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浅议音意结合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浅议音意结合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高娟(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史有为教授曾经说过“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作为他的一个组成零件的外来词也应当古老的东方医学呢?具有文化的品格。
”而相对于西方民众所熟知的字母文化来说,中医的诸多概念无疑属于“外来词”的范畴。
“……我们可以将语言视作一种特殊的文化,是与人类创造自身一起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从动物本能演变为创造活动时刻的首批文化。
……而语言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可以称之为‘语言文化’。
”那么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怎样有效的翻译,才能让西方民众更好的理解、接受中医者们首先,我们先来看一则较理想的翻译实例:Mutual consumption means that the asthenia or deficiency of yin or yang affects its opponent, consequently bringing on simultaneous asthenia of both yin and yang. The asthenia of yin leading to asthenia of yang is known as yin consuming yang and the asthenia of yang resulting in asthenia of yin is called yang consuming yin. The former refers to a morbid state marked by asthenia of both yin and yang resulting from yin asthenia due to loss of yin-fluid that makes the production of yang qi deficient. For example,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is mainly caused by asthenia of yin and hyperactivity of yang. Howev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uch a pathological condition may consume kidney essence and impair kidney yang, eventually transforming into asthenia of both yin and yang due to the consumption of yang by yin. The latter refers to a morbid state marked by asthenia of both yin and yang resulting from asthenia of yang that affects the production of yin-fluid. For instance, edema is mainly caused by insufficiency of yang qi, dysfunction of qi transformation, disturbance of water metabolism and retention of fluid. Howev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pathological condition may transform into asthenia of both yin and yang due to the consumption of yin by yang, leading to such symptoms as emaciation, restlessness and even flaccidity.这一段摘自文章《病机学》,来自李照国老师的《中医英语》。
浅谈中医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

浅谈中医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张欣悦万敏丁润刚邓兰萍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2010级摘要:中医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伟大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特色逐渐被世界认可和接受。
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中医理论的独特性及其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使中医的翻译任务艰巨而复杂,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在具体的翻译上也存在着众多版本,尤其是关于多义词的翻译,其中不乏欠妥之处。
笔者就中医多义词具体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医英语多义词翻译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完整而又独特的科学体系,并且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中医的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经验向全世界推荐。
中医英语翻译充当着中医走向全世界人民的桥梁,然而,由于中医历史悠久、理论独特和语言特殊等一系列的原因,这座桥梁尚未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1]。
在实践中,存在着中医名词术语翻译多样化、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与原则等多种问题。
如将“五行”译为five elements,five phase,Wuxing等诸多版本[2]。
这些因素导致了外国学习者的重重困惑,阻碍了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经典著作颇多,一字一句都需细细揣摩。
在翻译时尤其要把握好“深、浅、轻、淡”的度,不及或太过都无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思想[3]。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翻译要遵循“信、达、雅”三字原则,“信”即忠实于原文,但中医中一词多义用法颇多,就此笔者结合专业特色,对中医英语多义词的翻译提出两种方法。
1 结合语境,一词多译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词多义的用法屡见不鲜。
但翻阅众多中医翻译书籍,多数译者单纯的一词一译,不能很好的结合语境,忠实原文。
就此问题,笔者将以“清”、“浊”两字为例,具体阐述结合语境翻译法。
“清”和“浊”是中医经典中常用的两个字。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规范性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及规范性研究摘要:中医独特的语言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领域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这突显了其规范性研究的重要性。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技巧和规范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技巧;规范性一、引语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趋向,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中医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而复杂的观念系统、理论系统和操作系统。
故此,直至目前,中医在全世界传播的范围和效果还相当有限,甚至不时有一些来自国外质疑中医是“伪科学”的声音。
在中医不断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把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准确而地道地翻译成受众的本地化语言尤其是英语,成了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道难题[1]。
由于中医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特殊性,中医英语翻译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对同一术语甚至也有截然不同的版本翻译。
中医英语翻译规范性缺失仍然十分严重。
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英语翻译行业都对中医基本名称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医英语翻译应首先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技巧寻找突破口。
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技巧中医基本名词术语是指中医学科领域用以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常用名词性用语,它是中医理论学界和临床实践者常常使用的一系列专门用语的总称。
由于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兼有科技术语和文学用语的双重特征。
何红斌曾指出:“我们习惯于既成思维和做法,把中医看作是一门技术学科,而忽视它还是一门关于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具有‘形而上’价值理性和‘形而下’工具理性的双重属性”。
[2]通常说来,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采用的技巧有: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为了保留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且更好地保证信息传递的效度,有时必须采用直译法。
言不过其辞,动不过其则——谈谈中医英语翻译中的音译问题

过对 语 言学 、 译 学和 文化 学的历 史 回顾 、 实观 察 翻 现 和未 来展 望所 得 出的客 观结论 。
下 面简要 地介 绍 一下音 译 法在 中医翻译 中的具
体 应用 。
近 二十 多年 来 , 随着 中 医药在 世 界 范 围 内的广
泛传播 , 汉语拼 音也 得到 了极 大 的应用 。二十年 前 , 中药名称 主要 用拉 丁语 翻 译 。 而现 在 , 丁 语 已经 拉 退居 次位 , 汉语拼 音 则跃居 首位 。 而在其 他方 面 , 而
等, 因其 内涵丰 富 , 英语 中缺 乏对 应语 , 在 根据“ 言 语
国情 学” 的基本要 求 , 一般 应采 用音译 法译 之 。
“ 语言 国情 学” 研 究语言 和 民族文 化背 景之 间 是
Co rs o d n e re p n e c :Zh o g o L ,M D,P o e s r a— u I r fs o ;E- i:z o u h@ 1 3 c m ;Blg h o s ibo . 6 . o mal h o s i 6 . o o :z o u h. lg 1 3 c m
1 在 基本 概念 翻译 中 的应 用 中 医基 本 理 论 中 的 一 些 核 心 概 念 , 阴 阳、 如 气
如方 剂名 称 的翻 译 、 穴位 的翻 译 和 中医经 典 名 称 的
翻译 等 , 也逐 步采用 音译 法 。面对 这样 的现 实 , 出 提 “ 不使用 汉语 拼音” 的原 则 , 意欲何 为?
老 实说 , 到 这 个 原 则 时, 的 第 一 反 应 是 意 看 我 外, 出奇 的 意外 。回想 1 8 9 2年世 界卫 生组 织委 托西
法 , 否会 就 此 退 出历 史舞 台呢? 我 看 不 见得 。 而 是 且 从 目前 的发展 来 看 , 译 法今 后在 中 医英 语 翻译 音 中的作 用 , 并不 会 因此 而有 丝毫 的 削弱 。得 出这 样
中医的汉译英翻译讲解

中医基础理论: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 道教: Daoism 儒教:Confucianism 整体观念:holistic concept (of the universe); holism 有机整体: organic whole 形神统一: unity of the body and spirit 天人相应: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uman and universe
——Literal translation: “ancestral qi”, “genetic qi”,“initial qi” ——Free translation: “gathering qi”, “chest qi”, 翻译采用音译法为宜
C-E Translation Practice(汉英翻译实践)
短句翻译: 1.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2.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的一门科学。 3.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中西医结合为中医的发展与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段落翻译: 要理解一种医疗体系,必须了解这一体系赖以发展的 文化基础。一种文化产生出一种哲学和世界观,两者指 导着这一体系的医疗实践。治疗者、病人和治疗方法与 本文化中对生命的认识有着紧密联系。
法 历史源流——
玄奘的“五不翻” 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真言、咒语);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 三、此无故,如净净树,中夏实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音译法——适用原则
基本原则——“译无可译,所以不译(音译)”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总有一些反映该民族 特有的事物、思想和观念的词汇。这些词汇 在别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尽管这些 词汇在一国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它们却 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反映着一个 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是这一文化区别另 一文化的象征。对于这类词汇,音译是较好 的翻译方法。 “译入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
浅谈中医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课稿

浅谈中医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张欣悦万敏丁润刚邓兰萍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学(针灸英语方向)2010级摘要:中医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伟大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特色逐渐被世界认可和接受。
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中医理论的独特性及其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使中医的翻译任务艰巨而复杂,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在具体的翻译上也存在着众多版本,尤其是关于多义词的翻译,其中不乏欠妥之处。
笔者就中医多义词具体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医英语多义词翻译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完整而又独特的科学体系,并且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中医的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经验向全世界推荐。
中医英语翻译充当着中医走向全世界人民的桥梁,然而,由于中医历史悠久、理论独特和语言特殊等一系列的原因,这座桥梁尚未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1]。
在实践中,存在着中医名词术语翻译多样化、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与原则等多种问题。
如将“五行”译为five elements,five phase,Wuxing等诸多版本[2]。
这些因素导致了外国学习者的重重困惑,阻碍了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经典著作颇多,一字一句都需细细揣摩。
在翻译时尤其要把握好“深、浅、轻、淡”的度,不及或太过都无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思想[3]。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翻译要遵循“信、达、雅”三字原则,“信”即忠实于原文,但中医中一词多义用法颇多,就此笔者结合专业特色,对中医英语多义词的翻译提出两种方法。
1 结合语境,一词多译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词多义的用法屡见不鲜。
但翻阅众多中医翻译书籍,多数译者单纯的一词一译,不能很好的结合语境,忠实原文。
就此问题,笔者将以“清”、“浊”两字为例,具体阐述结合语境翻译法。
“清”和“浊”是中医经典中常用的两个字。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探讨

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探讨[摘要]中医术语简约,且含义丰富。
然而中医英语术语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在国际上推广,同时国外从业者在临床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作者对它们进行中医词源学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了有关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的原则。
[关键词]中医术语直译音译目前中医术语的翻译大有百花齐放之势。
且看“肾虚”的翻译:deficiency of the kidney(金山词霸),insufficiency of the kidney(汉英大辞典,曹亚民主编/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帅学忠主编),general weakness of the male sexual prowess (远东汉英大辞典,梁实秋主编),kidney vacuity (英汉、汉英中医辞典,Nigel 著),等等。
同一个术语竟然有十数种英译,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必赘举。
因此规范中医英译已成当务之急。
翻译的首要原则是“信”,译文传达给读者的应该是exactly what is said or written in the source language。
译文要能够体现原作所涵盖的历史、文化、民族的特点,还要尽可能保持原作语言风格。
中医术语的特点是专业性很强,其中为数甚多的术语特别是有关症状的往往是描述性的,更可见它们是来自口语的。
比如,不得眠、食不下、不省人事、夜卧不安、半身出汗、痛如刀割、弦脉等等。
而在医学英语里,术语大多数来自拉丁语,属于Big Words,在日常用语里通常是使用不到的。
英译中医术语时直接套用医学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可取,因为它失去了中医术语的原汁原味。
在很多情况下翻译时尽可以使用的日常英语。
比如邪风,就可以译成evil wind,不必使用pathogenic factor;表里、内外就可以直接译成exterior and interior/external and internal。
“除痰”就不必译成expectorate,译成eliminate sputum/phlegm 就很符合也能表达中医的原义。
中医术语汉译英的基本方法

泰山磐石散
细脉
Powder for calming fetus
Thready Pulse
三.音译
音译即拼音翻译法。由于中西方文化及中西医之 间的巨大差异,中医理论中特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语 中很难找到对应语。如“气”、“阴阳”、“气 功”、“推 拿”等等。这些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无 论 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涵,于是 人们便采用音译的手段来翻译这些概念。 音译的实用对象是:
四.音直结合
所谓音直结合法,就是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
一半是音译一半是直译。例如: “营分证” “肾俞漏” “厥阴病” yingfen syndrome fistula of shenyu jueyin disease
“七窍”就是一个词语翻译成英语时,一半是
词语。如:
头晕目眩 headache and vertigo
耳鸣目涩
心悸心烦 失眠健忘 鼻衄
tinnitus and dryness of eyes
vexation and palpitation insomnia and poor memory; nose bleeding
3)中医治疗方法
有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如针刺、艾炙、推拿等, 我们可以直接翻译成相应的西医术语acupuncture,
3)古典中医专著 《黄帝内经》 《伤寒论》 Huangdi Neijing Shanghan Lun
《金匮要略》
《温病学》
Jingui Yaolue
Wenbing Xue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音译法翻译中医的抽象概念 或方剂名时,为了让读者了解所译名词的实际含 义,当这些音译名词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一般要 用破折号、逗号或括号加注说明。如:qi (the energy of life);zang-fu (isceral orga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 用音译 “ 虮jo , 见 , 想使 s i ”可 a 要 音译后 的 中医名 词术语进 一步推 广, 并不 是一件简单 的事情 , 以 可 先采取 音译加 意译的形式 让更多 人 熟悉 中医名词 术语继 而接受音
译 的 中 医名 词 。 笔者 认 为 , 音译 的 方 法 一 直 处 于 边 缘 化 ,并 没 有 得 到 足够 的 重 视 ,但 音 译 在 促 进 中
众所周知 ,黄帝”不是“m eo” “ e prr, 只不 过是 一位 部 落首 领 ; 内经 ” “
并非指“ 科”“ 经” 非“ 内 ,外 也 外
的帐 , 例如 , 三焦 ” “ 还是存 在多个
译 法 , “he cv i ” “he 如 tre aie t s ,t e r
w gr l er l l s”
V sl e ae R音译 为“ i 凡士林 ” Rfm i音译 为“ 、 i pn a 利福平” 等都是音译在 医 学名词翻译 中应用的很好 的例子 。很 多西 医名词在 中国 已经被接受
学 教 育
并成 为 日常生 活 的一 部 分 。 同理 ,
性 (ak t nl o ) 也就是说 , bc-r s tn 。 a a i 如 果 读者想 了解进一 步信息 ,就可
的瑰 宝 之 一 , 术 语 带 有 很 强 的 民 族 特 色 和 文 化 特 点 , 很 多 根 本 其 有
没有对应的英译 , 这使得 中医基本术语 的翻译大量运用音译手段。
1 译在 中 医术 语 英 译 中的 必要 性 . 音
众所周 知 , 医是 中国传统文 化重要的组成 部分 , 中 中医的理论
体 系创立 已有两千多年 , 其理论体系非常 完善 。中 医的理论体 系建
立在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阴阳 、 如 五行 、 、 、 精 气 神等基 础之上 , 因此
很多名词术语都是独一无二 的。如何处 理翻译 中遇到 的文 化因素 ,
前人 的研究值得借鉴 。朱 自清在《 译名》 中认为 ,所重在音的” 如人 “ (
,
“ii ” t- a ,并 没 有 统 一 rjo
科 ” 只是 一种 编撰 方 式 , 当 于 , 相 上下卷而 已。况且 ,黄帝 内经》 《 并 非“ 黄帝 ” 所著 , 只不 过是假借 “ 黄
帝 ” 名 而 已 。该 书 由许 多 不 同 时 之 代 道 教 医 家 所 著 。 因此 ,可 以 将
名 、 名 的大 部 分 ) “ 义 暧 昧 的 ” 如 “ 太 ” 类 ) 字 的 翻 译 就 地 和 意 ( 以 之 名
离不开音译。另外 , 黄德新( 96 3— l4 ) 19 :9 4 ,6 认为音译法的使用范 围 包括专 名翻译 、 民族特 有事物 名词的翻译 、 其它 无对应词 的词语 和 特殊情况下某些 名词 的翻译 。中医的名词 术语是 中华 民族所特有 的
关键词 : 音译 中医名词术语
英译
方 法
音 译 ( rnleao ) 一 种 译 音 代 义 的 方法 。 梦 之 ( 0 : ) Tast tn 是 ir i 方 2 49 解 0 6
释说 :音译 也称 转写 , “ 即用一种文字符号 ( 如拉丁字母 ) 来表示 另一 文字 系统 的文字符 号( 如汉字 ) 的过程 或结果 。” 现代 双语汉语 词 《 典》 解释道 , 音译 即译 音 , 是把一种语 言的语词 用另一种语言 中跟 它 发音相 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 出来的翻译方法。中医是 中国传 , 使用音译是最佳方案。
2音 译 在 中 医名 词 术 语 翻 译 中的 广 泛应 用 .
音译在医学名词 翻译 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早期的西医名词l p y h m 音译 为 “ 巴” pncl 音 译为 “ 淋 、eii n l i 盘尼西林 ”gn音译 为 “ 因” 、ee 基 、
2 中医古典著 作名。海 内外 . 4 许多词典将《 黄帝 内经》 为 Y l 译 e —
lw o Emp r r g n e n l e o ’ I tr a Me ii e dc n 。
际 中医界 接受并使用 。但从 中医
名 词 术 语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推 广 情况 来看 , 多人 并不买 “ 译 ” 很 音
学 教育
音 译 在 中医名 词 术 语 英 译 中的应 用
固 曲侪倚
内容 摘 要 : 音译 是 处 理 文 化 差 异 的 重 要翻 译 方 法 之 一。 本 文 从 中 医名 词 术 语 的特 点入 手 , 论 了音 译 在 中 讨 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必要性及其应用 , 并指出音译 的推广对于 中医的传播起到积极意义, 引起重视。 应
以 根 据汉 语 拼 音 查 出 中文 原 文 。
于 中医名词 术语来说 ,音译 无疑 是不 可或 缺 的 主要 翻译 方法 , 许
多 中 医名 词 术 语 的音 译 已 经 被 国
对于 中医名 词术语 的英译 ,音译 也 同样 起 到 不可 或缺 的作用 , 其
应 用 主要 体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21 念 独 特 、 义 丰 富 、 有 . 概 含 具 特 殊 文 化 含 义 的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名 词 。 例 如 “ ” q) “ ” y ) 气 (i、 阴 (i 、 n “ ” yn ) “ 功 ” qgn ) “ 阳 (ag 、 气 (i g 、 命 o 门” mn m n 等 。事 实 上 , 些 名 ( ig e ) 这 词 的音 译 形 式 已 被 国 际 中 医 界 广 泛接受 。
22 . 针灸穴位名。9 年代初 , O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通 过 了针 灸 经 穴 英 译
标准化译名 , 中所有的穴位名都 其
采 用 音 译 形 式 。例 如 ,腰 眼” “ “ 、 兴 奋 ” “ 喘 ”等 就 分 别 译 为 “ ay 、止 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