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教案1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十课提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青少年个人应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要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力,增强能力.(2)要树立和践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3)要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修养和_________________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不断改造______世界,学习__________,树立_______,形成正确的____;要脚踏______________。
4.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好思想道德目标的原因。
(109-110)(1)科学文化修养(2)思想道德修养(3)科(09安徽卷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基本素养。
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宋·司马光)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陈献章)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王符)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2.(09福建卷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表彰劳模能够----------------------------------------------------------------------------()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08广东卷22)某些旅行社以“超低价”、“零团费”、减少旅游点、增加购物点等方式进行服务欺诈。
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07广东卷19)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高中政治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案◆知识网络◆考点阐释考点34: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温馨提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是统一的。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协调发展。
第二,文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文化建设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条件,还是传播革命思想、道德和纪律观念的文化形式和手段。
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道德建设。
辨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
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等。
可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考点3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1)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2)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3)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4)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辨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第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从根本上说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集体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高二政治课件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新必修3

集体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
是上层建筑,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
度相适应的。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和道德(dàodé)原则。集 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 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中的地位
思维 辨 析
误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的内容(nèiróng)是一成不
变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人们心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 记。道德总要随着(suízhe)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 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也应该随着(suízhe)时 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所以我们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不断加 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
不成文,概括而笼统
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依靠人 们的觉悟
涉及人们的思想,品格,言 语,动机及一切行为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 治国(yī fǎ zhìɡuó);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 国。
第十一页,共47页。
考点(kǎo diǎn)三、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
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③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
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
国特色(tès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⑤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十二页,共47页。
考点三、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wénhuà)建 设中的地位
思维拓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思想道 德(dàodé)建设、道德(dàodé)体系之间 的关系。
高中政治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综合探究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

第一、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二、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三、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合作探究三】想一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收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四】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意思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要大力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
③要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着眼于_____________,发扬____________的优秀传统,汲取_____________的长处。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根本目标:
“四有”公民
基本特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本质和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
课堂检测
测一测,你学会了吗?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教学设计教案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教学设计教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4)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理解:(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4)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5)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分析(1)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2)结合先进文化建设,说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4)分析诚实守信的时代意义(5)结合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说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先进人物的事例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多种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增强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的认识(2)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自觉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4)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觉加入到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生二、【课程标准】: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并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从而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
四、【相关知识】:(1)收集整理有关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为理解本课基本理论做准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10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件1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性质 和___________ 前进方向 。思想道德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_____
中心环节 。 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___________
2.道德模范: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模范,总是带着不同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时代 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评判,总会因为不同的 _______ 生活体验 而有所差异。然而,不同时期涌现的思想道德 ___________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菜 单
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作用。2.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要求。难点:指导 思想一元与文化多元的 辩证关系。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
菜 单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人教版 ·政治 必修3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外 生 活 感 悟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探究导入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榜样的力量 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让 我们来观看视频材料,感悟道德的力量。——视频:全国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
高中政治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考点分析】考点一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一)自主学习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二)疑难突破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
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⑴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⑶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X常态化。
(三)总结升华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自主学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走进文化生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走进文化生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喜”与“忧”;懂得什么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能力目标:通过对文化生活两方面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和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帮助学生自觉树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教学重点】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教学难点】时尚文化与新文化;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教学过程】(导入单元)教材一、二单元主要从文化一般的角度来了解文化,第一单元重在探究文化的一般意义;第二单元重在探究文化的传播、继承、创新这个发展过程;三、四单元则是从文化特殊的角度来了解中华文化,第三单元走进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是在前三单元基础上从“怎么办”的角度来探究中华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这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的目的所在,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点和落脚点。
(导课)我们要建设好中华文化,就必须首先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
因此,第八课带领我们“走进文化生活”!(导框)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先从现象入手。
今天,我们先来感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现象分析中来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处理:P86探究1归纳:从人们的着装和互联网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样,更加丰富多彩。
放眼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就会发现我们已经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之中。
1. 当代人们文化生活的特点:多样性思维拓展:文化生活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选择,体现人与文化的关系,侧重文化消费、传播与选择。
后者是就文化自身而言,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过渡)文化产品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其寿命的长短在于大众的需求,在当代,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这就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而科技又是以经济为基础,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使我们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道德具有时代性;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思想观念侵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与党的优秀革命道德的认同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科学的道德观 【教学重点】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及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导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关于科学文化建设在上一节课刚刚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内容。 (导框):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是不可忽视的。教材分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今天这一框侧重于从国家角度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处理:P104探究1 归纳:他们都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社会的道德典范。 老师:大家能否再列举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模范人物? 学生:任长霞、焦裕禄、谢延信„„ 处理:P105探究2 归纳: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大家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渡):正如经济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一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的思想道德建设,也需要一定的资源为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秀革命道德,就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大宝贵资源。 1. 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⑵党的优秀革命道德 (过渡):大家再深入思考下一个问题:在今天我们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必要性是什么?我们试着从“道德自身”和“社会现实”两个角度来思考。 2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 2. 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⑴道德具有时代性(理论依据) 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往往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时代在发展,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⑵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现实依据) 当代中国, 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要实现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必须紧密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过渡):上一目我们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必要性,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3.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是一个社会大系统工程,其中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这个工程的基础,而思想道德建设则是这个系统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集中体现中国持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作用) 我们所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特点和要求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的先进性质和前进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维拓展: 如果让你来回答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该如何组织答案呢?(必要性 + 重要性) 4.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⑴核心: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 ⑵原则:集体主义(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是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重要原则) ⑶重点:增强诚信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信用状况决定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⑷基本要求:五爱(祖国、人民、劳动、科学、社会主义;从道德层面做到“有道德”就是要做到“五爱”) ⑸着力点: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⑹“四基”教育: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经验(思想政治建设) ⑺理想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过渡):以上我们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这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希望同学们用心去理解体会。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5. 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处理:P106探究3 归纳: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3
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地位) 我们生活在21世纪,几千年前的一句格言却对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荣明耻”的道德格言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生活的学校和社会,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不清,没有明确的标尺,邪气就会上升,坏人就会横行,必然人人自危,最终受害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因此,知荣明耻十分重要。 ②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会遭遇“两难选择”。在解决道德冲突时,社会主义荣辱观给予了最佳的选择标准。 ③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作用) (引导学生看教材P106相关链接) 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要求:①准确记忆;②八个方面各自反映社会生活的哪个领域或者哪个方面;③如何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要穿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众,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过渡):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十六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为建设好这个体系,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的提出反映了三个基本要求。 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当前信用状况决定的。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法律) “法治”与“德治”相互区别,但又相辅相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治更有助于推动法治的实现。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历史资源)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批判地继承了古代荣辱观的基础上,又大胆地注入时代精神,实现文化创新。 (过渡):为了巩固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四种观点。 处理:P107探究4 归纳:⑴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动力的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所谓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观点一是片面的,观点二是正确的,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交易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进取精神等大大增强,而因循守旧,闭关自守,轻视知识等观念有所减弱,这些都说明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正在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因而观点三是正确的。 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不断完善中,诚信缺失,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现象仍呈蔓延之势,这与市场经济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搞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各种负面现象,必然会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观点四错误。 4
能力提升: 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是两重性,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既要吸取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的思想道德因素,又要克服其消极因素。 (过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我们熟悉吧,能准确说出来吗? ⑷反映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分为十个方面,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五爱”,涵盖了“四德”,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且较为抽象,尤其是第三目,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处理本框,还是感觉不是很生动。主要是学生对这些东西没有较深的体会,如果能够用身边反映传统美德的感人事迹和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事件来震撼学生心灵,我想素质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些。还有就是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材料可以借鉴教辅资料上的时政热点分析来加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