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话题作文“抱怨”导写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作指导与优秀学生例文素材

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作指导与优秀学生例文素材

话题作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作指导与优秀学生例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苏轼《题惠崇〈春江晓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或所蕴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解题: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是一幅鸭嬉图,而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

附:题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意境角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作者选取了4个意象:竹子、桃花、江水、鸭子。

先从身边写起,写出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去感知“春江水暖”,去享受春的洗礼、大自然的快乐。

诗中洋溢着一股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表达出作者对美丽和迷人的春天的期盼和向往。

如果就所给诗句的意境作文,应吻合诗的这一格调。

并尽量选用记叙文或散文文体,可以采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做到夹叙夹议。

哲理角度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

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水暖”强调了春天到来时江水的“温度”,“鸭先知”则强调了常年生活在水中,陶醉在水中,随时都在感知江水变化的鸭的“知觉”。

而这江水的“温度”,鸭的“知觉”是不能用画笔直接画出来的。

但诗能将这些细节描写如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的优势。

作文“慎独”

作文“慎独”

话题作文“慎独”导写一、写作指导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二、思路点拨纵向结构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

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

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

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

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

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

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

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

(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

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

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

怎样才能“慎独”。

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

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

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

高考作文与作指导素材:材料作文“抱怨”

高考作文与作指导素材:材料作文“抱怨”

2012高考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抱怨”导写【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生活不如意时,人往往就会产生抱怨。

有人说,抱怨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情绪发泄上来看,抱怨未尝不可,起码是一种宣泄或释放;而有人说,抱怨终归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生活态度,因为抱怨不仅无益,而且还令人生消极,使人走向无法自拔的境地……你是如何看待或对待抱怨的呢?就“抱怨”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或套构,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等,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作文材料给了我们两种对待“抱怨”的态度,一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抱怨抱怨也是常情;二是不可取,因为抱怨无益于人生。

这两种观点,可以任选一种写,但不能两种都选,即不能既说抱怨好,又说不好,必须选其中一种观点去阐述。

一般而言,说抱怨好的观点,难以自圆其说,不太好写。

而否定抱怨的观点,就比较好写些,比较容易自圆其说。

确定了观点以后,那就是阐述观点了。

注意,阐述或论述观点时,要尽量写得具体些、形象些,力争避免空洞和抽象化。

2类卷1人为什么活着?人生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大诗人艾青说:“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呢?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为什么我的容颜不是国色天香,为什么今天天气这么糟糕,为什么我生活在这么贫穷的家庭里,为什么老天爷这样对我……为什么要抱怨这抱怨那呢?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

俗话说得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

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异彩纷呈的人生。

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门其实开着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门其实开着

命题作文“门其实开着”作文升格示例【金题回放】美国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故事。

含冤入狱19年的银行家安迪,花了19年的时间暗自挖掘了一条隧道,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越狱成功.而在安迪来到肖申克这座监狱之前,尽管有一些人一开始可能反抗过、怀疑过,但最终人人都认同了这里不符合常态的体制和生活方式。

而安迪,在经历了许多磨难,看清真相之后,始终心怀希望与信念,憧憬自由.门其实开着,安迪19年的坚持,最终得到了肉体的解放,获得了心灵的救赎。

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首先,注意对“门”的理解。

从形式上看,“门”有具体、抽象之分。

具体的门,即有形的门,既指房屋、车船处的出入口,也指在这些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如铁门等;还指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如球门、闸门等。

抽象的门即无形的门,既可指方法技巧规律,如门径、窍门等;也可指欲望、情感、境界、思想和心灵,如心灵之门、沟通之门、理解之门、幸福之门、希望之门、成功之门、新旧思想之门、自由之门、宽容之门、友谊之门、正义之门、真理之门、天堂之门等;还可指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如儒门、佛门等。

从内涵上看,“门"意蕴丰富。

门,可以是一个起点、一个界限,也可以是一个终点;可以是一次启程、一次跨越、一次腾飞,也可是一次升华。

我们在写作中要能体现出“门"的这些内涵之一.其次,“其实开着”关键在于“其实”,这个带有转折意味的副词,要求文章必须体现出门由以为关闭到发现开着的变化。

很多同学没有能够准确理解“其实"二字的限定,而将题目简单地等同于“门"“门一直开着”“虚掩的门"“门永远开着”等,偷换命题,严重偏题。

失分陷阱多数学生看了文题,就直觉得认为此文只能写记叙文,故而在选材上大都雷同。

其实,“门其实开着”,写作议论文的空间更大,可以更丰富地阐释门的寓意。

高考作文写作:如何面对诽谤抹黑 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写作:如何面对诽谤抹黑 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写作:如何面对诽谤抹黑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不时会遇到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和抹黑。

如何应对呢?有人说,嘴长在别人身上,耳朵在自己身上,根本不必听。

也有人说,经受流言蜚语和赢得赞誉一样,是生活的常态,不如淡然处之。

也有人说,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不能做“沉默的羔羊”,必须勇敢反击。

也有人说……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呢?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命题方式:审题要点: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对“流言蜚语”的看法。

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过程:所给的材料属于思辨型议论文材料。

材料的第一句话是说“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和抹黑”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第二句提出怎样应对生活中的“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和抹黑”,第三句分别列出人们面对“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和抹黑”的几种不同看法或态度:一种是根本不必去听;一种是淡然处之;一种是勇敢反击。

当然,材料中“……”表明还有其它不同的看法。

给材料提示,注意关键词:(1)生活中,小到个人,大到国家。

个人、国家;(2)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和抹黑,三种不同层次的关键:流言蜚语(个人层面,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诽谤(人民内部矛盾或国与国非战略层面矛盾)、抹黑(国与国层面战略性矛盾)。

参考立意:淡然地面对流言蜚语;保持战略定力,行稳致远;对于恶意诽谤者,必须选择恰当的机会在适当的场合予以澄清;面对抹黑,不仅要坚决回击,还要揭露其背后的恶毒目的;高姿态面对流言蜚语,不屑理睬;……参考素材: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家唐纳·埃德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谣言的反应决定该谣言的命运。

埃德花了三年时间听取了79个女孩的谈话。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安徽卷:抱怨与改变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安徽卷:抱怨与改变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安徽卷:抱怨与改变导读: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安徽卷:抱怨与改变总有那么些人,他们抱怨家庭、抱怨社会,频繁地询问别人:“为什么会这样?”而有些人,他们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不时地追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这两类人拥有不同的心态,成为不同的人。

抱怨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这个世界所存在的光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地为牢;改变的人不仅看得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善于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自身的不足。

抱怨使人浮躁,改变使人安静。

年轻时的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他变得十分浮躁,每天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一位禅师告诉他:“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心应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你的世界也因此柳暗花明,这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

”林清玄陡然开悟,开始改变自己,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原则: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假如林清玄没有改变自己,而是抱怨下去的话,中国文学园林怎会有这样一朵奇葩?正是因为他的改变,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抱怨使人停滞,改变使人前进。

1814年,亨利·内斯特莱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富豪家庭,不料,他的家族受政治迫害,家道中落,他每天早起时的第一件事便是抱怨。

所幸的是,他后来在经历过多次失败后,询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最终研制出了给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食用的奶制品,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雀巢。

就是因为他的改变,化抱怨为动力,他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完成更伟大的成功!抱怨使人迷失,改变使人奋进。

有一个黑人不像其他黑人那样抱怨自己的肤色,否定自己的价值,从而迷失自己,而是坚定不移、慷慨激昂地喊出了口号:“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便是马丁·路德·金,他率领他的黑人兄弟向华盛顿进军。

他是真英雄、真汉子!试问,如果没有他的改变,何来百万黑人的解放?如果没有他的改变,何来民主进程的进步?是他,带来了黎明的曙光,带来了希望!所以说,我们不仅需要在事情发生后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事情未发生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尝试着去改变,我们会收获不一样的未来,领略不一样的风采!岁月流深,沧笙踏歌,我们在成长路上,不抱怨,只改变!。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生活给予我们无尽的思考和追问。

有一种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问:“为什么是我?”在看到别人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不是我?”还有一种人,在看到别人身陷困境时,却会问:“为什么不是我?”在自己得到机会时,又会问:“为什么是我?”这两种发问总是带给人无尽的思索,不同的发问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对这两种发问有什么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我?”这是人们陷入困境、面对机会时常有的两种发问。

不同的发问指向不同的反思结论,这背后是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的差异。

这个作文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在困境和机会来临时,在自我与他人的比对中,通过思辨形成积极理性的认知。

材料展示了两种人的两种思维。

第一种人不善于肯定自我,他们在遭遇挫折、看到别人得到机会时,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这种反思如果越过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怨自艾或妒忌他人的极端。

第二种人则相反,看到别人陷入困境、自己迎来机会时,会分析自己的优势,从肯定自己中得到人生的经验。

这种思考如果越过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负自满或故步自封的极端。

从任何一种人的角度出发,不是仅仅停留在面对困境不抱怨、面对机会须积极的浅层次思考,而是能辩证地思考“如何反思自我”,都是值得肯定的。

若能综合两种人的角度,谈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反思,由此探讨需要怎样的人生境界,则是最佳立意。

【佳作赏析】:弃抱怨之声,发反省之问行走于充满荆棘与挑战、鲜花和掌声的漫漫人生之旅中,总是会遇到不同的处境和情况。

面对挫折,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反省,才能避免更多挫折;面对成功,少一点骄傲,多一点反省,才能继续成功。

当面对诸如此类种种困难挑战时,不同人有不同的发问,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高度和人生视角不同。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自强进取

高中语文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自强进取

新材料作文“自强进取”写作导引[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镇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落难者,好心的人们拿出饭食给他们吃。

大部分落难者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镇长把食物送到一个年轻人面前。

年轻人说:“先给我找个活干。

给您干了活,再吃您的饭.”镇长说:“这里没有活。

”年轻人:“那我不能接受您的施舍.”镇长:“等一等,年轻人.你愿意到我的庄园干活吗?”20年后,他成为石油大王——哈默。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自强进取”主题生命的尊严无非在于它的整个过程,或许只是一个微笑,一次谦让,一份真诚……无需在乎它是多么的伟大与震撼,只要感到点滴的胜利就可以体会到生命的幸福。

喜欢隔离于喧嚣的尘世,更喜欢歆享于圣洁的灵魂与思想。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尊严一些吧,因了生命本身便是一种高贵与典雅。

生命的色彩让我们每个人都存有生活的欲望。

[写作导引]哈默取得成功原因是,具有自强的精神,有骨气,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等自强品质,他成功的内在动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综合所有因素,我们提取关键词“尊严”,可以这样立意:对待富贵之人,不是难在以礼相待,而是难在能够不卑不亢,保全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对待贫苦之人不是难在施以恩惠,而是难在以诚相待,彼此尊重;有尊严地活着,所'以得到命运的厚爱。

因为有尊严而得到了名誉,财富,也实现了人生的梦想.[素材链接]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儿子刘轩念中学的时候虽然很叛逆,但是他说过两件事,我不但服气,而且难忘.一件是我们看篮球转播。

刘轩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投进球的人总是第一个回防?”我说:“投进球的人,刚冲锋陷阵,一定最累,而且最可能接近对方的底线,为什么还最先回防?”刘轩理直气壮地说:“就因为他立了功啊!人有自尊的时候会更拼命厂另一件是有一天,在街上走,看见墙上被人涂得乱七八糟.我说:“真差劲!没公德!"刘轩竟然不以为烈地说:“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乱涂乱画当中,也有一种公德."我怔了一下:“有什么公德?"刘轩说:“你看,哪个涂鸦画得特别讲究、特别漂亮,别人就不会在上面再乱画,所以那些特别好的涂鸦能一直留在墙上,让大家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作文“抱怨”导写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生活不如意时,人往往就会产生抱怨。

有人说,抱怨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情绪发泄上来看,抱怨未尝不可,起码是一种宣泄或释放;而有人说,抱怨终归是不好的,不可取的生活态度,因为抱怨不仅无益,甚至还会消极人生,使人走向不可自拔的境地……你是如何看待或对待抱怨的呢?就“抱怨”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根据作文材料提示,它给了我们两种对待“抱怨”的态度,一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抱怨抱怨也是常情;二是不可取的,因为抱怨无益于人生。

这两种观点,你可以任选一种写,但不能两种都选,即不能既说抱怨好,又说不好,必须选其中一种观点去阐述。

一般而言,说抱怨好的观点,难以自圆其说,不太好写。

而否定抱怨的观点,就比较好写些,比较好自圆其说些。

确定了观点以后,那就是阐述观点了。

注意,阐述或论述观点时,要尽量写得具体些、形象些,力争避免空洞和抽象化。

要把文章写得具体些、形象些,比较见效的手法是使用修辞。

【名家示范】
抱怨是往鞋里倒水
陈虹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

抱怨的人以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困难,别人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但感受不同。

抱怨就像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都泄气。

天下有好几样无价值的行为。

譬如,在沙漠里推销一只船,收藏鱼刺,再就是抱怨。

宽容地说,抱怨属人之常情。

“居长安,大不易”,难道不许别人说一说苦闷吗?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

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一回事。

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

如同说,全世界的人合伙破坏他的成功。

这就可能把事情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抱怨不同于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

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神色平静的勇士,如同英雄。

而抱怨,是明明失败却不承认失败,明明有伤,却把伤口装扮成花朵一般的庸人。

人本来同情弱者,由于抱怨的人气急败坏,反而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后,非但没轻松,心情变得更糟,怀里的石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

常言说,放下就是快乐。

包括放下抱怨,因为它是心里很重又无价值的东西。

人们所以倾心于那些乐观的人,是倾心他们表现出的超然。

生活需要的信心、勇气和信仰,乐观的人都具备。

他们在自己收益的同时,又感染着别人。

人们和乐观——包括豁达、坚韧、沉着——的人交往,会觉得困难从来不是生活的障碍,而是勇气的陪衬。

和乐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得到了乐观。

许多人都抱怨过处境的烦难,发现无济于事之后便缄口了。

抱怨相当于赤脚在石子路上行走,而乐观是一双结结实实的靴子。

抱怨失去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朋友。

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受到传染。

失去了勇气和朋友,人生变得很难,所以抱怨的人继续抱怨。

他们不知道,人生有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拨乱反正,闭嘴是其中的真谛之一。

——摘自《读者》
【技法赏析】
“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这个比喻非常尖新、独特,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抱怨”概念给形象化了,让人觉得具体可感,且观点鲜明。

你想啊,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是要靠双脚去行走的,本来行程就很不容易,你再往鞋子里倒水,那脚还怎么能走?文章当然不止于此,进一步论述到乐观者豁达、超然,人气旺旺;而抱怨者则牢骚满腹、丧失勇气,败坏他人。

最后指出结束抱怨的方法就是闭嘴。

全文陈事述理,阐述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语言平易晓畅,很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习作】
不要抱怨生活
朱鹏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大诗人艾青说:“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常常听见有人抱怨,为什么我的容颜不是国色天香,为什么今天天气这么糟糕,为什么我生活在这么贫穷的家庭里,为什么老天爷这样对我……为什么要抱怨这抱怨那呢?生活本来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来就不会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才是家常便饭。

俗话说得好: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

不要抱怨,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波波折折,才练就出异彩纷呈的人生。

如果能常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你可能会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照样很精彩。

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何不放纵笑容;你不能改变天气,你何不改变心情。

俗话说:风雨之后才见彩虹。

人生也是如此,历经磨练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中国的一位作家来到美国,他看见一个卖花的老太太,老太太总是很高兴,很是奇怪。

他就挑了一支花问:“您为什么总是如此的开心呢?”老太太的回答使作家愣住了。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全世界最黑暗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

一切的烦恼只要等待三天不就烟消云散了吗?”作家为老太太的回答而感动,一位老太太竟能这样洒脱地看待人生,竟能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

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寻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实验,并且都失败了。

有一邻居嘲笑他:“你怎么做1000多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不是发现了1000多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了吗?”爱迪生能换个角度看待失败,深信一定能获得最合适的材料,正因为有这自信,所以他不懈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人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要有自信,要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要像艾青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应该在关键时刻有一丝光亮”,如果能这样,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意义,我们的人生就能发出异样的光彩。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老抱怨这抱怨那,而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不易被人生的“风雨”所击倒。

点评
本文有优点,也有不足。

优点是,全文紧紧抓住了“不要抱怨生活,而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中心论点去进行论述,可谓观点鲜明,中心突出。

不足是,所举事理比较陈旧,如爱迪生的事例,已经被大家用烂了,你如果仍然用,就会给人以极其陈旧感。

鲜活的生活,广阔的世界,多少新鲜事例不好列举,为什么你仍然列举如此陈旧之事例,难道除此你就不能论文了吗?这只能说明该同学缺少阅读,缺乏积累,手头、心里无“货”。

加强阅读和积累,是解决材料陈旧的关键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