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最大气泡法

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 P 误差,因为 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 ?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案: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

小又变大,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

3、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

答案: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4、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答案:测量时 ?P m ax 最大

5、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

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 ?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

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出泡速度?

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 10 个左右。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偶极矩的测定

注意事项

1.测量时必须使屏蔽线插头,插座,电容池和电容池座之间连接可靠。

2.每台仪器配有二根屏蔽线。

3.电容池及池座应水平放置。

4.操作时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和吸收水蒸汽。

5.每测一种介质的电容后必须将介质弃去,并用电风吹吹干,并待电容池恢复原状后,再测下一种的电容。

6.将介质放入电容池测量该介质的电容时,每种介质应取相同的体积。

7.读室温,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容量瓶洗净,并将电容池吹干,处理弃液清洁桌面等.

四.思考题

1.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答:溶质得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公式都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出来得,它只适合于强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中困难较大,于是提出了溶液法,即把欲测偶极矩的分子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但在溶液中测定总要受溶质分子间、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若以测定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这时溶质所处的状态就和气相时相近,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

2. 试分析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原因,如何改进?

答:1、测定偶极矩采用溶液法进行,但溶质中测量总是受到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故可测定不同浓度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测量电容时,可能引起水气或溶液的挥发,影响测量值,故测量时要迅速。

3、测密度时,由于每次所加溶液体积未达到严格相同,引起一定的误差,故可用移液管精确量取样品。

磁化率的测定

注意事项

1、装样均匀,防止混入铁磁性物质。

2、样品管的底端应放入磁场的中端部位,并且不能与探针接触。

3、磁天平的总机架必须水平放置。

4、在电位器至零的状态下,开启电源开关,然后调电压逐渐上升至需要的电流。

5、电流开关关闭前先将电位器逐渐调节至零,然后关闭电源开关以防止反电动势将击穿。

6、严禁在负载时突然切断电源。

7、励磁电流的升降要平稳缓慢。

8、霍尔探头两边的有机玻璃螺丝可使其调节最佳位置。

四. 思考题

1. 简述用古埃法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原理?

答:在外磁场作用下,物质会被磁化产生附加磁感应强度,则物质内部磁感应强度等于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 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否相同?

答: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相同的。因为摩尔磁化率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只与物质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而与外界励磁电流的变化无关,所以励磁电流的变化对它没有影响。

3. 用古埃天平测定磁化率的精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样品管的悬挂位置:正处于两磁极之间,底部与磁极中心线齐平,悬挂样品管的悬线勿与任何物体相接触。

②摩尔探头是否正常:钢管是否松动,若松动,需坚固。

③温度光照:温度不宜高于 60℃,不宜强光照射,不宜在腐蚀性气体场合下使用。

④摩尔探头平面与磁场方向要垂直

⑤空样品管需干燥洁净,每次装样高度,均匀度需一样,测量结果的精密才高。

4.样品在玻璃管中的填充密度对测量有何影响?

答:当填充密度不足,即压不紧使,可能出现所测物质的密度ρ减少,根据χM=Mχm=(Mχ)

/ρ,会使得χM 值偏大。

5.用本实验方法判别共价配键还是电价配键有何局限性?

答:用测定磁矩的方法是判别共价配键还是电价配键的主要方法,但有时以共价配键或电价配键相结合的络离子含有同数的未成对电子,就不能适用,如 Zn(未成对电子数为零),它的共价络离子,如Zn(CN)42-,Zn(NH3)42+等,和电价络离子,如 Zn(H2O)42+等,其磁矩均为零,所以对于 Zn2+来说就无法用测定磁矩的方法来判别其配键的性质。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

实验注意事项

1、溶液浓度配置要准确。

2、两种反应溶液混合时,推动针筒的速度要均匀、迅速,保证两种溶液充分混合。

3. 注意电导率仪的电源接口的方向性。

4. 每测完一次电导后,电导率仪的校正/测量挡应板向“校正”档。

四、思考题

1、配置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要事先加入适量的重蒸馏水?

答:本人不知道,欢迎大家献上答案。

2、为什么要用稀的乙酸乙酯与 NaOH 溶液作本实验?

答:若反应溶液过浓,可能导致局部反应过快,导致反应程度不均匀,影响实验真实结果。

3、若乙酸乙酯与 NaOH 的起始浓度不等时,应如何计算值?(应该以浓度较低的计算)

4、当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时,只要测量不同时刻的溶液电导 Gt,无需测量 G0也可求得 k,为什么?答:

5、当乙酸乙酯与 NaOH 混合后不马上测量 Gt 值,而要等到6分钟后测 Gt,为什么?

6、实验测得的 G 值是否是溶液电导的真实值?为什么?这种测定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7、在做本实验时,某同学的结果随实验的进行电导率增大,请说明其原因。

8、直接对 G0、Gt、G∞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影响线性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 粘度计毛细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粘度计毛细管的过粗,液体流出时间就会过短,那么使用Poisuille公式时就无法近似,也就无法用时间的比值来代替粘度;如果毛细管过细,容易造成堵塞,导致实验失败。

2. 乌氏粘度计中的C管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去除C管改为双管粘度计使用?

答:C管的作用是形成气承悬液柱。不能去除C管改为双管粘度计,因为没有了C管,就成了连通器,不断稀释之后会导致粘度计内液体量不一样,这样在测定液体流出时间时就不能处在相同的条件之下,因而没有可比性。只有形成了气承悬液柱,使流出液体上下方均处在大气环境下,测定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

3. 若把溶液吸到了乳胶管内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会使溶液浓度降低,导致测定的流出时间减小,从而使相对粘度测定值减小,影响实验结果。

4. 试列举影响准确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准确测定的因素有温度、溶液浓度、搅拌速度、粘度计的垂直度等。

5.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有何局限性?该法适用的高聚物摩尔质量范围是多少?

答:粘度法是利用大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粘度和分子量间的某种经验方程来计算分子量,适用于各种分子量的范围。局限性在于不同的分子量范围有不同的经验方程。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注意事项】

1.实验中的铜电极必须是纯度为99。999%的电解铜。

2.实验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溶液扩散,搅动等因素必须避免。电极阴、阳极的位置能对调,迁移数管及电极不能有气泡,两极上的电流密度不能太大。

3.本实验中各部分的划分应正确,不能将阳极区与阴极区的溶液错划入中部,这样会引起实验误差。

4.本实验由铜库仑计的增重计算电量,因此称量及前处理都很重要,需仔细进行。

思考题

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之?

答案 1.表面张力法(平板、U形卡或环)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电导率法

3、紫外吸收分光光谱

4、芘荧光探针光谱法其中芘荧光探针光谱法可信度较高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1.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NaOH溶液和0.0100mol·dm-3的CH3COONa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0、κ∞?

答:κ0是反应: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体系t=0时的电导率,但是CH3COOC2H5与NaOH混合的瞬间就已开始反应,因而混合后第一时间测的κ也不

是t=0时的电导率。根据CH3COOC2H5与NaOH体积和浓度都相等,二者混合后浓

度均稀释一倍,若忽略CH3COOC2H5的电导率,0.0100mol·dm-3NaOH所测κ即为

κ0。

κ∞是上述反应t=∞时的电导率,当反应完全时,CH3COONa的浓度和t=0时NaOH浓度相同,若忽略C2H5OH的电导率,0.0100mol·dm-3的CH3COONa所测κ即为κ∞。

2.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

答:若CH3COOC2H5溶液浓度a>b(NaOH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κ0 (— -1) - κ0—

b c a

ln????????? = κ(a—b)t + ln—

____ b b

κt - κ c —

c

C和κc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3COONa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b时b =C,若a< b时a =C

3.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

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

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4.哪些离子的贡献?答:溶液的电导是OH-、Na+和CH3COO-离子的贡献。

5.使用浓度相同的两种反应物?答:两种反应物的浓度相同比不同的κt ~ t 关系式简单。

6.反应进行的过程中为何溶液的电导发生变化?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

江西师大古代文学考研题集

2004年江西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课程:中国古代文学 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划线的字词。 (每句3分,共30分)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6.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7.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0.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11.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12.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赋比兴 2. 骈体文 3. 文心雕龙 4. 江西诗派 5. 拟话本 6. 南戏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结合作品阐述陶渊明诗“似癯实腴”的特点。 2.试述杜甫诗的叙事艺术。 3.《红楼梦》中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描写,这种描写很容易写平庸、重复,作者是如何在日常 描写中推动情节发展的?试举例具体阐述。 四、作品评析(30分) 苏轼《定风波》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此词是苏轼哪个阶段所作?词中反映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举出苏轼其他作品中相似 的人生表白。 2.此词体现了苏轼词的何种艺术追求?试联系整个北宋词坛加以比较分析。 3. 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解释(6×5=30’) 1.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 宫体诗 3. 唐宋八大家

物理学专业高校排名-物理学科排名

理论物理(100) 排名学校名称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等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1北京大学A+8南京大学A15北京理工大学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9上海交通大学A16山东大学A 3北京师范大学A+10南开大学A17湖南师范大学A 4复旦大学A+11清华大学A18西安交通大学A 5大连理工大学A+12兰州大学A19内蒙古大学A 6浙江大学A13中山大学A20华中师范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14吉林大学A B+等(30个):宁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渤海大学、东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烟台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 B等(30个):曲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26) 排名学校名称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1北京大学A+3清华大学A5复旦大学A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4兰州大学A B+等(8个):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B等(7个):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 C等(6个):名单略 原子与分子物理(33) 排名学校名称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名称等级 1清华大学A+3吉林大学A5大连理工大学A 2四川大学A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6西北师范大学A B+等(10个):复旦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B等(10个):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C等(7个):名单略

霍桑实验四大实验 -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在线

霍桑实验四大实验 20世纪20年代,位于美国芝加哥城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是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为此,192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实验,就此拉开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的序幕。 霍桑实验是指1924年至1936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连串实验。 这次著名的研究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主要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 第二阶段是从1927年至1932年,主要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主持下进行的。 整个实验前后共分四个阶段。 1.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7年4月)劳动绩效与照明无关 这项实验在霍桑工厂前后共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实验是在挑选来的两组绕线工人中间进行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参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不断地增加照明的强度,例如将实验组的照明度从14、26、46、76烛光逐渐递增,而参照组的照明度始终保持不变。研究者企图想通过实验知道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但是实验的结果,两组的产量都在不断提高。后来,他们又采取了相反的措施,逐渐降低实验组的照明强度,还把两名实验组的女工安排在单独的房间里劳动,使照明度一再降低,从0.3以至降到0.06烛光,几乎和月亮光差不多的程度,这时候,也只有在这时候,产量才开始下降。 研究人员在这次实验结束时的报告说:“这次实验的结果,两组的产量均大大增加,而且增加量几乎相等,两个组的效率也几乎没有多大差异,纵然有某些微小差异,也属在许可误差范围之内。因此,仍然不能确定改善照明对于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照明度影响生产的假设被否定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物化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思考题 1.克-克方程在哪三个条件下才适用? 答:气-液平衡或气-固平衡;气体当作理想气体且液固体的体积可以忽略;温度 变化范围不大,Δ vap H m 当作常数。 2.怎样确定气—液达到平衡?温度计读数为什么要进行校正?如何校正? 答:在一定压强下,每隔2~3分钟读数一次,两次读数基本没有变化时,表示水银球外部已建立了气—液平衡。使用温度计测温时,除了要对零点和刻度误差进行校正外,还应作露茎校正。这主要是由于水银温度计是全浸式的,即水银柱须是完全臵于被测体系中,但在实际测量温度时,总有一段观察读数的水银柱要露出在较低的室温环境中,使得水银柱的膨胀量较全浸状态时低,即测定值比全浸状态时略小。 本实验中以测定常压下水的沸点(看是否为100℃)进行粗略的刻度校正。 温度计读数露茎校正的方法是,在测温的温度计旁再固定一支温度计7(见图8-8),用以读取露茎的环境温度,温度计7的水银球应臵于测量温度计露出刻度至读数刻度那一段水银柱的中部;在读观测温度时同时读取温度计7上的读数,得到温度t(观)和t (环);根据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异,露茎校正值为:?t(露)/℃=1.6?10-4〃n〃(t 观 -t环)。 式中1.6?10-4是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n为露出部分水银柱的长。 则实际温度t(真)= t(观)+ ?t(露)。 3.压差仪中的示数就是饱和蒸汽压吗? 答:不是,饱和蒸汽压p = p0-Δp,Δp为压差仪中的示数. 4.温度计水银球包滤纸有何作用?为何电热套温度更高的多却不会影响气-液平衡温度? 答:包裹滤纸条的作用是:一者,滤纸条增大了液体蒸发的面积和速率,当液体受热时,能在滤纸上快速的蒸发,迅速建立气—液平衡;二者,水银球处在滤纸所包围的气氛中,可以避免由于过热而使沸点读数偏高。 5.在体系中安臵缓冲瓶有何目的?如何检查漏气? 安臵缓冲瓶可以避免系统内的压强在抽真空或吸入空气时由于系统内体积太小而变化幅度大,难以控制——“缓冲”之意义。 答:在液体尚未开始加热前,启动真空泵,系统减压400~500 mmHg后关闭真空泵,系统能保持5分钟压力不发生变化,则属正常。这时可以加热液体样品进行实验了。 注意加热后再检漏就不适宜了,因为液体的蒸发和冷凝本身都会使系统压强波动。6.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如何? 答:参看教材,汽化热与温度有关,dΔ vap H m = (C p,m, 气 - C p,m,液 )dT,只有当C p,m, 气 与 C p,m, 液 近似相等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汽化热才可以近似当作常数。 7.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是多少?估计最后气化热的有效数字。 答:精密温度计精确度到小数点后两位,共四位有效数字。压差仪的精度为1Pa,有五位有效数字。最后气化热的有效数字应有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二二元液系相图

江西师大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文学理论真题 (2012年)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活动 2、语境 3、抒情话语 4、文学传播 二、简答 1、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三、辨析 1、叙述者等同于作者,对否? 2、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有无必然关系 四、论述 1、请运用下列批评模式——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中的任意一种,简评中外文学史上你所熟悉的一位作家或作品。、 2、谈谈你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并结合这一有关的理论内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或世界文学中的有关创作现象做些简要分析与评价。 2011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艺术发现文学典型文学风格二、简答题1、什么是艺术概括?艺术概括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2、文学意境有哪些基本特征?三、辨析题 1、作家的情感越是强烈,他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越伟大。 2、能否说作家的日常个性即等于他的创作个性?为什么 四、论述题 1、批评家认为,作家应该站在思想的前沿;作家则说,文学首先是一门艺术。是结合 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有关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你对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的理解,并结合这一理论,论述阅读经典作品的重 要性。 2010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主体叙述视觉心理学批评二、简答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处于怎样的关系之中,及位置如何? 2、文学形象有哪些基本特

征?三、辨析 1、能否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就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直接相加?为什么? 2、意境与意象是相同的。对否,为何? 四、论述 1、有种说法,认为圆形人物(个性化、复杂化的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往往高于扁形 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人物)形象。结合文学理论和联系具体作品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你对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理论的理解,并结合这一理论的内容,对当今我国文学 消费的现状作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2009年) 一,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作品 2.创作动机 3.艺术概括 4.文学典型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三,辨析(每题20分,共40分) 1,有人说,文学是对差异性的寻求,你同意吗?试申述你的理由。 2,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谈谈你的看法。 四,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论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有人说,“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是自传”。结合文学史谈谈你的理解。 (2008年) 一,解释 1.审美意识形态 2.象征型文学 3. 意境 4.艺术发现 5.文学交流 6.期待视野 二,简答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70103)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 一、专业的历史沿革 我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设臵于1987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招收15届,毕业学生11届,共计毕业生人数600多人。现有在校本科生七个班,380余人。 二、专业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三、专业与学科建设条件 1.师资队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骨干/优秀主讲教师情况

2. 3.图书资料 本系图书资料1万多册。 四、专业特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一级学科办学,办学思路为“厚基础、宽口径、突出应用型和师范特色”。具体课程既照顾专业基础和学生考研需要,又尽量拓展学生选课空间,同时兼顾学生兴趣。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人才培养 1.招生、就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已毕业11届,共计毕业生人数600多人。目前本专业在校学生为380余人。 应届考研情况及就业率

2.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培养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质,能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近世代数、普通物理,微分几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学科教学论,复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厚基础、宽口径、突出应用型和师范特色 六、科学研究

注: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选课通知、选课具体说明

教务字[2011]069号 关于组织学生选课(预选)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学校将于近期安排学生预选下学期的课程。为做好本次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课时间为2011年11月2日16:00至11月6日23:00,每个学生务必上网参与选课,否则后果自负。 二、11级学生选课时不选必修课(必修课由选课系统自动预置生成),只选专业选修课和一门跨学科类公选课。 三、每生最多可选29个学分,其中公选课限选一门。原则上毕业班学生最后一个学期不准选课,请在选课前认真做好选课计划。 四、学生自行上网选课,学校不统一安排上机地点。预选阶段无容量限制,无先后顺序,每个学生共有3次登录机会,每次登录可选课1小时,请注意掌握操作时间。选课时先请从“教务在线”首页点击“选课系统”,然后用学号、密码登录。 五、学生在选课前应认真学习《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工作规程》等与选课有关文件和材料(可登录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在线”学习上述内容),尽量做到不漏选(后续的正选阶段只能从预选好的课程中选择)、不错选,不随意选修其它专业的专业课,特别注意好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 六、为防止后续选课网络过度拥挤,请广大同学及时参加“网上评教”。 七、为了确保选课工作顺利进行,请各学院务必切实做好选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及时通知每个学生按时选课,同时督促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尽量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11年10月31日各位同学选课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专业《培养方案》和以下关于选课的说明。 财政金融学院2011级学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预选阶段选课说明 一、选课须知 1.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各专业 毕业应修满第一课堂140个学分,第二课堂3个学分 2.第一课堂140个学分包括: 公共选修:财金学院学生在“科学与技术类”第2学期选一门,以后学期怎么选该门,另行通知 公共必修:全部要修完并且考试通过,不需要在选课系统里选课,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科基础:全部要修完并且考试通过,不需要在选课系统里选课,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专业主干:全部要修完并且考试通过,不需要在选课系统里选课,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专业任选:每个学期在该部分根据开课时间设置选择适量课程 跨专业选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以选择财政金融学院其他专业课程(选的话选基础一点的,不要选太难的),其他学院的专业课原则上建议不要选择(因为 专业不同,不一定能很好掌握,容易挂科,感兴趣的以后可以到教务在线上 查课程的开课时间,过去旁听)。 毕业时:公共选修+公共必修(必须学完)+学科基础(必须学完)+专业主干(必须学完)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 实验思考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最大气泡法 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减少测量 P 误差,因为 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 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案: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 小又变大,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 3、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 4、 答案: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5、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6、 答案:测量时 P m ax 最大 5、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 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 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 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出泡速度 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 10 个左右。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偶极矩的测定 注意事项 1.测量时必须使屏蔽线插头,插座,电容池和电容池座之间连接可靠。 2.每台仪器配有二根屏蔽线。 3.电容池及池座应水平放置。 4.操作时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和吸收水蒸汽。 5.每测一种介质的电容后必须将介质弃去,并用电风吹吹干,并待电容池恢复原状后,再测下一种的电容。 6.将介质放入电容池测量该介质的电容时,每种介质应取相同的体积。 7.读室温,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容量瓶洗净,并将电容池吹干,处理弃液清洁桌面等. 四.思考题 1.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答:溶质得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公式都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出来得,它只适合于强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中困难较大,于是提出了溶液法,即把欲测偶极矩的分子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但在溶液中测定总要受溶质分子间、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相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实验1 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 实验5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 实验12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2×10/100=° α∞=×2×10/100×()=-°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实验17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 ℃果糖℃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100]L[21+=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经典语录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经典语录 1、陈怀琦(笔名:陈离)【讲授课程:现代文学&写作】 布道——“大家考研吧!” 陈老师说完这话,环视四周,用一种期待的眼神向诸生行注目礼。诸生躲闪不及,如坐针毡,不知所措。 ================================2、杜华平【讲授课程:唐宋五代文学】 杜老师开场白言及“文之有用无用”,引清代开国儒宗顾亭林之语——“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3、邓颖波【讲授课程:外国文学】 邓老师的敬业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热天的挺着个大肚子跟我们讲丘比特那个小屁孩如何胡闹乱射箭的。 师训——“孩子们,恋爱吧!” 在反复重申自己的青春是多么苍白多么乏味,对大学时光没有好好谈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表示十二分的惋惜之后(是肠子都悔青了的那种),邓老师吐出了如上六字。这句话的鼓动性不用我多说了,多少“无知”的孩子蠢蠢欲动快马加鞭啊!只是学生有违师训,罪过、罪过。 ================================4、黄增寿【讲授课程:古代汉语&文字学】 在大谈古时三妻四妾和“学而优则仕”的优越性之后,黄老师充满无限向往、深情款款地感慨,“还是古代好啊”(画外音:在黄老师所谓的“好啊”的古代如秦朝,是不能如此褒扬古代的。当时明令“以古非今者族”,李斯不愧是法家的恨角色)。男同胞深表赞同,掌声雷动,女生颇有不以为然甚至怒目相对者。示范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胡耀震【讲授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钟嵘《诗品》专题研究】 胡老师(很鄙夷地)说“你们的文学修养……就……就这样,我真不敢相信!”(大意如此) ================================6、赖大仁【讲授课程:文学理论】 授业——“我一直跟学中文的人说,只要做好三件事足矣——读、思、写,或者在其前加…多?——多读、多思、多写。” ================================7、刘世南【离休】 “要多读元典!” “现在某些年轻的大学中文系教师,都是不读书的。只看过一套朱东润作品选就有本事在大学讲台上夸夸其谈,甚无畏也。” “孔夫子…无友不如己者?有很大的问题。” ================================8、宋易麟【讲授课程:古代汉语】 宋老师第一次来给我们上古代汉语课,穿一件T恤配一条黑色牛仔裤,活脱脱一位可爱的老头。宋老师的头发保持着长久的一丝不苟,偶尔有不安分分子捣

全国大学物理排名

理论物理(理论物理(100100100) )

庆邮电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C等(20个):名单略 262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2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3333)) 原子与分子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33

1414))等离子体物理(14等离子体物理(

C 等(3个):名单略 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116116116) )

B+等(35个):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聊城大学、温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B等(34个):宁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首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青岛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C等(24个):名单略 声学( 1515)) 声学(15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最大气泡法 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案:减少测量 P 误差,因为 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 ?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案: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 小又变大,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 3、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 答案: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4、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答案:测量时 ?P m ax 最大 5、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 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 ?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 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出泡速度? 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 10 个左右。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偶极矩的测定 注意事项 1.测量时必须使屏蔽线插头,插座,电容池和电容池座之间连接可靠。 2.每台仪器配有二根屏蔽线。 3.电容池及池座应水平放置。 4.操作时注意防止溶质,溶剂的挥发和吸收水蒸汽。 5.每测一种介质的电容后必须将介质弃去,并用电风吹吹干,并待电容池恢复原状后,再测下一种的电容。 6.将介质放入电容池测量该介质的电容时,每种介质应取相同的体积。 7.读室温,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容量瓶洗净,并将电容池吹干,处理弃液清洁桌面等. 四.思考题 1.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答:溶质得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公式都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出来得,它只适合于强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中困难较大,于是提出了溶液法,即把欲测偶极矩的分子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但在溶液中测定总要受溶质分子间、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若以测定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这时溶质所处的状态就和气相时相近,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 2. 试分析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原因,如何改进? 答:1、测定偶极矩采用溶液法进行,但溶质中测量总是受到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故可测定不同浓度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839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笔记

江西师范大学839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笔记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39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全套 目录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39中国古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南开等)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一卷[视频]【29课时】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二卷[视频]【62课时】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三卷[视频]【37课时】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四卷[视频]【42课时】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第1章上古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 1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呼声富有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这种没有歌词且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2原始诗歌 (1)原始诗歌的形式 ①简单的、表意的和有节奏的呼声或叹声。 ②诗乐舞一体。

(2)原始诗歌的内容 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渔猎、畜牧和耕种等生活内容,同时还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3原始散文 (1)产生时间 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 (2)特点 简短、精炼,便于记诵,富于节奏和韵调,有诗的味道。韵语部分,语言旋律最自然、音乐性最强烈、词意最精粹。 二、古代神话 1神话概念 表1-1 神话概念 2著名的古代神话 表1-2 著名的古代神话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转载】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 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

新版江西师范大学数学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721)数学分析和(847)高等代数 参考书目为: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

2.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代数》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前期,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积累,也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可以背考研单词,而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考研单词相对于你来说就会比较简单,这时就不必浪费时间,可以进行外刊阅读。由于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全部都是从外刊中摘录的,所以进行外刊阅读就可以把其当作“真题”的泛读。 中期,在期末考试和小学期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做真题了,我从最早的那年开始一路做下来,留了三套考前模拟,大概是有二十多套。我一般会第一天做一套然后后面花1~2天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精读及分析错误原因。早些年的英语出题有相当难度,考察的有不少都是很复杂的句式及熟词僻义,这与近几年的考察角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建议时间不多的同学完全可以放弃早些年的真题,然后时间比较充足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但是不需要因为错很多,而丧失信心,我记得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专升本” 报名、考试及录取办法 为了确保我校“专升本”工作顺利开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拔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一、计划 今年我校专升本招生计划除教育厅单列计划外共招收400名(其中软件工程专业120名,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和小学教育(英语教育方向)各招60名,其他专业共计160名)。 二、报名 (一)按江西省教育厅规定,本次推荐不限定名额,凡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均可推荐报考。 (二)对报名考生登记造册,颁发准考证,准考证上的照片与推荐表上的照片必须相同。 (三)考生原则上只能报考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不能跨专业报考。 三、命题与考试 (一)根据我校专业情况确定招生专业及相应的考试科目,同时将考试大纲、考试方式通过校园网发布通知各推荐学校。 (二)采取校外命题方式,或在校内临时选派命题教师,选派命题教师时应采取回避制,凡有子女或亲属参加考试的教师均不能参加命题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工作。

(三)按高考命题组织形式和要求组织命题。 (四)考试在江西省教育厅确定的时间内进行,设置标准考场,采用单人单桌,监考老师实行回避制。 (五)采取全封闭流水阅卷法,实行阅卷教师、累分人、复核人签名制。 (六)阅卷完毕后由工作人员拆封登分,实行复核制和签名制。 (七)命题、考试、阅卷、登分等环节均须在学校纪委监察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八)考试成绩经学校纪委监察人员签字后张榜公布。 (九)如对考试成绩有怀疑可申请查卷,经纪委监审处和教务处批准后按规定查卷。只查有无累分错误,不得更正试卷评分结果。 四、录取名额及条件 软件工程、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教育(英语教育方向)实行单招,分别招生120人、60人和60人;其他各专业招生计划共计160人,按招生人数160/其他专业报考人数总和= 比例*各专业报考人数,确定各专业录取名额。 录取考生需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及全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英语专业考生免英语考试合格证书,软件工程专业考生免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英语须达到全省英语统考最低分数线,同时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划定单科最低线,符合条件后分专业按比例或计划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时,在总分相同情况下,专业课分高者优先,专业课分相同情况下

04-10年江西师大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2004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 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字词。(每句3分,共30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5.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6.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8.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9.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10.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赋比兴 2. 骈体文 3. 文心雕龙 4. 江西诗派 5. 拟话本 6. 南戏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结合作品阐述陶渊明诗“似癯实腴”的特点。 2.试述杜甫诗的叙事艺术。 3.《红楼梦》中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描写,这种描写很容易写平庸、重复,作者是如何在日常描写中推动情节发展的?试举例具体阐述四、作品评析(30分) 苏轼《定风波》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分析答题需对以下问题有所分析: 1.此词是苏轼哪个阶段所作?词中反映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举出苏轼其他作品中相似的人生表白。 2.此词体现了苏轼词的何种艺术追求?试联系整个北宋词坛加 以比较分析。 2005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物化实验的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6.什么是燃烧热?它在化学计算中有何应用? 答:燃烧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温度下,某物质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在化学计算中,它可以用来求算化学反应的焓变以及生成焓。 7.什么是卡计和水的热当量?如何测得?

答:即量热计及水每升高1K所需吸收的热量。利用标准物质(如苯甲酸)进行标定。 8.通过燃烧热测定实验,能否自己设计实验,利用数据来判断煤、柴油、天然气哪个热值最大? 答:液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方法: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 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 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 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 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 充氧气后,点火, 标准样品先燃烧, 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 此才液体样品被点燃, 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其余操作方法与固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基本类似。此时, 氧弹中样品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固体标准样品、液体样品以及点火丝燃烧放热之总和。基于固标准样品及点火丝的燃烧热是已知的, 所以很容易计算出液体样品的燃烧热。另外, 在计算样品的燃烧热时, 应考虑到玻璃球本身的热容量。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