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加工原料及配料采购及接收规程

合集下载

原材料采购及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采购及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范围为确保工厂进料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性,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对原材料、模具标准件的检验入库等工作。

同时规定了原辅材料采购时的标准与技术要求。

二、职责1. 质量控制部是进料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

2. 库管员为报检单位。

3. 采购员进行原材料采购的依据。

三、作业方法1.采购作业:1.1.注塑塑料粒子采购依据本规定的“4. ”“塑料粒子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

1.2. 模具加工原材料的采购依据QR-COP-0201-18《采购单》和2D数据进行采购。

2.注塑原材料检验作业:2.1. 采购员和库管员进行来料数量和完好性的核对;核对无误后由库管员填写QR-COP-0303-01《报检单》提交质保部检验员。

2.2. 目前,我司针对注塑车间的原材料只检验供方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及合格证即视为其为合格产品。

即:2.3原材料入厂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QR-WI-SP-0301-01-01《材料检验报告》,并登记形成QR-WI-SP-0301-01-02《材料检验报告台账》。

2.4检验合格的原材料,由库管员保留一袋批次样品,并粘贴样品标识,下次来料生产确页码:3 / 7认无误后,该批样品允许投入使用。

标识如下:3. 模具标准件检验作业:类别检验项目抽检频次量具(精确度)接收准则精定位长度W10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B10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导柱外径D10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L10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导套外径D10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内径d100%内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l10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顶杆外径P5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L5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推管外径P5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内径V50%内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L5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弹簧外径5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5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镶针外径P50%外径千分尺(0.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长度L50%游标卡尺(0.01mm)按图纸要求零缺陷验收《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原辅料采购流程及验收标准

食品加工原辅料采购流程及验收标准

食品加工原辅料采购流程及验收标准一、采购流程采购食品加工原辅料的流程应遵循以下步骤:1.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预算,制定食品加工原辅料的采购计划。

2. 寻找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和询价等方式,寻找可靠的食品加工原辅料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评估。

3. 发布采购公告:向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发布采购公告,明确所需原辅料的规格、数量、验收标准等要求。

4. 报价和谈判:供应商按要求提交报价,采购方根据报价和谈判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签约。

5. 采购订单及付款:签订采购合同后,采购方将向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并按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付款。

6. 物流与交货:采购方与供应商协商确定交货时间和方式,确保原辅料按时到达生产场所。

7. 验收和入库:采购方对收到的原辅料进行验收,包括检查数量、质量、规格等,合格后进行入库。

二、验收标准为保证食品加工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采购方应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 外观质量:原辅料应符合规定的外观要求,无异物、变质、霉变等现象。

2. 检验指标:根据具体原辅料的性质和要求,检测其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3. 标签和包装:原辅料应有明确的标签,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商等信息,包装应完好无损。

4. 证书和检测报告: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要求的证书和检测报告,证明原辅料的合格性。

5. 合规性:原辅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的要求,如有特殊的认证要求,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证明文件。

以上就是食品加工原辅料采购流程及验收标准的简要介绍。

采购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标准。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验收、运输及贮存管理制度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验收、运输及贮存管理制度

食品原料、食品增添剂和食品有关产品的采买、查收、运输和储存管理制度原辅料采买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使厂对采买原料、辅料、包装资料的质量实行有效控制,保证采买物质的质量切合规定要求,价钱合理,交货实时,特拟订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使用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辅料、包装资料的采买。

三、职责技术部指定所需采买物质的质量标准或要求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生产部依据技术部提出的工艺要求做小批量生产试验;副厂长负责对合格供给商名单的审批;厂长负责采买计划的审察和同意。

四、工作程序1、采买应实时采集填制《供给商检查表》,内容包含:供给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状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成立档案。

供给商的档案包含: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B、产品的质量状况;C、价钱与交货期;D、历史业绩等。

依据这些做出《合格供给商名单》。

2、对合格供给商的控制A、货检员对供给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供货商每次供货如产质量量不合格,按本厂《不合格品控制次序》履行,如交货期交货数目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买员对供给商提出警示,严重时发出暂撤除供给商关系的通知。

3、采买资料对主要原辅料的采买由采买部门依据订货合同对原资料的需求量要乞降库存状况拟订采买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目、采买依照等报厂长同意。

在《合格供给商名单》上选择供给商并与之获得联系,拟制采买合同,《采买合同》的拟制一定切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采买合同》由采买部门保留。

4、采买产品的考证采买产品的考证按《原辅料包装资料标准》的规定履行。

采买产品出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

原辅料及包装资料一定切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有关法律法例和规章的规定,推行生产同意证的果断采买有 QS 标记的产品,质量检验科严格依照标准要求进行查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

原辅料包装资料的查收从合格供给商采买的原辅料包装资料,供给商应供给有关证明资料,采买产品进厂后质检部进行查收的同时还需对供给商名称,货证能否符合等有关资料进行查对。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环保高效有机肥料,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不能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必须用清水。

然后加入有机生物发酵复合菌(每吨原料加1-2kg),并按原料成分(鸡粪:木薯渣或菇渣:秸秆=6:2:2)粗调堆有机肥料水分60%-65%、碳氮比为20-30,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配料时须先将红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机肥发酵生物菌充分搅匀,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用搅拌机充分翻搅均匀。

注意:堆肥原料应提前几个小时处理,用水浸透,用于稀释生物发酵菌的水应视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的饮用水。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车间,堆成发酵堆,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65℃(用手摸烫手),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

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各种添加物(添加物见附录2)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

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堆肥实施阶段1、原料混匀: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加入有机生物菌肥,可适当添加一些磷矿粉,钾矿粉,磷矿粉尽量采购中品位磷矿(全磷含量>18%),向有机肥原料中添加磷矿粉的用量需考虑原料的酸碱度,弱酸性原料中可多加磷矿粉,中性和微碱性原料中少添加天然硫酸钾镁肥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国际上通常将加工中的所有原料统称为配料。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终产品中存在的成分,不管其所占比例大小,都属于配料。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标准明确规定,加工所用的配料必须是经过认证的有机原料、天然的或认证机构许可的。

这些有机配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质量或体积不得少于配料总量的95%。

也就是说,在生产工艺需要或在受客观条件限制时,允许在加工中使用非人工合成的常规配料,但不得超过所有配料总量的5%。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可以获得有机原料的来源,就不应该再使用非有机的同一种原料。

例如,制造某种豆制品需要100 t大豆配料,如果只能买到90 t有机大豆,于是企业就使用10t常规大豆,这样做是违反际准的。

所以标准中规定“同一种配料禁止同时含有有机、常规或转换成分”。

水和食用盐作为加工中重要的配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不计人所要求的有机配料中。

也就是说,在计算有机配料比例时,应扣除水和盐的贡量。

例如,一种油余花生产品中含94%的油余花生、4%常规棕搁油和2%的食盐,如果将食盐计入配料,则该产品就不符合95%有机配料要求,但山于食盐不计人配料所以有机花生占配料的实际比例是95.9%,因此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2)对于液体形式的有机产品,其有机配料体积分数按照式(2)计算(其中对于由浓缩物经重新州合制成的,应在配料和产品成品浓缩物的基础土日算其有机配料的体积分数)。

例如,某企业生产500 ml.的液体饮料,其中含有190 ml有机胡萝卜原汁,10 ml橙原汁,根据i1算,有机配料的体积分数应为95%,可以认证为有机食品。

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

GB-T 19630.2-2009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2-2009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中国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前言GB/T19630《有机产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第4部分:治理体系本部分为GB/T19630《有机产品》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1 范畴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加工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GB/T 19630.1生产的未加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及包装、储藏和运输的全过程,包括食品、饲料和纺织品。

EU/NOP涉及饲料认证,EU中涉及发酵剂认证,GB中未包括,EU/NOP中不涉及纺织品,鉴于目前市场需求,建议保留GB中有机纺织品标准,增加饲料标准。

本部分有机纺织品的适用范畴为各种天然纤维材料的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287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6764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18885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 生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的本部分。

3.1食品food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然而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3.2饲料feed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

有机食品加工生产配料的要求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国际上通常将加工中的所有原料统称为配料。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终产品中存在的成分,不管其所占比例大小,都属于配料。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标准明确规定,加工所用的配料必须是经过认证的有机原料、天然的或认证机构许可的。

这些有机配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质量或体积不得少于配料总量的95%。

也就是说,在生产工艺需要或在受客观条件限制时,允许在加工中使用非人工合成的常规配料,但不得超过所有配料总量的5%。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可以获得有机原料的来源,就不应该再使用非有机的同一种原料。

例如,制造某种豆制品需要100 t大豆配料,如果只能买到90 t有机大豆,于是企业就使用10t常规大豆,这样做是违反际准的。

所以标准中规定“同一种配料禁止同时含有有机、常规或转换成分”。

水和食用盐作为加工中重要的配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不计人所要求的有机配料中。

也就是说,在计算有机配料比例时,应扣除水和盐的贡量。

例如,一种油余花生产品中含94%的油余花生、4%常规棕搁油和2%的食盐,如果将食盐计入配料,则该产品就不符合95%有机配料要求,但山于食盐不计人配料所以有机花生占配料的实际比例是95.9%,因此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2)对于液体形式的有机产品,其有机配料体积分数按照式(2)计算(其中对于由浓缩物经重新州合制成的,应在配料和产品成品浓缩物的基础土日算其有机配料的体积分数)。

例如,某企业生产500 ml.的液体饮料,其中含有190 ml有机胡萝卜原汁,10 ml橙原汁,根据i1算,有机配料的体积分数应为95%,可以认证为有机食品。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食品原料选购索证验收制度1、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台帐应妥当保管并随时可供有关部门查验。

2、选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向固定供货商选购食品的,要签订选购供货合同。

3、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选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选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选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选购清单。

4、建立选购记录台帐,照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5、依据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选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当保存备查。

记录、票据的保存期不得少于2 年。

6、不得选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颖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7、生肉、禽类应实行动检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监视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书。

餐厅从业人员培训和体检制度1、从业人员每年必需进展一次体检,必要时承受临时安康检查。

参与或临时参与工作的人员,应经培训和体检,取得安康培训合格证明前方可参与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工作。

3、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马上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解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上岗。

4、食品安全治理制定培训打算,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学问培训。

5、餐饮效劳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康体检和培训档案。

餐厨废弃物处置治理制度1、帮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存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有机产品加工原料及配料采购及接收规程
1.原料采购
1.1 有机产品加工原料组成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确定,遵循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的规定。

1.2 在企业内部有机种植基地采购原料时,要在苹果出库前进行检验(包括产品包装、标签及
其它相关文件证明),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以办理出库手续,运往加工厂。

1.3 在企业外部有机生产基地采购原料时,购销双方要签定购销合同,明确责权关系。

运距
短时(100公里以内),要由采购人员亲自带领经过检验、清洗合格的运输车辆到现场调运。

运距长时,可由供货方运至本地,但在确定采购之前,要由企业有机食品工作负责人到储存现场查看,索要有机认证证书,货物的出入库记录。

1.4 采购原料时,在原料出库前要取样封存备查备检。

1.5 采购运输过程中,如出现污染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将污染原料与其它原
料隔离,保证原料质量。

并做好记录。

2. 辅料采购
2.1 对供方的评价
对供方的评价由供销部与检验课进行评价。

并应尽可能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报告》、非转基因证明、生产工艺等),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质量体系体系认证有效证书(HACCP 或ISO);
供方的自然情况,即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是否为转基因产品、价格、交货
情况和后续服务等;
供方的生产能力、质保能力、追溯能力。

2.2 首次供应辅料的供方,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同上)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
量试用,测试和试用合格才能供货。

2.3 供销部根据加工计划,采用订单或电话采购有机原料和辅料,订单内容应包括:
a)采购物资名称及规格;
b)质量标准;
c)数量、价格;
d)交货期限;
e) 批号:(没有批号的原辅料,根据采购日期编制批号)
2.4 供销部采购的辅料到厂后,应在采购当日内进行检验和验收,经验证合格后到仓库管理
员处办理验收手续,不合格的辅料退货或降级处理。

3. 采购有机原料、辅料的验证
3.1 采购有机原料、辅料的有机性由有机原料采购员验证。

3.2 采购有机原料、辅料的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质量由检验课验证。

3.3 在接收到有机原料时,对原料进行检验,以保证原料的有机性
3.3.1 核对运单、购销合同与运输的原料,确定所运输原料的种类与数量与运单或购销合同
上所写无误后方可接收。

3.3.2 检查原料标签是否完好。

如果发生标签脱落或部分产品未粘贴标签的情况,要先对产
品进行隔离,并对该批产品进行追溯,确保原料为所购有机产品后方可使用。

如果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原料的有机性,则先追查责任人,如果责任在我方,转做常规原料使用,如果责任在供方,则退货或达成协议后让步接收,做常规原料处理。

3.3.3 检查原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

如果包装破损,则该包装产品转为常规原料处理。

3.3.4 根据产品加工规程的要求,检验产品外观,外观不合格时做退货处理。

3.3.5 必要时,取样检测。

一、有机原料运输记录
二、原料接收记录
三、出入库记录
四、加工记录
五、加工废弃物处理记录
六、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