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明胶海绵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制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家居、美容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软性和弹性,可以起到舒适保护和吸收液体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

一、原料准备制备明胶海绵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和海绵。

明胶是从动物的皮肤、骨骼或软骨中提取的一种胶质物质,具有良好的粘性和稳定性。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可以吸收液体和气体。

二、明胶处理将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然后,将浸泡后的明胶放入锅中加热,使其溶解成胶液。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充分均匀溶解。

三、海绵处理海绵的处理主要包括清洗和消毒两个步骤。

首先,将海绵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

然后,将清洗后的海绵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四、混合与浸泡将处理好的明胶胶液和海绵放入容器中,进行混合和浸泡。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使明胶胶液均匀地渗透到海绵的每个孔隙中。

浸泡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五、固化与干燥浸泡好的海绵需要进行固化和干燥处理。

固化是指将明胶胶液中的明胶在海绵中形成固态。

固化的方法可以通过加热或使用化学交联剂来实现。

干燥是指将固化后的海绵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六、切割与整形固化干燥后的海绵可以进行切割和整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可以使用切割机械或手工切割工具进行。

整形可以通过模具或手工塑形实现。

七、质量检验制备好的明胶海绵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常见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吸水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出厂销售或用于生产。

总结: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明胶处理、海绵处理、混合浸泡、固化干燥、切割整形和质量检验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制备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明胶海绵产品。

明胶海绵在医疗、家居、美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舒适。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特征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特征

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特征何兰珍;刘毅;杨丹【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7(011)026【摘要】背景: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壳聚糖含有自由氨基,可与明胶配位而交联,其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天然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目的: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实验室.材料:原料:壳聚糖(由湛江产海水养殖虾虾壳自制)脱乙酰度97.55%,=1.85×106;明胶,CP级,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冰乙酸;NaOH;甲醛;甘油,均为CP级.设备:XL30-EDAX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Philips生产);336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方法:①通过冷冻壳聚糖-明胶共混液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将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2,0.4,0.5,0.6,0.8溶液混合明胶溶液,经交联后制成多孔性、亲水性、透气性良好的海绵状伤口敷料.再加入少量甘油,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将样品按常规方法镀金,在扫描电镜上观察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观察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包括敷料保湿性、吸湿性、抗张强度及透气率)的影响.②以质量浓度18,20,22,25,24,26,28 g/L壳聚糖-明胶制备敷料,观察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③以体积分数为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的甲醛为交联剂,观察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敷料表面结构与截面结构的观察结果.②不同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对海绵体敷料各项性能参数的影响.③不同含量条件对壳聚糖-明胶海绵体性能的影响.④不同交联剂用量对敷料撕裂强度影响.结果:①用此方法制备的壳聚糖-明胶海绵状敷料,从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为多孔结构;从截面看,孔是蜂窝结构或多孔片层堆积而成的三维立体片层结构.②当壳聚糖含量较大时,其截面接近蜂窝状,随着壳聚糖含量减少,明胶含量增大,截面趋向于平行的片层结构;相对应样品的含水率、保液量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抗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变小.综合各项性能参数,制备液中壳聚糖比例应选择质量分数0.5为宜.③壳聚糖-明胶总浓度越小,水含量越大,表面越易形成较大的自身晶片,制成的材料的孔隙率加大,吸水性和保液性增大,但材料表面形成较大的裂痕,抗撕裂强度较小.制备液浓度增大,混合液黏度加大,黏度过大,不利于混合均匀,制成的材料表面不够平整,而且材料孔隙率较小,吸水性和保液性相对减小,材料较硬.总质量浓度应以22~25 g/L为宜.④交联剂用量过低时,生成的交联点太少,强度过低;交联剂用量过多,生成的交联点太多,网状空间减少,使含水率和保水值降低,而且过量的交联剂会使海绵状材料脆性增大,表现为撕裂强度减小.可甲醛体积分数为0.01时,撕裂强度有最大值,所以,其用量以体积分数0.01左右为宜.结论:影响海绵体敷料结构形态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共混液中壳聚糖与明胶比例、共混液总浓度、粉末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其用量最佳配比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5/明胶质量分数0.5/总质量浓度22~25 g/L/壳聚糖-明胶混合粉末量1∶1/交联剂用量体积分数为0.01.%BACKGROUND:Chitosan has good filming and viscosity, it contains free amido, and can coordinate and cross-link with gelatin, thus natural semi-interpen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among molecules through hydrogen bonds.OBJECTIVE: To prepare sponge-like wound-healing dressing of good porosity, hydrophilia and air permeability by means of frozen chitosan-gelatin mixture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DESIGN: A comparative observation.SETTING: Laboratory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MATERIALS: Chitosan was deacetylated by 97.55%, Mη=1.85×106; Gelatin (CP grade) was produced by Shanghai Chemical Dispensing Factory; Glacial acetic acid,NaOH, formaldehyde and glycerin were all CP grade. XL30-EDAX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hilips, Dutch); 3365-type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 METHODS: ① By means of frozen chitosan-gelatin mixture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chitosan solution of 0.2, 0.4, 0.5, 0.6 and 0.8 (mass fraction) was mixed with gelatin solution, then a small amount of glycerin to prepare sponge-like wound-healing dressing of good porosity, hydrophilia and air permeability. then a small amount of glycerin, and stayed quietly to deaerate. The samples were plated with gold as routine methods, and then the surface and sectional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chitosan and gelatin on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water retention, moisture absorption, avulsion intensity, air permeability rate) of the sponge-like materials were observed. ② Chitosan-gelatin mixtures of 18, 20, 22, 25, 24, 26 and 28 g/L (mass fraction) were used to prepare sponge-like material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ent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ateri als were observed. ③ The effects of cross-linking agent (formaldehyde) of different dosages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0.012 and 0.014 in volume fraction) on the avulsion intensity of the materials were observed.MAIN OUTCOME MEASURES: ① Surface and sectional structures of the sponge-like wound-healing dressing; ②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chitosan and gelatin on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sponge-like materials; ③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ent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hitosan-gelatin sponge-like materials; ④ Effects of cross-linking agent of different dosages on the avulsion intensity of thematerials.RESULTS: ① It could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surface that the chitosan-gelatin sponge-like materials were porous structure, whereas seen from the section, the pores were honey-comb formation or three-dimensional lamellar structure accumulated by porous lamellars. ② When the content of chitosan was greater, the section looked like honey comb;Whereas as the content of chitosan decreased and gelatin content increased, the section tended to parallel lamellar structure, the water content and water retention of corresponding samples had an ascending trend, but the alvusion iintensity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mass fraction of 0.5 was suitable for chitosan in the prepared solution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③ The lower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and gelatin, the higher the water content, the easier for the formation of bigger self-chips on the surface, the porosity of the prepared materials increased, hydrophilia and water retention ability were increased, but greater cracks formed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and avulsion intensity was smaller. As the concentration became higher, the viscosity of the mixture became greater, the excessive viscosity was not good for mixing uniform, thus the material surface was not plain enough, and the porosity was smaller, the hydrophilia and water retention ability were relatively decreased, and the materials were harder.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22-25 g/L. ④ Once the dosage of cross-linking agent was too low, very few cross-linking points generated, and the intensity was too low; Once the dosage of cross-linking agent was too high, too many cross-linking points generated, and the net space was reduced,then water content and water retention value were decreased; Whereas overdosage cross-linking agent could increase the fragility of the sponge-like materials, manifested as the decrease of avulsion intensity. When formaldehyde of 0.01 in volume fraction, the avulsion intensity was the maximal, thus the dosage of 0.01 in volume fraction was the most suitable.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sponge-like wound-healing dressing are the proportion of chitosan and gelatin in the mixtur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the prepared solution, amount of powder and dosage of cross-linkage agent, etc. The best matching iss chitosan of 0.05 (volume fraction)/gelatin of 0.05 (volume fraction), tot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22-25 g/L, amount of chitosan-gelatin powder mixture is 1∶1, and the dosage of cross-linking agent is 0.01 (volume fraction).【总页数】5页(P5252-5256)【作者】何兰珍;刘毅;杨丹【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88;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88;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一种海绵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的研究 [J], 何兰珍;杨丹;刘毅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温敏性敷料--自剥离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李澄;李砚3.壳聚糖-明胶海绵状伤口敷料抑菌性的研究 [J], 邓春梅;杨丹;何兰珍;刘毅4.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温敏性敷料——自剥离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李澄;李砚;5.壳聚糖-明胶海绵伤口敷料的毒理学评价 [J], 邓春梅;何兰珍;杨丹;刘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酰化对壳聚糖_明胶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乙酰化对壳聚糖_明胶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So lution So lution So lution
So lution So lution So lution Gel, F ragile ,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F ragile , Swell Gel,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F ragile , Swell Gel,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F ragile , Swell Gel, Swell Gel, N o swell Gel, F ragile , Swell Gel, Swell Gel, N o swell
随后将海绵放入已经接种的培养基上 , 于 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 每隔两天更换新的培养基 , 测量抑菌圈 的大小 。 每个海绵样品平行做两次 , 取平均值 。 以未载药海绵为空白 , 抑菌圈直径 R(mm)按下式计算 :
R =载药海绵抑菌圈直径 - 未载药海绵抑菌圈直径
3 结果与讨论
3. 1 乙酰化壳聚糖-明胶海绵的制备及形态结构 用乙酸酐对壳聚糖与明胶的共混物进行乙酰化 , 样品编号及组成见表 1 。 当壳聚糖在混合物中的含
D % =WD / WG ×100 %
26 3
第3期
肖 玲等 :乙酰化 对壳聚糖-明胶海绵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第 22 卷
2. 5 海绵的载药与抑菌实验 将海绵切成 1 ×1 cm 的小方块 , 浸入 20 mL 5 %的盐酸环丙沙星溶液(盐酸环丙沙星溶解于 pH 11 的
NaOH 溶液)5 min , 取出海绵 , 吸干表面水分 , 得载药海绵 。 在已灭菌的培养基上(0. 5 %牛肉浸膏 , 1. 0 %蛋白胨 , 0. 5 %NaCl , 1. 5 %琼脂)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

明胶海绵制备过程一、引言明胶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

它具有柔软、弹性好、吸水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清洁、擦拭、吸附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

二、材料准备制备明胶海绵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和海绵。

明胶一般采用动物骨骼或皮肤经过提取和加工而得,具有良好的黏性和韧性。

海绵则可以是天然或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三、明胶溶液制备1. 将一定量的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明胶均匀分散在水中。

2. 将明胶溶液加热至80℃左右,持续搅拌,直至明胶完全溶解。

3. 待明胶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明胶溶液。

四、海绵浸泡1. 将海绵放入明胶溶液中,确保海绵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2. 浸泡时间根据需求而定,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浸泡时间越长,海绵吸收的明胶越多,制备的明胶海绵质地越硬。

五、海绵固化1. 将浸泡过的海绵取出,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干燥。

2. 海绵固化的时间根据海绵吸收的明胶量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3. 在固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修剪和加工,以得到所需的明胶海绵形状和尺寸。

六、海绵清洗1. 将固化好的明胶海绵放入清水中浸泡,用手轻轻揉搓,以去除多余的明胶和杂质。

2. 可以重复多次清洗,直至海绵表面干净为止。

3. 清洗后的明胶海绵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如染色、涂层等。

七、海绵干燥1. 清洗后的明胶海绵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晾干。

2. 干燥时间根据海绵大小和环境湿度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八、成品质检1. 干燥后的明胶海绵进行质检,检查外观、尺寸和质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 不合格品进行修剪或重新制备,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九、包装和存储1. 合格的明胶海绵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纸盒等。

2. 包装后的明胶海绵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十、结语通过以上的制备过程,我们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明胶海绵制品。

明胶海绵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控制好明胶溶液的浓度和海绵的浸泡时间,以及固化和干燥的条件,以获得理想的产品。

《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任务书-zhangkunyang大全

《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任务书-zhangkunyang大全

《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任务书-zhangkunyang大全第一篇:《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任务书-zhangkunyang 大全附件1: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工程)指导教师:杨静馨学院:机电学院学号:==========班级:=========姓名:王金龙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近年国内外主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查阅文献,概述止血材料的科学研究进展。

深入调研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的止血海绵的组成、止血机理、止血性能、研究现状。

设计实验,研究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的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

设计表征实验,检测所得产物材料的性能如:溶胀性能、保湿性能、透气性能、止血效果等。

总结实验结论,得到简单可行的材料制备及性能检测方法。

二、主要参考资料[1] 巴根,赵贵成,傅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安全性与临床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 年8 月第32 卷第8 期.[2] 于美丽,杜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第27卷第2期2008年4月.[3] 石凉,汪涛,吴大洋.壳聚糖止血材料及最新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2009;35(4).[4] 郭苗苗,浦金辉,徐丹,刘辉.壳聚糖基快速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第32卷第1期.[5]余雪松,黄赤兵,张艮甫.局部止血材料临床应用现状[J].创伤外科杂志2008年第 10卷第6期.三、进度要求第1-2周:进行方案讨论,完成开题报告。

确定实验方案;第3-8周:试验、检测、分析;第9-11周:总结、撰写论文;第12周:答辩指导教师:(签字)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签字)第二篇: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测试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陶瓷坯料配方操作技能。

2.初步掌握陶瓷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方法,全面了解陶瓷生产的工艺过程。

3.掌握可塑性测定仪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高岭土、石英、长石、膨润土仪器:可塑性测定仪、马弗炉、托盘、刀片、保鲜膜等三、实验过程1.选定好配方2.把三种原料放在钢盆中混合,要求混合地非常的均匀。

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

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

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邹圣灿;林莎莎;王宝群;杨雪;明津法【摘要】为提高壳聚糖海绵的物理性能及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性能,文章采用物理发泡和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壳聚糖多孔海绵的制备.选用海藻酸钠作为大分子交联剂,研究表明,该大分子交联无毒性,且交联后的壳聚糖生物海绵机械性能和吸液性显著提高.通过止血实验和体内降解实验进一步证明,制备的止血海绵具有快速的止血效率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用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壳聚糖;交联;冷冻干燥;止血海绵;生物相容性【作者】邹圣灿;林莎莎;王宝群;杨雪;明津法【作者单位】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在战争、交通事故、手术以及各种紧急突发事件中,大量失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效止血是紧急医疗救治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受伤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快速、安全、有效的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临床上止血产品繁多,天然生物止血材料以其独特的生物可降解性优势在临床止血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剂型多样,有液体、粉剂、凝胶剂及膜剂等。

其中,海绵状的止血敷料不仅能够阻挡细菌的入侵,控制水蒸气的透过率,其多孔结构还有利于伤口排出分泌物以及促进组织愈合。

壳聚糖是从蟹壳、虾皮或真菌的膜中提取,经脱乙酰化后形成的一种多聚糖胺,属于海洋天然产物甲壳素的脱乙酰基衍生物。

它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碱性多糖,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

近年来,甲壳素和壳聚糖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伤口敷料及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缓释药物载体及酶固定、凝血剂和抗凝血剂、减肥药和抗癌药、眼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都有研究,甚至有些已经商品化。

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壳聚糖具有很强的止血功能。

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本文通过壳 聚糖与 明胶 的简单机械共 混 , 它们 达到 协 使
同增效 的目的, 善壳 聚糖 和 明胶 各 自存 在 的不足 . 相 补 改 互
充 , 长 避 短 , 辅 相 成 , 期 制 备 出 性 能 良好 的 壳 聚 糖 一明 扬 相 以
胶 复合凝胶 , 为研制性 能 良好的创伤下敷料提供依据.
按 照文献 [ ] 8 进行 .
1 5 凝 胶 熔 化 温 度 的 测 定 .
按照文献 [ ] 9 进行.
2 结 果 与讨论
2 1 红 外 光 谱 分 析 .
基, 又有羧基 , 电性取 决于 体系 的 p 其 H值 , 并且 明胶有 亲水
和疏水的基 团, 因此 明胶具 有表 面活性 j其 在一 定 条件下 , 与壳 聚糖共混可制得 复合凝胶 .
(5 6 m ) 14 e 和酰胺 Ⅲ带 (2 6 m ) 共 混后 壳 聚糖 的一 O 13 e ; H
得复合溶胶, %烘箱里放置 2h即得复合凝胶. 5 0 4
1 3 凝 胶 强 度 的 测 定 .
收 稿 日期 :0 8— 1 0 20 0 — 8
基金项 目: 广东省重大科技项 目( 目编号 :0 3 23 5 4 资助 . 项 2 0 A 0 00 )
1 实验部 分
1 1 试 剂 和 仪 器 .
壳聚糖 ( 海 绿 鸟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乙 酰 度 8 . 上 脱 7
9%, 7 分子量为 1 4 . 1×1。 ; 0 ) 明胶 ( 东环 凯微 生 物科 技公 广
ar 0 )=
br ) =1
c r 02 )= .
图 1 明 胶 ( ) 壳聚 糖 ( ) 壳 聚 糖 明 a、 b、 胶共混凝胶 () c 的红 外 光谱

壳聚糖基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壳聚糖基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0 1 5 , 4 7 ( 3 ) : 7 4~ 7 9 d o i : 1 0 . 6 0 5 4 / j . j s c n u n . 2 0 1 4 . 1 2 . 0 3 1
壳 聚 糖 基 复 合 海 绵 的 制 备 及 性 能 研 究
蓝春媛 ,曾丽璇 , 卢 平, 张秋云 ,罗继 文
再加入羧 甲基纤维素钠 ( C MC) 进行 改性 , 制备 了改性 复合海 绵( C S / S A / C MC ) , 用F T I R和 S E M 对其 结构进 行 表 征、 形貌观察及 吸水率分析 . 结果表 明, 在 复合反应温度为 2 5℃ 、 冷冻干燥 时间为 2 4 h 、 氯化钙浓度 为 0 . 5 %、 壳聚 糖与海藻酸钠按质量 比为 1 : 3 , 复合海绵的孔径最大 , 吸水 率高达 9 0 0 % 以上 , 改性 后吸水 率提 高了约4 0 0 %.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 与环境学 院, 教育部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 , 广州 5 1 0 0 0 6 )
摘要: 以 壳聚 糖 ( c s ) 和海藻酸钠( s A) 为材料 , 研 究 了两 者 不 同质 量 比合 成 复 合 海 绵 ( C S / S A) 的 效果 , 在 此基础上 ,
p r o p e r t y wa s me a s u r e d.Th e o p t i mu m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p r e pa r a t i o n we r e a s f o l l o w :r e a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2 98 K, t i me o f l y o ph i l i z a t i o n i s 2 4 h o u r s a n d t he c o nc e n t r a t i o n o f c a l c i u m c hl o r i d e i s 0 . 5% .T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t h e c o m— p o u n d s p o n g e h a s t he h i g h e s t p o r e s i z e whe n t h e ma s s r a t i o o f c hi t o s a n t o s o d i u m a l g i n a t e wa s 1 : 3.Th e wa t e r a b — s o pt r i o n o f s p o n g e o f a b o u t 9 0 0% wa s f u r t h e r i n c r e a s e d b y a b o u t 4 00% a f t e r mo d i ic f a t i o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网 络 结 构 中 的 交 联 点 增 多 . 联 点 之 交
壳 聚糖 ( 析 纯 ) 浙 江 湖 州 食 品 化 工 联 合 公 司菱 湖 食 品化 工厂 分
明胶 ( 学 纯 ) 化 上 海 化 工 试 剂 分装 厂
中, 然后 干燥 得海 绵 。
聚 乙烯 醇 ( 析 纯 ) 分
率 分 别 是 NC a l溶 液 中 的 吸 水 率 的
23 、.1 1 3 1 6和 1 9倍 。 .9 22 、. 、. 8 2 . 4 22 戊 二 醛 对 海 绵 性 能 的 影 响 . 以 P A: T : E V C S G L为 1 1 1进 行 实 ::
验。
于药 物 的器 官 靶 向 、提 高 D A转 染 效 N
其 内部 , 海绵 的 吸水率 变小 ( 图 1 。 故 见 )
23 海 绵 的 酶 降解 性 能 . 用 溶 菌 酶 和 胶 原 酶 组 成 的 酶 液 降
北 京 赛 多 利 斯 仪 器 系 统 有 限 公 司 巩 义 市 英 峪 予 华 仪 器 厂 制 造
上 海 山 连 实 验 设 备 有 限公 司
随着 交联 剂戊 二 醛用 量 的增加 . 海
1 实 验
11 试 剂 与 仪 器 .
的戊 二 醛溶 液 。将 聚 乙烯 醇 、 聚糖 、 壳 明 胶 、碳 酸氢 钠 溶 液按 一 定 比例 混合 . 使 溶 液总 体 积 为 3 m 0 L.在 磁 力 搅 拌器 上
充 分 搅 拌 均 匀 . 然 后 加 入 戊 二 醛 溶 液
解 很 快 .0 内 几 乎 完 全 被 降 解 : 3h 而
对 影 响 溶 胀 性 能 的 因 素 进 行 了讨 论 关键 词 : 聚糖 ; 壳 明胶 ; 乙烯 醇 ; 联 反 应 聚 交 中 图 分 类 号 : Q 5 .2 T 3 27 文献标 识 码 : A
表 3 不 同 组 成 的海 绵 的 吸水 率 及 保 水 率 ( ) %
壳 聚 糖 目前 作 为 药 用 辅 料 以 医 用
材 料 在 国 内外 有 广 泛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壳
聚糖 作 为一 种 新 型 的药 物载 体 . 有 无 具 毒 、 良好 的 生 物相 容性 和 生 物 可 降 解
性 . 提 高 药 物 的 稳 定 性 . 变 给 药 途 可 改
径 . 加 药 物 的吸 收 . 高 药 物 的 生 物 增 提
戊二醛 ( 学纯 ) 化 碳酸氢钠 ( 析纯 ) 分
表 2 主 要 仪 器
天 津 市 凯 通 化 学 试 剂有 限公 司 武 汉 有 机 新 康 化 工 有 限公 司
天 津 市 津 沽 工 商 实业 公 司
2 结 果 与 讨 论
21 海 绵的网链 变 短 .网 络 的舒 张受 到 限制 .
主要 试剂和主要仪 器见表 l表 2 、 。
表 1 主 要 试 剂 材 料 厂 家
1 mL充 分搅 拌 后 . . 0 将
溶 液 倒 入 塑 料 培 养 皿
少 . 系水 溶 性 较 强 . 制 备 的海 绵 网 体 所 络 对 水 的保 持 效 果 差 .故 吸 水 倍 率 不 高 在 戊 二醛 的用 量大 于 l L. 聚合 m 则
率 、 肽 蛋 白 类 药 物 的 非 注 射 途 径 给 药 多
以及 注 射 给药 的 长效 制 剂研 究 等 . 因此
具 有 非 常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醇水 溶 液 : 取 一 定体 积 的戊 二 醛 于一 量
定 体 积 的 蒸 馏 水 中 得 到 05 ( 量 比 ) .% 质
网络结 构 中的微 孑 变小 . 燥 后 不会 出 L 干 现 孑 状 结 构 . 水 很 难 从 海 绵 表 面 进 入 L 使
海 绵 的 吸
厂 家
仪 器
B 一2一 S 1 4 S电 子 天 平
水 率 及 保 水 率
的 测 定 结 果 见 表 3 从 表 3中
可以看出 . 海
绵 吸 水 能力 逐渐 增 大 . 当戊 二醛 用量 在
l mL时 具 有 较 大 的 吸 水 率 . 戊 二 醛 用 当
量 继续 加大 时 . 吸水 率开 始下 降
在 戊 二 醛 的 用 量 小 于 l L. 绵 的 m 海 交 联 度 较 低 . 网 络 结 构 中 的 交 联 点 较
壳聚 糖 明胶 海 绵 的制备 与性 能研 究
杨 明 恺
( 湖北 工程 学院新技 术 学 院 湖 北 孝 感

4 20 ) 3 0 0
要: 通过 添加 具有 更好 的 亲水性 能 的聚 乙烯 醇( V 与 壳聚糖 互 穿并 交联 形成 网络 结构 . 一 步 P A) 进
提 高 壳聚糖衍 生物 的 亲水性 。将 此 类 方法制备 具 有 多孔结 构 的海 绵 . 著提 高产 物 的吸 水倍 率 . 到 快速 显 达 有 效 的止血 效果 。对 壳聚糖/ 乙烯 醇互 穿聚 合物 海 绵的 制备 条件 进 行 了探 索 . 聚 对溶 胀 性能 进行 了测试 ,
D 一 0 S 集 热 式 恒 温 加 热 磁 力 搅 拌 器 F 1I D F 6 3 型 真 空 干 燥 箱 Z 一00
S — I )循 环 水式 真 空泵 HZ D( I L R D一 G 5电子 拉 力 试 验 机
解 制得 的海绵 . 同组 成 海绵 的 降解 曲 不 线 ( 图 2 。纯 壳 聚糖海 绵 在酶 液 中降 见 )
利 用 度 .降 低 药 物 的 毒 副 作 用 等 特 点 : 也 可 以 缓 释 、 释 、 向 释 放 药 物 , 用 控 靶 应
( 体积 比 ) 醋酸 水溶 液 中 . 壳 聚糖 溶 的 得
液 : 取 一 定 量 的 明 胶 溶 解 于 5 ℃ 的 温 称 0 水 中 , 明 胶 水 溶 液 : 取 一 定 量 的 聚 得 称 乙 烯 醇 溶 解 于 8 ℃ 的 热 水 中 . 聚 乙 烯 0 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