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试点
浙江争取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详细概况

浙江争取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杭州(4个):萧山区瓜沥镇、余杭区塘栖镇、桐庐县分水镇、富阳市新登镇;宁波(4个):象山县石浦镇、慈溪市周巷镇、奉化市溪口镇、余姚市泗门镇;温州(4个):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湖州(2个):吴兴区织里镇、德清县新市镇;嘉兴(3个):桐乡市崇福镇、秀洲区王江泾镇、嘉善县姚庄镇;绍兴(2个):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金华(2个):东阳市横店镇、义乌市佛堂镇;台州(3个):温岭市泽国镇、玉环县楚门镇、临海市杜桥镇; 衢州(1个):江山市贺村镇;舟山(1个):普陀区六横镇;丽水(1个):缙云壶镇镇。
萧山区瓜沥镇瓜沥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南岸,是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千年古镇、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先生的故乡。
全镇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
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
境内拥有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沪杭南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
镇区金融、电信、保险、工商、公安等机构齐全,文化娱乐中心、宾馆、风景休闲度假区设施完备。
瓜沥镇位于萧山市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瓜沥自然镇。
东南接党山镇和绍兴县,西连坎山、衙前镇,北靠靖江、南阳镇,西距市区19公里。
境内以航坞山为界,北为钱塘江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土平原,南为河湖密布的水网平原区,属萧山市水面最多的镇,耕地与水面之比为5∶1。
瓜沥,地处萧山东部的航坞山麓,距杭州城区25公里,与绍兴柯桥、安昌镇构成黄金三角。
自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建镇以来,一直富蔗繁华。
这里是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先生的故乡。
瓜沥总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7.2万人口。
镇境内座落着大型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甬高速设有瓜沥出口,这里,有周朝名山——航坞山,宋代古刹——白龙寺。
瓜沥镇以小城镇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以省中心镇建设为目标,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带动城镇开发,以城镇建设来推动三产发展的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走在萧山乃至杭州市镇乡前列。
关于试点方案五篇

关于试点方案五篇试点方案篇1根据省、市、县有关试点示范小城镇工作通知精神,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镇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加快镇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农民低成本就近转移创造条件。
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的省级试点示范小城镇工作总体要求,围绕把建设成“乡村秀美、人文善美、物产丰美、民生康美、社会和美”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特色立镇、靓城兴镇、商贸活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区位优势,凸显特色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示范点。
二、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行。
以规划统筹各种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谋划空间布局,注重发挥优势和突出特色,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关系,明确功能定位。
二是功能齐备。
以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为基本要求,构建集行政、工业、教育、医疗、金融、商业、文娱、休闲、居住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城镇。
三是设施完善。
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合理配置、集约利用。
四是生活便利。
以效、便捷为目标,着力引进和培育各具特色的商业型态,完善市场建设,规范生产、生活秩序,营造优雅、祥和的`生活消费氛围。
五是环境优美。
以打造宜居环境为核心,强化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围绕城镇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营造生态优良、清洁舒适、风貌各异的宜居城镇。
六是保障一体。
以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为重点,提升小城镇居民各类保障水平,加快建立适应小城镇特点的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生活保障等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保障有效、保障到位。
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推进小城市建设

融合发展 是农 村工业 化 和产业集 聚 到一
定程度的产物 。从浙 江实际来看 , 产业集 群发展好 的 、 的地方 , 镇化发 展水 平 快 城
也呈 现普 遍提高的趋势 。总 的来看 , 江 市建设 和当地 区域经济发展 的主导力量 。 浙
级示 范区试点 , 市 、 各 县也 选择 了一批 重
发展 将会 是集 中 、 集聚 、 集群 式 发 展 , 将 更多地是 进入 特色工 业园 区和工业 功能
区以 内。因此 , 加快 特色工 业 园区发展 ,
点产 业集 群示 范 区 ,7个 小城 市试 点镇 2
的块状 经济基本 上都在这些示 范区 内。 要
的层次和阶段 。
能提升城市能级 , 吸引并集聚高端要 素资
源, 助推并 支撑现代产业集群发 展。发达
国家小城市建设 的经验也 表明 , 过加快 通
发展符 合小 城市试 点镇特 点 的现代 产
集群 。
小城市建设 、推进城 乡均衡发展战略 , 使
握 互 促 共 进 关 系
— —
得高端要素不 断流入小 城市 , 而在小城 从 市内形成并发展较 多的创意产业 、 现代装
赋、 文化底蕴 、 自然生态等要素 , 结合所在
区域功 能 , 明确小城 市的定 位。要制订完 学 编制小城 市基础 设施 等专项 规划 和 以 中心村 为重 点的村庄布局规划 ; 要适应城
批 区域块状 经济 ,在促 进 当地 经济 发
合 国家提 出 的七 大 战略性新 兴产 业与 省 善小城 市规划 ,完善主城 区城 市设计 , 科
,
集群 发展较好 ; 乐清等地则受制 于相对 而
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

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大兴区西红门镇、昌平区小汤山镇、怀柔区北房镇、顺义区后沙峪镇天津市:大港区中塘镇、西青区张家窝镇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雄县昝岗镇、清河县王官庄镇、沧县旧州镇、玉田县鸦鸿桥镇山西省:平遥县古陶镇、宁武县凤凰镇、洪洞县大槐树镇、潞城市店上镇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宁城县热水镇、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辽宁省:辽中县茨榆坨镇、海城市南台镇、灯塔县佟二堡、北宁市沟帮子镇、普兰店市皮口镇(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镇(大连市)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卡伦镇、梅河口市山城镇、珲春市英安镇、抚松县松江河镇、辉南县辉南镇、大安市安广镇、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镇、牡丹江市阳明区桦林镇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邳州市官湖镇、通州市二甲镇、兴化市戴南镇、东海县白塔埠镇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建德市乾潭镇、苍南县龙港镇、安吉县孝丰镇、海宁市周王庙镇、平阳县鳌江镇、温岭市大溪镇、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余姚市泗门镇(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宁波市)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肥东县撮镇镇、黟县宏村镇、淮南市毛集发展改革试验区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尤溪县梅仙镇、同安区汀溪镇(厦门市)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垦利县胜坨镇、栖霞市桃村镇、宁阳县葛石镇、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胶州市李哥庄镇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新郑市薛店镇、辉县市孟庄镇、固始县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商水县谭庄镇、长垣县魏庄镇、鹿邑县玄武镇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松滋市洈水镇、黄陂区滠口镇、应城市长江埠镇、罗田县三里畈镇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冷水江市禾青镇、浏阳市大瑶镇、双峰县三塘铺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阳西县沙扒镇、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荔城镇、东兴市江平镇重庆市:大足县龙水镇、九龙坡区西彭镇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犍为县玉津镇、会理县城关镇、富顺县富世镇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盘县红果镇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个旧市大屯镇、腾冲县固东镇、永德县永康镇、玉龙县黄山镇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昌珠镇陕西省: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岐山县蔡家坡镇、华阴市华西镇、延川县永坪镇、长安区郭杜镇甘肃省:武威市武南镇、天水市洛门镇、酒泉市西洞镇青海省:平安县平安镇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灵武市磁窑堡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六工镇、石河子市北泉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通州区宋庄镇、丰台区王佐镇、平谷区马坊镇、大兴区魏善庄镇、丰台区长辛店镇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津南区葛沽镇、西青区中北镇、北辰区双街镇、武清区大良镇河北省:平泉县杨树岭镇、承德县高寺台镇、鹿泉市宜安镇、宣化县沙岭子镇、崇礼县西湾子镇、涿州市松林店镇山西省:泽州县下村镇、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永济市卿头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齐镇、凉城县麦胡图镇、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桓仁县华来镇、昌图县八面城镇、凌海市娘娘宫镇、盖州市双合镇、大洼县田家镇、阜新县福兴地镇、凤城市白旗镇、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辽中县于家房镇、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瓦房店市老虎屯镇(大连市)、庄河市青堆子镇(大连市)、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磐石市明城镇、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安图县松江镇、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尚志市亚布力镇、萝北县肇兴镇、宾县宾西镇、巴彦县兴隆镇、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宁安市石岩镇、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饶河农场、兰西县榆林镇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奉贤区青村镇、嘉定区安亭镇、南汇区六灶镇、青浦区金泽镇、金山区廊下镇、松江区小昆山镇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吴江市七都镇、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江阴市周庄镇、句容市宝华镇、宝应县夏集镇、如东县栟茶镇、泰兴市黄桥镇、建湖县蒋营镇、赣榆县海头镇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桐乡市洲泉镇、桐庐县横村镇、玉环县楚门镇、临安市太湖源镇、绍兴县杨汛桥镇、绍兴县平水镇、义乌市佛堂镇、临海市杜桥镇、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鄞州区姜山镇(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宁波市)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天长市秦栏镇、芜湖县陶辛镇、长丰县岗集镇、萧县杨楼镇、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肥西县三河镇、歙县深渡镇、宿松县复兴镇、颖上县迪沟镇、黟县西递镇福建省:石狮市鸿山镇、长汀县河田镇、永春县蓬壶镇、建瓯市东游镇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浮梁县洪源镇、南康市唐江镇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莱阳市姜瞳镇、荷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禹城市房寺镇、高密市夏庄镇、蓬莱市大辛店镇、临邑县德平镇、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平度市同和镇(青岛市)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太平店镇、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天门市岳口镇、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中山市三乡镇、海丰县梅陇镇、博罗县龙溪镇、中山市古镇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凭祥市夏石镇、百色县百育镇、全州县绍水镇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万宁市兴隆农场、文昌市龙楼镇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城口县葛城镇、巴南区花溪镇、潼南县古溪镇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都江堰市蒲阳镇、双流县正兴镇、罗江县万安镇、江油市青莲镇、彭山县青龙镇、射洪县柳树镇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江川县江城镇、瑞丽市弄岛镇陕西省:户县草堂镇、南郑县大河坎镇、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武功县武功镇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永昌县朱王堡镇、陇西县文峰镇、徽县江洛镇、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小营盘镇、哈密市二堡镇、农三师四十五团博塔伊拉克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总场正繁户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平镇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邹政办字〔2017〕6号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平镇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平镇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邹政办字〔2017〕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太平镇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8日太平镇省级新生小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把太平镇建设成为连接中心城市、辐射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太平镇是济宁市唯一入选山东省新生小城市的试点镇,开展好试点工作,对于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吸纳人口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发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城乡空间布局,缓解主城区发展压力,提升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生小城市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深化改革、推动创新,立足自身职能,全力搞好服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有关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努力把太平镇打造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风貌特色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小城市。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

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3〕47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2013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5月10日2013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现就2013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提出如下要点: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和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以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心镇“两百双千”工程为载体,通过政府推动、产业带动、投资拉动和改革促动,着力在产业结构转型、进城农民转化、城市形态转变、体制机制转换等重要领域取得新突破,促进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中心镇转型提质发展。
二、主要目标(一)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年度发展目标。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增长14%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农村人口加快转移。
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成区新增常住人口2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介绍就业10万人次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事项办结率98%以上;行政执法立案查处事项办结率95%以上;学前教育普及率99%以上,每千人医院床位数4张以上;探索建立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公共服务机制。
(二)省级中心镇(不含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年度发展目标。
———产业进一步发展。
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完成产业集聚提升工程投资700亿元以上。
———设施进一步完善。
完成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投入300亿元以上,道路交通、水电气、垃圾污水处理、广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教育、卫生、文体、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6.10•【字号】川委办〔1999〕37号•【施行日期】1999.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6月10日川委办〔1999〕37号)1994年以来,我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试点工作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镇域经济稳步发展。
试点小城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总额年均递增20%以上。
二是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区面积平均扩大了一半以上。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00元左右。
四是农村经济结构逐步调整,非农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达到29%。
五是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小城镇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是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试点镇经济发展缺乏特色,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有效调整,没有形成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优势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些试点镇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完善,小城镇的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试点优惠政策的推动建设步伐,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视察安徽农村工作时的讲话和朱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基本概况

临海市杜桥镇基本概况杜桥镇位于临海市东部,紧临台州市区,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省级中心镇、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全镇陆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辖7个办事处,123个行政村,4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21万,外来流动人口6万多,长期在外经商人员将近5万。
杜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商周时地属东瓯地,北宋熙宁五年始置杜渎盐场。
杜桥山海秀美,临近省级风景名胜区桃渚古城,境内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龙潭坑、白岩山火山地质公园等风景。
改革开放以来,杜桥人民发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杜桥精神,大力发展眼镜等实体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直以来都是椒北平原的经济、商贸和文化中心,辐射周边乡镇50余万人口。
自2010年底被列入全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以来,杜桥紧紧围绕“中国眼镜名城、台州湾北部工贸新城、临海经济社会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小城市培育建设。
2012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82.6亿元,财政总收入7.9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2600元和16300元。
杜桥工业发达,已形成了眼镜、医化、汽摩配等特色主导产业,现有规模上企业80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企业33家,上市企业1家,国家高新企业2家,省级高新企业10家。
杜桥是全国太阳镜生产基地、中国眼镜进出口基地,太阳镜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拥有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眼镜产业集聚区、南工业发展区等产业园区,其中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是生物医药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全省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试点,并列入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近3亿元。
杜桥商贸繁荣,拥有各类专业市场20多家,浙江眼镜城是省区域性重点专业市场,并建立了中国迪拜眼镜中心和广州眼镜分市场;金融机构齐全,共有12家金融机构,16个经营网点;房地产培育势头较好,已建成金都花园、时代名邸、万邦国际花园、万邦国际名城、万邦国际星城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秀水人家》讨论提纲一、销售主张:拒绝包销,诚信销售二、项目卖点地段城市中心,配套成熟,交通畅达历史嘉兴历史最深处产业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00亿元,带来庞大的产业人口户型/总价装修景观管理/服务酒店式服务清单品牌中介租售服务可贷款成本/性价比三、销售条件及策略工程形象看房通道销售单页四、投资价值分析城市——继往开来成就世纪梦想崇福镇政府网2011年11月02日11:25:432011年,崇福被列为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后,拉开了小城市建设千日攻坚战的序幕。
更为拥有1100多年历史的老县城华丽转身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一轮发展良机。
崇福小城市培育试点是由城镇向小城市跨越式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崇福镇党委、政府突出规划定位、产业集聚、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制度保障五个重点领域,科学有序安排好工作,力争在三年发展小周期内实现重点领域新的突破。
崇福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发展定位是:构建以中国皮草之都、杭州都市经济圈示范结点新市和江南运河文化名城为特色的工贸新城。
——突出科学规划,彰显城市个性。
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取决于科学的规划,崇福在小城市培育发展规划定位上,根据自身特殊的区位交通条件定地位,根据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定个性,根据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定特色,打出了中国皮草之都、杭州都市经济圈示范结点新市、江南运河文化名城三张“城市名片”。
编制完成了《崇福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成为统领今后三年全镇各项工作的指导性规划。
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紧密衔接,实现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土地资源配置的协调统一,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突出产业集聚,比拼产业优势。
崇福对于产业集聚方式的选择,始终坚持以打造工贸新城为目标,走“工贸并举”发展之路,把创造足量的GDP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硬指标,通过产业集聚提升人气,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产业集聚的重中之重是加快推进20平方公里的崇福经济区开发建设,以基础设施配套促集聚,加快形成新市镇集聚区、优势产业提升区、新兴产业培育区、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物流园区、生态保护区、专业市场区等七大区块的功能布局,努力把崇福经济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突出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软实力。
根据《崇福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今后三年必须抓好总投资104亿元,包括工业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商贸住宅等6大类90个项目的建设。
严格按照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的“三定”要求,科学制定各个项目年度计划推进台账,以月为单位,倒排全年计划进度,建立专门的跟踪督查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以项目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增强城市建设的软实力。
——突出体制改革,破解管理瓶颈。
按照“充分授权、权责统一”和“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桐乡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赋予崇福镇部分县市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目前已制定《崇福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实施方案》,率先成立桐乡市行政审批崇福分中心,直接下放10个部门16项管理权限。
市级部门派出机构在镇域内的管理职权,全部交由镇政府行使,实现管理前移。
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和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市镇财力分配关系,成立崇福财政局和崇福支付核算中心,加快建立一级财政体制,并争取挂牌成立国家金库崇福镇支库。
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崇福小城市建设拓展空间。
社会管理体制以有序培育公益服务类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相关经济合作组织为重点,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社区服务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向现代城市管理模式转变。
关于小城市崇福镇政府网2011年11月02日16:52:31小城市概念小城市是参照基本相似中等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按照城市的理念实施服务管理,比照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要求,推进集聚集约发展和人口有序集中。
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
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的转移,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宜居宜业,彰显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具体来说,小城市大体有四个方面特征:一是人口集聚度高。
特别是建城区人口有相当的规模,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主要集聚在城区,享有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二是经济基础扎实。
产业集群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竞争力强,财政有相当的实力。
三是产业结构合理。
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商贸服务业兴旺发达,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比较合理。
四是城市功能完备。
拥有较为完备的城市管理体系、社会事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市政设施网络,具有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底蕴。
小城市意义崇福是一个老县城,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
而今,小城市培育试点的确立,崇福将由镇变市实现崇福人梦想的华丽转身,小城市培育试点对崇福来讲,意义重大。
1、小城市培育是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
通过完善提升崇福城市功能,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整合现有资源,集聚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实力新的提升。
2、小城市培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抓手。
小城市培育,能够进一步集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提升崇福在全市的副中心地位,有利于增强对周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向农村拓展、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文明向农村传播,从而大大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小城市培育是打破瓶颈制约、实现崇福新发展的主要源泉。
当前影响崇福镇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较多,崇福借助此次小城市培育试点,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来构筑新的发展平台,以大踏步的发展来打破各种瓶颈制约,从而实现崇福镇新的跨越式发展。
小城市功能定位通过实施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举措,以“乡镇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向集群发展”为方向,构建以中国皮草之都、杭州都市经济圈示范结点新市和江南运河文化名城为特色的工贸新城,把运河之畔的江南水乡崇福建设成为产业发达、管理高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宜居宜业现代化小城市。
——中国皮草之都。
做精做深做强皮草产业,强化创意设计,提升工艺技术,创新营销模式,拓展销售网络和渠道,积极增强崇福皮草的综合竞争力。
依托沪杭高铁和萧山通道等交通优势,做大做强皮草购物旅游业,实现游购娱一体化,加快提升崇福皮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杭州都市经济圈示范结点新市。
实施沪杭同城战略,完善通杭达桐的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增强小城市对大城市的互补功能,全面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对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的集聚能力,形成集聚集约、创意提升和均衡协调发展的示范效应,切实把崇福打造成为桐乡经济、文化和工贸副中心。
——江南运河文化名城。
弘扬江南古镇文化底蕴,凸显运河名城人文风貌,构筑“三江并流”独特景观,再现“小桥流水人家”古镇意境;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提升生活品质,将崇福建成就业充分、转业顺畅的创业天堂,以及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活天堂。
解读:打造"一流小城市" 开创崇福新局面崇福镇政府网2012年02月25日08:37:38【关键词】全省一流小城市【原文出处】崇福要突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品质提升,完成小城市建设三年目标,跻身全省一流小城市行列。
【亮点浅读】崇福作为一个千年古镇、皮草名镇、百强乡镇,如何合理规划,使之更好更快地发展成为摆在崇福人面前的一个历史命题。
此次打造“全省一流小城市”目标的提出,就是要从建设小城市入手,倾全镇之力,全民动员、全面实施、全力营造,从而给崇福一个全新的形象,给百姓一个美丽的城市。
【权威访谈】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在三年的时间里,从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等方面切实做好合理规划工作,实现中心城市、乌镇镇、崇福小城市“一市三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对此,崇福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协调办公室执行主任吕松发认为,建设成“全省一流小城市”,既让崇福人的县城情结、世纪梦想得以实现,又将提升崇福整体品位,为崇福人民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那么,怎样才算“一流小城市”呢?吕松发说:“此次全省有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崇福能占一席之地,这是崇福人的荣耀和机遇,更给了崇福人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要想成为…一流小城市‟,得接受经济发展速度、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体制创新、平台建设程度等多方面的考核。
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空间扩展和政策性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发展方向与建设要求相一致,从而把崇福打造成为产业发达、管理高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市。
”谈及如何建设“一流小城市”,吕松发认为,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崇福镇已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已开始进行相关项目,如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环保创优工程、老城区综合改造工程等。
接下去还将通过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等举措,加强产业集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营造生态生活环境……最终夺取“千日攻坚战”的胜利,让全镇人民共享小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
【各界热议】听闻将在三年时间内把崇福打造成“一流小城市”,崇福人有着自己的想法。
他们认为,这项举措的实施,将是“利在当代,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崇福人田生元对于此次市党代会上提出的把崇福打造成“一流小城市”的规划感到振奋。
他说:“从目前来看,崇福不管是区域面积,还是经济、人口,在桐乡范围内都算是一个大镇。
面对崇福农村区域广、城市面积小的现状,…一流小城市‟规划的提出,将扩大郊区整体拆迁范围,有利于增加新城区面积,提升城镇的总体品质。
”郭如仙所在的崇德社区属于老城区,在得知“一流小城市”的建设目标后,她觉得这是个惠民的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崇福老城区的主要街道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日渐增多的车辆和行人的出行要求,而周边居民对住宅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
如今,旧城改造项目已提上议程,像河道整治、停车位问题的处理已有了一定成果,今后等全部完成后,我们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能提升不少。
”崇福镇茅桥埭村村干部宋伟其的家在农村,去年碰到农村拆迁,现已住进了农民新建房。
看着自家新楼房,宋伟其显得很开心,他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啊,对我们农村也是那么关注。
去年新农村建设时,政府的补贴很是及时,让我们省心不少。
听说现在…一流小城市‟建设目标中也有关于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的规划内容,相信不久的将来,大部分农村拆迁将完成,那时家家户户都是新楼房,条件可不比城里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