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堤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截流方案优选
截流水库工程施工方案

截流水库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截流水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拦截和储存河流或渠道中的水流,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截流水库工程通常包括截流堤坝、库区清淤、导流渠道、泄洪设施等构筑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某截流水库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
二、施工组织1.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组织的规定,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工作,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施工单位应成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保障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
3.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三、施工准备1.在施工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和现场环境,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和安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程进度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截流堤坝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对截流堤坝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堤坝的高度和坡度。
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保证堤坝的稳固和安全。
3.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渗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确保截流堤坝的防渗性能。
五、库区清淤工程1.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清淤施工,保证库区的容积和储水能力。
2.采用科学合理的清淤方法,避免二次污染和环境影响。
3.在清淤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
六、导流渠道施工1.对导流渠道进行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合理确定渠道的位置和长度。
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材料,确保导流渠道的通畅和稳定。
3.加强导流渠道的防渗和防冲,确保渠道在水流作用下不受损坏。
七、泄洪设施施工1.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对泄洪设施进行施工,确保设施的开启和关闭灵活可靠。
2.对泄洪设施进行严格的试验和调试,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水利工程导截流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导截流设计方案摘要在我国历史上,水利建设成就卓著。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修建了许多兴利除害的水利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使全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在施工水流控制方面。
我国江河众多,尤其是近30年来的工程实践,在大江大河采用立堵截流,各种大流量挡水建筑物包括围堰,明渠,隧洞,底孔等的修建,拆除与封堵,各种坝体拦洪或过水度汛,施工期通航以及围堰挡水提前发电受益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挡水或过水围堰及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
二滩,小浪底等工程巨大过流断面导流隧洞的修建和运行,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导流明渠工程的顺利通航,深水大流量截流,高挡水标准,巨大填筑量,高混凝土防渗墙,低渗量的三峡工程二期上下游深水围堰工程的按期建成,都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但也相应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上述赵伟的“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导流问题于技术分析”可知(1)水文特征对导流的影响我国的地形地貌是西高东低,各大江大河都是从高原出发,流经平原流向海洋,高原地势陡峭,水流较快,平原地势平坦,水流较慢,所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不得不考虑导河流的水文特征。
(2)不同地域对导流的影响我国地大物博,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地势地貌,有喀斯特地貌,砂岩地貌,风成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在各种地貌上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所以要在修建方法的选择上多注意。
(3)建设措施于进程的影响完备的计划对建筑物的建设速度有促进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项目,每个时间段,河流的水量,河水的流速都是不一样的,在水流的阻断上,在筑坝拦水上,这些特殊的时间选择上就要有要求。
1.工程概况1.1基本资料1.2地质资料坝址处河谷断面河床宽度约20~30m,两岸岸坡基本对称,坡角约35°。
河床基岩高程350m,岩基为弱风化岩层,k=0.8×10-6cm/s。
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导流方案比选分析

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导流方案比选分析作者:代正江苏劲松龚黎明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16期摘要:从江航电枢纽工程河床较宽,采取分期导流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一期围左岸,采用不过水土石围堰,厂房全年施工。
二期围右岸,采用过水土石围堰、闸坝及船闸两个枯水期施工完成。
因本工程二期工程工程量较大,需要的施工时间比较长,在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二期围堰挡水发电,可以使水电站提前发挥发电效益。
关键词:从江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导流方案比选电站发电1.工程概述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境内,处于柳江干流中上游都柳江河段,为都柳江干流梯级规划中的第10级。
从江坝址距从江县城约1.2km,工程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500t,航道等级为Ⅴ级,电站装机容量45MW,库区正常蓄水位193m,死水位192m,总库容5476×104m3,工程等级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通航船闸等级为四级,航道等级为五级。
2.施工导流标准选择从江航电枢纽工程装机为2台22.5MW的机组,总库容为5476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2331万m3。
根据相关规范,本工程属于三等工程,永久性水工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相应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5级。
依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5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采用的洪水设计标准为:当建筑物类型为混凝土时,洪水重现期为3~5年;当建筑物类型为土石时,洪水重现期为5~10年。
根据水文资料,河流洪枯流量相差较大,结合枢纽地形特点、施工难易程度及施工总进度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当采用不过水围堰设计时,挡水标准采用全年5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6630m3/s,当采用过水围堰设计时,以确保枯水时段内不过水为原则,挡水标准选择枯水期5年一遇洪水,时段为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及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相应流量1030m3/s及690m3/s。
施工导截流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施工导截流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围堰设计与施工1、截流方式和截流标准1.1施工截流方式主河床截流采用单戗立堵法截流,截流以先右岸进占到护底龙口为主,后左右岸同时进占,截断龙口。
即选择由左、右岸向中间单戗双向进占的截流方式,同时下游围堰填筑配合上游围堰截流施工,以降低截流难度。
1.2截流标准根据河系情况,主河床完成截流时段暂定为2011年7月18日。
截流河水流量按7月份五年一遇旬平均设计流量的截流标准。
2截流料场布置2.1岸料场布置备制块石(粒径40~80cm),块石葡萄串,钢筋铅丝笼,袋装泥等。
2.2截流道路布置施工道路畅通情况良好。
3截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3.1围堰设备配置配置反铲2台、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自卸车8辆相见附设备配置表3.2机械设备保障为确保截流合拢时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以防在截流时出现机械故障,故要配置必要的备用机械。
配置三台自卸车、一台装载机;4截流施工4.1截流程序河床截流施工顺序见下框图。
4.2截流戗堤施工经过计算,截流预计时间为36个小时,自早上8点开始,到次日20:00主河床截流完成。
围堰截流施工分两个阶段进行。
1、龙口段预进占施工1.1根据流速变化、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截流戗堤进占填筑料。
1.1.1当流速达到0.4m/s采用2cm以下粒径砂砾石料;1.1.2当流速达到0.78m/s,采取2~5cm粒径砂砾石;1.1.3当流速达到并超过1.3m/s时,采取5~15cm粒径砂砾石料。
1.1.4当流速达到并超过1.7m/s时,采取15~20cm粒径砂砾石料1.1.5当流速达到并超过2.38m/s时,采取20cm粒径以上砂砾石料,并适当抛投块石。
1.2施工方法预进占施工利用临时施工道路通过导流将料场的石渣料运至戗堤抛投。
1.2.1戗堤预进占均采用20t自卸汽车抛填进占。
在进占过程中,根据堤头稳定情况选用两种抛投方法:自卸汽车在堤头直接卸料,戗堤全断面抛投;深水抛填时,采用堤头卸车集料,TY220推土机配合赶料抛投。
水利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

水利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水利航电枢纽工程是指在水资源利用、航运、发电、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综合功能的工程。
本项目为岷江彭山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岷江眉山至乐山段,是该段规划的六级电站中的第一级梯级电站。
工程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兼顾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防洪等功能,总投资11亿元。
工程主要包括船闸、电站、泄洪设施等建筑物,预计2025年7月底实现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2.852亿千瓦时。
二、施工方案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结合现场地形、交通、水资源等因素,施工总体布局分为三个区域:船闸施工区、电站施工区和泄洪设施施工区。
各施工区域之间通过临时道路和水上运输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 船闸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先进行船闸主体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附属设备安装,最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2)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进行船闸主体结构的施工,挖除河床淤泥和岩石,然后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船闸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
(3)施工设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电站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先进行电站主体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机组安装,最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2)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进行电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挖除河床淤泥和岩石,然后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电站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
(3)施工设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泄洪设施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先进行泄洪设施主体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附属设备安装,最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2)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进行泄洪设施主体结构的施工,挖除河床淤泥和岩石,然后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
泄洪设施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工艺。
(3)施工设备:配置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站等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某水电站导截流施工方案优化

西藏某水电站导截流方案选择及截流设计詹登民【摘要】通过对西藏某水电站导截流方案及截流设计的方案优化,拟选了三种方案进行截流设计参数及经济比较,确定了施工便捷、截流难度不大、风险相对较小、比较经济的方案作为导截流设计及施工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导截流方案截流设计方案优化经济比较某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区工某河干流上,交通便利。
某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3346.50m,总库容86万m3。
坝顶高程3347.30m,最大坝高19.6m,坝顶长度196.0m,电站设计水头40.5m,总装机容量40MW,保证出力10.1MW,多年平均发电量1.82亿kW•h,工程属四小(1)工程,其主要建筑物(大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等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电站厂房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引渠及前池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1、工程条件1.1水文条件某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端,河流全长89km,流域面积4229km2。
某河出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8.3亿m3。
入库沙量:悬移质18.4 万t,推移质1.0万t。
某水电站年径流成果见表1-1、某水电站洪水成果见表1-2、某水电站分期洪水流量表见表1-3。
表1-1 某水电站年径流成果流量:m3/s表1-2 某水电站洪水成果流量:m3/s表1-3 分期洪水流量表流量:m3/s1.2地质条件某水电站坝址河谷呈不对称的“U”型,平水期河水面宽度38~55m,最大水深2.5m 左右,正常蓄水位3346.5m 河谷宽约125m 左右。
坝址区覆盖层深厚,按颗粒组成和结构的不同组成和结构的不同,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的差异,分为两个岩组。
Ⅰ岩组为含漂石砂卵砾石层,更进一步划分为Ⅰ-1 和Ⅰ-2,其中Ⅰ-1 岩组为上更新世冰水积成因,厚度30~90m,Ⅰ-2 岩组为全新世冲积成因,厚度1~7m 不等。
水库大坝枢纽截流工程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水库大坝枢纽截流工程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26b78e580216fc710afd59.png)
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截流工程施工措施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头上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项目部目录1、概述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1)2、编制依据与规程 (4)3、导(截)流前施工面貌 (4)4、导流时段及导流方法 (5)5、导游建筑物5.1泄水建筑物 (6)5.2上游围堰 (6)5.3下游围堰 (6)6、导截流施工方案6.1大坝截流 (6)6.2围堰施工 (8)6.3基坑排水 (9)7、施工期防洪与度汛 (8)1.概述1.1工程概况河头上水库位于赫章县白果镇河头上村,所在河流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上源右支后河支流前河的小支流上,距离县城10千米.水库工程主要任务是承担赫章县城白果片区3.8 万居民生活用水,水库下游生态用水和下游河头上村、河口村2654 人、1000 头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水库正常蓄水位1702.00米,死水位1675.5米,水库总库容212.9万米³,正常水位以下库容192.8万米³,死库容20.1万米³,兴利库容172.7万米³,为多年调节水库,水库年总供水量235.6万米3(其中向白果片区供水226.2万米3,下游村庄供水9.4 万米3),下放生态用水36.9万米3.水库属于小(1)型水库,工程等别为四等,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设计洪水标准为全年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全年200年一遇.施工非汛期导流标准为(11月至次年4月)10年一遇,其流量为9.89米3/s,汛期导流标准为全年10年一遇,其相应流量59.3米3/s.本工程为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大坝枢纽工程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含1座最大坝高62.5米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轴线长157.0米,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坝内放空、引水取水管、取水口闸室、水库下游河道治理、库区内管道改造、输水管道、大坝观测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及相应的水保、环保等工程组成.本标段计划工期:28个月.1.2水文1.2.1流域概况河头上水库位于赫章县西南面的白果镇河头上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7°04’,东经104°39’,水库所在河流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前河的小支流公鸡寨河.前河发源于赫章县城南面的铜楼上,河源高程2410米,由南向北,流经燕子洞、永康村、新民村、田坝村,在田坝村大石头组境内左岸接纳公鸡寨河,继续往北流经白果镇,穿过赫章县城区并在三岔口处汇入六冲河,汇口高程1490米,河长26千米,集水面积254.2千米2.公鸡寨河发源于赫章县水塘堡乡哑巴山的公鸡寨,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在赫丫处汇入前河,河长8.3千米,集水面积15.9千米2,河道坡降40‰.河头上水库坝址位于赫章县白果河头上村上游约100米处,控制流域面积11.9千米2,河长5.88千米,河道坡降50.2‰.1.2.2气象赫章县属暖温春干夏湿气候,且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分明,冬长夏短,水汽一般,降水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1月)平均3.7℃,最热月(7月)平均21.6℃,极端最高气温37.1℃(1991年),极端最低气温-6.5℃(199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839.3米米,最高年降雨量1228.4米米(2008年),最低年降雨量604.3米米(2006年).多年平均日照时娄1301.7h,占可照时数33%.多年平均风速2.0米/s,最大风速20.0米/s.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属于贵州省暴雨低值区.多年平均无霜期280d,最长达320d,最短180d.主要灾害性天气类型有冰雹、倒春寒、暴雨和寒潮等.1.2.3径流工程地点无水文站及雨量站,故采用降雨径流法进行计算.从图上查得坝址以上流域中心处面雨量p=900米米,径流系数a=0.45.公鸡寨水库引走一部分水量之后的河头上水库上坝址多年平径流 Q=0.116米3/s.1.2.4洪水1、设计暴雨采用参证站赫章县气象站暴雨统计参数成果,列于表1.2-1.表1.2-1 赫章县气象站年最大24h 设计暴雨成果表 单位:米米2、坝址设计洪水河头上水库所在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设计洪水采用雨洪法计算,并结合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确定.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规定,采用“雨洪法”计算公式修订2式:当10≤F <25千米2时为:Qp=0.234γ10.848·f 0.331·J 0.221·F 0.834·[CK P H 24]1.212河头上水库各频率洪水采用区间设计洪水叠加公鸡寨水库各频率的调节下泄流量而得,成果见表1.2-2.表1.2-2 河头上水库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3、坝址分期洪水根据本地区一般洪水特性,结合工程施工组织安排,拟定河头上水库坝址处的施工期分别为12~3月(4个月)、11~3月(5个月)和12~3月(5个月)、11~4月(6个月)共4个时期进行施工洪水分析.统计赫章气象站1961~2006年共46年各施工期内的最大一日降雨资料换算H24=1.12H 日,并以P-Ⅲ型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坝址天然分期洪水计算按雨洪法修订2式进行,坝址现状分期洪水采用区间与天然洪水比拟计算,成果见表1.2-3.表1.2-3 河头上水库坝址现状分期设计洪水2.编制依据与规范(1)《赫章县河头上水工程大坝枢纽工程C1招标文件》技术部分;(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中国水利水电版);(3)《防洪标准》(GB50201―1994);(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3.导(截)流前施工面貌截至,本工程施工情况如下:(1)大坝左、右岸坝肩已开挖至EL1660米、且EL1665米以上支护完成.(2)右岸滑坡应急抢险工程施工完成.(3)导流洞进出口开挖、锚喷支护、进出口及洞身混凝土等已施工完成,且单元工程已验收评定完成.(4)上下游导流明渠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且及时评定完成.(5)上游围堰原河道水面以上部分土石方基础开挖完成,剩余为老河道下部含水层部分需截流后进一步下挖施工即可满足围堰填筑要求,截流后无水下施工项目.(6)大坝进场道路已完工.(7)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完成,且已投入使用、砂石加工系统已基本具备生产条件.(8 )下游围堰横跨原道路钢栈桥已施工完成.(9)场内临时道路、风水电等临时设施全部施工完成且已投入使用.4.导流时段及导流方式(1)导流时段根据工程布置形式,工程区水文特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本工程施工期间采用上下游围堰挡水,导流洞和导流明渠过流,围堰为汛期围堰.(2)导流方式根据枢纽布置特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等,大坝施工导流采用断流围堰一次拦断河流,由于本工程导流设计为全年围堰,即初、后期圴采用导流洞+上下游导流明渠联合导流,基坑实现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3)导流程序根据招标文件和本标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确定相应的导流程序:本工程采用河床一次拦断,左岸导流隧洞+上下游导流明渠进行导流方式.今年枯期采用导流洞导流,上下游围堰挡水,明年汛期坝体临时断面挡水,导流洞过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4)导流要求现大坝枢纽工程已基本具备截流要求:(1)2017年 10 月 25 日,导流洞基本具备过流条件,满足大坝截流的要求,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洞身全断面衬砌砼施工完成;②、上下游导流明渠施工全部完成;③、洞身回填灌浆完成;④、进出口开挖支护全部完成.⑤、验收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完成.(2)大坝左右坝肩开挖至EL1660米.(3)截流材料及设备、人员已准备就绪,围堰粘土料、石渣料在上游库区内选取.5.导流建筑物5.1泄水建筑物本工程施工期导流隧洞,由进口段、上下游导流明渠、洞身段、出口段等组成.导流洞布置在大坝左岸,城门洞型,衬砌后尺寸为2.5米×2.75米(宽×高),顶拱为半圆,其中进口叠梁闸门段长4米、宽5.5米、高4.4米.上游导流明渠长28.3米,下游导流明渠长79.15米.洞身段长90.5米.隧洞进口底板高程EL1660.5米,隧洞出口底板高程EL1657.46米.水下部分已完工,并已通过验收.5.2上游围堰上游围堰采用土石填筑,堰顶宽度为4.0米,堰顶高程为1668.0米,上游坡比为1:1.5,下游坝坡为1:1.2,堰体建基面高程1657.6米,最大堰高9.4米,围堰顶轴线长75.0米.5.3下游围堰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填筑,堰顶宽度为4.0米,堰顶高程为1658.5米,上下游坡比均为1:1.5,堰体建基面高程1654.5米,最大堰高4米,围堰顶轴线长33.0米.上下游土石围堰的堰体设计采用顶宽为2.0米的粘土斜墙防渗,斜墙基础清到基岩,堰基做换填粘土截水墙防渗处理.6.导截流施工方案6.1大坝截流6.1.1截流时间选择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计划,经和业主、监理共同商定及有关会议要求,本工程截流验收拟于进行,待截流验收完成后择机截流.6.1.2截流流量选择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上旬现场相应实际流量约Q=0.16米3/s.6.1.3截流方式选择根据现场现有交通条件,本工程截流方式采取从左右岸同时进占,龙口预留在原河床中间,预留截流龙口宽3米.6.1.4截流材料截流材料主要为粘土闭气料、石渣料及大块石压脚.粘土料、石渣料均在库区内选取,大块石可从坝区开挖料中选取.6.1.5截流施工(1)截流施工道路主要利用现有河床左右岸两条道路及下游横跨河道主要连接施工道路即可满足截流施工要求.(2)施工程序截流施工程序为:石渣料堆筑子堰将河道水流拦至上下游导流明渠→预留龙口基础挖至基岩→龙口填筑施工.(3)截流时段安排河床中预留3米宽龙口,预计于上旬龙口合拢.(4)截流施工机械截流所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截流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5)截流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劳动力配置表6.2围堰施工6.2.1施工内容围堰施工包括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施工,主要有以下项目:围堰基础土石料的开挖,开挖至基岩;堰体粘土(芯墙布置复合土工布)、石渣料分层铺填施工;围堰上下游护坡压脚加固处理施工等.6.2.2主要施工方法围堰水上堰体填筑施工主要包括石渣料堰体及粘土斜墙等的施工.堰体施工:围堰填筑在戗堤完成后,采用压路机(20t)对堰体进行石碴填筑分层碾压,分层厚度 30厘米,碾压密实后再进行下层铺筑碾压.围堰左坝附近两边坡设置10米宽溢流面,溢流面采用C15砼挂网喷护(砼厚5厘米,钢筋采用Ф6@200).附上、下游围堰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图.截水墙施工:堰体碾压填筑完成后,围堰上游迎水面浇筑1米宽C15砼截水墙,截水墙基础挖至原状土再进行砼浇筑,截水墙外露1米.土工膜施工:上游迎水面满铺土工膜至堰顶,施工工艺如下:基础面整平土工膜铺设搭齐焊接缝焊接现场检查修补再检回填土铺设土工膜前,在堰体上游迎水面先铺设5厘米厚细沙,人工夯实后再铺设土工膜,土工膜铺设完成后,在已铺设好的土工膜上再铺设5厘米厚细沙人工夯实.在夯实的上游坡面上堆码砂袋至围顶.6.3基坑排水在坝基开挖线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分别安装水泵,向上下游围堰外排水.7.施工期防洪与度汛(1)在汛期,成立专门的防洪领导组织机构和抗洪抢险队伍.根据水情预报资料,准备数量足够的防洪度汛物资.确保施工正常进行.(2)施工期内,提出该年度度汛措施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主动同有关防汛部门加强联系和协调,听取他们的意见,服从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3)防汛期间加强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加大水泵的抽排强度 ,尽量减小施工区内积水程度 ;加强上游围堰两岸坡渗漏巡查工作.(4)在上游围堰右岸准备充足的块石和编织袋等防汛物资,以备发生超标洪水.汛前随时了解掌握水情情况,检查堰体渗流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做好处理工作;(5)确定基坑设备撤退和防汛物资运输重点线路,配备专用施工机械设备对场内道路进行维护,确保各道路的畅通,保证设备撤退和防洪度汛物资调配迅速.(6)在雨季来临前,组织人员对排水设施进行集中检查,发现有运行不畅的部位,及时加以疏通.组织人员对大坝围堰进行渗漏和两岸边坡检查,发现有局部坍塌的部位,及时处理,并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报,若有必要,对围堰进行加高处理.。
水电站施工导流截流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水电站施工导流截流方案[优秀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7681e1b52acfc788ebc997.png)
2 施工导流2.1 导流标准本电站工程规模为中型,属三等工程,主要永久性挡水及泄水建筑物为Ⅲ级建筑物,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Ⅴ级,因此根据规范对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划分,选取5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导流设计标准.2.2 坝体施工临时度汛标准施工期间当坝体高度高于围堰后,其临时度汛洪水标准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表2.2.3规定如下: 混凝土坝当库容≥1.0亿米3,按全年P=2%频率流量设计;0.1<库容<1.0亿米3,按P=5%频率流量设计;库容<0.1亿米3,按P=10%频率流量设计.2.3 导流方式及导流时段2.3.1 导流方式由于河床狭窄,两岸较陡,洪枯流量变幅较大,不具备分期导流及明渠导流条件,因此选用断流围堰,隧洞枯期导流方式.2.3.2 导流时段导流时段选择原则是导流工程费用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基坑施工期最长,经比较分析选定11月6日至次年5月25日(六个月两旬)作为枯期导流时段,相应导流流量为466米3/s,2.4 导流程序根据坝址所在河段的地形特征和水文特点选定枯水期右岸导流洞导流,汛期基坑过水的导流方式,后期坝体予留缺口实现全年施工.导流程序如下:(1) 筹建年11月初~第一年10月下旬,进行导流洞施工及两岸坝肩开挖,为第一年11月上旬截流创造条件.(2) 第一年11月6日~第二年5月25日,主河道截流,堆筑围堰,同时进行基坑开挖及浇筑垫层砼,隧洞导流,导流流量为466米3/s.(3) 第二年5月26日~第二年11月5日,围堰过水,基坑淹没,导流洞与基坑联合度汛,大坝停止施工.(4) 第二年11月6日~第三年5月25日,继续坝体砼浇筑,坝体中孔在汛前已施工完毕.5月25日前坝体升高至868.00米高程,以确保汛期全年施工.(5) 第三年5月26日~第三年11月5日,本汛期度汛按频率p=5%全年洪水标准设计,相应流量为3370 米3/s.此间洪水由导流洞、坝体中孔联合泄流,坝体全年施工,至第三年10月初坝体浇筑完毕,导流洞11月初下闸封堵,围堰拆除,第三年12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5 导流设计2.5.1导流建筑物设计2.5.1.1导流洞设计(1) 工程地质及洞线布置根据枢纽布置和河谷地形特点,同时考虑两岸地质情况,将导流洞布置于右岸是合适的.导流洞位于坝址右岸,主要穿越栖霞组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及部分裂隙带.进口0-006.17~0+017.00米桩号段及出口0+411.00~0+446.00米桩号属于Ⅳ类围岩,由于边坡裂隙发育,边坡稳定性较差,建议清除上覆覆盖层.隧洞0+446.00~0+503.57米埋深0~17米,隧洞埋深较浅,上部又有崩塌堆积体,受裂隙影响,围岩稳定性差,属Ⅳ类围岩,出口穿过S2暗河,可能会产生岩溶涌水,建议进行明挖处理.隧洞0+017.00~0+411.00米桩号处地下水位变动带,可能发育溶洞;该段岩体属微新岩体,呈中厚层至厚层状结构,完整性好;洞向与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围岩基本稳定;属Ⅳ类围岩,受裂隙影响,局部可能有小型不稳定块体.Ⅱ类围岩洞段长396米,占87.6%(隧洞长按不计明挖段的452米计算,下同),Ⅳ类围岩洞段长56米,占12.4%,Ⅳ类围岩洞段需进行支护处理.由于坝址所在的河段较直,导流洞在平面上两次转弯,从进口至第一个转弯点轴线走向为S82.8︒E,转弯半径为80米,第一个转弯段终点至第二个转弯段起点洞轴线走向为S62.2︒W.转弯半径为70米.从第二个转弯段终点至出口洞轴线走向为S17.2︒W.进、出口围岩厚度均大于1.65倍洞宽,洞身埋深大于2.5倍洞宽.导流洞洞长为446.00米,底坡为2.242‰.(2) 导流洞进出口型式选择①导流洞进、出口底板高程的确定导流洞进、出口高程主要考虑截流难度,尽量减少导流洞进、出口明挖,使导流洞进出口高程高于常枯水位线,从而使进出口施工少受河水影响等因素,将导流洞进口高程定为801.00米,出口高程定为800.00米.②导流洞进、出口形式选择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无法修建交通通道至导流洞进口,所以在进口明渠段设置导流洞闸门井和喇叭口的难度极大.为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导流洞泄流能力,避免气蚀的发生,导流洞进口0-006.17~0+000.00米桩号左右边墙向河床扩散,扩散角为5︒,顶拱斜率为0.2.出口扩散角为5︒.③导流洞闸门井设计导流洞闸门井设置于导流洞桩号0+041.77米处,井顶高程为823米.闸门的运输及安装均由导流洞施工支洞进入.④导流洞断面设计导流洞断面设计为城门洞型,主要考虑如下因素:①导流洞在大部分时间内均为无压流运行,门洞型断面可以获得较大的过水断面;②门洞型断面的边墙、底板均为平面,便于开挖控制,底部较宽,施工场地较大,便于施工机械工作;③有利于减少截流落差,降低戗堤高度.经水力学计算,选定导流洞断面为7⨯9米(宽⨯高),城门洞型,顶拱中心角为102︒6'54",顶拱半径为4.5米,直墙高7.33米.由于隧洞所经过的围岩分别有Ⅱ、Ⅳ类围岩,岩性不同,洞身成洞条件亦不同,Ⅱ类围岩衬砌厚度取50厘米.断层破碎带和进、出口洞段,衬砌厚度按150厘米设计.各衬砌段的衬砌厚度请详见导流洞设计图.2.5.1.2 围堰设计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规定,本方案的围堰为Ⅴ级建筑物,围堰按枯期五年一遇洪水设计,枯水时段11月6日~次年5月25日共六个月两旬,流量466米3/s.经水力学计算,上游围堰挡水水位为∇815.31米,相应下游围堰挡水水位为∇804.63米,上、下游水位落差为10.68米.上、下游均为土石不过水围堰.围堰设计原则:必须保证其在挡水期边坡稳定且防渗性能良好,对浸入堰体的水体具备上堵下排的功能.表2-5-1 围堰主要设计指标(1) 上游围堰设计①堰体结构设计上游围堰堰顶高程∇816.00米,挡水水位∇815.31米,河床底高程∇799.00米,最大堰高17.0米,堰顶宽10.0米,堰顶长度72.80米,堰基覆盖层最大深度为10.0米.由于上、下游围堰堰型均为不过水围堰,第一个汛期过后必须恢复已被冲毁的上、下游围堰至原设计高程.堰体由戗堤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防渗体组成.排水棱体由截流戗堤堆筑体形成,排水棱体顶高程∇807.00米,顶宽为8米,上下游边坡均为1:1.5.堰体上游面由外至内分别为护坡块石(厚3米)和反滤料(厚1.5米),上游边坡为1:1.75.下游面高程∇807.00米至堰顶高程边坡为1:1.75.经计算,上游围堰的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安全系数为2.239,满足规范要求.②围堰防渗体设计为形成大坝基坑干地施工条件且防止围堰发生渗流破坏,堰体内设置有防渗体.根据高喷板墙施工速度较快的特点,确定∇809.80米以下堰体及堰基覆盖层为高喷板墙防渗,选定11月6日至12月25日(一个月两旬)为高喷板墙施工期,相应该施工期五年一遇洪水流量为236米3/s,相应上游水位为∇809.30米,高喷板墙施工平台高程确定为∇809.80米.防渗板墙最小厚度30厘米,嵌入基岩50厘米,组成全封闭垂直防渗体系.堰芯填筑料为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的夹土石碴,以利于高喷造孔,河床覆盖层为崩塌堆积块石、碎石及冲积砂卵砾石混杂堆积,适合建造高喷板墙.高程∇809.80米以上堰体防渗,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工程采用,实践证明施工简单,不需专门机械设备,施工进度较快.为便于和堰体分层碾压1.5米的层厚相适应,土工膜结构采用“之”字形布置,折皱角度按与风化料边坡自然休止角(32°)相同布置,即1:1.6.为防止大块石顶破土工膜,在其上下游各1米~2米范围内铺设风化料.高喷板墙与土工膜连接处采用盖帽砼相连.(2) 下游围堰设计①堰体结构设计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805.50米,挡水水位∇804.63米,河床底高程∇798.50米,最大堰高7.0米,堰顶长度67.0米,堰基覆盖层最大深度为12米,堰顶宽8米,堰体由护坡块石、夹土石碴、防渗体组成,上下游边坡均为1:1.5.经计算,上游围堰的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安全系数为1.521,满足规范要求.②围堰防渗体设计下游围堰及基础覆盖层采用高喷板墙防渗,防渗板墙最小厚度30厘米,嵌入基岩50厘米,堰芯填筑料为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的夹土石碴,以利于高喷造孔,河床覆盖层为崩塌堆积块石、碎石及冲积砂卵砾石混杂堆积,适合建造高喷板墙.(3) 上下游围堰与岸坡结合设计堰体与岸坡结合部位为防渗薄弱环节,应认真处理.下部高喷板墙与岸坡的结合,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边孔与岸坡基岩的结合不能闭合,需待高喷板墙施工完后,挖出端部墙体,与岸坡基岩之间回填防渗粘土,并夯实.堰体上部土工膜防渗体施工,首先需清除轴线上下游各1米岸坡的覆盖层,在其上浇筑厚1.0米的剌墙砼,形成锚固槽,将土工膜条带预埋于其中.由于堰体将产生沉陷,土工膜与两岸岸坡联结结构必须适应堰体变形的要求.设计采用将联结结构部位的土工膜设置折皱伸缩节以释放应力的办法使其适应变形.(4) 上下游围堰度汛保护措施由于上下游围堰均为不过水围堰,不需采用护面措施,但是在围堰开始过流前,先对基坑进行预充水至 805.50米,形成水垫,尽量减小洪水对上、下游围堰的冲刷.水位消退后重新堆筑已被冲毁的上下游围堰,使其顶高程恢复至原设计高程.(5) 厂房围堰设计厂房为Ⅲ建筑物,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Ⅴ级.选取5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厂房围堰设计标准,选择枯期11月6日至次年4月25日(五个月两旬)为施工时段.相应流量为249米3/s,对应水位为780.10米.厂房围堰采用铅丝笼护坡、土石混合料填筑结合部分预留岩坎方式,围堰和岩坎高程定为781.00米. 2.5.1.3截流设计(1) 截流时段选择根据水文资料,北盘江一般从10月中旬进入枯水期.结合进度安排和设计规范要求考虑,截流时间确定在11月上旬.(2) 截流流量选择善泥坡坝址处月平均流量见表2.5-2.表2-5-2善泥坡坝址处月平均流量表根据主体工程及导截流工程的规模和条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采用五年一遇月平均频率流量作为截流设计流量,相应于11月月平均P=20%频率流量为126米3/s.(3) 截流方式选择选择截流方式时考虑了以下因素:①立堵截流准备工作简单,造价低,且国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②河床右岸从导流洞施工支洞可直接设置交通洞至上游围堰.根据上述情况,本工程采用立堵法截流.龙口设在左岸,自右岸向左岸进占.戗堤顶宽8米,上、下游边坡均为1:1.5,戗堤顶高程为807.00米,戗堤总长42米,预留龙口宽30米,戗堤堤头设计边坡为1:1.5.(4) 截流水力条件及截流材料选择戗堤预进占10月下旬进行,采用一般石碴抛投,石料最大粒径为0.76米,预进占段抛投总量为0.49万米3(含30%流失量).龙口段宽度为30米,按126米3/s流量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4.45米,最大平均流速为5.14米/s,适当备部分大块石,可满足截流要求.龙口段总抛投量0.44万米3(含30%流失量).龙口水力学指标见表2-5-3.表2-5-3 龙口不同宽度水力学指标计算成果(1) 大坝基坑排水本电站基坑排水主要为初期排水,后期的经常性排水设备则适当采用初期排水的设备.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和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由于上、下游围堰都设有高喷防渗板墙,所以堰基渗流很小.基坑积水量约为16.88万米3,考虑在3天内抽干,排水流量为2345米3/h.根据初期排水扬程,选择基坑排水水泵为12sh-13A型1台和12sh-28型3台,另考虑备用1台.设备特性见表2-5-4.(2) 厂房基坑排水厂房基坑排水按相同原则考虑.厂房基坑积水量约1.8万米3,同样按3天排干基坑,排水强度为250米3/h,根据排水扬程,选择排水泵为12sh-28型1台,另考虑备用1台.设备特性见表2-5-4.表2-5-4基坑排水设备表2.5.1.5 施工度汛及封堵蓄水(1) 施工度汛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截流后第一个汛期,基坑过水,坝体浇筑至▽805.00米高程,导流洞与基坑联合泄流.截流后第二个汛期到来前,坝体浇筑到▽868.00米高程,该高程下相应库容0.39亿米3,根据部颁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施工度汛标准按二十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3370米3/s设计,经计算,该流量从导流洞和坝体中孔联合下泄,导流洞泄流量为1231米3/s,洞内水流流速为20.71米/s;坝体中孔泄流量为2139 米3/s,水流流速为22.28米/s;坝前水位为867.00米,低于坝体挡水断面顶高程,坝体可继续施工.(2) 下闸蓄水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导流洞于第三年11月初封堵,根据水库蓄水分析计算,第一台机组将于第第三年12月月底初开始发电.2.5.1.6 导流洞的施工导流洞施工是控制总进度关键工程项目之一,计划筹建年11月开工和第一年10月底完建.(1) 进出口明挖工程导流洞进口高程分别为▽801.0米,出口高程分别为▽800.0米,为使进出口开挖和砼浇筑能在干地施工,采用设置浆砌石围堰和预留岩坎方式挡水,挡水标准选用枯期六个月两旬(11 月6日~5月25日)P=20%频率流量466米3/s作为设计流量,进、出口围堰相应高程分别为▽806.50米和▽804.63米.进口由于坡度较陡,无法形成工作面,所以进口的开挖待洞身开挖完成后才能进行.出口开挖按自上而下梯段原则进行,初期采用手风钻打孔爆破,人工扒碴,后期当开挖面扩大后,钻孔及出碴设备进入工作面,采用潜孔钻打孔爆破,推土机集碴,3.1米3装载机配20t自卸汽车出碴.(2) 洞挖工程①施工支洞布置由于受汛期洪水的限制,汛期不便于从出口进入主洞施工,且主洞出碴与出口施工也会发生干扰,故设置施工支洞.根据导流洞施工进度和公路布置要求,在导流洞进口附近设置一条施工支洞,支洞进口高程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考虑,相应流量为3370米3/s,对应水位为为813.40米,所以进口高程定为814.00米.导流洞施工支洞与导流洞平面相交于Z10点,为导流洞封堵闸门的运输及安装通道.施工支洞在Z4点分一叉洞作为导流洞施工通道,在Z7点分一叉洞作为上游围堰施工通道.支洞断面尺寸考虑施工交通要求设计为7米×6米城门洞型(宽×高).②导流洞开挖a.开挖程序导流洞开挖分上、下两半部进行,先开挖上半部,导流洞开挖时,分别从出口和支洞与主洞交叉处向上下游多工作面掘进.待导流洞上半部工作面开挖完成后,再进行导流洞下半部扩挖.b.开挖施工方法导流洞洞身段开挖施工方法采用常规的钻孔爆破法.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Ⅱ类围岩,上半断面开挖使用三臂钻车打孔,非电引爆,周边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下半断面采用履带式钻机打垂直孔,周边采用水平孔预裂或光面爆破.采用3.1米3装载机配12.5t自卸汽车出碴,石碴通过施工支洞运至右岸1号弃碴场.一期采用喷锚支护.喷砼厚10~15厘米,顶拱设置锚杆.采用三联机喷射砼,锚杆台车打孔,人工安装锚杆,注浆机注浆.c.导流洞开挖进度上半部Ⅱ类围岩按日进尺6米,平均月进尺150米考虑;对Ⅳ类围岩按日进尺4米,平均月进尺100米考虑.下半部扩挖按平均月进尺180米考虑.(3) 砼浇筑导流洞砼量为1.20万米3(包括施工支洞),其中喷砼0.25万米3,由施工单位临时拌和系统供给.砼的运输和入仓方式,因浇筑部位而异:①导流洞进出口浇筑该部位主要是底板和边墙砼,其量不大,采用砼搅拌运输车或自卸汽车运输砼,溜槽入仓方式.②闸门井砼浇筑闸门井因断面小,砼可通过运输车或自卸汽车运输,溜槽入仓方式.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③导流洞洞身钢筋砼衬砌导流洞洞身钢筋砼衬砌按先顶拱边墙、后底板的顺序施工.顶拱和边墙钢筋砼衬砌采用开挖一次形成后衬砌的方式,待顶拱和边墙钢筋砼衬砌完成后,进行底板衬砌施工.边顶拱钢筋砼采用钢模台车立模,钢筋台车绑扎钢筋,砼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由砼泵车输送入仓,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底板钢筋砼采用拉模施工,搅拌运输车运送砼直接入仓,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导流洞洞身钢筋砼根据温控、浇筑等要求,9米~12米为一浇筑段.④导流洞灌浆导流洞灌浆按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的顺序进行,回填灌浆待衬砌砼达到70%强度后尽早进行,固结灌浆在回填灌浆后10天左右进行.(4) 导流洞堵头施工①导流洞封堵时间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综合考虑坝体度汛要求、坝体浇筑进度以及堵头施工工期、水库蓄水发电时间等要求,确定导流洞将于第三年11月初下闸.②堵头施工堵头施工时,由导流洞洞身钢闸门挡水,堵头开挖及砼浇筑均由导流洞出口进入施工,开挖齿槽采用手风钻打孔爆破,堵头采用微膨胀砼浇筑,砼由搅拌运输车供给泵送入仓.2.5.1.7 围堰施工(1) 围堰施工程序截流后,同时堆筑上游围堰∇809.80米以下及下游围堰堰体,然后同时进行高喷板墙施工,板墙完工后,开始基坑排水,之后进行大坝基坑开挖、砼填筑,与此同时,进行围堰上部堰体的填筑施工.(2) 上游围堰施工上游围堰总堆筑量4.07万米3,戗堤料、护坡块石料、土石混合料均来自右岸1号碴场,电铲或反铲在料场挖装分选装料,20t、15t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料,待∇809.80米高喷施工平台形成后,用13.5t振动碾先静压2遍,然后带振碾压6遍,行驶速度控制在1千米/h~1.5千米/h,以此提高堰体干容重.①高喷板墙施工高喷板墙钻孔施工分一、二序进行,相邻异序孔孔距1.2米.施工顺序为先造孔后高压喷射注浆.造孔采用地质钻机,泥浆护壁;喷浆采用“三重管法”,喷射机可采用CYP型高喷液压台车,步履式,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②堰体 809.8米以上填筑施工采用分层碾压施工法:a.土工膜上游侧夹土石碴填筑,碾压;b.同侧风化料填筑,用反铲及推土机铺填整形,人工修坡成1:1.6;c.粘接并顺坡铺设土工膜,回填风化料保护土工膜;d.土工膜另一侧夹土石碴填筑、碾压;e.风化料填筑,铺设土工膜.至此完成一层 1.5米高度堰体施工,如此循环上升,直至堰顶.(3) 下游围堰施工下游围堰总堆筑量0.64万米3,均来自右岸1号碴场.施工方法同上游围堰.3 天然建筑材料3.1 工程所需砂石源料量本工程根据水工设计方案,上坝址碾压混凝土拱坝+右岸地下厂房方案主体加临建砼总量约50万米3.设计要求所需砂石料的开采量、料场需用储量、料场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见下表3-1-1.表3-1-1砼骨料所需毛料量由于善泥坡电站坝址区及其附近缺乏天然砂砾石料,只能采用料场开采机械破碎加工砼所需砂石骨料.预可阶段根据坝址位置及所需用料情况,初步选择了右岸黄家冲料场、穿洞料场及左岸干沟头料场、偏岩洞料场,共4个料场.针对选定的上坝址,在初选料场中,因偏岩洞料场及穿洞料场距大坝较远,本阶段又在法德大桥附近选择一个桥头料场,各料场分布位置见地质篇“料场产地分布图”.3.2 料场概述3.2.1 黄家冲砂石骨料场位于上坝址右岸2号冲沟沟口北东侧,北侧为一陡壁,相对高差可达200米,南西面为一斜坡,自然坡度40~60 ,坡面较陡.岩性为P1q+米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局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分布高程900~1150米,拟开采面积为0.045千米2.地表基岩裸露,溶沟、溶槽发育,剥离层厚2~5米,可开采厚度80~240米,储量可达491.75×104米3,该料场距上坝址500米.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之上.本阶段在料场区取样作矿物成分鉴定及化学分析、岩块物理力学试验等,试验成果见表3-2-1、表3-2-2及表3-2-3.表3-2-1矿物成分鉴定试验成果表表3-2-2岩石化学成分试验成果表表3-2-3岩块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根据以上岩样矿物成份鉴定成果表明,该料场区主要的料源层除局部偶夹燧石结核及条带外,主要的料源层均为生物碎屑灰岩,灰岩的纯度较高,不含能引起碱活性反应的活性二氧化硅,无碱活性问题;化学成分分析亦未发现异常成份构成,可作为砼骨料.P1q+米厚层灰岩湿抗压强度均值为66.6米Pa,软化系数为0.82,容重为25.6kN/米3,能满足规范对砂石料质量的技术要求.3.2 2 干沟砂石骨料场该料场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干沟沟口附近,至坝址直线距离约 1.4千米,分布高程960~1250米.料场南东面干沟及北盘江,南东面、北东面及南西面均为临空面,陡壁高差可达100米,陡壁之上自然坡度30︒左右.圈定的料场范围内,坡顶及坡脚有少量覆盖层,地层岩性为P1q+米厚层灰岩,岩性单一,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 N30︒E,NW∠15︒.岩溶发育不甚强烈,主要为沿裂隙发育溶缝及溶沟、溶槽,陡壁上未见较大的溶洞发育,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该料场地层岩性与黄家冲料场相同,为P1q+米厚层灰岩,质量与黄家冲料场一致.根据圈定范围进行计算,计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表层剥离层厚按2~5米计,料场开采下限定为960米.计算结果,无用层体积为16.34万米3,有用层储量372.13万米3,剥采比为1:22.77.料场储量基本满足设计用料要求.3.2.3 桥头砂石骨料场该料场位于法德大桥右岸桥头,至坝址直线距离约2.5千米,分布高程920~1040米.料场北面及北西面为一临空面,北面为北盘江,陡壁相对高差130米,陡壁之上相对平缓,地形坡度20~30︒.圈定的料场范围内基岩裸露,岩性为石炭系上统马平组(C3米)厚层灰岩,岩层总体产状N30︒E,NW∠16︒.岩溶较发育,规模小,主要为沿裂隙发育溶缝及溶沟、溶槽,未见较大的溶洞发育,整个料场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该料场地层岩性为P1q+米厚层灰岩,由于断层影响,岩体隐节理较发育.根据圈定范围进行计算,计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表层剥离层厚按2~5米计,料场开采下限定为920米.计算结果,无用层体积为15.25万米3,有用层储量195.25万米3,剥采比为1:12.74.料场储量基本满足设计用料要求.3.2.4 砂石料场比选本阶段比选砂石骨料场有3个,第一个为坝址下游右岸的黄家冲料场,勘探储量在491.75×104米3,第二个为坝址下游左岸的干沟料场,勘探储量372.13×104米3,第三个料场为桥头料场,位于法德大桥右岸桥头附近,勘探储量195.25×104米3.3个料场储量均能满足设计用料要求.其中前两个料场岩体质量相同,为较纯灰岩不含活性二氧化硅,无碱活性问题;但均偶夹燧石结核,底部夹燧石团块或条带,料场开采时,应将燧石条带或团块予以剔除.桥头料场分布高程适中,地形较缓,与公路距离较近,开采条件及运输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i e d i Hy d r o p o we r a n d S h i p p i n g C o mp l e x P r o j e c t
L I Xi a o h o n g ,Z HENG Xi a o h u a ,Z HANG Xi u f e i
i s f a c t o r y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t c o u l d b e a u s e f u l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s i m i l a r p r o j e c t s .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导截流方案决定工程工期和成本, 影响河道通航, 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技术优选和通航设计的分
析十分必要 。结合 陆水河节堤枢纽工程具体情况 和通航要求 , 对该工 程的导截 流方案进 行 了分 析优选 。该分析研 究成
果应用 于实 际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对类似截 流工 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2 0 1 5年第 4 期
2 01 5 Nu mb e r4
水
电 与 新
能.1 3 0
HYDROP OW E R AND NEW E NERGY
D O I :1 0 . 1 3 6 2 2 / j . c n k i . c n 4 2—1 8 0 0 / t v . 1 6 7 1— 3 3 5 4 . 2 0 1 5 . 0 4 . 0 1 2
节 堤 航 电枢 纽 工 程 施 工 导 截 流 方 案 优 选
李晓红 , 郑小花2 , 张修 飞。
( 1 . 广西水利 电力 职业 技术 学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2 3 ; 2 . 湖 南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 总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7 ;
3 . 福 建华 东岩土工程有 限公 司 , 福 建 福州 3 5 0 0 0 3 )
关 键词 : 水利水电工程 ; 导截流方案 ; 河道通航设计
中图分 类号 : T V 5 2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1— 3 3 5 4 ( 2 0 1 5 ) 0 4— 0 0 4 1— 0 4
Op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he Ri v e r Di v e r s i o n S c h e me f o r
mi z a t i o n o f t h e d i v i s i o n s c h e me a n d t 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d e s i g n o f s h i p p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s a r e o f g r e a t n e c e s s i t y .B a s e d o n t h e
3 .F u j i a n H u a d o n g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 L t d . , F u z h o u 3 5 0 0 0 3 (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D u i r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 h y d r a u l i c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r o j e c t , t h e i r v e r d i v e r s i o n s c h e m e h a s c o n s i d e r a b l e i n l f u —
1 . Gu a n g x i C o l l e g e o f W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 l e c t ic r P o w e r ,Na n n i n g 5 3 0 0 2 3,C h i n a;
2. Hun a n Hy d r o a nd Po we r De s i g n I ns t i t u t e,Cha n g s ha 41 00 0 7, Ch i n a;
e n c e s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u r a t i o n a n d c o s t ,a n d a l s o t he s hi pp i n g i n t he r i v e r .T he r e f o r e,a f i n a nc i a l a n d t e c hn i c a l o p t i -
s p e c i i f c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s h i p p i n g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t h e J i e d i H y d r o p o w e r a n d S h i p p i n g C o m p l e x P r o j e c t i n t h e L u s h u i R i v —
e r,a n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he d i v i s i o n s c he me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Pr a c t i c a l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h i s o p t i mi z e d s c he me s ho ws a s a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