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压力测定
食管测压及24小时

录 当 日活 动 情 况 (包 括 各 种 自觉 症 状 、饮 食 起 居 ,如 恶 缩 波 ;LESP 增 高 2 例 ,正 常 8 例 ,为 22.72±
心 、烧 心 、反 酸 、胸 痛 、平 卧 和 直 立 位 、进 食 时 间 等 ),并 3.45mmHg;24小 时 食 管 pH 监 测 均 无 异 常 酸 反 流 ,
44例 发 作 性 胸 痛 患 者 中食 管 源 性 胸 痛 29例 (弥
测 。 其 具 体 操 作 方 法 是 将 经 缓 冲 液 (pH 值 分 别 为 漫 性 食 管 痉 挛 10例 、异 常 酸 反 流 19例 ),心 源 性 胸 痛
7.01和 1.07)校 准 的 pH 电 极 自鼻 腔 插 入 ,电极 置 于 2例 ,13例 未 能 明 确 原 因 。 弥漫 性 食 管 痉 挛 10例 中 ,
管 pH 监 测 1O例 正 常 ,3例 异 常 ,说 明 贲 门 失 弛 缓 症 极 的 位 置 。此 外 还 可 利 用 内 窥 镜 或 在 X 线 透 视 指 导
行 贲 门肌 层 切 开 ,仍 需 要 附 加 抗 反 流 手 术 。
下 置 管 ,但 这 些 方 法 都 远 不及 食 管 测 压 法 精 确 。(3)对
1.2 方 法 患 者 检 查 前 3天均 停 用 可 能 影 响 食 管 运
动 功 能 、胃酸 分 泌 的 药 物 ,如 抗 胆 碱 酯 酶 药 物 和 制 酸
剂 等 。禁 食 4~ 6小 时 ,用 本 实 验 室 沿 用 的 常规 方 法 行
食 管 各 部 位 压 力 测 定 口],然 后 行 24小 时 食 管 pH 监
维普资讯
中 罔 胸 心 血 管 外 科 临 床 杂 志 2004年 5月 第 11卷 第 2期 Chin J Clin Thorae Cardiovasc Surg,M ay 2004,VoI.11,No.2
食管压力测定

食管压力测定
一、原理和适应证
食管压力测定是采用微传感器,将食管各部分在静息状态下的压力和吞咽后的压力变化及其传导过程转换成电信号,用生理记录仪记录下来,以了解食管各部分的运动功能。
主要用于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
二、方法
1.病人取坐位,经鼻或口插人测压导管,导管前端可涂少许液体石蜡。
当导管插至离门齿50~60cm时,连接导管和传感器并开始记录。
2. 食管测压步骤
(1)胃内基础压测定导管插人55~60cm处时,已进人胃内,此时测得的压力为胃内基础压。
(2)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的描记缓慢牵拉测压管,每0. Scem为一测压点,每点停留10秒钟。
当到达LES时压力逐渐上升,当导管侧孔离开LES时,则压力逐渐下降,代之以食管内压力曲线。
这个高压带的平均压力即为LES的压力。
(3)食管体部的压力描记继续牵拉测压导管,当侧孔位于LES上端5cm时,让病人咽水,10ml/次,共10次,每次间隔1分钟。
咽水后出现蠕动收缩,由此可计算蠕动波压力、持续时间、传导速度、传导时间等指标。
(4)上食管括约肌(UES)压力描记正常时UES距门齿约15~ 20cm。
牵拉导管,当侧孔到达UES 时压力曲线上升.此为静息时UES的压力。
三、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进行食管钡餐或内镜检查.以了解食管有无解剖异常,并排除机械性梗阻的存在。
(2)检查前停用影响胃食管动力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抗胆碱能药物及H: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48小时,禁食6小时。
上气道-食道压力监测技术

结果判读
判定呼吸事件性质 识别上气道阻力增加相关的微觉醒(AREA)
判断呼吸事件性质
以是否存在食道内测压点信号波动为判断呼吸驱 动力的标准
以呼吸驱动力的出现与否及时间为标准划分呼吸 暂停的性质为阻塞性、混合性和中枢性
判断呼吸事件性质
判断呼吸事件性质
判断呼吸事件性质
呼吸努力相关性觉醒
AHI(腭咽)
0.521** -0.195
腭咽构成 比
0.609**
-0.675**
AHI(舌咽)
-0.352 0.647**
舌咽构成 比
-0.479*
0.542**
术前舌咽平面阻塞构成比和AHI舌咽越大 术后AHI 值越大
代表腭咽平面阻塞的定位评估指标:腭咽平 面阻塞构成比与AHI腭咽越大,术后AHI较术 前下降的百分比越大,而术后AHI值越小
单次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气道阻塞部位
气流信号
呼吸暂停
压力波动传导阻滞位置位于N、P传感器间(腭咽平面上、下方) N传感器压力波动消失, P,T,E传感器波幅增加
腭咽平面阻塞
腭咽平面阻塞
腭咽平面阻塞出现次数最多 所有患者均出现
腭咽平面阻塞
舌咽平面阻塞
气流信号
呼吸暂停
压力波动传导阻滞位置位于P、T传感器间(舌咽平面上、下方) P、T两个传感器不显示压力波动;其下方的T,E两个传感器压力波动幅
E 食道中部
食道压监测呼吸驱动力 原理、技术与应用
呼吸驱动力和吸气负压的传递
呼吸驱动压力:促使气体流过气道的力(吸气时) 产生者:呼吸肌-表现:胸膜腔负压
胸膜腔负压-食道中部内压
胸膜腔负压波动 食道内压力波动 食道传感器可定量评价呼吸驱动力
食管酸碱度测定

食管酸碱度测定
一、原理和适应证
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将一个微型腔内pH传感器直接放置于食管内,然后由体外装置连续记录生理状态下pH值变化曲线图形。
该方法主要用于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诊断,为确定胃-食管返流的金标准,可以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胃-食管返流。
二、方法
1.用鼻插管法将pH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以上5cm处,电极位置可用以下两方法确定。
(1)食管测压法先测定食管压力以确定LES距鼻腔的距离,再将pH电极置于LES以上5cm 处。
(2) pH梯度法先将pH电极缓缓插人胃中,此时pH由6~7突然变为3以下,然后缓慢回拉pH 电板至突然升高或趋向中性.为电极位置。
2.将电极导管固定于颊部,盒3式便携式记录仪系于腰间。
3. 结果判断一般以pH低于4认为有返流。
自动记录仅可自动记录pH低于4持续10s以上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通过计算机程序并打印出pH监测
结果。
三、注意事项
(1)检查前2天停用影响胃肠动力及胃分泌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抗胆碱能药物及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检查期间可自由活动,勿进食酸性食物、饮料,禁烟酒。
(2)先在体外用两种标准缓冲液校正电极斜率,监测完毕仍需要将电极置于标准液中检测,观察pH漂移情况,如漂移过大则会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最全:2020中国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临床操作指南(全文版)

最全:2020中国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临床操作指南(全文版)摘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是诊断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金标准。
准确的诊断建立在规范的操作之上。
为了提高HREM的操作质量,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本指南。
通过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讨论,并召开2次专家研讨会,确定了指南的内容。
本指南内容涉及HREM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详细的操作指导,以及结果阐述。
食管测压是一项重要的上消化道动力检测技术,能够了解静息和吞咽时食管各部分腔内压力的变化,从而判定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食管体部、食管-胃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GJ)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被广泛应用于食管动力相关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实现了导管从咽部到胃的全程通道分布,加之采用了"地形图"显像模式,使食管动力的检测能够简洁、直观、细致、高效,是目前了解这些部位结构与功能变化较全面的检查方法。
HREM是诊断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金标准,准确的诊断建立在规范的操作基础之上[]。
自2009年底以来,我国有数百家医疗机构相继开展了HREM技术,尽管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规范化操作实施情况不理想。
为规范HREM的操作与应用,将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形成如下HREM临床操作指南(成人),供操作时参考。
食管测压的历史与发展(一)测压导管早期的食管测压(传统测压)导管测压通道数目少(4~8个通道),间距大(最长可达5 cm),通道分布长度短于食管长度,需采用逐步牵拉导管的方法让通道依次接触食管不同的节段与结构进行测量,检查相对复杂费时。
食道测压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 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 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 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
鼻面罩的合理选择
面罩的合理选择决定CPVP成败的关键因素。
面罩过大或与患者面型不匹配可导致漏气或
患者不易触发而导致呼吸机终止送气。 面罩扣得太紧易导致患者不适或局部皮肤压 伤。 面罩松紧度以扣紧皮带后可插入一指两指为 宜。 常见面罩有鼻罩和口鼻面罩,鼻罩相对要更 舒适些。
提高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以 纠正低氧血症的 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防止肺不张:可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增加肺 容积以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连接管路连接电源,检查湿化温度是否正常。 给湿化器水槽加水。(水量到第二个水位线,不要 超过第三个水位线) 按住进入临床菜单。 旋转直到你想调节的界面。 在需要调节的界面单击并且旋转它直到你想调节的 参数。 调节最小压力方法按住单击光标颜色呈淡蓝色,并 且旋转到最小压力在单击光标颜色呈橘红色,然后 即可调节所需要的压力,然后单击即可。(最小压 力是保证用户咽部气道不会迅速塌陷以及满足用户 吸气量,常规放在4——7左右)
鼻面罩的合理选择
原则:使病人感觉最舒适的最小鼻罩或口鼻
面罩 鼻罩:清醒、配合病人,鼻腔通气好的病人及 初次使用CPVP的标准选择 口鼻面罩:不太容易配合的病人,且鼻腔通 气差及口鼻干燥的病人。但因覆盖面积大易 感到压抑和幽闭恐惧
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纠正低氧血症:通过呼吸机辅助有效呼吸而
食道测压的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温度波动-气流 压力传感器-呼吸努力做功 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 血氧饱和度 心率 鼾声大小 体位
高分辨率测压与传统测压比较

高分辨率测压(HRM)与传统测压比较1,胃肠动力食管测压新进展通过水灌注式测压方法检查食管动力的方法已经使用了15 年,通过4-8通道食管测压可以对食管上下括约肌功能、食管体运动做出评价,目前这种传统的方法仍然被临床普遍采用。
但是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对食管运动和功能性食管疾病的认识提高,传统测压技术对于全面了解和阐述食管功能明显地显现出它的技术局限性和不足。
2,检查目的上食管括约肌 UES:UES 静息压、UES 边界 (位置)、UES 在吞咽时的松弛率食管体 Esophagus:食管体运动下食管括约肌 LES:LES 静息压、LES 边界 (位置)、LES 在吞咽时的松弛率胃 Stomach:胃基础压(基线)3,检查所需设备传统测压高分辨测压(HRM)4-8通道放大器、加压袖袋灌注8-36通道放大器、自动控制电动泵4,检查所需导管传统测压高分辨率测压(HRM)4或8通道导管,覆盖个别检查部位22通道导管,覆盖全部检查部位包括:UES、食管、LES及胃内5,检查步骤传统测压高分辨率测压(HRM)1,将导管全部插入胃内2,牵拉导管使测压孔位于LES测定LES静息压力及位置3,当每个侧孔位于LES时吞咽5毫升水3次,共12次,测定LES松弛1,将导管插入并调整位置2,吞咽5毫升水10次同时得到LES静息压力、松弛及位置,食管体部运动,UES静息压力、松弛及位置结束检查4,牵拉导管位于食管体部,吞咽5毫升水10次,检查食管体部运动5,牵拉导管使测压孔位于UES测定UES 静息压力及位置6,当每个测压孔位于UES时干咽3次,共12次,测定UES松弛结束检查6,检查结果对比传统测压高分辨率测压(HRM)1,显示4通道压力曲线2,由医生根据曲线标注:LES分析框及位置、UES分析框及位置、食管体分析框1,显示22通道压力曲线或显示Clouse等高图2,点击自动分析,由软件标注所有位置并分析。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标准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长期放置胃管、三腔管。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