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革命旧址

合集下载

枣园革命旧址的简介资料

枣园革命旧址的简介资料

枣园革命旧址的简介资料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纪念地。

该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枣园革命旧址始建于1920年12月,当时是一座普通的民居。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由于当时的国内局势紧张,参会代表们秘密地聚集在枣园进行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枣园革命旧址现已成为一座纪念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艰辛。

纪念馆内陈列着各类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件,生动再现了当年会议的盛况和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发展情况。

参观者可以在纪念馆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

馆内还设有多个展厅,分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组织建设、革命斗争和党的纪律等方面的内容。

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展览、听取讲解和参观实物,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枣园革命旧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都有大量的党员和青年前来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和熏陶。

枣园革命旧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强了对旧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枣园革命旧址的简介资料到此结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嘿,各位小伙伴,今儿咱们不聊高科技,也不谈那些个高大上的话题,咱们一块儿溜达溜达,去个特别有意义的地儿——枣园革命旧址。

这地儿,听起来就透着那么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对吧?一踏进枣园的大门,就像是穿过了时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那些个老枣树,枝繁叶茂的,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走在这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踩得特别实在,感觉跟那些革命先辈的心贴得更近了。

先说说那几排窑洞吧,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可你往里头一看,嘿,毛主席、周总理他们当年就是在这儿办公、开会,商量着怎么救国图存的大事呢!看着那些陈旧的桌椅,还有墙上挂着的地图和照片,心里头不由得就涌起一股子敬意。

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这些老前辈们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啊!再往里走,就到了那个大礼堂。

虽然现在已经不用来开会了,但站在里面,还是能想象到当年那热闹非凡的场景。

据说啊,很多重要的决定都是在这里做出的,那些决定,可都是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大事儿!走在枣园的小道上,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欢声笑语,还有那些激昂的演讲声。

我特喜欢那种氛围,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好像自己也能参与到那段历史中去似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革命先辈们的生活用品展览。

看着那些破旧的衣物、简陋的餐具,还有那些个老照片上的笑脸,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

他们那时候的条件那么艰苦,可还是坚持下来了,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枣园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遗迹,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

它让我们这些后来人,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那些革命先辈们的不易和伟大。

所以啊,小伙伴们,有空的时候不妨也来枣园逛逛吧。

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说不定啊,你还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信念和坚持呢!。

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景点及路线

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景点及路线

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景点及路线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设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是中国革命斗争的发源地。

该基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管理,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包括多处重要景点和红色历史遗址,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延安红色教育基地的景点及路线。

一、民主主义新兴村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1路公交车,在杨家岭下车,步行到新兴村。

二、延安洛川会议纪念馆延安洛川会议纪念馆是中共中央的会议场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人曾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制定革命策略。

现在,展览馆已成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会议室、刻字室、书房等。

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3路公交车,在洛川县城下车,步行到延安洛川会议纪念馆。

三、延安革命纪念馆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4路公交车,在革命纪念馆站下车,即可到达延安革命纪念馆。

四、枣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别墅,也是革命活动的地点。

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人曾通宵达旦地开会,制定革命策略。

现在,枣园革命旧址已成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陈毅、朱德旧居等。

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7路公交车,在枣园站下车,即可到达枣园革命旧址。

五、八路军驻地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19路公交车,在杨家岭下车,即可到达八路军驻地。

六、杨家岭烈士陵园杨家岭烈士陵园是延安市著名的革命纪念地点。

在这里,许多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陵园和纪念碑等。

路线:延安市区内乘坐1路公交车,在杨家岭下车,即可到达杨家岭烈士陵园。

总之,延安红色教育基地的景点及路线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游览这些景点,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红色延安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第一站便是被誉为“三黄一圣”之一的延安革命圣地枣园革命旧址,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革命前辈为新中国建立而努力的点点滴滴。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15华里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枣园因其多枣而得名。

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抗战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此居住过。

来到枣园革命旧址门口,便看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了,小礼堂为砖木结构,呈凸字形。

中共中央书记处迁来后,在这里举办了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

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国共合作谈判的会议决定也使在此作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商讨所谓的和平建国问题,当时多数人都反对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可是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独裁”的阴谋,周恩来、王若飞等毅然决定陪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大家看墙上的这两张照片。

一张是毛泽东、周恩来从这里出发赴重庆谈判与群众告别时的场面,一张是成功返回时的场面。

我们向里走,大家看墙上“为群众服务”的条幅,这是毛泽东为提醒中央机关干部时刻记着人民所题的。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枣园期间和群众相处的很好,逢年过节都会请群众吃饭或举行团拜。

这就是中央机关的餐厅,毛泽东就是在这里招待客人的,大家看左边这张照片是秧歌队给中央书记处拜年时的场景,右边这幅是秧歌剧《动员起来》的精彩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建党80周年的表演者相约重回延安,在这张照片前,给大家表演《动员起来》,使在场观众感慨万千。

各位朋友们,我们现在所来到的就是周恩来旧居了。

说到周恩来呢,大家一定对他很了解很敬佩吧。

我们眼前的左边第一孔窑洞便是周总理当年的办公室了。

周总理在延安待的十多年时间里,大部分都是在国统区度过,在延安真正住的只有三年多一点,而这三年多时间里大部分又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度过的。

参观枣园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枣园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枣园旧址心得体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位于郊区的枣园旧址。

这个地方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还体会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一进入枣园旧址,我就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吸引。

充满生机的绿树和色彩斑斓的花朵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农业气息的地方,而现在,它成为了人们追求文化与思考的圣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枣园旧址曾经是一座庄园式的住宅区。

枣园园主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民,他的努力和智慧使得这座庄园变得繁荣兴旺。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这里,这里也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枣园旧址曾经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据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枣园成为了一大批革命者的庇护所。

他们在这里秘密交流思想,策划革命行动。

枣园旧址的地下室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心,充满了革命精神的氛围。

想象着那个年代的场景,我不禁被这些勇敢的革命者所感动。

他们放弃了舒适和安逸的生活,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奋斗。

在参观中,我还学到了一些有关农业的知识。

枣园园主通过耐心的培育和种植技巧,养育出了许多优质的果实。

他的成功故事告诉我,只有通过勤劳和智慧,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除了了解历史和农业知识,我还在枣园旧址体会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革命者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他们从枣园这个小地方开始,最终推翻了帝制,并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

这种伟大力量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人民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枣园旧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农业和人民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我对于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枣园旧址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回到家后,我仔细整理了参观枣园旧址的所得。

我希望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这段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枣园这个地方的历史重要性和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延安市区旅游景点介绍

延安市区旅游景点介绍

延安市区旅游景点介绍
延安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

以下是延安市区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区,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早期的工作地点。

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延安古城墙:延安古城墙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感受古老的氛围。

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市的地标之一,山上有明代的大兴寺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雁塔。

从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延安市区。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纪念中国革命历史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和革命斗争。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郊外,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休整地点。

陈列馆中展示了革命历史的文物和图片。

王家坪革命旧址:是红军抵达陕北的第一个大本营,现在是一个革命纪念地,有纪念碑、雕塑和陈列馆。

延河风景区:沿延河两岸,有漂亮的风景、古老的吊脚楼和传统的农村风貌。

杨家岭:位于延安市区东南,是红军长征的著名历史遗址,有纪念馆和雕塑,反映了红军在陕北的艰苦斗争历程。

这些景点展示了延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延安这个革命圣地的独特魅力。

在游览前最好确认景点开放时间,以确保你的旅行计划顺利进行。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

枣园革命旧址的解说词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逛逛枣园革命旧址。

一走进这枣园呀,就感觉好像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您瞧这一排排的窑洞,当年可都是革命先辈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和付出。

那时候条件艰苦,可他们的心呐,比火还热,比钢还坚。

走进窑洞里面,简单的摆设,朴素的布置,却充满了力量。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可能就是他们策划革命的战场。

您再看这院子里的枣树,它们也像是战士,默默守护着这里。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就像革命的成果一点点积累。

想象一下,毛主席他们在这园子里散步,思考着国家的未来,那种坚定的眼神,那种无畏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咱们得好好感受,好好记住,不能忘了先辈们的牺牲和努力。

朋友们,咱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因为这都是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呀!第二篇嘿,小伙伴们!咱们现在就在著名的枣园革命旧址啦!一到这儿,是不是感觉特别有历史的韵味?这可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您看这些窑洞,别看它们外表普普通通,里面可藏着好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当年的领导人就在这里,为咱们的未来出谋划策。

走在这小道上,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热烈讨论的声音。

每一步,都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那时候的生活可不容易,但是大家的信念特别坚定。

再艰苦也不怕,一心只为了让咱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园子里的景色也美,有花有草,有树有鸟。

但最美的,还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

他们在这儿奋斗,为了理想,为了咱们的国家。

他们的故事,就像星星一样,照亮着咱们前行的路。

咱们来这儿参观,可不仅仅是看看风景,更要把这份精神装在心里。

以后遇到困难,想想先辈们,咱们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好啦,小伙伴们,让咱们带着敬意,继续在这园子里好好感受吧!。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

游枣园革命旧址作文作文一《游枣园革命旧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去了一个超级厉害的地方,那就是枣园革命旧址!一走进枣园,我就感觉好像穿越到了过去。

那里有好多旧房子,看起来虽然有点旧旧的,但是特别有感觉。

我看到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小小的窑洞里面很简单,但是毛主席就在这里思考着怎么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

还有啊,讲解员姐姐给我们讲了好多革命的故事。

比如说战士们怎么勇敢地和敌人战斗,怎么不怕困难地为我们创造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这次来枣园真是太棒啦!我要好好学习,像那些革命前辈一样勇敢和聪明!作文二《游枣园革命旧址》小伙伴们,我跟你们说,我去了枣园革命旧址,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到那儿,哇,好多大树,绿绿的,可好看啦。

然后就是那些窑洞,一个一个的。

我走进一个窑洞,里面有一张旧桌子,还有一把旧椅子,我就在想,以前的人就在这里工作呢。

我还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院子,听说毛主席他们经常在这里讨论事情。

我好像能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

在那里,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好多好多勇敢的人努力换来的。

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保护我们的国家!作文三《游枣园革命旧址》亲爱的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枣园革命旧址的经历!刚到枣园的时候,我特别兴奋。

那里的房子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是土做的窑洞。

我走进一个窑洞,里面暗暗的,但是很凉快。

我看到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都是革命时期的。

有一张照片是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他们好勇敢啊!还有一张是大家一起劳动,脸上都是笑容。

我觉得那些革命先辈们太伟大了,我们要记住他们!作文四《游枣园革命旧址》小朋友们,我去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枣园革命旧址。

一进去,我就看到了好多古老的东西。

有旧旧的油灯,还有破破的草帽。

我还知道了,以前毛主席他们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都不害怕。

就像有一次,敌人来了,战士们一点都不退缩,勇敢地把敌人打跑了。

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困难,坚强勇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

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写下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组织起来》、《两三年内完成学习经济工作》、《学习和时局》、《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占地150余亩,位于延安市城西北延河之滨的王家坪。

陈列大厅由六个展厅组成呈“回”字形,
面积为5500m2,郭沫若题写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匾牌高悬在陈列大厅正中央。

大厅前的中
革命纪念馆心花墙有为纪念毛泽东党中央进驻延安60周年敬塑的毛泽东铜像,
毛泽东铜像像高5米,底座高3.15米,总高为8.15米,底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
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

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宝塔山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

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

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

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

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

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

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

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

塔影例分深树绿,
花枝低映碧流红。

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

”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

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

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警。

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但你若是想拍摄宝塔的全景,还得上清凉山才行。

杨家岭
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

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 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

“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

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凤凰山革命旧址
1937年1月,党中央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及红军参谋部进驻此地。

在这里,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和《关
于张国焘党籍的决定》,清算了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

1937年1月至9月居住地方,有三孔窑洞。

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的故居中有两个院子,其中一个是红军总参谋部旧址。

1938年1月,日军飞机轰炸延安,旧城被炸,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搬往杨家岭。

黄帝陵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

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

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

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

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

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

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

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壶口瀑布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为国务院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
重点风景名胜区。

由县城沿着309国道往东直达黄河即到,距县城48公里。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风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景区,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

夏秋季节,黄土高原暴雨频繁,黄河水势猛涨,瀑布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水汽遮天,气势磅礴,是游览观赏瀑布的最好季节。

冬季冰封雪冻,瀑布挂满冰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春季冰雪解冻,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声似炮轰雷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