场。
等买了棺木,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拿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第六十六回)。
关于这段感情,很多人持不同的意见。
很多人都怪柳湘莲太无情,是他害死了尤三姐。
其实,真正害死尤三姐的我觉得应该是那个吃人的封建制度,如果不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我觉得他们俩应该会有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局。
追求纯洁无暇的爱情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柳湘莲不应该轻易地许婚,轻易地退婚。
而且,柳湘莲的出家实际上也是等于死去。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他的几次大哭,他直到料理完尤三姐的后事后才出家,也是对尤三姐爱情的一种回应。
也是对尤三姐爱的一种表达。
$
山东石油大学社科系闫秀平、曹庆涛2000年9月第20卷第5期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出淤泥而不染——柳湘莲人格探美》的论文。
论文中,叙述柳湘莲是流星,而非卫星。
我觉得这样的表达非常的确切。
《红楼梦》主要是围绕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而展开的,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围绕贾宝玉展开的。
可以说贾宝玉是“太阳”,而其他的人物就是“行星”。
但是柳湘莲却是个意外,他是“流星”,拥有自己的轨道,虽然是一刹那,时间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柳湘莲,正如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保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原则,不与贾珍贾琏一伙儿同流合污,讲义气,重友情,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他的正能量,我相信会为更多人所接受,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