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控制系统供电规范流程
浅谈DCS控制系统的供电

1 D C S 控 制 系统 的 物 理 组成 D C S是 分 布 式 控 制 系 统 的英 文 缩 写 ( D i s t r i b u t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 在 国 内 自控 行 业 又 称 之 为集 散 控 制 系 统 。 D CS的物 理 组成主要包括 : 人 机 接 口、 现场控制站 、 通 讯 网络 以 及 现 场 仪 表 阀 门系 统 四大 部 分 。 D C S每 一 部 分 都 离 不 开 供 电 , 以下 所 提 到
不 能 满 足 生 产 的要 求 , 更 多的 是 采 用 U P S 、 E V S双 回路 甚 至 多 回路 供 电 。
关键 词 : D C S , 控 制 系统 , 供 电, U P S , E V S , 单 回路 供 电 , 双 回路 供 电 , 负载
Abs t r ac t
At pr e s e n t DCS c on t r o l s y s t em i n ou r c ou n t r y h a s be en wi del y u s e d i n l a r g e a n d med i u m -s i z ed en t e r pr i s e s Wi t h t h e
供 电才 能 正 常运 行 。 1 . 2 现 场控 制 站
者是 E V S供 电 ,它 们 都 有 一 个 缺 点 就 是 当一 路 出现 故 障后 , 整 个 系 统将 停 止 运 行 , 优 点 是 投 资成 本 小 。
2 4 V DC供 电, 有 的要 2 2 0 V A C供电 ; 对 于电动阀 , 也 有 开 关 阀 和 调节 阀 , 而且 有 的要 2 2 0 V A C供电 , 有的要 3 8 0 V A C供电。 究竟如何才能给这些设备提供持续 、 稳定 、 安全 的电源 , 采
DCS系统电源配置

3.电压检查及模块送电 (1)首先使用万用表测量空开的输出端及电 源模块PS1到PS6的输入端各项电压值,测量项 目与标准和电源柜相同。 (2)然后对单个电源模块PS1到PS6的输出 电压进行测量,在正常情况下PS1.PS3输出端电 压为24V,PS5为48V, PS2.PS4.PS6输出端电压 为0。 (3)测量电源切换模块VT1,VT2,VT3输入与 输出端电压,VT1,VT2,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都为 24V,VT3的输入与输出端都为48V。测量直流接 线端子TB1,TB2,TB3(TB4,TB5,TB6对有扩展柜的 机柜而言)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TB1,TB2, TB4,TB5的输入与输出端的电压均为24V,TB3, TB6输入与输出端均为48V。
确认各部分电压正确无误后,逐一合上端子 排上的保险,并检查模件的指示灯指示是否正确。
送电的注意事项: 1. 送电时要按步序从高电压到低电压(也就是按 电路走向)逐级送电。 2. 送电前要先确保要送电的电路以前没有短路现 象,以防止短路烧损设备。 3.在送电的过程中要使用摇表和万用表,要注意 摇表的使用方法和万用表的换档。 补充说明:电阻和电压的测量除了保护电路和设 备安全外还起到一个故障排除的作用, 方便故障原因的查找。
送电后的维护
DCS初次送电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应 分别检查一遍,确认各模件、设备无异常 情况,正常运行后应至少每周对各控制柜 设备情况进行一次详细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控制柜的送电
1. 各项绝缘电阻的测量。 (1)测量柜内空开输入与输出端绝缘电阻, 其测量项目与测量值如前所述,并且符合规格。 (2)测量电源模块PS1.PS3.PS5输入与输出 端绝缘电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的测量项目与 测量值如前所述,输出端的测量项目为直流正 极与负极之间的绝缘电阻,其测量值在K 级就 符合规格。
DCS仪表供电设计规范

DCS仪表供电设计规范1. 引言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DCS中,仪表供电是保证仪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本文档旨在制定DCS仪表供电设计规范,保证DCS仪表的稳定可靠供电,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2. 设计原则DCS仪表供电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可靠性供电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持供电稳定。
供电系统应具备备份能力,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电源或备用电路。
2.2 安全性供电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避免电气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采用合适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2.3 可维护性供电系统应易于维护和检修,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应对供电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并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
3. 设计要求3.1 输入电源DCS仪表供电系统应接入稳定可靠的电源。
输入电源的电压应符合仪表的额定电压要求,并具备一定的余量。
3.2 电源稳定性供电系统应提供稳定的电源给仪表。
输出电压应在额定工作范围内波动较小,以确保仪表正常运行。
3.3 电源过载保护供电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当供电系统超过额定负载时,应采取措施切断电源,避免电源受损或仪表发生故障。
3.4 电源短路保护供电系统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
当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以避免电流过大引发灾害事故。
3.5 电源备份供电系统应具备备份能力。
在主要电源故障或停电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电源或备用电路,以保证DCS仪表的供电连续性。
3.6 防雷保护供电系统应具备防雷保护措施。
应采取合适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引流线等,以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损害。
3.7 维护和检修供电系统应易于维护和检修。
应留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通道,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更换设备。
4. 设计方案4.1 输入电源设计输入电源应选择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商,并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
输入电源线路应采用足够的截面积,以降低线路电阻和电压降,确保仪表供电稳定。
中控DCS系统 控制系统供电规程

控制系统供电规程1.目的为保证对控制系统的正常供电,为使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2.控制系统的负荷分类等级根据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可靠性、连续性的不同要求,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分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
一般情况下,控制系统的用电负荷属重要负荷。
3.控制系统用电负荷品质要求控制系统用电负荷质量指标如下:1)电压:220V±10%;2)频率:50±1Hz;3)谐波:小于10%;4)电压瞬间中断:小于20ms。
4.控制系统的电源容量控制系统的交流电源容量应按控制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总和的1.2~1.5倍计算。
5.控制系统的供电形式5.1控制系统要求采用两路供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实行双UPS配置,并各自配置蓄电池;如条件有限,至少应保证其中一路采用UPS供电。
5.2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中,原则上应设置分电箱。
分电箱中应设置控制系统输入总断路器和若干输出分断路器(根据用电设备数量配置)。
断路器的配置原则为:每个控制柜两个,每个操作站一个,外配柜内根据开关电源的数目各配置一个,其它用电设备根据具体数目配置断路器。
6.供电器材的选择供电器材选择的一般原则6.1.1选用的供电电器应满足如下正常工作条件的要求:1)供电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应符合所在网络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2)供电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所在回路的最大连续负荷计算电流;3)保护电器应满足电路保护特性要求。
6.1.2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具有在短路时良好的分断能力。
6.1.3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
6.2供电器材的选择6.2.1供电线路中各类开关容量可按正常工作电流的2~2.5倍选用。
6.2.2断路器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断路器中过电流脱扣器的容量应按线路工作(计算)电流确定;正常工作情况下脱扣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脱扣器整定电流应接近但不大于负荷的额定工作(计算)的电流总和(引自何处?),且应小于线路允许的载流量;2)断路器额定电流应小于该回路电源开关的额定电流;3)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及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同时满足正常工作电流和启动尖峰电流两个条件的要求;4)多级配电系统中,干线上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支线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的两倍;5)多级配电系统中支线上采用断路器时,干线上的断路器动作延时时间应大于支线上断路器的动作延时时间。
DCS受电工作规范标准

A 2015-3-31 宋克田版次生效日期编写审核批准适用范围:项目通用文件类型:电控工作标准文件编号无(2013版)文件编号DKXX-DKXX-DWP-X038RevA 状态供使用(2014版)文件名称:DCS受电工作标准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版权声明:此文件属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知识产权,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复制、转换、散播,违者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Copyright Statement: 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 is owned by SEPCO1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Anyone who use, copy or transform this document or parts thereof without authority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y.文件修改记录DCS受电工作标准目录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操作工艺 (2)4 质量验收标准 (6)4.1通用要求 (6)4.2主控项目 (6)4.3一般项目 (6)5 成品保护 (6)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7 附件及记录 (7)DCS受电工作标准1 范围适用于发电厂及其他处理系统DCS控制系统设备受电。
2 施工准备4质量验收标准4.1 通用要求验收标准执行以下规定:《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5);《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年版)生产厂家、设计院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4.2 主控项目4.2.1 UPS和保安两路电源电压符合要求;4.2.2 DCS系统接地电阻符合要求;4.2.3 电源切换试验和通讯切换试验符合要求;4.3一般项目4.3.1 电子间、工程师站、集控室内照明和空调系统都已正常投用;4.3.2 盘柜清洁工作已完成;5 成品保护5.1 调试施工时珍惜爱护他人劳动成果,从思想上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DCS管理制度

DCS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公司DCS管理,保障DCS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以确保正常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昊华宇航沁阳氯碱分公司。
3PKS系统上电下电步骤3.1控制柜上电操作步骤3.1.1检查系统电源(每个系统柜4个电源,和模块电源2个)的开关处于OFF状态;3.1.2220V AC电源空开上电,系统电源(前后共4个)上电;3.1.3模块电源(控制器C200前)2个上电,注意要间隔10秒先后上电;观察每个模块运行状态是否正常;3.1.4检查相关FTA柜24VDC空开处于OFF状态;电源柜空开处于OFF状态;3.1.5开关电源上电,FTA柜空开上电,注意单个空开依次上电,保险端子依次上电,观察FTA空开上电,注意单个空开依次上电,保险端子依次上电、观察FTA卡件,安全栅,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2PKS服务器、操作站上电及数据库操作步骤3.2.1220V AC供电,开交换机;3.2.2开服务器A,隔30S以上开服务器B;3.2.3登陆系统,打开Station,Redundant Server(一般情况下,ServerA 为主);3.2.4打开Control Builder,在Monitor 下首先Restore 下电前做的Checkpoint或最正确的组态备份;3.2.5选中CEE200,单击右键选取中Chang state,选中Warm Start 或Cold Start;3.2.6 观察PMIO卡件,图标显示异常,下装PMIO卡件并选中激活选项;3.2.7激活CEE200中的所有CM模块;3.2.8操作站依次上电。
3.3控制柜下电操作步骤3.3.1 FTA柜下电,察看设备工作状态,FTA柜的空开下电;3.3.2 开关电源下电,断开220V AC电源;3.3.3模块电源(控制器C200前)2个下电,系统24V电源(前后共4个)下电;3.3.4 断开220V AC电源空开。
浅谈DCS系统的供电

浅谈DCS系统的供电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了DCS系统的概念,分析了DCS系统的特点,供电的要求以及网络通讯所引发的故障问题。
最后基于DCS系统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DCS;特点;供电一、DCS系统概述1.1 DCS系统的概念DCS又称为分散控制系统,DCS是通过多台计算机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多个控制回路,并可以集中地获取、管理相关数据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主要是通过微处理机来控制各个回路,各个回路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通过高速数据通道来交换信息。
这样就实现了系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沟通的网络。
只要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将相关的生产流程包含到系统控制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
并且这个系统还具有相关数据的获取、监控、管理及人机互换等方面的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DCS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并具有独立控制能力的一个系统。
如果子系统出现故障的话,其网络式设计结构,可以为数据的获取、传递及提取,选择新的通道。
换句话说,DCS的子系统出现问题,几乎不会对整个系统的运作产生什么影响。
而且这种系统与计算机的多级控制系统比较,也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DCS在结构上更加灵活,布局也更加合理,系统的设计及运用成本也不是很高,这也是DCS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DCS系统的特点DCS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DCS 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DCS将整个的系统分成多个分系统,而且系统的控制功能也被分植到这些分系统之内,也就是说系统的控制是由多台计算共同实现的。
所以,每台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相对来说就比较单一,出现错误的概率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其次,DCS具有开放性。
DCS在设计之初,采用的就是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方式,系统中不同的计算机采用局域网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与传递,这样系统内的计算机就在不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计算机的增加及减少。
DCS正确停电和上电的步骤

DCS正确停电和上电的步骤正常,测量记录各电压值;4、备份组态、PID参数、驱动以及其他需要的重要数据;5、检查供电冗余,供电冗余包括交流供电冗余和直流供电冗余。
交流供电冗余:通过分别断开冗余交流~220VAC进线的一路,系统有一半的交流供电回路失电,但系统应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直流供电冗余测试方法如下:(1)先断一路电源箱电源,测量每一机笼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 的电压;(2)先通上一路电源箱电源,再断另外一路电源箱电源,再测量每一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
电源箱5V输出电压应在5.10V~5.25V 之间,电源箱24V输出电压应在23.00V~25.00V之间。
如果电压偏差较大需要及时检查处理,否则会影响卡件的正常工作。
6、网线及布置检查,检查网络线缆通断情况,确认连接处是否接触良好,并及时更换故障线缆;7、UPS测试:通过断开UPS交流进线,测试UPS电池供电能力。
UPS电池应定期放电,一般建议每月一次,放电方法:断开UPS交流供电采用电池供电,至电池即将释放完为止。
以上检查主要事先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可以在停车时及时解决。
第二步:按顺序切断电源1、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系统后,关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2、逐个关控制站电源箱电源;3、关闭各个支路电源开关;4、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5、关闭总电源开关。
——DCS停电维修——第三步:进行DCS停电维护1、操作站、控制站停电吹扫检修。
包括工控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等部件的灰尘清理;2、针对停电前检查出的故障进行维护;3、系统供电线路检修。
包括分电箱、端子排、继电器、安全栅等。
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4、接地系统检修。
包括端子检查、各操作站(工控机、显示器)接地检查、各控制站(电源、机笼)接地检查、对地电阻测试;5、通信线路连接线、连接点检查,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交流电源线上的电压降,应符合以下规定:
4)
a)电气供电点至仪表总配电柜(箱)或UPS的电压降应小于2V;
b)
c)UPS电源间应紧靠控制室,从UPS至仪表总配电柜(箱)的电压降应小于2V;
d)
e)控制室内从仪表总配电柜(箱)至仪表设备电压降应小于2V;
f)
g)从仪表总配电柜(箱)至控制室外仪表设备电压降应小于2V。
10.2
10.3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中,原则上应设置分电箱。分电箱中应设置控制系统输入总断路器和若干输出分断路器(根据用电设备数量配置)。断路器的配置原则为:每个控制柜两个,每个操作站一个,外配柜内根据开关电源的数目各配置一个,其它用电设备根据具体数目配置断路器。
10.4
11.供电器材的选择
12.
12.1供电器材选择的一般原则
2)
3)断路器额定电流应小于该回路电源开关的额定电流;
4)
5)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及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同时满足正常工作电流和启动尖峰电流两个条件的要求;
6)
7)多级配电系统中,干线上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支线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的两倍;
8)
9)多级配电系统中支线上采用断路器时,干线上的断路器动作延时时间应大于支线上断路器的动作延时时间。
10)
12.4.5配电柜(箱)应安装在环境条件良好的室内。如必须安装在室外时,应避开环境恶劣的场所,并应采用适合安装场所环境条件的配电柜(箱)。
12.4.6
12.4.7供电线路中的电器设备、安装附件,应满足现场的防爆、防护、环境的要求。
12.4.8
13.电源系统的配线
14.
14.1电源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上游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或低压断路器内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
16.
16.1根据控制系统不同的供电条件,具体供电方式要求如下:
16.2
8.1.1来自一段母线的电源,通过UPS后供电,如图一所示:
8.1.2
图一
8.1.3来自一段母线的电源,直接供电,如图二所示;
8.1.4
图二
8.1.5用户提供来自两段母线的两路电源,经过电源切换装置后,通过UPS后供电,如图三所示:
4)
14.11控制室内配线,应选用聚氯乙稀或聚乙烯绝缘的铜芯屏蔽双绞线。
14.12
14.13控制系统的线径应根据实际的负荷容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
14.14
1)从控制系统分电箱至各用电设备的电源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
2)
3)从控制系统分电箱至现场用电设备电源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2。
4)
15.供电系统的实施指导
h)
5)交流电源线应采用TN-S制,单相电源应采用三芯绝缘线,分别为相线L、中线N和保护接地线PE。
6)
14.9控制室内直流电(24V)的线路电压降应符合以下规定:
14.10
1)直流电源设备至配电柜(箱)的电压降应小于0.24V;
2)
3)配电柜(箱)(自总配电柜算起)至仪表设备的电压降应小于0.24V。
1.目的
2.
为保证对控制系统的正常供电,为使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3.控制系统的负荷分类等级
4.
根据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可靠性、连续性的不同要求,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分重要负荷和一般负荷。一般情况下,控制系统的用电负荷属重要负荷。
5.控制系统用电负荷品质要求
6.
控制系统用电负荷质量指标如下:
17.引用的标准
18.
《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T 3082-200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修订人:彭后萍审核人:何应坚批准人:高宁
附录A:本文件修订、完善记录
序号
文件内容变化情况
发布、生效记录及形式
备注
修订原因
修订前内容
修订后内容
修订后版本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发布范围
发布形式
工作衔接的规定
1
完善组态规程以适应工作要求
无,新制定
见本文件
第1版第0次修改
2008年3月28日
2008年3月28日
2008年3月28日
工程部全体员工
无特殊要求
无
2
8.2.4
8.3控制系统常用设备功率表:
名称
功率(W)
名称
功率(W)
OS-PW10电源模块
50
22’DELL CRT
2Hale Waihona Puke 0OS-PW12电源模块50
DELL工控机
250
OS-PW13电源模块
50
打印机
100
5A24V西门子开关电源
150
10A24V西门子开关电源
300
20A24V西门子开关电源
600
14.2
14.3电源线路不应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介质排放、潮湿或热物体绝热层处敷设;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14.4
14.5配电线路上的电压降不应使送到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小于最低工作电压。
14.6
14.7交流电源配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4.8
1)交流电源线应与其它信号线分开敷设,当无法分开时,应采取金属隔离或铠装屏蔽及其它相应措施;
8.1.6
图三
8.1.7用户提供来自两段母线的两路电源,经过电源切换装置后,直接供电,如图四所示:
8.1.8
图四
16.3控制系统的供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6.4
8.2.1与控制系统共用电源的用电设备需配置分电装置,避免该设备故障对系统电源的冲击。
8.2.2
8.2.3用电设备的电缆线径及分电设备容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用电设备的负荷,同时应考虑上下级空开之间的容量匹配问题。
1)电压:220V±10%;
2)
3)频率:50±1Hz;
4)
5)谐波:小于10%;
6)
7)电压瞬间中断:小于20ms。
8)
7.控制系统的电源容量
8.
控制系统的交流电源容量应按控制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总和的1.2~1.5倍计算。系统常用部件功率表详见8.3
9.控制系统的供电形式
10.
10.1一般控制系统都要求采用两路供电,但是由于GCS-1/2系统供电单元本身的特殊性,无法实现双路供电,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实现UPS配置;如条件有限,直接单母线供电即可。如用户方要求使用两路供电模式,可采用电源切换装置,经切换装置以后进入UPS或者直接供电。
12.2
12.2.1选用的供电电器应满足如下正常工作条件的要求:
12.2.2
1)供电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应符合所在网络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
2)
3)供电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所在回路的最大连续负荷计算电流;
4)
5)保护电器应满足电路保护特性要求。
6)
12.2.3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具有在短路时良好的分断能力。
12.2.4
12.2.5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
12.2.6
12.3供电器材的选择
12.4
12.4.1供电线路中各类开关容量可按正常工作电流的2~2.5倍选用。
12.4.2
12.4.3断路器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2.4.4
1)断路器中过电流脱扣器的容量应按线路工作(计算)电流确定;正常工作情况下脱扣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脱扣器整定电流应接近但不大于负荷的额定工作(计算)的电流总和(引自何处?),且应小于线路允许的载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