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预习题

合集下载

生物化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实验试题及答案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蛋白质答案:D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 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 蛋白质的亚基组成D.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答案:A3.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单糖答案:B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中间产物?A. 葡萄糖-6-磷酸B. 果糖-1,6-二磷酸C. 丙酮酸D. 柠檬酸答案:D5.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酰基的载体是:A. 辅酶AB. 辅酶QC. 黄素蛋白D. 硫辛酸答案:A6. 下列哪种物质是DNA聚合酶的底物?A. dNTPsB. NTPsC. dNDPsD. NDPs答案:A7. 细胞色素c属于哪一类蛋白质?A. 结构蛋白B. 调节蛋白C. 功能蛋白D. 运输蛋白答案:C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异生途径的底物?A. 乳酸B. 甘油C. 丙酮酸D. 果糖-1,6-二磷酸答案:D9. 哪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B2D. 维生素B5答案:D10. 下列哪种物质是DNA复制的引物?A. 引物酶B. 引物RNAC. 引物DNAD. 引物蛋白质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底物结合部位;催化部位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__________。

答案:多肽链间的相互作用3. 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磷酸骨架;碱基对4. 糖酵解途径中,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分子ATP。

答案:25. 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

答案:细胞质6. 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

基础化学(实验一)预习题

基础化学(实验一)预习题
粗盐实验预习思考题: 1. 在粗盐的精制第⑵步中,BaSO4沉淀沉降缓慢,
很难观察到上清液!如何快速、有效地确定SO42离子是否除尽?
2. 如何保证沉淀剂Na2CO3的用量足够,使Ca2+、 Mg2+、Ba2+ 离子沉淀完全?
3. 加入盐酸除去CO32- 离子时,若盐酸溶液不小心 加多了(pH ≤ 2),如何处理?
预习思考题(续)
4. 粗盐的精制第⑶步,采用什么仪器接收滤液比较好? 5. 除掉SO42-、Ca2+、Mg2+、Ba2+、CO32- 离子的食盐
溶液浓缩结晶时,为什么不能蒸干? 6. 抽滤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如何有效利用抽滤时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少量产品? 8. 产品纯度检查时,如何操作才能利用镁试剂检测到

九年级化学各节预习题

九年级化学各节预习题

九年级化学各章节预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湿衣服晾在外面衣服上的水逐渐消失,点蜡烛时蜡烛逐渐变小,两者都变少了,试分析各自变少的原因,它们有什么不同?2、糯米磨成粉和糯米酿成米酒有什么区别?3、“蜡烛的白色的固体”,“蜡烛能燃烧”都是描述蜡烛的性质的,从获得物质的性质的途径分析获得这两点性质的途径有什么不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冬天的窗玻璃上出现小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事实能说明空气中有水?2、老师在第一节课中表演的“魔术”“口吹牛奶”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3、如何用一个瓶子装一瓶室外的空气,如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4、家中烧火做饭的木炭火放在炉灶中可以正常燃烧,而将它放入“炭瓶”中火就熄灭了,说明物质燃烧需要。

炉火用扇子扇会越扇越旺说明越多燃烧越旺。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冬天向泠的玻璃杯中迅速倒入热水玻璃杯会发生。

2、如何将生鸡蛋装入细口的玻璃杯中?3、如何将米粉装入矿泉水瓶中?4、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总分,且的温度最高。

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最高,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早上起来看到小草上有露珠说明空气中有,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有能够支持燃烧的,家中建房时浸泡石灰的水的表面会凝结一层“薄冰”说明空气中有气体。

2、查阅资料,说明硫、木炭、磷和镁在空气中燃烧分别是和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各自的生成物是什么?3、查阅资料了解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灯与哪些气体有关。

4、调查我们农村的主要燃料,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课题2、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供病人吸氧的病房中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查阅资料说明剩饭剩菜变馊、堆放的稻草发生自燃、铁制文具盒生锈是哪些物质在作怪。

3、根据生活经验说明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体现了氧气具有哪些性质?课题3、制取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如何从空气中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

2、医生给病人清洗创口时会在创口处涂一种叫做“双氧水”的消毒液,当这种消毒液涂在创口上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3、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根据这些性质你认为该如何收集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构成的,如空气、水蒸气等,“丹桂飘香”是构成桂花香的粒子散逸到空气中所产生的效果,皮球可以挤压,构成汽油的粒子都具有可燃性。

物化实验题目

物化实验题目

物化实验题目1.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什么?(1)、实验测定乙醇-环己烷二元液系的沸点-组成图,并由图决定其最低恒沸温度及最低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2)、学会阿贝折射仪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2.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的数据?用阿贝折光仪测定纯环己烷、乙醇及标准混合物样品的折光率;测定纯乙醇、环己烷沸点;测定环己烷—乙醇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温度及气液相组成3.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阿贝折射仪用来测量哪些数据?为什么要测量这些数据?4.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测量标准浓度的乙醇-环己烷的混合液的折射率的目的是什么?答:在测定未知混合物的折光率后由工作曲线上查出气、液相对应的组成。

5.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乙醇-环己烷的二元液系相图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是什么物理量?横坐标:摩尔分数;纵坐标:时间T6.在《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乙醇-环己烷的共沸点的温度大概是多少?答:64.9度7.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实验目的是什么?(1).掌握用静态法(亦称等位法)测定纯液体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原理,进一步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2).学会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并掌握真空泵、恒温槽及气压计的使用。

(3).学会用图解法求所测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8.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的数据?答:不同温度下的乙醇饱和蒸汽压;一定温度T下的饱和蒸汽压P。

9.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真空泵抽气?答:为了使纯液体和它的蒸气尽快建立动态平衡。

10.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如果等压计中的空气没有排尽,则测得的乙醇饱和蒸汽压与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答:偏小11.乙醇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增加是增大还是减小?答:偏大12.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测量操作过程中,在抽气之后,为什么要让等压计的U型管两侧液面等高?13.在《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实验中,如何将测得的数据进行作图数据处理得到实验结果?(回答该问题可以看书)答:lgP对1/T作图14.在《铈-乙醇络合物生成常数测定》实验中,如何得到铈-乙醇络合物零时刻的吸光度?是直接测得还是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果是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将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零时刻的吸光度?答:通过测得的数据作图连线,反向进行连线与纵坐标相交的点;通过数据得到。

物化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物化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物化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哪一个是强电解质?A. 乙醇B. 醋酸C. 氯化钠D. 蔗糖答案:C2.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与质量分数(w%)之间的关系是?A. 互为倒数B. 相等C. 无固定关系D. 成正比答案:C3. 以下哪个实验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A. 称量时砝码放反了B. 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C. 滴定终点判断过早D. 称量时称量物受潮答案:B4.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什么关系?A. 正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5. 以下哪个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A. 温度计B. 比重计C. pH计D. 滴定管答案:C6.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与摩尔浓度(M)之间的关系是?A. 相等B. 互为倒数C. 无固定关系D. 成正比答案:A7. 以下哪个操作会导致滴定误差偏大?A. 滴定管未校准B. 滴定管内有气泡C. 滴定终点判断过晚D. 所有以上答案:D8. 根据拉乌尔定律,非挥发性溶质的加入对溶液的蒸气压有何影响?B. 减少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9. 以下哪个实验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A. 称量时砝码放反了B. 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C. 滴定终点判断过晚D. 称量时称量物受潮答案:B10.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与体积(L)之间的关系是?A. 互为倒数B. 相等C. 无固定关系D. 成正比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理想气体定律的公式为:PV = ________。

答案:nRT2. 摩尔浓度(M)的定义是: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

答案:摩尔数3. 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答案:颜色变化4. pH计的校准通常使用_______和_______标准溶液。

答案:pH4.00、pH7.00或pH9.185. 拉乌尔定律适用于_______溶质。

答案:非挥发性6.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与摩尔浓度(M)的换算关系是:1 M =________ mol/L。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典型的物理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包括电导率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反应机理,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步骤1、电导率测定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电导率计、烧杯、玻璃棒、恒温水浴、浓度已知的电解质溶液。

(2)将电导率计放入恒温水浴中,调整温度至25℃。

(3)将已知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电解质溶液,滴入电导率计中,记录电导率值。

(5)重复步骤4,共测定5组数据。

(6)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2、化学反应速率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催化剂、浓度已知的反应物溶液。

(2)将恒温水浴调整至25℃。

(3)在容量瓶中加入催化剂和反应物溶液,摇匀。

(4)将容量瓶放入恒温水浴中,记录滴定管的初始读数。

(5)每隔1分钟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一次,共记录5分钟。

(6)根据滴定的体积变化计算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标准溶液、可逆反应的起始物和生成物。

(2)将恒温水浴调整至25℃。

(3)在比色皿中加入标准溶液和可逆反应的起始物,摇匀。

(4)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分光光度计的读数一次,共记录5小时。

(5)根据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平衡常数。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电导率测定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比较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大小,讨论离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2、化学反应速率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滴定的体积变化计算反应速率,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讨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化学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平衡常数,比较不同起始物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讨论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实验培训题-物化

实验培训题-物化

.,.. 物理化学实验竞赛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在差热分析实验中, 当使用WXC-200的双笔记录仪同时记录加热时的升温曲线和差热曲线时, 若已知试样在加热过程中既有吸热效应也有放热效应, 则差热曲线的基线应调在:( )(A) 记录仪量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B) 记录仪的左端位置(C) 记录仪的中间位置(D) 记录仪的右端位置2 在测定水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 用缓冲瓶稳定体系的压力, 则调节体系压力的活塞的正确安装位置是:( )(A) 体系与缓冲瓶之间(B) 体系与U 型压力计之间(C) 缓冲瓶与抽气泵之间(C) 以上三种位置均不对3 H2O2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 待反应进行了两分钟以后, 才开始收集生成的氧气并测量其体积,这是为了:( )(A) 赶走反应容器中的空气(B) 使反应溶液溶解氧气达到饱和(C) 使反应液混合均匀(D) 使反应达到平稳地进行4 测定相对粘度应用的计算公式,ηr = ηi/η0 = t i/t0需要的条件是:( )(A) 同一温度测定(B) 使用同一粘度计测定(C) 同一温度且使用同一支粘度计测定(D) 同一温度,使用同一支粘度计,且两个被测的液体密度相近5 在电导实验测定中,需用交流电源而不用直流电源其原因是:( )(A) 防止在电极附近溶液浓度发生变化(B) 能准确测定电流的平衡点(C) 简化测量电阻的线路(D) 保持溶液不致升温6 开启气体钢瓶的操作顺序是:( ) (1) 顺时针旋紧减压器旋杆;(2) 反时针旋松减压旋杆;(3) 观测低压表读数;(4) 观测高压表读数;(5) 开启高压气阀(A) 5─4─3─1 (B) 2─5─4─1─3(C) 1─5─4─2─3 (D) 2─5─17 在双液系气液平衡实验中, 常选择测定物系的折光率来测定物系的组成。

下列哪种选择的根据是不对的?(A) 测定折光率操作简单(B) 对任何双液系都能适用(C) 测定所需的试样量少(D) 测量所需时间少, 速度快8 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分别为6.5, 16.60, 80.25及173, 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中溶解, 欲测定该化合物之摩尔质量, 最适宜的溶剂是:( )(A) 萘(B) 樟脑(C) 环己烷(D) 醋酸9 饱和标准电池在25℃时电动势为:( )(A) 1.01845 V(B) 1.01800 V(C) 1.01832 V(D) 1.01865 V.,.. 10 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如发现检流计光标总是朝一侧移动,而调不到指零位置,与此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 )(A) 工作电源电压不足(B) 工作电源电极接反(C) 测量线路接触不良(D) 检流计灵敏度较低11 在差热分析中, 都需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参比物, 对参比物的要求中哪一点应该除外?(A) 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是热稳定的(B) 其导热系数与比热尽可能与试样接近(C) 其颗粒度与装填时的松紧度尽量与试样一致(D) 使用前不能在实验温度下预灼烧12. 在乙酸乙酯皂化速率常数测定中, 称取 a mg 乙酸乙酯, 而NaOH 的浓度为 c , 则它加入的体积为:( )(A) a2881⨯. ÷ c (ml) (B) a 881.÷c ×10-3(ml) (C) 88.1a÷c (ml)(D) a 2881⨯. ÷c ×10-3 (ml) 13 水等牛顿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力的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14 在做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的实验中,取样管没有干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A)很大 (B)无影响 (C)有影响,但不大15 在做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的实验中,某一号溶液组成发生不大的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A)很大 (B)无影响 (C)有影响,但不大16 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能使水与石蜡的接触角( )(A)减大 (B)增大 (C)不变17 在二组份金属相图的测定实验中,样品熔化后,在样品上面覆盖一层( ),可防止金属被氧化。

物化实验(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化实验(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化实验(化学)试题及答案物化实验考试题(化学院)1.(12分)在溶液的偏摩尔体积测定实验中:右图为α—w2图,α的单位为ml/g。

请回答下列问题:(1)求算含乙醇30%溶液的水合乙醇的偏摩尔体积(2)计算100g含乙醇30%溶液的总体积2.(13分)(1)右图为雷诺校正图,试根据右图叙述雷诺校正原理。

(2)简单叙述测量燃烧焓的实验步骤。

mol mol n 652.046%301002=⨯=(2分)mlml V n V n V 39.103)428.51652.0964.17889.3(2211=⨯+⨯=+= (2分)2.(13分)(1)右图为雷诺校正图,试根据右图叙述雷诺校正原理。

(2)简单叙述测量燃烧焓的实验步骤。

(1)将样品燃烧前后观察的水温对时间作图,连成FHIDG 折线,图中H 点相当于开始点火点,D 点为最高温度,取HD 中点I ,过I 做横坐标垂线ab ,FH 和GD 延长线叫ab 于A 、C 两点,AC 即为所求温差∆T 。

AA ’为燃烧前环境辐射和搅拌热量而造成体系温度的升高值,故必扣除,CC ’为体系向环境辐射能量而使系统少升高的温差。

可见AC 两点的温度较客观地反映了由于样品燃烧使系统温度的改变值。

(6分,意思对就可以)(2)①水当量的测定:将仪器预热;称苯甲酸并压片,准确称片的质量;氧弹接燃烧丝并充氧气;放入量热计,打开搅拌器,记录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停止搅拌,打开氧弹检查是否燃烧充分。

②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奈的燃烧焓。

(7分)3.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1)(10分) 简述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原理(1)4分。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表示: 2mvap d ln dRT H T p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Δvap H m 为在温度T 时纯液体的摩尔气化热。

(2)4分。

假定Δvap H m 与温度无关,或因温度范围较小,Δvap H m 可以近似作为常数,积 分上式,得:C T R H p +⋅∆-=1ln m vap 其中C 为积分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预习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 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 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 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 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 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 能量守恒定律 (B) 质量作用定律 (C) 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 以上定律都适用 3. 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 绝热式量热计 (B) 热导式量热计 (C) 热流式量热计 (D) 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 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 (A) 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 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 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 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 5. 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 (A) 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 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 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 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 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 (A) Q (B) QP (C) QV (D) △H 7. 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 溶解度曲线 (B) 奔特公式 (C) 吸热——放热曲线 (D) 标准曲线 8. 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 (A) 小于1.0MPa (B) 1.5MPa—2 MPa (C) 3Mpa—4MPa (D) 5 MPa 9. 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 (A) 3升水装在内筒 (B) 3升水装在外筒 (C) 3升水装在内筒但不放在外筒内 (D) 2升水装在内筒,1升水装在外筒 10.固体样品压成片状,目的是(B) (A) 便于将试样装入坩锅 (B) 防止轻、细试样飞溅 (C) 便于燃烧完全 (D) 便于连接燃烧丝 11.对氧弹装样品时,连接燃烧丝正确的操作方法是(D) (A) 燃烧丝与坩埚壁和两电极接触 (B) 烧丝只与坩埚壁接触 (C) 燃烧丝与两电极接触并悬空不与试样接触 (D) 燃烧丝与两电极连接导通并与试样接触 12.实验操作过程中,向内筒准确加入3000ml水,如果将部分水撒在外筒,其结果是(C) (A) 对水当量无影响 (B) 对燃烧热无影响 (C) 对水当量或燃烧热有影响 (D) 对水当量或燃烧热无影响 13.氧弹量热实验中,对于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只能用热电堆 (B) 只能用贝克曼温度计 (C) 只能用热敏元件 (D) 三种都可以使用 14.实验开始前,如果内筒里面的水没有檫干净就装水,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A) 有影响 (B) 无影响 (C) 会腐蚀氧弹量热计 (D) 不确定 15.实验过程中,点火一分钟后,实验数据没有上升,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A) 停止实验,检查原因 (B) 重新点火进行实验 (C) 继续实验 (D) 将氧弹取出检查是否短路,如果没有短路再将氧弹放入内筒重新实验 16.在安装氧弹量热计外筒内的搅拌桨时,如果搅拌桨与容器产生摩擦,对实验的影响错误的说法是(D) (A) △T误差增大 (B) Q V误差增大 (C) QP误差增大 (D) 不考虑调节搅拌浆,摩擦不影响结果 实验二 溶解热的测定 1.溶解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在哪种曲线上进行(A) (A)雷诺曲线 (B)溶解度曲线 (C)标准曲线 (D)吸热——放热曲线 2.溶解热实验中所用KNO3样品的粒度对实验结果(A) (A) 有影响 (B) 无影响 (C) 无影响,但损坏搅拌器 (D) 不能肯定 3.溶解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是(A) (A) 能量守恒定律 (B) 质量作用定律 (C) 基希霍夫定律 (D) 以上定律都实用 4.积分溶解热对于物质的量的要求是(B) (A) 0.5mol (B) 1mol (C) 2mol (D) 任意量 5.本实验对量热计进行水当量标定采用的方法是(C) (A) 标准物质法 (B) `电位滴定法 (C) 电加热法 (D) 酸碱滴定法 6.实验中将KNO3与水加入量热计内的摩尔数比为(B) (A) 1:100 (B) 1:200 (C) 2:100 (D) 2:200 7.向杜瓦瓶中加入水和加KNO3时,不小心撒出少部分,对于实验结果(B) (A) 无影响 (B) 有影响 (C) 可对温度进行校正消除影响 (D) 无影响,仅对反应器外面有腐蚀 8.用容量瓶准确量取多少蒸馏水倒入反应器(C) (A) 100ml (B) 300ml (C) 500ml (D) 1000ml 9.将加样管插入加样口中加样时,加样操作要求(B) (A) 匀速 (B) 迅速 (C) 缓慢 (D) 加一半,另一半留用 10.电加热校正水当量时,△T温度变化值(C) (A) 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20C左右 (D) 不受限制 11.积分溶解热的计算公式为Q=W×ΔT,式中的ΔT的正确说法是(B) (A) 物质溶解热测量中经过热交换的量热计的温度变化 (B) 物质溶解热测量中经过热交换校正的量热计的温度变化 (C) 物质溶解热测量中经过热交换的量热计的实际温度值 (D) 物质溶解热测量中经过热交换的量热计的温度变化需要的时间 12.测定积分溶解热的实验中常选用的测温技术正确的说法是(D) (A)只能用热电堆 (B)只能用贝克曼温度计 (C)只能用热敏元件 (D)三种都可以使用 13.本实验采用的是绝热式量热计,而反应器是杜瓦瓶,量热计与环境之间存在(B) (A) 物质交换 (B) 热交换 (C) 气流交换 (D) 不能确定

实验五 二元液系相图

1.根据测定的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以确定( A ) (A)恒沸温度及恒沸组成; (B)恒压温度及恒压组成; (C)恒容温度及恒容组成; (D)大气压下体系的熔点。

2..下列有关阿贝折光仪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D ) (A)用它测定已知组成混合物的折光率; (B)先用它测定已知组成混合物的折光率作出折光率对组成的工作曲线,用此曲线即可从测得样品的折光率查出相应的气液相组成; (C)用它测定混合物的折光率和测试时的温度; (D)直接用它测定未知混合物的组成; 3.二元体系的沸点—组成图可以分为三类,环己烷—乙醇体系相图实验属第( C)类二元液系沸点—组成图。 (A)理想双液系,其溶液沸点介于纯物质沸点之间 (B)各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有负偏差,其溶液有最高沸点 (C)各组分对拉乌尔定律发生正偏差,其溶液有最低沸点 (D)各组分对拉乌尔定律都有正偏差,其溶液有最高沸点

4.为测定二元液系沸点—组成图,需在气液相达平衡后,同时测定( D ) (A)气相组成,液相组成 (B)液相组成和溶液沸点 (C)气相组成和溶液沸点 (D)气相组成,液相组成和溶液沸点。

5.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相图实验采用简单蒸馏,电热丝直接放入溶液中加热,目的是( C ) (A)直接加热溶液更安全; (B)环己烷、乙醇溶液易燃,不能直接用电炉加热; (C)减少过热暴沸现象; (D)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高;

6.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相图实验采用简单蒸馏,蒸馏瓶上冷凝管的作用是( D ) (A)使未平衡蒸气凝聚在小玻璃槽中,然后从蒸馏瓶中取样分析液相组成; (B)使未平衡蒸气凝聚在小玻璃槽中,然后从中取样分析气相组成; (C)使平衡蒸气凝聚在小玻璃槽中,然后从蒸馏瓶中取样分析液相组成; (D)使平衡蒸气凝聚在小玻璃槽中,然后从中取样分析气相组成; 7.环己烷—乙醇体系的沸点—组成相图实验采用简单蒸馏,采用( B )可以直接测出沸点。 (A)普通温度计; (B)精密温度计; (C)热电偶; (D)精密热电偶。

8.最初加热冷却回流在冷却槽中的液体常常不能代表平衡时的气相组成,所以常将最初加热冷却回流的冷却液倾回蒸馏瓶中3~4次,待温度恒定后,停止加热,记下沸点。随即分别吸取冷却槽中、蒸馏瓶中的液体测其折光率,测定时动作要迅速。每个样品测三次平均值。吸取冷却槽中、蒸馏瓶中的液体使用( A ) A.长短取样滴管 B.长取样管 C.短取样管 D.移液管

9.蒸馏瓶中液体( D ) (A)不要回收,因为液体的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 (B)不要回收 (C)要回收以免污染环境 (D)要回收,下次实验还可以用

10.每次加入蒸馏瓶中的环己烷、乙醇混合物的量( B ) (A)一定要精确计算; (B)一定要把加热电阻丝盖隹,以免环己烷、乙醇混合物被点燃; (C)加多加少无影响; (D) 11.采用( B )可以判断气液相平衡 (A)观察液体沸腾 (B)观察臵于气液界面的温度计读数不变 (C) 加热5分钟 (D) 加热沸腾10分钟 12.测折光率时要尽量快的原因是( D ) (A)环己烷、乙醇结构不稳定; (B)取出的环己烷、乙醇混合物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C)使用阿贝折光仪要求动作要迅速; (D)环己烷、乙醇挥发较快,若慢了则会引起待测样品组成的变化; 13.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处于( C )为合适 (A)气相中 (B)液面下的1/2处 (C)气、液界面 (D)紧贴玻璃瓶的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