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汽车这次真要大干一番了

合集下载

创新创造寻突破 高端节能促发展——徐工LNG系列装载机一次性全部通过技术鉴定宣布进军石材领域

创新创造寻突破 高端节能促发展——徐工LNG系列装载机一次性全部通过技术鉴定宣布进军石材领域
供重要保障。
部 总 经 理 杨 东 升 指 出 ,多 年 来 徐 工 装 载 机 以产 品 创
L w8 0 0 K —L N G 样机 经 国家工 程机 械质量 监督 检验 新 、技 术 创新 为 先导 ,以大 吨 位装 载机 为 突破 口走 出 中心检 测 表 明 :整 机性 能 达 到 国家及 行 业有 关 标 准要 了一 条 特 色发 展道 路 ,奠定 了徐 工 装载 机 的行 业 领 先
责任感 的企业 。为了守护那一片蓝天 ,给经济发展注 响力 产 品”称 号 ,并 于2 0 1 3 年 获得 “ 中 国工程 机 械 年 入更加健康 的血液 ,中国政府正在全力寻求清洁能源 度产 品T O P 5 0 ”大 奖 。 在更广阔领域应用。而L N G 因为其独特 的环保特性 , 从传统能源领域脱颖而出 ,正在从社会生产 、生活 的

能源 革命 、产 业破局 ,一切 为 了守护那 片蓝

在传 统 能 源 日趋 紧 张 ,环境 日趋 恶劣 的背 景下 ,
平均 节能 超 过3 0 %,经济 效 益非 常显 著 。徐 工L W6 0 0 K

中国经济发展 的困境也在拷 问着每一个具有强烈社会
L N C 轮 式 装 载机 荣 获 工程 机 械 行 业 “ 2 0 1 2 年 最 具 影
徐 工作 为 中国工 程 机械 行 业 的领 军 者 ,在 为 广 大 徐 工 再 次 领 跑 行 业 。 参 加 此 次 鉴 定 会 的 行 业 专 家 对
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 ,也在承担着重要 的社会责任。
徐 工一 直 致力 于 用所 掌 握 的技 术 为全 社会 服 务 ,引领 技 术 的掌 握 已走 到 了世 界最 前 沿 ,属 于 国际 首创 。该 中 国工程 机 械产 业在 节 能 环保 领 域破 浪 前行 。继 在大 产品成功实现 了L N G 在大型轮式装载机上的应用 ,节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何伊凡他是一个不怕身后洪水滔天的国企改制者?还是一个拿民族品牌和国家利益做交易的人?亲手导演了徐工改制的王民,究竟会把他自己和2万人的徐工集团带往何处“这不是一场战争”。

寒风瑟瑟下,空旷的华北平原,200多辆重型机车,最轻的也有十八吨,扬起滚滚尘埃,大地为之震颤,“这是一次科技的较量!”2005年1月,徐工集团首则形象广告在境外的凤凰卫视热播,媒体的选择和画面的气势暗示了其对自身的期许:突破本土防线,成为国际市场有力竞争者。

然而,广告语成了错误的预言。

在那之后不久,这家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年销售收入200亿的大型国企就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改制之争”。

它与国际私募投资基金凯雷的合作被舆论描述为一桩浮士德式的交易,而其民企对手三一重工的总裁干脆指责这桩交易将成为腐败的注脚和民族品牌沦陷的开端。

毫无疑问,徐工是近20年来国企改制史中难得一见的高透明度的样本。

改制过程中的每一步、谈判交易的每一处细节、协议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被人们拿到“聚光灯下解剖台前详细检查”。

另一方面,这起引发了巨大争议的海外私人资本并购国企案,也被国际舆论当作中国对外开放“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标志。

但是迄今为止,负责审批的商务部、国资委和发改委的高层官员都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放行。

大幕尚未落下,“导演”王民已站上了前台。

尽管许多人迫切希望从他此前一直紧闭的口中得到某些适用的普遍结论,但显然,这位无意中制造了历史的国企董事长的自白仍不会是最后的谢幕陈辞。

不过,第一当事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心路轨迹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切面。

妥协2006年10月17日,徐工集团全资拥有的徐工机械发出通告,一天之前,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和《合资合同》之修订协议。

根据这两则修订协议,凯雷放弃了控股徐工机械的计划,将持股比例从85%下调到50%,未来徐工机械可能带上的帽子将从外资企业变更为合资企业。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五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五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五篇起重机的吊装重量取决于背后的砝码,对于一个国家,砝码的轻重取决于自身的重量。

——大国重器。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大国重器》观后感500字当看到《大国重器》播出V58项目产品在连云港码头装船的镜头时,作为拍摄的亲历者,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摆个摊位,放几张图片,与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相比,简直就是不能看的产品”当听到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评价徐工第一次参加德国宝马展时,不禁有些心酸;当听到王民董事长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时,作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从美、欧、日主导,中国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国,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工程机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谓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走进去”后努力“走上去”,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铸就了敢与国际抗衡的国之砝码、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大国重器。

在《大国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摄期间,徐工国际化就不断传来好消息:2012年7月,徐工集团谋划布局全球市场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欧洲研究中心、徐工欧洲采购中心新址在德国北威州克雷菲尔德市正式启用;与此同步,美国、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筹划建设中,一个全球协同的徐工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徐工是一个有着70年光荣历史积淀和深厚底蕴内涵的企业,中国工程机械的原创主要在徐工。

徐工也是靠着不断变革创新,才有了今天……没有任何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给徐工,我们要成为最优秀的世界级企业,还有差距,这个差距,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填补”。

正如王民董事长所言,正是凭借着一代代中国装备制造人,用汗水与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国的装备制造规模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2012年,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寒冬。

新徐工,新征程,新作为

新徐工,新征程,新作为

文/严学锋2023年4月,整体上市的“新徐工”业绩首秀:2022年的主要经营指标领跑行业。

这一年,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机械)实现营业收入938.1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0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8.13%;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国内行业双第一,净资产收益率行业领先,经营质量更加坚实。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以及行业竞争激烈、景气周期性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徐工机械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显著的秘诀是什么?《董事会》杂志调研发现,科学的创新思维,澎湃的创新动能,叠加徐工人的敢于争先、奋楫拼搏,最终将徐工机械形塑为以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国企。

识变应变,坚定创新自信在激烈的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徐工机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创新思维。

紧扣时代命题,追求卓越洞察。

历经多轮行业周期的起伏和考验,徐工机械的管理团队已形成卓越的洞察力和强大的信念力,在坚守、改革、创新中,形成了对中国和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及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诚如公司董事长杨东升所言,“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也是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深邃思考的时代命题”。

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

公司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弘扬“洞察发展规律的思辨精神、敢于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识变应变求变的创新精神、聚力攻坚克难的登顶精神”的新时代徐工“四种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鼓励徐工人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思想束缚,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努力运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引导新实践。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徐工机械2022年年报披露,公司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为战略重点。

公司优化研发体系布局,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重大工程需求推进“1+6+N”研发体系变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国重器观后感3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3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3篇《大国重器观后感》最近看了《大国重器》这部纪录片,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感触颇多。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咱们国家在装备制造业上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那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每一项都让我这个普通人惊叹不已。

就拿徐工集团的起重机来说吧。

以前我只知道起重机就是用来吊起重物的,可看了片子我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徐工的起重机,那巨大的吊臂高高扬起,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

在建设大型桥梁的时候,它们可是功不可没。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场景,是要吊起一段巨大的钢梁。

那钢梁又长又重,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起重机司机坐在操作室里,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各种仪表和监控画面。

指挥员在下面拿着对讲机,大声喊着各种指令。

“起!”“慢一点!”“往左一点!”每一个指令都干脆利落。

随着起重机的缓缓启动,那巨大的钢梁开始慢慢离开地面,一点点升高。

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出一点差错。

可人家徐工的起重机就是牛,稳稳当当,丝毫不差地把钢梁吊到了指定位置。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国重器,什么叫中国制造的力量。

还有中国一重的大型锻压机。

那家伙,真的是个巨无霸。

一个巨大的锤头,重重地砸下来,就能把一块坚硬的金属坯料锻造成需要的形状。

我看到工人师傅们在操作台前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自豪。

他们精心调整着每一个参数,确保每一次锻造都是完美的。

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在锻造一个大型零件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出现了。

师傅们马上停止了操作,围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他们没有丝毫的马虎和敷衍,那种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解决了,零件锻造成功,那一刻,整个车间都响起了欢呼声。

再说说振华重工的港机设备。

在全球各大港口,几乎都能看到振华重工的身影。

那些巨大的岸桥、场桥,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高效地装卸着货物。

我看到在一个港口,一艘巨大的货轮靠岸了。

徐工铺就康庄大道

徐工铺就康庄大道

徐工铺就康庄大道发表时间:2009-10-28T14:23:54.310Z 来源:《石油石化物资采购》第10期供稿作者:本刊记者张楠[导读] 这一良好战绩,除了受国内市场基建投资加大的影响之外,更应该归结为徐工一以贯之的技术战略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筑路机械市场竞争异常残酷,但是,作为国内筑路机械的龙头企业,徐工科技以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精益制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众多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关注和青睐。

尤其是轮胎压路机,该公司在科学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果断“亮剑”,迅速出击,销售量连创新高。

数字隐藏的秘密在其他企业还在为摆脱金融危机绞尽脑汁的时候,徐工集团早已洞察先机,早谋划、早实施,抢占市场先机。

眼下,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仍在延续,但是,国家加大基建投资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坚持“加强合作,同心同行,科学应对,创新共赢”的营销工作思路,继续坚持“两个明确”为主线,“两个提升”为抓手,“十项关键突破”为着力点,立足自身实际、瞄准市场需求,提前细致的做好研究和策划,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市场策略。

在年初和年中,徐工根据市场变化,因时制宜,适时推出了有效政策,并配合有效的推介,显著拉升市场份额。

真正做到了先人一步、快人一招,抢得了先机,在行业整体销量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份额实现了逐月逆势提升。

2009年,徐工科技轮胎压路机产品销量连创新高,1—7月份,销量近300台,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5%。

尤其是今年推出的两大新品——XP262/XP302轮胎压路机,销售形势更是喜人,备受市场青睐,一举占据了国内大吨位轮胎压路机60%的市场份额。

这一良好战绩,除了受国内市场基建投资加大的影响之外,更应该归结为徐工一以贯之的技术战略。

让技术说话关注徐工的人,或许还记得2008年11月的上海宝马展上徐工带给我们的震撼。

作为国内顶级路面设备制造商,素以先进技术著称的徐工自成立以来,多次引导了行业内的技术革新。

徐工机械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元

徐工机械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元

徐工机械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元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于2023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龙头骨干企业),2023年优化方案申报当年两业融合国家试点,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入选首批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

该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发展服务型制造,形成多领域齐头并进的现代服务业,服务工程机械制造主业,同时,工程机械制造主业又拉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此形成了两业深度融合新模式。

目标完成顺利重点项目总投资超额从两业融合试点目标上看,徐工机械完成较为顺利。

首先,已连续3年保持现代服务业收入占营收比30%以上。

产品增值服务营业收入由2023年的291.4亿元,增加到2023年390.4亿元,新增服务型制造营收99亿元,公司制造服务业收入占全部营收的41.6%,同时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服务型制造业务展开,为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下游新增劳动岗位5000余个,有力地提升了产业结构层次,加强了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也增强了区域辐射能力。

申报国家级试点单位的方案中,包含6个重点项目,申报时拟总投资145060万元。

3年来,该公司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由于选址问题无法解决的徐工智联智慧物流园项目,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存放问题,取消了该项目,并根据市场情况新增工业互联网提升和高端起重装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加上原计划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全球电子商务平台、后市场服务备件体系等5个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210136万元。

试点总结七大经验做法在3年来的试点工作中,徐工机械对处于工程机械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中科技研发、现代供应链、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后市场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不仅有效缩短产品服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促使两业深度融合,而且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任务,总结出七大经验做法。

直道超越有力度 弯道超车有创新——访徐工集团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罗东海

直道超越有力度 弯道超车有创新——访徐工集团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罗东海

企业家丨E N T R E P R E N E U R‘‘企业真正的动态‘护域河’永远是企业家们的不断创 不断创造长期价值,不断从一条增长曲线跳到另一条增“十二字”站稳脚跟记者:徐工汽车当年进军重卡行业时,重卡市场已 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作为行业“新兵”要在这个市场分 一杯羹并非易事,但通过努力打拼,你们不仅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且未来可期。

这样的竞争力来自哪里?罗东海:2017年,我们重卡年度销量突破1万台,2008年,为实现多年的汽车梦,徐工集团成立汽车 事业部(简称徐工汽车),进人了充分竞争的重卡市场。

经过十二年努力,作为重卡市场迟到者的徐工汽车不仅 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还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领 先优势,为企业在重卡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增添了很 强的后劲。

徐工汽车的竞争力来自哪里,又如何实现“弯 道超车”?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徐工集团汽 车事业部总经理罗东海:走进徐工看跨界徐工集团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涉足汽车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前者作 为汽车行业迟到者却在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 领先优势,后者已成为工业互联网行业领跑者。

其跨界经验是什么9对所跨界 行业又有什么见解?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对徐工集团下属相关企业 进行了采访。

—编者直道超越有力度弯道超车有创新—访徐工集团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罗东海文/本刊记者韦敏关键词:罗东海徐工汽车三新一大战略行业生态动态护城河新产业矩阵直道超越弯道超车海革线东变曲罗新长382021.4E N T R E P R E N E U R丨企业家2018年徐工汽车成立十周年时,关心徐工汽车的朋友中 有人建议搞一个隆重的庆典,但我们觉得这样的庆典还 为时过早,因为徐工汽车还处在“生”与“死”的临界 线上,还在“闯”与“创”的路上。

虽然庆典没有搞,但我们基于十年发展展开思考和复盘,对企业“十三五”战略规划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评估、判断、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cial Vehicle &
Spare Parts and Components
9
徐工汽车这次真要大干一番了
全新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发布“HANVAN 漢風”新品牌,以及发布精心打造的新一代产品。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向来以“低调”示人的徐工汽车表现得格外高调,并向业界表明了其强化重卡之路的决心与行动。

如果从2008年收购春兰汽车开始算起,徐工汽车的重卡之路至今已经走过了6年有余。

这期间既
业新兵的“风起云涌”。

重卡行业中的种种变幻莫测似乎都与徐工汽车的关系并不大,虽然期间也有更

_本刊记者_庄严
有国内重卡市场难得一遇的高峰,
也有在宏观经济调整下的低迷,更有诸如大运、集瑞这样冲入重卡行
徐工汽车“”重卡正式下线
10
2015.4
专用车与零部件
从几年前就开始谋划全新的生产基地,即使目前重卡市场并不算景气的时候,徐工集团及徐工汽车也要坚定不移地完成新基地的建设,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徐工集团在徐州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从而切实落实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多次提出的“要把进入重型汽车产业作为徐工集团的长期战略构想”。

他还为记者详细地介绍新基地的整体情况。

全新重卡生产基地落户于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占地约200万m 2,本着“博采众长、规划领先、滚动投入、分步实施”的思路予以实施。

3月18日新投产的一期项目占地约92万m 2,建筑面积约50万m 2
,总投资25亿元,将形成年产6万辆重卡及8万台驾驶室的制造
新升级的新品发布,部分细分领域产品销量的大幅上升,但总体而言徐工汽车仍未进入国内重卡行业的主流,因为其并没有因市场高峰而大肆上量,也没有经济低迷而备受煎熬,更没有那些“土豪”“高富帅”的高调与张扬,更多时候徐工汽车还是表现的非常低调,甚至低调的到了让人遗忘的边缘,这不得不让记者怀疑徐工集团到底是否拥有要在重卡领域大干一番的决心,也对徐工汽车的明天充满了担心。

然而,这些怀疑和担心在2015年3月18日彻底消失,因为在这天,徐工汽车不仅公布了其最新产品系列,还展示了其全新生基地,这“两新”恰恰表明,徐工汽车这次真要在重卡之路上大干一番了。

全新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徐工汽车的制造水平
徐工汽车进入重卡行业多年未能实现跨越性的发展,与南京现有生产基地的整体制造规模和水平不无关系,有徐工汽车的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表示过现有厂区制约了徐工汽车发展的态度。

相比于国内其他重卡企业而言,徐工汽车在南京的生产基地的确有些拿不出手,其中大部分都是春兰汽车留下的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厂房和设备,虽然徐工汽车接手后进行过改造升级,但仍无法满足当下市场对产品的要求。

徐工汽车总经理助理、营销
公司总经理陈景哲就告诉记者,正
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徐工汽车在徐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
来自行业和地方的领导与徐工集团管理层共同见证了新基地的投产
Special Vehicle &
Spare Parts and Components
11
规模;二期项目,将重点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产业,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超百亿的销售目标。

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车生产区(含车身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调试车间及车架联合车间、工程机械联合车间)、整车路试与成品停放区、公用资源综合站房区及公司办公管理区。

此外,徐工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部部长王健还介绍了新基地几个明显的亮点。

一是项目环保、低碳。

车架涂装采用的硅烷工艺和阴极电泳底面合一涂装工艺、车身烘房的废气排放根据产量采用了变频自动控制等,充分体现了环保、低碳的建厂理念。

二是工艺成熟、设备先进。

生产上采用国内外成熟工艺和高效节能的制造设备,车身的冲压、车身的焊接、车身的涂装等多条线采用了机器人自动操作,车身涂装采用水性漆工艺,整车内饰装配借鉴轿车生产理
在不久前举行的bauma China 2014上,记者曾目睹过新产品的尊容。

所以相比新产品,记者更对新品牌充满了好奇,
对于这个新品牌,陈景哲介绍说:徐工汽车在2013年就重新做了品牌战略的梳理和规划,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酝酿全新的品牌形象。

新品牌发布之后,徐工汽车将全面实施“HANVAN漢風”重卡品牌战略,打造徐工主品牌下的第二层次重卡产业品牌,用3~5年时间将“HANVAN漢風”培育成国内重卡行业的主流品牌。

紧接着,王健还为记者详细解释了“HANVAN漢風”品牌的含义。

“HANVAN漢風”以“漢”为主题字诠释品牌内涵、以“風”为关键字诠释重卡元素,使用繁体字更为了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之所以特别强调“漢”,是因为徐州是汉王朝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徐工集团崛起的吉祥地。

以此来寓意徐工汽车的产品植根于徐州,并开创新的辉煌。

“HANVAN”由“H A N ”和“V A N ”组成。

“H A N ”的本意是汉王朝,而“VAN”的本意是先锋、领袖。

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徐工汽车对重卡产业的思考和对终端客户的理解,并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

同时,采用英文组合也更加有利未来的海外推广。

说完了品牌,就肯定要说说搭载“HANVAN漢風”品牌的新产品了。

据陈景哲介绍,“漢風”重卡是徐工汽车历时3年研发的全新产品,是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更舒适的全新一代高端重卡。

徐工汽车营销公司市场部副部长胡佳林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新的产品
念,既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制造精度和质量,又实现了成熟、可靠及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三是“三化合一”、管理高端。

管理上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厂管理系统,体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化工厂理念,高度集约化、柔性化、智能化和全数字化管理代表了国家高端装备制造转型方向。

此外,新基地还规划了3条检测线,一期已经建设1条。

该检测线包括车速仪、尾气排放检测仪、轴重检测仪、制动(ABS)检测仪、灯光调整仪、侧滑台、转角仪、驾驶室淋雨室等设备,完全满足国家最新法律法规要求。

全新“漢風”系列助力徐工汽车达到新高度
在新基地一期竣工投产的同时,徐工汽车还发布了其全新的重卡产品,以及全新的品

——“HANVAN漢風”。

徐工汽车“HANVAN ”正式发布
12
2015.4
专用车与零部件
系列。

他介绍说:“漢風”重卡整车造型、人机工程、精细化程度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性、可靠耐久性、安全性、操控性、动力性、平顺性、功能与配置均在国内领先。

同时,还体现在3个具体方面上。

首先是更安全。

应用FCWS(前向防撞报警系统)、 LDWS(车道偏离报警系统)以及TMPS(胎压监测系统)等主动安全系统;静态转向灯可实现
整车经过零部件台架试验、整车台架可靠性试验、强化路面试验等多重验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再次是更经济。

根据细分工况特点,应用AVL Cruise软件对动力传动系统精心匹配;对空气动力学组件进行优化设计,整车风阻系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选用轻量化主要总成部件,并应用CAE技术对主要结构件进行拓扑设计,降低整车自重。

最后是更舒适。

应用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方法,精心设计室内色彩和纹理,精心布置室内各类装置;对底盘的悬架系统和驾驶室悬置系统等进行专业调校,平顺性优于同行水平;采用各种控制技术和隔音装置,驾驶室内噪声水平低于国内同类产品4~5 dB。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漢風”重卡在国内市场都颇具竞争力,所以也就承载了徐工汽车更多的未来期望。

王民就在致词中表示,在经济持续下行、困难很大的当下及工程机械不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共同面对的艰难时刻,作为一个有坚定战略目标和世界级追求的企业,徐工始终在低迷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地
向着中高端、国际化、世界级“珠峰登顶”目标迈进。

尽管重卡行业竞争激烈,但机会总是给勇于进取、有准备的企业。

徐工要在市场导向、追求
中高端目标下打造重卡,努力将其培育成有技术底蕴、有实力内涵、高端人才愿意凝聚的大产业。

徐工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攀登的企业。

越是行业低迷,越要加大改革力度,苦练内功,卯足干劲;越要一着不让地加快重卡等高端装备产业的谋篇布局和开疆拓土;真正以徐工的坚守改革创新,为实体经济走出低迷、挺起大型龙头国企支柱性的责任担当。

弯道辅助照明,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日间行车灯提高阴雨天的行驶安全性;配装的ALS(前照灯自动点亮系统)大幅提高隧道行驶安全性;车身采用独特的笼式优化结构,强度符合欧洲ECE R29法规关于正面碰撞、侧面碰撞、顶压等要求。

左右车门一体成型,装有防撞杆梁以及加强的门梁。

其次是更可靠。

匹配国内主流部
件供应商部件及可靠性的电器元器件;
新基地意味着新希望
除了牵引车,自卸车、混凝土泵车等专用车产品
也是新产品的发展方向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