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夜天空光污染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光污染课题研究报告

光污染课题研究报告

光污染课题研究报告光污染是指使夜间环境受到不自然光刺激而造成了肤色掩蔽、色彩失真等不适宜的现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光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课题旨在分析光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以减少光污染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光污染概述光污染指的是夜间非自然光刺激,导致环境变得不自然,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利于人类视觉和健康的认知和生理的负面影响,包括色彩失真、肤色掩蔽、睡眠障碍、视觉障碍、干扰生物行为等。

二、光污染的原因1、城市不规范的照明系统和设计缺陷。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的照明系统设计不规范,照明弹性不足,照度过高。

此外,城市的环境照明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缺乏认识,照明设计未把握宜易繁复之处,造成光污染。

2、照明设施和设备技术落后。

照明配备技术及其安装,维护和使用的质量也对光污染产生了影响。

这也是城市光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当照明设备和设施过时、老化、失控或管理不当时,就会造成光污染。

3、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

县级及以下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照明装置及使用方法,以及照明技术应用的许可等,导致照明管理缺失,造成光污染。

三、解决光污染的措施1、照明设计管理要完善。

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照明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机制,明确照明的设计原则及照明要求,提高照明设计质量,正确使用照明设备,减少造成环境光污染的潜在因素。

2、健全照明设施管理制度。

应建立准确的照明设施管理制度,加强照明设施的运行管理,定期对照明设施进行清洁和维修维护,及时更换灯泡,使用最新的、节能的照明设备,避免空闲的照明设施和不断增加的街道照明照度情况。

3、加强照明设施的技术应用许可制度。

应建立健全的照明设施技术应用许可制度,并依据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规定进行技术审核,实现节能减排和夜间照明平衡,以减小因照明服务产生的光污染。

四、结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光污染逐渐加剧,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光污染环境调查报告

光污染环境调查报告

光污染环境调查报告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指在夜间过度、无组织的人造光源向周围空间和大气发出的过量和过亮的光线,造成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光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光污染环境调查。

在市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灯光普及率较高,但大部分灯光的亮度和色温并不合适。

许多商业建筑的外墙和广告牌采用过亮的照明设计,导致夜间光线过度显眼,使得天空上方呈现出明亮的“光晕”,严重影响了星空的观赏和人们的睡眠质量。

此外,大量商业区和道路上的路灯存在色温过高的问题,这种偏蓝光会对人体的生物钟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夜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对市区的灯光进行调整和管控,选择适当的照明设计和灯具,减少光污染的程度。

在郊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光污染程度相对市区较低,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住宅区和乡村地区,为了安全和照明需求,许多居民在屋外设置了过量的灯具,导致光照量过高。

此外,农田和渔村地区也存在大面积光污染问题,无组织的路灯设置和过亮的照明设施使得原本幽暗的乡村夜晚变得明亮起来,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的正常生活和觅食环境。

我们建议居民和相关农业部门合理安装和使用灯具,避免光线过度向周围环境辐射。

针对光污染问题,我们还就如何促进光环境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光污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合理使用灯具和选择适当的照明设计。

其次,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和法规,限制和规范夜间灯光的使用和设置。

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减少灯光向上方发射和无组织辐射,保护星空和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光污染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光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公众能共同努力,减少光污染,保护环境,创造更加舒适的夜间生活环境。

光污染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

光污染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

光污染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光污染是指燥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光污染形成的原因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光污染形成的原因1、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造成的污染。

2、影响光学望远镜所能检测到的最暗天体极限的因素之一。

通常指天文台上空的大气辉光、黄道光和银河系背景光、城市夜天光等使星空背景变亮的效应。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都能适应,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会对于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为“光污染”。

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光污染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光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国际上一般主要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3)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

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样本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样本

都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光世界,满足人们对“看”功能需求,还发挥着彰显环境氛围、渲染都市环境、突出立体造型装饰性功能。

世界上每个都市都阑珊灯火,都市肌理更加清晰,星星点点都市灯光将夜幕下地球装饰得璀璨无比。

“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在都市生活逐渐被挣脱,人类开始主宰时间。

都市夜晚呈现出独特视觉夜景:大都市和当代化。

夜景灯光在使都市变美同步,也带来了困惑。

在缤纷多彩灯光环境中,刺目灯光让人紧张,人工白昼让人无法入睡,不恰当灯光设立对安全交通更大,事故发生率增长。

过度夜景照明不但严重影响人类,干扰正常生活节律,甚至鸟类、昆虫及植物也难逃受到威胁。

光污染是动物狙击隐形“杀手”,昆虫发生“飞蛾扑火”惨剧,鸟类夜间迁徙撞上有灯光高层建筑,海鸟因灯光而迷失方向。

如今在高密度居住环境里,人们“仰望星空”则变成一种奢望,繁星夜空被取而代之是一盏盏将街道照射得如白昼路灯,炫丽霓虹灯,直冲云霄激光照明…为什么咱们看到星星越来越少?咱们不禁疑惑:这就是咱们追求夜晚吗?夜晚都市“亮化”是该装扮“淡妆”还是“浓妆”?夜格调是“低调”还是“奢华”?光污染已经对整个生态环境直至咱们人类自身导致了巨大伤害,必要引起咱们足够注重。

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后,咱们又将面临一道棘手难题——过亮人工照明导致光污染。

一、研究背景当代都市照明无疑是彰显都市当代化建设和发展一种标志,设计师用“光”呈现新景象,这个时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都市夜晚呈现出独特视觉夜景:大都市和当代化,它被视为都市繁华与进步标志。

良好夜景照明重塑都市形象,展示了都市风貌和特色,改进都市治安状况,增进工商业、旅游业繁华,增强了市民荣誉感与自豪感。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带动国内都市夜景照明蓬勃发展,当您漫步在夜幕笼罩下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大都市街头,光与影交织,光与色变幻,红橙黄绿青蓝紫光色让你眼花缭乱,夜晚下世界被灯光打扮得炫目无比,颠倒了人们潜意识中头脑对“夜”认知。

光污染因素的分析

光污染因素的分析

光污染因素的分析
光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光线过度发散、过度辐射或者在不需要的时候造成光线浪费的现象。

以下是光污染的几个主要因素。

1. 照明设施:城市和道路上的照明设施是光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过度亮的路灯、建筑物外部的强光照射等都会导致光线在夜间过度辐射,造成光污染。

2. 广告灯箱:城市中的广告灯箱是另一个常见的光污染因素。

这些灯箱通常使用明亮的LED灯泡或者荧光灯管,容易造成过度辐射。

3. 照明设计不合理:一些建筑物、公园以及景观等在照明设计上不合理,导致光线的辐射范围超过了正常的需求范围。

比如,某些建筑物上的霓虹灯或者强光灯会照射到周围的居民区或者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光害。

4. 外来光线:来自远处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光线也会造成光污染。

这些光线在大气中折射和散射,导致天空变得明亮,使星星等天体观测困难。

5. 太空碎片:太空中的废弃航天器、卫星碎片等也会反射太阳光,使得地面接收到的光线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光污染。

光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很多负面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天体观测的质量,还对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节律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减少
光污染,保护黑夜环境,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那么产生光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呢?光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整体规划,没有长期规划、建设的习惯,而是常常为了某个活动或者节日的需要搞一些突击性的规划。

而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一些发达国家则通常是有一个长期的合理规划,比如法国里昂,12年前就开始作规划,然后逐步实施。

第二,缺少专业设计师。

据介绍,现在很多设计基本上都是灯具公司为了销售灯具免费提供的,这样的设计效果可想而知。

而国外大部分是由专业的照明公司来做,设计师也几乎都是建筑师出身,或在建筑艺术方面有一定的修养,这样设计出来的效果就比较好。

景观照明的大力发展,要凝结多学科领域的精华,应充分采用现代科技工具、测试仪器,不断发现、分析、甄别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不断地。

【精品推荐】光照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精品推荐】光照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光照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小编希望光照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每到夜晚来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会感到眼前的光源很多,其实这就是光照污染,那么,光照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身边出现了无数的光源: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让人眼花缭乱;家庭中也是五花八门、各种颜色的灯。

这些会让我们的视觉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整体过亮的情景,光照污染也因此而生。

光照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由此可见,光照污染就是由灯或灯具过高的亮度直接进入视野造成的,眩光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光源的亮度和大小、光源在视野内的位置、观察者的视线方向、照度水平和房间表面的反射比等诸多因素,其中光源的亮度是最主要的。

它的污染物其实就是超过人体承受能力或者说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各种光源。

这些光源。

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讨

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讨

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探讨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指人类在夜间过度使用和浪费光明资源,导致光线强度过高、光源过度明亮、光线扩散和反射等问题,使夜空暗淡,严重影响了观测天文现象、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身心健康。

加强对光污染的认识,探讨有效应对和解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一、光污染的危害1.1 天文观测受阻:光污染使得天空亮度过高,影响了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

1.2 生物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光污染破坏了动物的光周期节律,有可能导致它们的繁衍、进食和迁徙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物种灭绝。

1.3 人类身心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过度明亮的光源下,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

二、光污染的原因分析2.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筑和道路的光源使用成为了光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广告灯箱过度使用:商业广告灯箱过度亮度使用和无序设置,造成了光污染的增加。

2.3 车辆大灯配置和使用不当:车辆大灯配置过亮,未控制好光照范围,导致夜间行车时光线过亮,对他人造成困扰。

三、光污染的对策3.1 有效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和限制光源的使用。

3.2 全社会共同关注光污染问题:倡导全社会加强光污染问题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3 优化光照设施设计和使用:优化道路和建筑物的光照设施设计,采用抑制光污染的材料和技术,合理控制光线强度和范围。

3.4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使其自觉追求绿色环保的光照设施建设和使用。

3.5 培养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媒体等渠道,增强人们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培养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3.6 制定夜间照明规则:制定夜间照明规则,合理规范各类光源的亮度、颜色和使用时间。

综上所述,光污染对天文观测、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身心健康都带来了诸多危害。

为了应对光污染,制定有效法律和政策、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优化光照设施设计和使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夜天空光污染产生的原因(组图)
一、前言
太阳光照亮了大自然的一切,也赋予了大自然界五彩缤纷的颜色,色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慨念,从种族进化史来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对太阳光线物理特性的适应形成了人的视觉器官。

可见光譜正位于太阳辐射光譜到达地球表面的中间部分,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90毫微米部分被较低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大于1400 毫微米部分被较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现在实验室的工作进一步证实了用高能量光波照射眼睛,视觉范围可进一步扩展到312.5nm的紫外线一段及1150nm红外线一段,这与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光譜十分接近。

人眼的视觉色觉器官正是在适应外界光源主要是日光光源而形成,人类对大自然各种景物的记忆色来自于日光,彩色电视、彩色电影、照明光源如重现日光下景物的颜色则给人类真实的色彩感受。

夜景照明设计在源于自然的基础上应高于自然,它涉及到建筑艺术、光学、色度学、生理学、美学、环境艺术等多科学领域,是一门集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

据感知觉实验,人眼可以分辨出十万种以上不同明度、色调、饱和度的物体,自然光的亮度由10 cd/m 到10 cd/m 以上,单用语言根本无法确切描绘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光学与色度学的发展才使我们可以用数据与图形对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作出了定量的描绘并提供科学参数,也为交流、改进现有的照明设计和创造新的照明设计打下必要的科学量化基础。

在城市灯光夜景中,以照度作为照明指标是不严格、不全面的,因为照度大小并不直接反映人眼的明暗感,人眼直接感受的是亮度,同时建筑物立面的不同材质、大量自发光光源、内透光照明方式的照明效果均无法用照度指标衡量,而各表面的亮度则决定了整个空间光环境的质量和效果。

计量学、测量学和光学仪器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测量出自然界和已实施照明工程的亮度和色度参数。

充分利用现代光学、色度学、光学仪器的成就,积极开展对昼光、夜天空和夜景照明的测量与研究将推动夜景照明设计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国际上有关的工作
各国科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对本地区天空光的观察与测量。

康狄特(H.R.Condit)等在美国罗彻斯特测出日光光譜分布。

巴德(W.Budde)等在加拿大渥太华(Ottawa)测出日光光譜分布,威泽斯基(G.Wyszecki)对加拿大渥太华的北方天空日光的视觉观察。

Wegner 在柏林测量了天空亮度,并经再分析形成了BRE 平衡天空。

汉德逊(S.T.Hendrson)等在英国恩菲尔德(Enfield)测出日光光譜分布,英国科学工作者对英国南部北方天空日光做观察。

由Nakamura和Oki 在日本进行了天空亮度测量,并对日本的天顶亮度的标准化进行了开发。

CIE2001 年召开的中期执委会将颜色和光的测量及日光的测量与计算作为会议的两个重要专题。

但是,至今对夜晚天空光的色度测量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大自然夜晚天空构成了夜景照明,尤其是高大建筑物顶部照明的背景,测量和研究不同时相下夜晚天空亮度和色度将奠定夜景设计规范的技术基础,是晚间照明设计的量化依据。

天空的亮度和色度随时间、季节、气候而变化,为使夜景照明设计立足于充分科学实验基础上,需要系统测量和研究不同时刻天空光特别是夜晚天空的亮度和色度。

分析不同时刻夜晚天空光的亮度、色度参数将有助于我们寻找夜晚天空光污染的原因。

三、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测量程序
1.测量仪器的选择
对遥远的天空光进行非接触的光、色测量可使用带成像系统的彩色亮度计或光譜辐射仪,它的优点是不必接触被测表面,通过目视系统瞄准测量对象,即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反映出光源照射下经过各表面颜色相互反射后的实际效果,因此更具使用价值。

美国光学研究公司研制成功的光譜辐射仪有1980B、PR-650。

彩色亮度计有1980A。

1980B光譜辐射仪的光譜带宽及取样间隔均可准确到
1nm,测量精度及准确度均较优良;但价格昂贵,操作也较为繁杂,宜作为标准传递的源泉之一。

自然夜天空亮度为2.1×10 cd/m ,24小时天空光亮度变化范围由10 cd/m 到10 cd/m 以上。

但PR-650 亮度范围由3.4cd/m 到
86,000cd/m ,不能进行夜晚天空亮度色度的测量。

日本东光公司研制成功的彩色亮度计有BM-5、BM-7。

小型亮度计为BM-3。

其中BM-3、BM-7 测量低亮度性能较差,在大视场条件下,不能测量低于10 cd/m 的光,在小视场条件下,BM-7不能测量低于4 个尼特的光,适宜近距离测量。

不适宜对夜晚天空进行亮度、色度测量,无法对夜晚天空光污染程度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测量与研究。

BM-5 彩色亮度计测量范围为10 cd/m 到1.999×10 cd/m ,测量距离为0.2m 到无限远,适用于测量白昼光和夜晚天空的亮度。

根据规定:亮度计的测量面积应小于光源面积,此时的测量结果才是正确的,BM-5 具有小的测量直径,适用于远距离对高大建筑物顶部照明光源的测量。

但BM-5 与其它彩色亮度计一样存在色度测量中的误差。

因为彩色亮度计的滤色系统PR(l)、PG(l)、PB(l)与光电倍增管T(l)组合后的光譜响应需分别模拟CIE 光譜三刺激值X(l)、Y(l)、Z(l),这种模拟是十分困难的,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

各台彩色亮度计之间存在很难避免的个体差异,如果仔细对比,
各台彩色亮度计之间确实存在色度测量中的相互误差。

为了提高彩色亮度计色度测量的准确性,应使用与待测色源色域相近,光譜分布相类似的标准光源、标准色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我们的实验证实用一种标准光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尚不能完全适用和伸延到各个色域,计算公式及对测色准确度的改善见前文“彩色电视色度测试中的量值统一”。

白昼和夜晚天空光色度不同,因此需要分别使用与其一一对应的标准光源,标准色源对彩色亮度计进行校准,这样才可以使彩色亮度计光谱灵敏度与CIE 光谱三刺激值的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减到最小限度,从而取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标准色源的研制与测量程序
(1)用BM-5 彩色亮度计对天空光进行连续24 小时初测,大体确定不同时相下天空光的色域范围。

(2)根据天空光不同时相下的色度值研制相对应的光源,用卤钨灯加不同的滤色片组成四种不同色度值的白光源。

(3)用美国光学研究公司1980B 光谱辐射仪对卤钨灯及四种白光源进行标定,测量光谱分布,计算出色度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